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遲來的任命

初平三年七月,從長安出發前往冀州和幽州宣佈旨意的朝廷使者,終於抵達鄴城。

此時,距離劉和從長安出逃,已經整整過去了一年。

這個使者名叫段訓,與歷史上那個篡改朝廷旨意,協助公孫瓚處死劉虞的傢伙同名,是董卓派來的。

年初的時候,劉虞向朝廷上書,請求加封太師董卓爲大將軍,加封冀州牧韓馥爲安北將軍,表韓馥麾下將領張郃爲建忠將軍;表奮武將軍公孫瓚爲青州牧,加封平東將軍;表渤海太守袁紹爲幷州牧,加封安西將軍;加封侍中劉和爲護烏桓校尉,加封廣陽閻柔爲護烏桓司馬。

這封長長的奏章由丁況親自攜帶,秘密潛往長安之後,託人呈於司徒王允的手中。

王允對劉虞父子素無惡感,否則當初也不會暗中委派大劍師王越護送劉和出武關,回幽州。他對劉虞在幽州的艱難處境非常理解,也很讚賞劉虞這種顧全大局,鎮守邊塞的做法,所以費了不少心思,勸說董卓同意劉虞這封上書。

此時的皇帝劉協,還是個娃娃,根本沒有任何權力,不過是董卓手中玩弄朝臣的一件有利工具,劉虞寫給朝廷的上書,說白了就是寫給董卓看的。

董卓看了劉虞的上書之後,比較滿意,覺得劉虞如此上道,遠在幽州還想着讓朝廷加封他爲大將軍,於是便要同意這個方案,除了將袁紹擔任幷州牧和安西將軍的任命去掉之外,其他的任命便按照劉虞的意思來辦,同時加封劉虞爲驃騎大將軍,總理河北一切事務。

董卓的女婿李儒卻在這個時候提出質疑,建議董卓將其中幾個關鍵人物的任命做出調整。

李儒的質疑是不能讓劉虞在北方的權力過大,既然加封他爲驃騎大將軍,那就應該收回幽州牧的任命,只讓劉虞頭上頂着太傅和驃騎大將軍兩頂虛職帽子,不要分給他實際的地盤。同時,李儒對於偷偷跑回幽州的劉和也非常警惕,建議董卓不要給劉和在北方委任實職。

董胖子對於女婿李儒的意見通常都很重視,而李儒說的這些也不是沒有道理,所以就動手將劉虞報上來的任命建議改了一個面目全非。

最終,朝廷正式頒發下來的冊封命令成了這樣:加封太傅劉虞爲驃騎將軍,掌管冀州、青州、幽州和平州事務;由奮武將軍、薊侯公孫瓚接任劉虞幽州牧之職,同時擢升公孫瓚爲安北將軍;由廣陽人閻柔接替公孫瓚出任護烏桓校尉。

加封原冀州牧韓馥爲護軍將軍,改任青州牧。韓馥麾下將領張郃,被封爲振武將軍。原渤海太守袁紹,接任韓馥爲冀州牧,加封安東將軍。加封遼東侯、平州牧公孫度爲安遠將軍。加封河內太守張楊爲度遼將軍,兼領幷州牧。

擢升侍中劉和爲御史中丞,自接令之日起,赴長安覆命。

朝廷使者段訓按照路程遠近,首先到了河內,向張楊宣佈了朝廷的授權和任命,接着又來到了鄴城,向袁紹宣佈朝廷的任命。

袁紹接到朝廷授予他冀州牧和安東將軍的命令之後,喜憂參半,不知道是該拒絕還是接受。

袁紹喜的是自己費盡心機想要謀取的冀州牧之職,董卓直接以朝廷的名義冠冕地賜給他,今後再對韓馥動手那就更加佔得住理,反倒是韓馥現在不知道該怎麼辦。袁紹更加高興的是劉虞父子這次看似風光,個個升官,但實際上卻是沒有一項實權,屬於完全被架空了。

