第二十三章 攻伐壺關

說到統率值,這可是直接關係到統軍的數量和操縱性靈活性,比如戰國時期很多以少勝多的戰例,不止與智謀有關,更與統率的排兵佈陣有着直接的聯繫。

第二天,太史慈已經清點完傷亡了,參戰一萬九千人,死傷有五六百人,這對於攻城戰來說,幾乎是微弱不計的傷亡。

太史慈接着彙報,俘虜了黑山軍五千餘人,抽選了其中的三千精壯兵士充軍。

“主公,根據牛金彙報,有一員小將叫侯君集,在攻下壽陽城一役中功不可沒,牛護衛特地叮囑末將爲他請功。”

李王面無表情,自己還沒傳喚他,他還自覺就跑出來了。

“傳他上來。”

自有一旁的兵士前去傳喚,不長時間,一個身上穿着甲冑,面容冷峻的男子走了進來,看起來不過三十來歲。

“末將侯君集,拜見太守大人。”侯君集執禮甚恭,跪伏在地上低着頭。

“擡起頭來。”李王吩咐了一句,侯君集這纔將頭擡起,面無懼色,看得李王心裡不住點頭:“既然你立下大功,我就將你提拔爲軍司馬,獨領一軍,在我帳下效力,正好手下有兩千幽州良馬無主,允許你抽選兩千精壯兵卒組建騎軍。”

侯君集大喜,這可是天大的餡餅,趕緊磕頭如搗穗,千恩萬謝誓死效忠。太史慈也有些眼紅,軍司馬雖然是太守敕封,沒有品秩,但在李王帳下實權很大,不過也只是眼紅,畢竟自己還有個平北將軍的職位等着自己。

“你去找牛金安排,下去吧。”侯君集抱拳後退。

壺關前,有四個龐然大物聳立,正是雲車,高有將近十丈,其上弓手林立,看來是張燕縱火燒了冀州軍的糧草,惹起了韓馥怒火,抽調了造價昂貴的雲車。

而云車後面,有十數張三弓牀弩擺放,其上各自架有三根如同長槍長度的箭矢,尾部用鐵片作翎。

壺關城頭,張燕等幾個將領看着那些死物,卻莫名的升起了一股懼意,壺關不比虎牢關艱險,但勝在地勢呈滑坡狀,易守難攻,但此時面對這麼多戰爭利器,勝負真的難料了。

就在此時,一隊隊盾甲兵邁着整齊的步伐,靠近了壺關,在大約兩百步的地方停下,豎起盾牌,每一隊盾甲兵身後都護有一隊弓兵。

張郃親自站在指揮的臺上,手握幾色旗幟,豎目而視。

“咚”的一聲擂鼓,就像發起了戰爭的號角,張郃手中的黃旗向下一壓,早已待命的盾甲兵將手中的盾牌一放,後面拉滿弓弦的弓兵手一鬆,箭矢鋪天蓋地的衝向壺關。

拋射的箭雨正好落在兩百步外的城牆上,張燕早有吩咐,兵士們紛紛將身體藏在牆垛下,躲避鋒芒,但陸陸續續也有好些人倒在血泊中。

張郃手中紅旗舉起,早有等在一旁的上萬步卒衝殺過去,當先的人將雲梯架起,不要命的往上衝,張燕所部紛紛拿起準備好的石頭和滾油落下,那些攀登雲梯的兵士相應到底,沒死的還在地上痛苦的嚎叫。

“弓箭手還擊,李通,速去徵召鄉勇前來守城。”張燕身邊的小將應諾,轉身而去。

城下步卒的後方,一行數十人,擡着一根長約六丈的檑木,向城門衝去。

張燕看在眼底:“將士們,將那擡着檑木的人給我射死,不能讓他們靠近城門。”

自有一隊弓箭手應聲照顧那些人來,但是畢竟弓箭有限,那些擡着檑木的人倒下一個,自有身旁的兵卒補上,不長時間就要靠近城門了。

這時李通走了上來,眼前一幕正好看到:“渠帥,繳獲張揚的幷州馬匹正好屯在壺關,我只需八百騎,定然能將雲車和檑木兵衝散。”

張燕知道這可能是唯一的辦法了:“你去點齊八百幷州騎兵,我親自守住城門等你歸來。”

張燕並非貪生怕死,而是他作爲主將,必須坐鎮關中,不然稍有差池軍心渙散就悔之晚矣。

雲車上箭矢密佈,居高臨下,對壺關造成了毀滅性的傷害,這才讓壺關鋌而走險,不然這般耗損下去,必定會被剿滅。

這時候楊再興在營帳門口擺着一個棋盤,對坐的正是本該在魏郡值守的張居正。

“再興,這張燕可是你的師兄,怎麼見你一點也不着急。”

