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當面豎中指

夜已深,靜靜的屋外偶爾傳來一陣士兵巡邏時的腳步聲,時而遠,時而近,聽得分外清楚。

屋內油燈昏黃,有熱氣瀰漫。

“奶奶滴,總算又能洗上熱水澡了。要是洗完澡還能有個足底按摩或者全身鬆骨啥的,這日子也就湊和能過了……”

劉和坐在半人高的大浴桶裡面,一面屈臂使勁用手抓撓着後頸往下難以夠着的部位,一面自言自語。

從昭家堡出來之後,劉和就再沒有機會洗個熱水澡,頂多是在行路間隙跳進伏牛山中的無名溪流或者水潭之中沖洗一下。

山間流水倒是清澈乾淨,可畢竟不如坐在寬大的木質浴桶內舒舒服服地泡着熱水澡來的舒服。更讓人惱火的是,這時候沒有香皂、洗髮水之內的日化用品可供使用,所以劉和總覺得自己這一頭“秀美及腰”的長髮,從來就沒有洗乾淨過!

古人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棄之”,所以男童在弱冠之前,也就是二十歲之前,是不會隨意削髮剃頭的,頂多是將髮梢修剪的短一些,然後收攏在腦後束成一個髮髻,然後用頭巾包主。

大環境如此,劉和也就只好頂着一頭解開來“長髮及腰”的頭髮不敢隨意剪短了。他是皇帝近侍,又是太傅之子,言行必須符合禮儀,否則少不得被人揹後嘲笑甚至是當面質問。

雖然古人不分男女,頭上都頂着頭冠或髮髻,但不要就此覺得古人不講究個人衛生。實際上,秦漢時便形成了三日一洗頭、五日一沐浴的規矩,以至於官府每五天給官吏的一天假期,也被稱之爲“休沐”。

古人洗髮主要用的是皁角粉或者豬苓粉。豬苓是富裕人家才用的起,其中加了一些香料,用後髮絲之間有濃郁的香氣,平常人家只能用廉價的皁角洗頭。

劉和現在住進了冀州牧的府邸,自然不是尋常人家,所以他伸手抓一把豬苓粉,然後低下頭,讓長長的頭髮垂入水中,開始雙手使勁揉搓起來。

作爲劉和這樣上檔次的貴賓,韓馥本來是安排了夜裡侍寢的奴婢,可劉和如今還沒有完全適應大漢朝官宦人家“腐化墮落”的生活方式,所以等到兩個明顯毛都還沒長齊的小“蘿莉”給他倒好洗澡水之後,便被他攆到了外間,不許進來。

劉和從來不覺得自己是坐懷不亂的柳下惠,哦,對了,這個年代似乎還沒有柳下惠的說法。可若是遇到自己心儀或者喜歡的姑娘,他也不介意來一次知行合一的“身體實踐”,畢竟“小擼怡情,大擼傷身,強擼灰飛煙滅”,能在不擼管的情況下,找個合適自己的女子陪侍枕蓆,總是令人愉悅的事情。

可惜的是,自從轉醒以來,劉和基本上都是在趕路和算計中渡過,還沒機會完全放鬆下來愉悅身心。在屈家堡的時候,屈家倒是奉上兩個十四、五歲的蘿莉給他侍寢,臉盤子也看得過去,可是劉和終歸是下不了口。

尼瑪,一個十四歲,一個十五歲,後世纔是上初二和初三的年齡,你讓前生憧憬着做人民教師的劉和情何以堪?雖然後世不乏生冷不忌的禽獸校長和老師們幹出一些帶着小學生開房的勁爆之事,可作爲“四有青年”的劉和,那是有做人做事的底線和節操的!

兩世爲人,劉和暗暗告誡自己,就算是要開葷,那也必須得是十八歲以上的女子,否則一切免談!

因爲心中有些這樣那樣的奇怪想法,所以劉和在屈家堡時只讓兩個侍女鋪牀疊被,薰衣束髮,卻始終沒有讓兩女侍寢陪睡,也不知當他走後,屈蒙小盆友知道此事做何感想?

