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神醫與醫聖

當東海糜家的海船穩穩地停靠在灅水岸邊時,生平第一次走海路的張機在兩名侍衛的小心攙扶下,終於踏上了薊城的土地。

碼頭上,劉和居中而立,在他的右側站着華佗,左側站着幽州牧劉惠。三人看見張機下船,便快走幾步迎了上去。

“敢問來者可是南陽張老?小子劉和見禮了!”

“南陽粗鄙之人,怎敢勞動大將軍親來碼頭相迎!”

劉和接住張機,然後向他介紹身邊的華佗:“這位便是華老,馨名遠播黃河南北兩岸,他可是早就盼着您來北方呢!”

華佗比張機略長几歲,但因爲一直堅持練習五禽戲,所以看上去竟然比張機還要年輕幾分。此時華佗的名聲要比張機響亮,因爲張機還沒有開始着手撰寫著名的《傷寒雜病論》,張機的醫聖之命是在他死後才被後人所封,而華佗活着的時候便被人們稱呼爲神醫。

同爲醫者,張機在南方這些年聽到的關於華佗的傳說不知有多少,此時能夠在幽州見到華佗本人,張機心中涌動着切磋交流的強烈願望,卻沒有多少比試較量的名利心思。

“末學後進張仲景,見過華神醫!”

“仲景兄這是要折殺華某呀!醫之一道,博大精深,吾輩不過是窺得門徑而入,怎敢妄以稱神!”

張機謙遜隨和,華佗性情豁達,神醫與醫聖在薊城的初次見面顯得親切和睦,倒是省了劉和多費口舌要將這兩位杏林宗師往一起撮合。

寬大舒適的馬車中,劉和與華佗、張機和劉惠等人同乘一車。馬車行駛在寬闊平坦的道路右側,靠在右側車窗而坐的張機可以透過薄薄的窗紗望見車外道路兩旁的景色。

灅水這處碼頭被營建了多年,是薊城貨物從陸路登船運往南方的重要集散之地,距離碼頭不遠處便是連成一片的手工業作坊區。從碼頭這裡前往老城區,需要穿過整個工業園區,張機在沿路看見了許多高高聳立的吊塔和滑輪。他對這些新生事物充滿好奇,便不停地出聲詢問打聽。劉和在幾人當中雖然身份最尊,但年紀最小,本着尊老的態度,劉和便爲張機充當解說員,一路講解着進了內城。

晚上劉和在公子府中設宴爲張機接風,薊城有頭臉的人物悉數到場,這讓張機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張機雖然不喜歡官場上的迎來送往,但夜裡前來爲他接風的賓客們言語之中卻不是說些官場上的客套話,而是非常認真地談論着最近在北方開始傳播起來的瘟疫。這種務實嚴肅的氛圍,雖然影響了酒宴的熱烈程度,卻讓張機直接感受到了北方官場與南方官場的不同。

宴會結束之後,華佗陪着張機住進劉和特意爲他在薊城準備的宅院,這處宅子雖然佔地不廣,但卻緊鄰着華佗的住處,距離幽燕書院和燕京大學也不太遠,很適合張機這樣對物質生活要求不高,卻喜歡幽靜的學者。宅子裡面只有兩個年紀十五六歲的伶俐書童。還有一位馬伕,一位廚娘。至於護衛之類,則根本不用安排,因爲整個這一大片街巷都處於最嚴密的防護之下。外人想要進來,只比登天還難。

華佗將張機送到地方之後,便告辭說道:“仲景兄,今日你先好好休息一夜。明晨我來接你,咱們去燕京大學和幽燕書院仔細轉一圈。”

張機整個人還沉浸在這一天來各種的新奇見聞之中,卻聽書童在耳旁提醒說道:“先生。沐浴的熱水已經打好了,就在後院的衛生間內,您需要侍浴麼?”