袁紹憂的是董卓現在開始防備自己西進的舉動,所以寧願將冀州這塊肥肉丟給他,然後提拔張楊出任幷州牧的職務,以此來牽制和防備於他。另外,董卓任命公孫瓚爲幽州牧的做法也很不友好,這對袁紹而言始終是個大患。

謀士田豐建議袁紹先接受朝廷的任命,然後靜候韓馥、公孫瓚和劉虞等人的反應,如果其他人也願意接受,那己方也沒吃虧。若是其他幾方不願意接受,己方便閉口不提朝廷任命的事情,到時候同樣也不吃虧。

袁紹想一想田豐的話,覺得自己橫豎都不吃虧,於是高高興興地接待了段訓,然後派人敲鑼打鼓地護送段訓前往高邑,讓段訓去禍害韓馥。

接到朝廷新的任命時,韓馥身邊的人都有些懵了,除了張郃心裡有點歡喜。雖然韓馥現在這個冀州牧當得有些名不副實,只控制了冀州三分之一的地盤,可好歹在這一畝三分地上還能說了算,而且背後還靠着一位可以信賴的生猛大哥。

青州是什麼鬼地方?那是黃巾餘孽一年能鬧騰七八次,年年上百萬人殺官造反的地方!韓馥若是去了青州,那不等於是把脖子伸出來讓人砍麼?

更爲要命的是,韓馥的手下目前已經沒有了潁川幫,像張郃、沮授和審配等人,都是冀州當地人,這要是跟着韓馥去了青州,族人怎麼辦?接替韓馥出任冀州的可是袁紹,不是劉虞或者劉和!

韓馥非常失落,轉頭看沮授和審配,希望他們能給自己出個有用的主意。

沮授跟田豐的意思差不多,建議韓馥先把朝廷任命和冊封的公文接住,至於去不去青州,等着帶頭大哥劉虞吩咐就好。

韓馥想一想,覺得沮授說的也對,反正這次最受傷的不是他,而是劉虞,自己只要躲在後面“圍觀”劉虞怎麼對付董卓就成,自己他就是一個當小弟的命。

韓馥於是假裝歡喜地從段訓手中接過任命公文和冊封將軍的印信,然後學着袁紹的做派,敲鑼打鼓地將段訓送到了南皮。在做這些事情的同時,韓馥也派出快馬,急忙向薊城劉虞彙報這件事情。

當段訓被韓馥的人帶着東繞西拐地轉悠到南皮的時候,劉虞早已接到了韓馥的急報。此時劉和正巧不在薊城,而是帶着趙愛兒去了漁陽縣給盧植調理身體,同時與趙雲研究如何分化北地烏桓的計策。劉虞於是急忙又派人前往漁陽,召喚劉和返回薊城商議對策。

公孫瓚接到朝廷的任命公文之後,最爲開心,因爲他這次是地道的受益者,不僅實至名歸地得了幽州牧的任命書,而且還擢升了將軍品級,實在是喜從天降,雙喜臨門!

公孫瓚送給段訓大量的財貨,表達謝意,然後派出一隊人馬將他送往薊城,也就是此次出行的最後一站。

冊封公孫度和閻柔的事情,到時候段訓可以委託劉虞去辦,畢竟劉虞如今成了驃騎將軍,掌管青冀幽平四州的事務,他有這個權力。

段訓從南皮出來,走到泉城的時候,劉和已經從漁陽返回了薊城。對於董卓老賊擺了自己父子一道的事情,劉和十分惱火,不過他已經想好了對策,所以並不擔心段訓的到來。

趁着屋內沒有外人的時候,劉和拍着xiōng部向老爹保證,董卓老賊的死期不遠了,說不定現在已經被人砍了腦袋,所以只要想辦法將段訓支開,始終不要讓董卓那道亂命傳到薊城,用不了多久,長安方向就會有新的任命傳來。