也是因爲記憶中有個叫唐姬的女子,所以劉和在經過鄴城時,也沒有心情去打探那裡是否有個名叫甄宓的美女,而最終,劉和也沒有去潁川。

劉和所住的這處院落,屬於州牧府內的院中院,他的房屋兩側住着王越師徒和李嚴等人,其餘的二十名衛兵則被韓馥安排到了另外一處。

大家都是明白人,既然劉和願意送上門來當人質,而韓馥又知道王越師徒有一身來去自如的武藝,所以不存在相互提防和算計的問題。

劉和要是怕韓馥加害於他,何必暴露行蹤,自己入甕?韓馥要是擔心劉和暗算自己,何必將他接進府中,引狼入室?

因爲暫時不必趕路和躲藏,所以這一夜包括劉和自己,從南陽出來的這夥人都睡得十分踏實解乏,一覺醒來時已是天光大亮。

相比於劉和的輕鬆淡定,高邑城內另外一些人卻是渡過了一個輾轉難眠的長夜。

發過脾氣之後,高幹連夜派人向城外送出消息,將劉和來到高邑的事情送往遠在阜城以東的袁紹軍營。

劉和現在冒頭雖然已經難以影響大局,可高幹心裡總有幾分不安。袁紹一向對高幹信任有加,但在逼迫韓馥投降這件事情上,他知道自己馬虎不得,所以在這緊要關頭也不敢擅自做主,還是先向袁紹報告一下爲好。

沮授從韓馥府中回來之後,也沒有閒着,他立即提筆給張郃去信一封,信中詳細分析了冀州目前面臨的危機。

所謂危機,並非貶義的詞語,而是危險中藏着機會。只要張郃能夠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頂住袁紹的進攻,而劉虞真的能夠緊隨公孫瓚之後揮兵南下,那麼接下來就是四方勢力在冀州相互牽制的局面,到那時反倒是處於守勢的韓馥一方最能得利。

眼看着天氣轉冷,只要將戰事拖進寒冷的冬季,袁紹和公孫瓚就不得不退兵返回各自的老巢,冀州的危險便會得以解除。

更爲關鍵的是,劉虞這個兒子明顯不是省油的燈,等他回到幽州,只怕今後公孫瓚的日子都不會好過。就看他這次的行事方式,人還在歸家的路上,便開始幫着他老子對付別人,這種護短的傢伙怎麼會坐視公孫瓚繼續逼迫其父呢?

第二日中午,韓馥採納了劉和的建議,大大方方地將高邑城內的重要文武官員請至府中,主題便是爲途經高邑的天子特使劉侍中接風洗塵。

宴會的規模並不大,與會之人大多數也都是擡頭不見低頭見的熟人,爲了表示熱情,韓馥甚至還派人將高幹也請了過來。

這一下,場面就變得格外熱鬧和詭異起來。

當劉和見到高幹時,還真是吃了一驚。在他的記憶之中,高幹不過是袁紹手下一名不怎麼出名的武將,估計也就跟淳于瓊、張南等一個層次水平,反正是遠遠不如顏良、文丑來得勇猛厲害。

實際上,卻是《三國演義》這種帶有杜撰性質的小說影響了劉和。實際上,高幹在袁紹陣營裡的地位那是相當之高,其能力也是非常突出。

歷史上,袁紹吞併了冀、幽、並、青四州之後,分別任命自己的三個兒子和外甥高幹各領一州擔任刺史。而高幹入住幷州七年,通曉文事武略,在幷州聲望頗高,治績卓越。後來曹操反攻河北時,高幹以孤軍防守壺關,獨戰曹操大軍七、八個月,足以證明他在軍事方面也是十分厲害。

真正讓劉和吃驚的是,他看到的高幹年紀約摸三十歲左右,不僅長得身材欣長、容貌俊秀,而且言談舉止很有修養,比他這個“冒牌”的官二代強的可不止一星半點。

劉和卻是不知高幹出身於陳留望族高氏,乃是蜀郡太守高躬之子,司隸校尉高賜之孫,那是正兒八經的高幹子弟。若非高家在陳留很有聲望和勢力,四世三公的袁家又怎會將女兒嫁過去呢?