廚娘也跟着問道:“先生,明天早上的飯食,您想吃點什麼?薊城這邊的早點有豆汁、小米粥、麥片粥、滷牛肉、涼拌莧菜、水煮雞蛋、羊奶茶……”

只是幾句簡單的問話,卻一下子讓張機有了回家的溫馨感覺。他知道這些肯定都是劉和的安排,難得這位大將軍的心思竟然這般的細緻。

張機沐浴過後,一時尚無睏意,便信步走進書房之中。整潔乾淨的書房內,點着安神的檀香,一套極富劉氏特色的傢俱高低錯落擺放的很有韻味。張機緩緩坐進舒適的官帽椅中,看到寬大的書桌一端整齊地碼放着一疊印有密密麻麻黑色方塊字的紙頁,便拿起了最上邊的一張。

“大漢時報,防疫專刊。”張機口中默唸,然後便再也捨不得將報紙放下,直到他將《大漢時報》自創刊以來的各期報紙都瀏覽一遍,這才意猶未盡地將後背靠上了椅背。

“大將軍,真乃天縱之才也!當此危機四起的亂世,大漢能有大將軍力挽將傾,何其幸哉。”張機輕聲自語,然後就這麼靠在椅中沉沉地睡了過去。

書房外,一直不曾入睡的兩個書童聽到屋內傳出輕微的鼾聲,便輕手輕腳地走開。

“陳楓,你說我們要不要給張先生蓋一層毯子,他這麼睡着了容易着涼。”

“再等一會吧,先讓張先生坐着睡會,等他的困勁過了,還是要喊他去臥室入睡。”

第二日上午巳時,華佗乘車而來,已經恢復了精神的張機欣然出行,想要看看薊城內的繁華。

馬車穿街過弄,不一會到了燕京大學的正門外。負責看守校門的衛兵伸出手臂攔下馬車,華佗從懷裡掏出一塊純金牌子,從車窗內遞給衛兵。衛兵見到這塊代表着身份的牌子之後,立即立整向華佗行禮,然後提起欄杆放華佗的馬車進入校門。

“燕京大學現在有五千學子就讀,學校的管理極爲嚴格,平時嚴禁不相干的人進出,只有週末的時候,纔會對外開放,讓前來參觀的人到摘星樓、擊劍館、蹴鞠場等公衆場館參觀。”華佗耐心地爲張機介紹,直到馬車來到了醫學院的的門口。

“張兄,今日我先領你參觀醫學院。實不相瞞,我還兼任着醫學院祭酒的職務,幾個不成器的徒弟。也在院裡擔任了教授的職事。”

“呵呵,華兄卻是自謙了。放眼整個大漢,哪裡還能有這麼好的學醫之處,大將軍讓你出任醫學院的山長,足以證明華兄的才能和威望。”

華佗帶着張機先到醫學院的教學區轉了一圈,裡面有不少班級內正在上課,張機站在窗外聽了一會,然後默默地衝着華佗點頭。華佗又帶張機到實驗區參觀,一進實驗樓的正門,便見樓底的大屏風上寫着八個遒勁有力的大字:“嚴謹、求真、博學、創新”。

“這是太傅的親筆題字。也是我們醫學院的院訓。”華佗一臉自豪地向張機介紹說道。

“張兄,接下來你要看到的可能會超出你的想象,無論有任何想法,等我們參觀完了,再進行討論,不知可否?”華佗開始給張機打預防針。

張機點頭,表示自己不會破壞了實驗樓嚴肅安靜的氛圍。

華佗於是帶着張機走到一處門口掛着“標本室”字樣的房間外,然後輕輕推門,示意張機入內參觀。張機看華佗如此神秘。心裡覺得未免有點故弄玄虛,他一臉自信地邁步走了進去。然後,猛地收住了腳步,整個人都像被定住了一般。

在張機面前兩步處有兩具完整的骷髏。其中一具高大粗壯一些,另外一具則要矮小細弱一些。除了這兩具完整的骷髏,往裡面看去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格子,裡面擺放着各種人體器官。也不知道用去了多少具屍體。

“張兄,這些人體標本,都是用死囚的屍體製作。其中有一半還是胡人的。”華佗不等張機詢問,便趕緊向他解釋。這個時代,講的是死者爲大,如此大規模地擺弄死者屍體,在常人看來絕對是一件難以容忍和理解的事情。

張機從最初的震驚中緩過神來,他問華佗:“爲何要製作如此之多的標本?”