雖然兒子從未騙過自己,但是劉虞還是難以相信董卓馬上要死的事情,他問劉和爲什麼這麼篤定,劉和就胡扯說自己最近研究周易有了心得,偶爾可以推測出未來將要發生的重大事情。

劉虞不想跟兒子胡扯,直接問他通過什麼辦法可以將段訓給支開,結果劉和出了一個非常陰損的主意,差點沒把劉虞給逗笑了。

劉和的主意是立即派人前往段訓前來薊城的必經之路上攔截,當然不是將段訓給宰了,而是花錢賄賂段訓,護送他前往遙遠的遼東襄平一趟,先向公孫度宣讀朝廷的冊封旨意,然後再返回薊城來最後宣佈劉虞的任命。

劉和的理由是段訓一路上都是宣佈各州州牧的冊封任命,沒有理由漏掉公孫度而直接就奔劉虞這裡來,段訓理應挨個兒告訴各州新任的州牧們朝廷委任劉虞掌管北方四州的意思,最後再名正言順地向劉虞宣佈任命。

劉和的這個緩兵之計和冠冕理由都能說得過去,反正這個時候誰也不會想到董卓距離翹辮子已經近在咫尺,等段訓前往遼東晃悠一趟回來,怎麼還不得三個月以上?

如今已是七月份,董卓就算再命長,他也不能活過初平三年吧?

劉和清楚記得歷史上董卓是在初平三年的四月間被王允、呂布等人聯手所殺,如今拖到七月份已經讓劉和覺得意外了,就算他的出現改變了歷史車輪向前移動的方向和軌跡,但目前的改變還是有限,對於整個西北地區的形勢沒有太大的干預和影響,而長安城內應該發生的事情,可以有細枝末節的變化,但是大的事件應該不會改變。

劉虞於是按照兒子的建議,派出別駕趙該前往雍奴將段訓攔下,先是送上一批價值不菲的金銀財寶,然後轉達了劉虞想要最後接受任命的意思。

段訓本來不想去遼東那麼遠的地方,如今得了許多好處,而且趙該還暗示等他從襄平返回時還有重謝,所以樂顛顛地從雍奴折向東北,卻是沒有向着西北方向的薊城而來。

劉虞這一招緩兵之計用的妙,卻是急壞了等着看他笑話的袁紹和公孫瓚。

不過大家也不用過於着急了,因爲很快就會有一條更加勁爆的消息從長安方向傳回……

PS:親們,南道大聲地求推薦和三江票啊!手上有的記得去投幾張啊!

