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漁陽屯田

劉和在馬城的事情已經辦妥,於是不再多做停留,趙雲派出夏侯蘭率領六千騎兵護送兩萬已經整訓完畢的步兵隨劉和上路,馬不停蹄地向着漁陽方向趕路。

幽州第一軍驍騎衛已經組建和擴編完畢,劉和不能厚此薄彼,所以鎮北軍的組建和擴編他也必須到場。

南下增援冀州的徐榮在前段時間接到了命令,已經率領一萬步兵返回幽州,在經過涿縣時,從那裡帶走了五千被徐邈和孫禮改造完畢的降兵,然後在途經廣陽的時候領到了一筆豐厚的糧餉和酒肉,接着過薊城而不入,直奔事先預定的集結地狄平而去。

狄平位於漁陽郡的最北面,緊鄰着鮑丘水,向北不到百里便出了幽州的邊界線,進入遼西鮮卑活動的區域。劉和委任徐榮出任鎮北將軍,率領兩萬大軍以狄平爲據點,扼守幽州北方,用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劉和率軍經過居庸關時,讓徐晃留了下來,然後撥給他四千步兵,讓他暫時接替尾敦駐守居庸關內,等以後其他各軍調整到位之後,再將徐晃調往度遼軍鮮于銀的手下擔任副將。

已經事先得到消息的尾敦,歡歡喜喜地帶着一幫手下跟劉和離開了居庸關,一起前往漁陽郡赴任。

一路平安無事,劉和於半月之後順利抵達狄平。提前半月趕到狄平的徐榮,已經將邊城狄平收拾的內外乾淨,部隊也按照序列紮好了臨時營寨,看上去井然有序,精神振奮。

劉和親來,徐榮自然要率衆出城十里相迎,兩路部隊於是匯於一處,聲勢看上去格外浩大。

尾敦還是第一次與徐榮見面。今後兩人要在漁陽相互配合,一人主政,一人主軍,共同抗擊北方的惡鄰。劉和居中引薦,兩位年紀相若的屬下一見如故,這讓劉和覺得放心了許多。

建軍儀式定在翌日中午,劉和趁着這段空閒時間,在中軍帳內與徐榮做了一次深入的談話。

劉和笑問徐榮:“徐將軍初來幽州時便是坐鎮漁陽,如今繞了一圈又回到了漁陽郡,該不會對我有意見吧?”

徐榮搖頭。正色說道:“末將當初承蒙公子賞識和搭救,如今又得公子信任和重用,這份恩情時刻銘記在心。爲將者,當以服從命令爲根本,公子既然調我來這裡,自然是有原因。狄平這一帶向來不安定,烏桓人和鮮卑人時常前來冒犯襲擾,末將不才,願爲公子鎮守北方。確保幽州不受胡人之害!”

“徐將軍能這麼想,令我心甚慰!幽州連年經受戰禍,百姓需要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我將鎮北軍部署在北線。就是希望數萬將士能用身軀爲幽州數百萬百姓搭起一座鋼鐵長城。徐將軍麾下士兵成分複雜,有當初西涼軍的老底子,又有袁紹的冀州降兵,如今我又給你帶來了原來隸屬於公孫瓚的降兵。這個鎮北將軍可是不好當啊!”

“只要公子能夠保證鎮北軍的伙食和兵餉,卑職就能保證將這支部隊統好管住,帶出精兵!”

“這個方面徐將軍絕對放心!今後幽州五軍的後勤供給由我直接負責經手和過問。絕對不會發生厚此薄彼和剋扣截留之事。另外,爲了安撫將士,今後可以讓將士們在駐地解決婚事,一旦成家之後,州里便會按照職級分給大家一塊土地!”

“分給將士土地?公子可是要效仿馬城,在狄平以北施行軍屯?”徐榮頭腦靈活,立即想到了劉和的用意。

“正是這個意思。據我瞭解,狄平以北至白檀山之間因爲有鮑丘水穿過,所以兩岸尚有許多無主荒地可供大軍開墾屯置,若是徐將軍能夠帶領手下將士完成此事,則於幽州又立一大功勞!”

“卑職一定不負公子所託,利用訓練間隙組織將士們屯田墾荒,還請公子給鎮北軍加撥一批質量上乘的農具和良種。”

“嗯,此事我已有安排,到時候會有人專門承辦。”

與徐榮談完之後,劉和又讓人找來尾敦,就自己打算在狄平以北屯田的事情與尾敦進行商議。

尾敦說道:“武帝元狩四年,大漢擊敗匈奴後,曾在河套一帶進行大規模的屯田,給養邊軍,從此有了邊防屯田。公子此前曾經在馬城以西歠仇水上游小範圍的試行過民屯,如今又打算在漁陽北部試行軍屯與民屯混合之策,確實是一件大利國家和邊塞軍民的好事。卑職不才,想就屯田之事對公子提出幾點疑問。”

劉和點頭,說道:“尾郡守直說無妨,不必有所顧慮。”

“疑問之一,民屯需要人力,漁陽北部長期遭受胡人之害,許多百姓早已遷徙至廣陽和漁陽南部,如今狄平附近人煙稀少,屯田之民從哪裡來?疑問之二,即使公子解決了人力問題,今後這些屯民開墾種植出來的農田歸屬何人,這些屯民的身份又該如何界定?疑問之三,狄平北部同時進行軍屯和民屯,若是軍民皆見有利可圖,到時起了紛爭和衝突,又該如何解決處置?”