楊再興擡頭看了眼壺關,依稀可見攻城的場面:“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沒想到張燕的舉動惹怒了冀州牧,將整個冀州也找不出幾輛的雲車投入戰場,真是搬了石頭砸了腳。”

“說起來這黑山軍都是深受世道毒害的老百姓,不得已才加入黑山軍,今日一戰,不知多少亡魂留在這壺關。”張居正抿了口茶。

楊再興一副思考的模樣,最後將棋子落在中間:“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狠心殺虎總比放虎歸山好吧。”

張居正無奈的看着棋盤,搖頭道:“我輸了,沒想到數日不見,你的棋風竟變得如此肅殺。”

楊再興一笑:“手上沾染了太多的鮮血,已經深入骨髓,卻是難以改變。”

“說起來攻伐壺關算是大功一件,叔大爲什麼不讓我去?”楊再興對這事很迷惑,既然李王派自己爲先鋒,兵發壺關,但又暗中叮囑張居正提醒自己不要參戰。

張居正乾脆躺在椅子上,將一封書信放在桌上:“你先看看這個。”

楊再興迷惑的拿起桌上的書信,上面書寫着楊再興張居正親啓,頓時一怔,是李王的筆記。

李王的書信裡仔細羅列了一應的計劃,並將趙雲和周瑜橫穿太行山的事情也告知了他,包括周瑜打算放水淹壺關的事情也說了一遍。

雖然楊再興和趙雲都是剛毅果斷的人,但楊再興殺伐更加果斷,趙雲卻念及感情,必會通知張燕防範洪水,其實是李王有心留他一命,這事如果交給楊再興定奪,以他的脾氣絕對不會選擇通知張燕,畢竟要是張燕知道了前因後果,變故太多無法掌握。

楊再興這才釋然,這次的幷州戰役是冀州牧韓馥和幽州牧劉虞主導,功勞肯定也會分給各自麾下的將士,李王所部只需做足了門面上的東西,最後的結果其實也差不多,幷州各郡一樣進入囊中,何必徒然損耗兵力呢。

一盞茶的功夫過去了,楊再興這才放下書信,深深歎服:“主公智謀,神鬼難測。”