袁紹這個傢伙一貫喜歡以貌取人,袁家的親戚子女衆多,爲何獨把高幹當兒子一樣喜歡?這是有原因滴!

賓主見面,韓馥居中引薦介紹,大家一團和氣,場面上的話語不深不淺地說了幾句,然後各自入席落座。

也不知是韓馥故意爲之,還是碰巧如此,廳中各人的席位安排的很有意思。

此時宴席不似後世,流行的是獨坐分餐,韓馥坐在中間主位之上,作爲貴賓的劉和被安排坐在了韓馥的右手側第一個位置,而沮授作爲主陪,緊挨着劉和坐下。

高幹作爲另外一名貴賓,被韓馥安排坐在了自己左手側的第一個位置,而郭圖作爲主陪,緊挨着高幹坐下。

冀州另外兩名從事荀諶和辛評,分別挨着沮授和郭圖面對面地坐了,整個場面看上去倒也齊整有序。

按照禮儀,先是一番歌伎伶人的表演,然後大家舉杯觥籌交錯,相互遙舉酒杯進行敬酒,然後,便進入到了“肉戲”表演的階段。

先是郭圖看着劉和說道:“公子不是在長安侍奉天子麼,爲何忽然來了冀州?”

劉和暫時摸不清郭圖問話的意圖,於是中規中矩地回答:“和受天子所託,前往冀州傳諭,途經高邑時爲韓中丞所邀,入城稍作歇息。”

辛評不冷不淡地跟着說道:“也是巧了,前日有故人從長安來,曾經提及公子,說的卻是公子奉命出使荊州,不知如何解釋?”

劉和回答說:“仲治先生所言不差,吾本來是要先去荊州的,但剛入南陽便遇大規模民變,阻了道路,是以捨近求遠,北上幽州。”

高幹冷笑幾聲,開口說道:“劉公子這番說辭似乎難以服衆。既然天子命你出使荊州,只因小小一場民變就南轅北轍,是否有些陽奉陰違呢?”

劉和毫無顧忌地翻個白眼,懶洋洋地回答說道:“是不是陽奉陰違,似乎不關元才兄(高幹字元才)什麼事情吧?難道我會告訴你其實我身上揣着一道天子秘旨,必須要面呈吾父?”

高幹聞言大怒,指着劉和鼻子便罵:“豎子安敢如此戲吾!吾奉袁公之命,特來高邑斡旋,與韓州牧商議借道西進討董之事,倒是你父子二人居心不良,先是劉伯安去年推諉不參與會盟,這次爾又忌於董卓兇殘,不惜拋下少帝北逃,真是令人不齒!”

被高幹劈頭蓋臉的一陣罵,劉和卻沒有生氣,竟然當着衆人的面輕輕的笑了出來。

“呵呵,罵的很爽嘛!”劉和衝着高幹豎起了右手中指,然後笑呵呵地說道:“發客!二bī!”