尾敦向劉和提出的三點疑問,皆是直擊屯田要害,令劉和一時陷入了沉思之中。

屯田制作爲一項重要的政治、軍事和經濟制度,在華夏實行了近兩千年、許多朝代,足以證明其重大的價值。就算後世新中國成立,沒有了屯田制這個說法,但五十萬大軍進入西北邊陲成立建設兵團依然走的是屯田制的路子,只不過換了一個稱呼。

國家強制農民或士兵耕種國有土地,徵收一定數額田租,淵源於西漢,至曹魏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西漢前元十一年,漢文帝以罪人、奴婢和招募的農民戍邊屯田,後來漢武帝又調發大批戍卒屯田西域。但當時屯田主要集中於西、北部邊陲,主要方式爲軍屯,且規模不大,所有的屯田構想與實施都僅限於避免從異地長途運輸糧食,解決邊境守備軍隊之需,並沒有成爲一項重要的經濟和社會制度。

歷史上最早提出完整屯田制度的是曹操麾下的棗祗,此外還有韓浩,而實行者則有任峻、國淵和鄧艾等人。

早在隨曹操鎮壓黃巾軍餘部時,棗祗就對黃巾軍亦戰亦耕、兵農合一的做法產生了極大興趣,建安元年曹操擊敗潁川汝南的黃巾軍,奪得了一大批耕牛、農具和勞動力。棗祗於是建議曹操利用這些農具,在許昌一帶開墾土地,實行屯田,以解決糧食問題。曹操採納了他的建議,並任命他爲屯田都尉,全權負責屯田事宜。

棗祗首先將荒蕪的無主農田收歸國家所有,將招募到的大批流民按軍隊的編制編成組,由國家提供土地、種子、耕牛和農具,由他們開墾耕種,獲得的收成由國家和屯田的農民按比例分成。屯田實施的第一年,就得谷百萬斛,曹操於是下令郡國都置田官,招募流亡百姓屯田。後來又接受棗祗的建議,下令軍隊屯田,屯田制由此得到廣泛推行。

如今劉和帳下雖然沒有棗祗、韓浩和國淵這樣精於屯田的能吏,但他卻比誰都清楚屯田制的巨大威力,同時還熟悉後世各朝各代日漸成熟的屯田制度,所以對於尾敦提出的這些疑問,並沒有覺得束手無策。

劉和思慮片刻,對尾敦說道:“鮑丘水兩岸無主荒地甚多,今後徐榮率軍在河東施行軍屯,狄平縣令組織民衆在河西進行民屯,而你則負責居中調度和支援,這樣就解決了第三個問題。漁陽北部民衆流失嚴重,狄平本地缺乏勞力,我們可以花錢從北方胡人手中購買奴隸,也可以從南方青州、徐州、豫州和揚州等地購買人口進來,這樣就解決了第一個問題。”

“至於你剛纔提到的屯田歸屬和屯民身份界定問題,卻是最爲關鍵,如果不能考慮長遠,則會留下許多的麻煩,甚至會影響到屯田制度的建立和推廣。我的初步想法是無論軍屯和民屯,新開墾種植出來的土地應歸屬於州郡,任何個人無權進行交易和買賣,至於參加屯田的士兵和百姓報酬問題,則需要仔細斟酌,制定出一套完善、公開、公平的制度出來。”

“公子謀慮長遠,卑職深感佩服。我建議州里專門制定和頒發一項《屯田令》,這樣可以使屯田軍民心中有底,也可以使郡縣各級官員有所參照遵循,防止不同郡縣各行其政。”

“尾郡守的這個提議很好,待我這次返回薊城,專門抽調能吏起草《屯田令》!除了頒佈專門的法令,我還要建議太傅大人在州里設置專門的屯田官員,由其負責和指導各地的屯田事宜。”