第333章 鮮卑南下,公子出巡第117章 坑爹的鐵蒺藜第458章 暗中交換第502章 召虎此去鵬萬里第462章 接見第428章 弄巧成拙第466章 四方震動(上)第121章 父子相見,一頓忽悠第7章 倒驢不倒架第97章 危急關頭第528章 安置黑山軍第262章 藍第226章 形勢緊迫第385章 餘暉照長安第463章 種馬前奏第276章 插翅難逃第107章 安平相劉備第205章 勸農詩第343章 君子不器第132章 大練兵(中)第98章 重任第382章 兩塊老薑都很辣第437章 內訌與分裂第384章 義不容辭第263章 強國五要第425章 東西呼應第168章 各有算計第184章 兵至霸陵第439章 鄴城之危第287章 白山大捷第392章 虓虎的野望(上)第18章 魚目混珠第28章 人人須沾血第100章 低調出場第310章 妙計奇襲第124章 慎重第180章 瞧咱的肱二頭肌第262章 藍第493章 天正道第137章 遼東行第311章 經典戰例第378章 入谷第255章 公孫氏落幕(上)第92章 送顆人頭去馬城第511章 大雪兆豐年第243章 沒有吃白飯的第117章 坑爹的鐵蒺藜第130章 神射第195章 高瞻遠矚第215章 抓幾個蟊賊玩玩第454章 天子還都第283章 搬家前後第479章 作死第305章 鄭玄北上四零一章 野心就像草第281章 千里鏡第40章 雞飛狗跳第15章 屈家塢堡第96章 誰是孫禮第376章 破廟書聲第514章 郭賈合謀第381章 禍從天降第446章 長安又亂(上)第16章 七星龍淵劍第533章 腥風血雨未曾見第118章 自作自受第290章 連鎖反應(上)第139章 罵個狗血淋頭!第168章 各有算計第285章 無聊的夜襲第230章 步步緊逼第423章 西北風甚急第516章 田豐的新差事第509章 隱謀第179章 鳥朝上,萬萬年第331章 神醫趣事第189章 說服第120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225章 馬城在望第64章 考校第87章 子龍督糧第14章 小夥伴們驚呆了第207章 人才大豐收第240章 盧植大事不糊塗第329章 混亂暫歇第90章 發狠第453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78章 有些事,做都做了第73章 爭執與分裂第410章 濟水之會第317章 虎頭蛇尾第133章 大練兵(下)第55章 刀快脖子硬第26章 申息軍第213章 離別三件事第120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501章 二張會馬城第182章 李郭叛亂第93章 “面試”第437章 內訌與分裂
第333章 鮮卑南下,公子出巡第117章 坑爹的鐵蒺藜第458章 暗中交換第502章 召虎此去鵬萬里第462章 接見第428章 弄巧成拙第466章 四方震動(上)第121章 父子相見,一頓忽悠第7章 倒驢不倒架第97章 危急關頭第528章 安置黑山軍第262章 藍第226章 形勢緊迫第385章 餘暉照長安第463章 種馬前奏第276章 插翅難逃第107章 安平相劉備第205章 勸農詩第343章 君子不器第132章 大練兵(中)第98章 重任第382章 兩塊老薑都很辣第437章 內訌與分裂第384章 義不容辭第263章 強國五要第425章 東西呼應第168章 各有算計第184章 兵至霸陵第439章 鄴城之危第287章 白山大捷第392章 虓虎的野望(上)第18章 魚目混珠第28章 人人須沾血第100章 低調出場第310章 妙計奇襲第124章 慎重第180章 瞧咱的肱二頭肌第262章 藍第493章 天正道第137章 遼東行第311章 經典戰例第378章 入谷第255章 公孫氏落幕(上)第92章 送顆人頭去馬城第511章 大雪兆豐年第243章 沒有吃白飯的第117章 坑爹的鐵蒺藜第130章 神射第195章 高瞻遠矚第215章 抓幾個蟊賊玩玩第454章 天子還都第283章 搬家前後第479章 作死第305章 鄭玄北上四零一章 野心就像草第281章 千里鏡第40章 雞飛狗跳第15章 屈家塢堡第96章 誰是孫禮第376章 破廟書聲第514章 郭賈合謀第381章 禍從天降第446章 長安又亂(上)第16章 七星龍淵劍第533章 腥風血雨未曾見第118章 自作自受第290章 連鎖反應(上)第139章 罵個狗血淋頭!第168章 各有算計第285章 無聊的夜襲第230章 步步緊逼第423章 西北風甚急第516章 田豐的新差事第509章 隱謀第179章 鳥朝上,萬萬年第331章 神醫趣事第189章 說服第120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225章 馬城在望第64章 考校第87章 子龍督糧第14章 小夥伴們驚呆了第207章 人才大豐收第240章 盧植大事不糊塗第329章 混亂暫歇第90章 發狠第453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78章 有些事,做都做了第73章 爭執與分裂第410章 濟水之會第317章 虎頭蛇尾第133章 大練兵(下)第55章 刀快脖子硬第26章 申息軍第213章 離別三件事第120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501章 二張會馬城第182章 李郭叛亂第93章 “面試”第437章 內訌與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