PS:劉和發飈了,後果很嚴重,那個誰……說你呢,推薦票呢?收藏呢?表逼我啊……

第259章 萬勝驍騎衛第105章 艱難脫險第162章 可怕的文宣隊第516章 田豐的新差事第223章 敢給爺尿一個麼?第463章 種馬前奏第222章 兩隻土鱉戲老曹第330章 悄然而去第212章 較量開始第341章 默契第418章 文官治軍第230章 步步緊逼第244章 南皮之戰第431章 遼州初創第506章 上門送死第81章 有將來投第540章 唯漢獨尊第148章 呼喚郭嘉第470章 過街老鼠(中)第502章 召虎此去鵬萬里第187章 驪山會師第303章 大棋局第267章 鎮北軍和度遼軍第453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94章 密會居庸關(中)第398章 喬遷之喜第442章 滿盤皆輸(中)第285章 無聊的夜襲第37章 公子要殺人第415章 兄弟是用來賣的第97章 危急關頭第87章 子龍督糧第413章 送禮的藝術第447章 長安又亂(中)第23章 造反好榜樣第239章 奠基典禮第64章 考校第343章 君子不器第334章 美味小點心第394章 各說各話第345章 合圍第383章 強忍血淚第81章 有將來投第22章 怦然心動第17章 大俠之威第379章 圍獵第412章 西涼馬家軍第308章 管亥的凌亂第445章 振勇營第520章 北方錢行(下)第310章 妙計奇襲第82章 沙場秋點兵第370章 離間第452章 交換第43章 沮授很激動第306章 大儒與流賊第399章 豫州小強第396章 徐州多才俊第190章 有德者居之第167章 不打不相識第66章 被人鄙視了第235章 初冬夜談(中)第256章 公孫氏落幕(下)第195章 高瞻遠矚第115章 貪婪是種病第359章 喜當爹第104章 唯死戰耳!第389章 猛漢典韋第375章 亂世人心第264章 算學神器第283章 搬家前後第404章 誰是贏家(中)第94章 軍都山中有大能第110章 擱得慌,麻痹第10章 豈能無信第536章 開戰之前(下)第36章 血染丹水第159章 高手對決第179章 鳥朝上,萬萬年第151章 威風凜凜大公子第515章 第一次分裂第214章 借道軹關陘第518章 大利天下第408章 當黃巾遇上山匪第177章 虓虎攪局第170章 戰爭沒有如果第415章 兄弟是用來賣的第20章 土鱉的志氣第237章 馬城二三事第338章 狂飆第361章 上門要人第170章 戰爭沒有如果第336章 軻比能的圖謀第206章 驚喜連連第293章 密會居庸關(上)第473章 又見人吃人第328章 曹操的決斷第354章 堂堂正正一戰第195章 高瞻遠矚第205章 勸農詩
第259章 萬勝驍騎衛第105章 艱難脫險第162章 可怕的文宣隊第516章 田豐的新差事第223章 敢給爺尿一個麼?第463章 種馬前奏第222章 兩隻土鱉戲老曹第330章 悄然而去第212章 較量開始第341章 默契第418章 文官治軍第230章 步步緊逼第244章 南皮之戰第431章 遼州初創第506章 上門送死第81章 有將來投第540章 唯漢獨尊第148章 呼喚郭嘉第470章 過街老鼠(中)第502章 召虎此去鵬萬里第187章 驪山會師第303章 大棋局第267章 鎮北軍和度遼軍第453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94章 密會居庸關(中)第398章 喬遷之喜第442章 滿盤皆輸(中)第285章 無聊的夜襲第37章 公子要殺人第415章 兄弟是用來賣的第97章 危急關頭第87章 子龍督糧第413章 送禮的藝術第447章 長安又亂(中)第23章 造反好榜樣第239章 奠基典禮第64章 考校第343章 君子不器第334章 美味小點心第394章 各說各話第345章 合圍第383章 強忍血淚第81章 有將來投第22章 怦然心動第17章 大俠之威第379章 圍獵第412章 西涼馬家軍第308章 管亥的凌亂第445章 振勇營第520章 北方錢行(下)第310章 妙計奇襲第82章 沙場秋點兵第370章 離間第452章 交換第43章 沮授很激動第306章 大儒與流賊第399章 豫州小強第396章 徐州多才俊第190章 有德者居之第167章 不打不相識第66章 被人鄙視了第235章 初冬夜談(中)第256章 公孫氏落幕(下)第195章 高瞻遠矚第115章 貪婪是種病第359章 喜當爹第104章 唯死戰耳!第389章 猛漢典韋第375章 亂世人心第264章 算學神器第283章 搬家前後第404章 誰是贏家(中)第94章 軍都山中有大能第110章 擱得慌,麻痹第10章 豈能無信第536章 開戰之前(下)第36章 血染丹水第159章 高手對決第179章 鳥朝上,萬萬年第151章 威風凜凜大公子第515章 第一次分裂第214章 借道軹關陘第518章 大利天下第408章 當黃巾遇上山匪第177章 虓虎攪局第170章 戰爭沒有如果第415章 兄弟是用來賣的第20章 土鱉的志氣第237章 馬城二三事第338章 狂飆第361章 上門要人第170章 戰爭沒有如果第336章 軻比能的圖謀第206章 驚喜連連第293章 密會居庸關(上)第473章 又見人吃人第328章 曹操的決斷第354章 堂堂正正一戰第195章 高瞻遠矚第205章 勸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