興平二年三月,劉和在漁陽郡狄平一個臨時搭建的軍營內與幾個手下經過一番商議,初步確立了屯田制的構想,這比歷史上曹操在建安元年開始施行屯田制早了一年。

漁陽屯田從此開始……

第225章 馬城在望第160章 若有下次,絕不輕饒!第538章 三戰定中原(下)第114章 孫禮來投第14章 小夥伴們驚呆了第145章 流民與土地第319章 虎將來也!第220章 馬踏南匈奴第476章 補天裂第383章 強忍血淚第46章 驚現趙帥鍋!第33章 夜襲第28章 人人須沾血三江感言第289章 委任第172章 遲來的任命第321章 鬥嘴第84章 走馬上任第397章 何去何從第320章 封城第415章 兄弟是用來賣的第481章 借糧第421章 潛伏的細作第253章 “慷慨”的大公子第479章 作死第524章 大將軍的手段第533章 腥風血雨未曾見第61章 倉惶北顧第357章 讓袁紹放點血第277章 罰個傾家蕩產第21章 公子練兵第512章 太傅的大手筆第416章 段煨的心思第94章 軍都山中有大能第352章 血色雙旗第337章 五千壯士,逆風而去第206章 驚喜連連第302章 添油加火第358章 滾!第187章 驪山會師第160章 若有下次,絕不輕饒!第37章 公子要殺人第243章 沒有吃白飯的第4章 超級驚喜第220章 馬踏南匈奴第12章 欲擒故縱第417章 杯酒釋懷第134章 顧慮第31章 忽悠倆大王第45章 翻臉如翻書第176章 王允的條件第290章 連鎖反應(上)第39章 二十五騎第230章 步步緊逼第70章 如此打臉第3章 猛人出現第126章 吃火鍋,過年第464章 聽牆根第182章 李郭叛亂第355章 誰偷誰第470章 過街老鼠(中)第175章 大造聲勢第41章 公子來信第215章 抓幾個蟊賊玩玩第217章 徐晃出谷第431章 遼州初創第160章 若有下次,絕不輕饒!第263章 強國五要第78章 先天不足第490章 瘟疫,來了!第188章 鬥智鬥勇第234章 初冬夜談(上)第538章 三戰定中原(下)第448章 長安又亂(下)第110章 擱得慌,麻痹第485章 梟雄本色第295章 密會居庸關(下)第246章 北訪(上)第205章 勸農詩第359章 喜當爹第108章 張飛報復第56章 苦肉離間計第486章 醫聖仁心第414章 馬騰的顯擺第108章 張飛報復第373章 後援趕至第13章 越裝越上癮第421章 潛伏的細作第333章 鮮卑南下,公子出巡第320章 封城第227章 倒黴的文丑第457章 驅離第444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291章 連鎖反應(中)第107章 安平相劉備第336章 軻比能的圖謀第377章 春將近第376章 破廟書聲第267章 鎮北軍和度遼軍第72章 不同分工
第225章 馬城在望第160章 若有下次,絕不輕饒!第538章 三戰定中原(下)第114章 孫禮來投第14章 小夥伴們驚呆了第145章 流民與土地第319章 虎將來也!第220章 馬踏南匈奴第476章 補天裂第383章 強忍血淚第46章 驚現趙帥鍋!第33章 夜襲第28章 人人須沾血三江感言第289章 委任第172章 遲來的任命第321章 鬥嘴第84章 走馬上任第397章 何去何從第320章 封城第415章 兄弟是用來賣的第481章 借糧第421章 潛伏的細作第253章 “慷慨”的大公子第479章 作死第524章 大將軍的手段第533章 腥風血雨未曾見第61章 倉惶北顧第357章 讓袁紹放點血第277章 罰個傾家蕩產第21章 公子練兵第512章 太傅的大手筆第416章 段煨的心思第94章 軍都山中有大能第352章 血色雙旗第337章 五千壯士,逆風而去第206章 驚喜連連第302章 添油加火第358章 滾!第187章 驪山會師第160章 若有下次,絕不輕饒!第37章 公子要殺人第243章 沒有吃白飯的第4章 超級驚喜第220章 馬踏南匈奴第12章 欲擒故縱第417章 杯酒釋懷第134章 顧慮第31章 忽悠倆大王第45章 翻臉如翻書第176章 王允的條件第290章 連鎖反應(上)第39章 二十五騎第230章 步步緊逼第70章 如此打臉第3章 猛人出現第126章 吃火鍋,過年第464章 聽牆根第182章 李郭叛亂第355章 誰偷誰第470章 過街老鼠(中)第175章 大造聲勢第41章 公子來信第215章 抓幾個蟊賊玩玩第217章 徐晃出谷第431章 遼州初創第160章 若有下次,絕不輕饒!第263章 強國五要第78章 先天不足第490章 瘟疫,來了!第188章 鬥智鬥勇第234章 初冬夜談(上)第538章 三戰定中原(下)第448章 長安又亂(下)第110章 擱得慌,麻痹第485章 梟雄本色第295章 密會居庸關(下)第246章 北訪(上)第205章 勸農詩第359章 喜當爹第108章 張飛報復第56章 苦肉離間計第486章 醫聖仁心第414章 馬騰的顯擺第108章 張飛報復第373章 後援趕至第13章 越裝越上癮第421章 潛伏的細作第333章 鮮卑南下,公子出巡第320章 封城第227章 倒黴的文丑第457章 驅離第444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291章 連鎖反應(中)第107章 安平相劉備第336章 軻比能的圖謀第377章 春將近第376章 破廟書聲第267章 鎮北軍和度遼軍第72章 不同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