“這些標本可以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認識人體的構成,還能讓他們看到人體臟器的內部聯繫,同時還鍛鍊了學生不怕接觸死人屍體,對於今後他們從事的醫療救護事業很有幫助。醫學院是大將軍出錢創辦起來的,這裡培養出來的醫士有一半都要進入軍隊服務,所以對外科手術方面的要求很高。”

“何爲外科手術?”

“這是醫學院對醫道的新式劃分,我們認爲醫術之道應有專精和分類,其中有外科、內科、婦科、兒科、傳染科和心科等,這些具體的分科待會你都會看到。”

張機不願意在死氣沉沉的標本室內多呆,只是匆匆轉了一圈,便往旁邊的觀察室走去。

“請問華兄,這觀察室是作何用途?”

“張兄移步到這座觀察臺前來,你看這件儀器,我們叫它顯微鏡,這可是我們醫學院的鎮院之寶!顯微鏡的用途就是可以將我們眼睛無法看清的微小物體通過水晶片的放大,清晰地呈現在我們眼底……”

早在公元前一世紀,人們就已發現通過球形透明物體去觀察微小物體時,可以使其放大成像。後來逐漸對球形玻璃表面能使物體放大成像的規律有了認識。1590年,荷蘭和意大利的眼鏡製造者已經造出類似顯微鏡的放大儀器。1610年前後,意大利的伽利略和德國的開普勒在研究望遠鏡的同時,改變物鏡和目鏡之間的距離,得出合理的顯微鏡光路結構,當時的光學工匠紛紛從事顯微鏡的製造、推廣和改進。

17世紀中葉,英國的羅伯特?胡克和荷蘭的列文虎克,都對顯微鏡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1665年前後,胡克在顯微鏡中加入粗動和微動調焦機構、照明系統和承載標本片的工作臺。這些部件經過不斷改進,成爲現代顯微鏡的基本組成部分。

1673至1677年期間,列文?虎克製成單組元放大鏡式的高倍顯微鏡,其中九臺保存至後世。胡克和列文?虎克利用自制的顯微鏡,在動、植物機體微觀結構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傑出的成就。