張居正這時候睜開眼睛:“不過是些陰謀詭計罷了。”說完話鋒一轉,笑道:“但正值亂世,諸侯並起,這也正是處事之道。”二人相顧大笑不止。

張郃正要擡起黃旗揮動,卻見城門突然開啓了,一行近千騎兵衝殺出來,當頭的大將正是之前張燕劫營時有過交手的小將李通。

不止張郃愣住了,耿武和副將也呆了一呆,面對數十倍的兵力,這李通也真是大膽,竟然衝殺出來。

但事實卻是相反的,李通這一衝殺,頓時將攻城井井有條的兵士打亂,竟然不知道該怎麼反抗,不一會兒就衝到了檑木兵的面前。

如同風捲殘雲,李通率領騎兵席捲而過,數十人相繼倒下,檑木樁也咚的一聲倒在地上。

雲車上的弓箭手不敢亂放箭,畢竟那些騎兵周圍全是己方的兵士,稍有偏差就會誤傷。

第二百零一章 民心可用第五百七十八章 火人第六十五章 冀州暗流第二百三十一章 救助馬超第二百九十章 二喬昏睡第四百七十二章 烏騅馬龍息第五百五十五章 帝王心第四百七十二章 烏騅馬龍息第三百二十一章 只爲他鋪路第二百三十五章 小喬的柔弱第三百六十二章 魏延也擅辯第三百五十五章 被擺了一道第三百二十九章 率部救援第三百六十八章 巧言善辯第二百二十八章 陳到求師第二百三十五章 小喬的柔弱第四百七十七章 力擒二將第二百四十七章 持天子詔書第二百二十一章 羣魔亂舞第三十九章 雙虎酣戰第四百八十章 殺曹操還是救曹操第二百一十章 衆將齊聚第三章 仗劍長歌,傾世佳人第三百七十章 何爲盟友第三百二十四章 封王第四百一十四章 不同的態度第四百八十四章 損失慘重第五百三十章 妲姬第十五章 周瑜定計第二百四十八章 臨近首陽山第五百二十九章 倭國的消息第三十六章 郭嘉之謀第一百八十章 大宏願第七十二章 新的任務第六十四章 種子到來第三百八十五章 傳說中的偶遇第五百四十九章 內訌第五百二十一章 三省六部九寺第二十二章 陣前殺將第一百一十二章 邊關告急第八十二章 責問第一百零九章 窮途末路第四百六十六章 曹老闆的表演第二百五十四章 巧力羅春第八十八章 荊州雙猛將第三百七十四章 看似和諧第四百三十七章 吃了敗仗第三百三十章 七絕陣第四十六章 陰謀詭計第一百零八章 不應該出現的人第二百二十一章 羣魔亂舞第二百四十九章 野史天字第一號第二百二十一章 羣魔亂舞第二百九十一章 情絲玉瑙第二百章 游擊戰第二百九十六章 餘留廝殺第四百零八章 給個教訓第四百四十八章 追責第三百三十九章 尚香要走了第四百三十五章 急轉直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破軍楊再興第五十四章 賢明之勇第三百二十章 十三位巨頭第九十九章 武比第一百三十章 袁紹怒火第四百七十六章 烏巢火起第四百一十四章 不同的態度第八十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二十章 十三位巨頭第四百二十四章 孤軍入蜀第二百九十九章 勸降第四百二十章 沙盤第四百三十六章 無雙戰氣的屬性第四百一十五章 神機者劉伯溫第五百零二章 面涅將軍第三百四十九章 摧殘身心第二百一十八章 何人稱龍膽第四百六十七章 益州捷報第五百八十四章 只能認命第八十六章 避而不戰第三百八十六章 後有後計化無形(四更)第二百零四章 論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五百五十一章 驚變連連第四十二章 馬騰憂慮第二百八十一章 陷陣之志第三百四十四章 計劃即將開始第三十三章 平原甄宓第一百一十二章 邊關告急第五百六十七章 廣陵散第四百一十三章 提問俘虜第六十四章 種子到來第四百二十六章 瞞天下第四百六十五章 曹操怒訓于禁第四百八十七章 背刀客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舉攻城第一百二十五章 敗後賞罰第四百八十章 殺曹操還是救曹操第四百零八章 給個教訓第一百五十三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
第二百零一章 民心可用第五百七十八章 火人第六十五章 冀州暗流第二百三十一章 救助馬超第二百九十章 二喬昏睡第四百七十二章 烏騅馬龍息第五百五十五章 帝王心第四百七十二章 烏騅馬龍息第三百二十一章 只爲他鋪路第二百三十五章 小喬的柔弱第三百六十二章 魏延也擅辯第三百五十五章 被擺了一道第三百二十九章 率部救援第三百六十八章 巧言善辯第二百二十八章 陳到求師第二百三十五章 小喬的柔弱第四百七十七章 力擒二將第二百四十七章 持天子詔書第二百二十一章 羣魔亂舞第三十九章 雙虎酣戰第四百八十章 殺曹操還是救曹操第二百一十章 衆將齊聚第三章 仗劍長歌,傾世佳人第三百七十章 何爲盟友第三百二十四章 封王第四百一十四章 不同的態度第四百八十四章 損失慘重第五百三十章 妲姬第十五章 周瑜定計第二百四十八章 臨近首陽山第五百二十九章 倭國的消息第三十六章 郭嘉之謀第一百八十章 大宏願第七十二章 新的任務第六十四章 種子到來第三百八十五章 傳說中的偶遇第五百四十九章 內訌第五百二十一章 三省六部九寺第二十二章 陣前殺將第一百一十二章 邊關告急第八十二章 責問第一百零九章 窮途末路第四百六十六章 曹老闆的表演第二百五十四章 巧力羅春第八十八章 荊州雙猛將第三百七十四章 看似和諧第四百三十七章 吃了敗仗第三百三十章 七絕陣第四十六章 陰謀詭計第一百零八章 不應該出現的人第二百二十一章 羣魔亂舞第二百四十九章 野史天字第一號第二百二十一章 羣魔亂舞第二百九十一章 情絲玉瑙第二百章 游擊戰第二百九十六章 餘留廝殺第四百零八章 給個教訓第四百四十八章 追責第三百三十九章 尚香要走了第四百三十五章 急轉直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破軍楊再興第五十四章 賢明之勇第三百二十章 十三位巨頭第九十九章 武比第一百三十章 袁紹怒火第四百七十六章 烏巢火起第四百一十四章 不同的態度第八十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二十章 十三位巨頭第四百二十四章 孤軍入蜀第二百九十九章 勸降第四百二十章 沙盤第四百三十六章 無雙戰氣的屬性第四百一十五章 神機者劉伯溫第五百零二章 面涅將軍第三百四十九章 摧殘身心第二百一十八章 何人稱龍膽第四百六十七章 益州捷報第五百八十四章 只能認命第八十六章 避而不戰第三百八十六章 後有後計化無形(四更)第二百零四章 論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五百五十一章 驚變連連第四十二章 馬騰憂慮第二百八十一章 陷陣之志第三百四十四章 計劃即將開始第三十三章 平原甄宓第一百一十二章 邊關告急第五百六十七章 廣陵散第四百一十三章 提問俘虜第六十四章 種子到來第四百二十六章 瞞天下第四百六十五章 曹操怒訓于禁第四百八十七章 背刀客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舉攻城第一百二十五章 敗後賞罰第四百八十章 殺曹操還是救曹操第四百零八章 給個教訓第一百五十三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