劉和既然能夠用高純度的水晶片製造出望遠鏡,也就能夠搗鼓出一臺古典光學顯微鏡。雖然放大的倍數有限,但對於一些形體較大的微生物,已經可以透過鏡片進行觀察。

第250章 拐啦,賣啦!第140章 有完沒完?第476章 補天裂第498章 耳目一新(下)第359章 喜當爹第282章 完婚第515章 第一次分裂第494章 天正教在行動第78章 先天不足第31章 忽悠倆大王第374章 臨時組團第436章 勸說第402章 中庸劉表第377章 春將近第480章 偷雞不成第385章 餘暉照長安第478章 袁家內鬥第467章 四方震動(中)第244章 南皮之戰第134章 顧慮第448章 長安又亂(下)第529章 袁譚西逃第226章 形勢緊迫第257章 勢在必得大東北第78章 先天不足第394章 各說各話第393章 虓虎的野望(下)第202章 環環相扣(上)第462章 接見第467章 四方震動(中)第218章 皆大歡喜第251章 興族方略第369章 故人相見第176章 王允的條件第77章 謀定第465章 人情練達第124章 慎重第101章 三進三出(上)第461章 太傅離薊第412章 西涼馬家軍第177章 虓虎攪局第416章 段煨的心思第534章 入宮見皇帝第148章 呼喚郭嘉第395章 找兩個頂缸的第54章 慾壑難填第434章 文丑戰典韋第2章 夜幕殺機第261章 獅子大張口第359章 喜當爹第350章 大戰開始第404章 誰是贏家(中)第371章 歸順第109章 青州亂,軍閥興第439章 鄴城之危第43章 沮授很激動第6章 組團忽悠第280章 東海水晶第325章 長長的名單第106章 後患第178章 抽自己幾嘴巴第514章 郭賈合謀第352章 血色雙旗第87章 子龍督糧三江感言第251章 興族方略第334章 美味小點心第13章 越裝越上癮第459章 挖了幾個坑第53章 所謂的懦弱第206章 驚喜連連第134章 顧慮第319章 虎將來也!第291章 連鎖反應(中)第167章 不打不相識第363章 再建一城第452章 交換第439章 鄴城之危第275章 警鐘敲得很及時第90章 發狠第120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65章 北地之危第241章 冤家路窄第537章 三戰定中原(上)第248章 北訪(下)第106章 後患第343章 君子不器第195章 高瞻遠矚第193章 激戰長安(下)第67章 都什麼態度第75章 強勢上位第50章 本公子記住你了第428章 弄巧成拙第408章 當黃巾遇上山匪第429章 網開一面第462章 接見第249章 烏桓三盼第338章 狂飆第477章 大漢時報第87章 子龍督糧
第250章 拐啦,賣啦!第140章 有完沒完?第476章 補天裂第498章 耳目一新(下)第359章 喜當爹第282章 完婚第515章 第一次分裂第494章 天正教在行動第78章 先天不足第31章 忽悠倆大王第374章 臨時組團第436章 勸說第402章 中庸劉表第377章 春將近第480章 偷雞不成第385章 餘暉照長安第478章 袁家內鬥第467章 四方震動(中)第244章 南皮之戰第134章 顧慮第448章 長安又亂(下)第529章 袁譚西逃第226章 形勢緊迫第257章 勢在必得大東北第78章 先天不足第394章 各說各話第393章 虓虎的野望(下)第202章 環環相扣(上)第462章 接見第467章 四方震動(中)第218章 皆大歡喜第251章 興族方略第369章 故人相見第176章 王允的條件第77章 謀定第465章 人情練達第124章 慎重第101章 三進三出(上)第461章 太傅離薊第412章 西涼馬家軍第177章 虓虎攪局第416章 段煨的心思第534章 入宮見皇帝第148章 呼喚郭嘉第395章 找兩個頂缸的第54章 慾壑難填第434章 文丑戰典韋第2章 夜幕殺機第261章 獅子大張口第359章 喜當爹第350章 大戰開始第404章 誰是贏家(中)第371章 歸順第109章 青州亂,軍閥興第439章 鄴城之危第43章 沮授很激動第6章 組團忽悠第280章 東海水晶第325章 長長的名單第106章 後患第178章 抽自己幾嘴巴第514章 郭賈合謀第352章 血色雙旗第87章 子龍督糧三江感言第251章 興族方略第334章 美味小點心第13章 越裝越上癮第459章 挖了幾個坑第53章 所謂的懦弱第206章 驚喜連連第134章 顧慮第319章 虎將來也!第291章 連鎖反應(中)第167章 不打不相識第363章 再建一城第452章 交換第439章 鄴城之危第275章 警鐘敲得很及時第90章 發狠第120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65章 北地之危第241章 冤家路窄第537章 三戰定中原(上)第248章 北訪(下)第106章 後患第343章 君子不器第195章 高瞻遠矚第193章 激戰長安(下)第67章 都什麼態度第75章 強勢上位第50章 本公子記住你了第428章 弄巧成拙第408章 當黃巾遇上山匪第429章 網開一面第462章 接見第249章 烏桓三盼第338章 狂飆第477章 大漢時報第87章 子龍督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