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逢場作戲

當劉備率領本部千餘人馬,以及關羽從徐州大營中挑選出來的五千精兵,走出徐州城的時候,意外的看到三個人的身影在城門處等着自己。這三個人,就是劉備曾經假意向陶謙推薦過的糜竺、糜芳兄弟以及陳登。

看到劉備率軍走出城來,陳登率先開口說道:“玄德公,好算計啊。君子不立危牆至下,古人誠不我欺也!”

聽到陳登一口道破自己的心機,劉備慌忙滾落馬背,快步走到陳登等三人面前,對着三人長長的行了一禮,而後方纔有些尷尬的說道:“備就知道,這些小手段決計瞞不過三位。實不相瞞,曹操早晚必率大軍前來,徐州已經危如累卵,趨吉避禍乃是人之常情,三位也應該考慮退路纔是。”

劉備身爲一代梟雄,深知該和什麼樣的人,說什麼樣的話。平日裡那套仁義道德,對眼前這三人是不大能行得通的,因爲這三人中,陳登是士族名門出身,糜竺兄弟則是富商出身,都是見過大世面的,沒有最底層百姓那樣容易被煽動。和這樣的人在一起,索性打開天窗說亮話,或許更能贏得他們的真心,至少會留給他們一個光明磊落的形象。

糜竺嘆息了一聲,拱手說道:“玄德公,我等三人不是在阻止你的。是想問計於你,請問玄德公,徐州的事,日後該如何處理方爲妥善?”

劉備搪塞的答道:“三位都是徐州名士,久居徐州,在徐州的事情上,三位應該比備更清楚纔對。”

陳登一擺手,正色道:“玄德公。我等敬重你是位英雄,這才真心來向你請教,還望玄德公萬勿推脫!”

看到陳登把話說死,劉備也不好在搪塞,於是思索着說道:“三位都是徐州名士。想必在心中早已預料到徐州的下場了,只是心中不願意接受罷了。其實備此次向陶使君請纓,前去征討袁術,也有這方面的原因在內。畢竟,備在徐州客居兩年,實在不忍看到徐州的百姓塗炭生靈的一幕。”

聽到這番話之後。糜芳的身體一震,追問道:“玄德公,難道事情真的就沒有挽回的餘地了麼?”

劉備緩慢但堅定的搖了搖頭,嘆息着說道:“三位,張闓刺殺了曹操的父親,自古以來。殺父之仇不共戴天,這是普通百姓都明白的道理,更何況是雄踞中原的曹操?曹操早晚必定會前來攻打徐州,而且以曹操的實力而言,徐州必敗!三位要麼屈身投效曹操,要麼與徐州玉石俱焚,絕無第三條路可以走。除非……”

“除非什麼?”性急的糜芳再次追問道。

劉備故作自嘲的一笑,說道:“算了,不說也罷。三位和備不一樣,都是耿直之士,想必是不會離開徐州的。”

陳登想了片刻,忽然問道:“玄德公,你可否說一句心裡話與某知曉,你究竟是爲什麼不肯和徐州共存亡?須知,陶使君可是待你不薄。”

劉備收起了自嘲的笑容,換上一副認真的神色。答道:“備乃是中山靖王之後,是名符其實的漢室宗親,雖然天子受小人矇蔽,革除了備這一支宗脈,但是備身體中流的。始終是高祖的血脈!如今袁術僭越,自稱天子,就算袁術最終被各路諸侯絞殺,但焉知日後便沒有第二個、第三個袁術出現?因此,備要留的有用之身,以便現在和袁術作鬥爭,以後和那些效仿袁術的後來者作鬥爭!漢賊不兩立,這,就是備離開徐州的原因!”

能把貪生怕死說的如此冠冕堂皇的,普天之下,唯有劉備!劉備時刻不忘強調自己是漢室宗親,肩負着討伐不臣的責任和使命,並一再以此爲藉口,在配合上他義正言辭的表述和激昂的神色,着實糊弄了不少人,關羽、張飛是這樣,陳登三人也是這樣,凡是聽過劉備這番論述的人,大多數都會被劉備所表達出來的抱負,弄得感動至深。這就是劉備最擅長的方面,他能把話說得很是富有責任感,再加上劉備一直以來,處處施展小恩小惠收買人心,積攢起來的仁義之名,很容易就會讓人相信他的這番話。

在漢代,人們輿論的主導方向,是掌握在士族和文人手裡的。他們都沒經歷過最底層人民的窮困,因此,根本就不能體會到窮苦人民的辛酸和無奈。而劉備不然,衆所周知,劉備在起兵之前,是靠織蓆販履爲生的,對窮苦人民的生活,他是深有體會。他清楚,最底層的那些人,你只要在適當的時候遞給他們一碗飯、一個饅頭,就可以讓他們終生死心塌地的爲你歌功頌德。他們的歌頌,慢慢傳到那些士族和文士的耳中,那些士族和文士不辨真假,用一貫的浮誇手法,把劉備的仁義經過渲染之後,在反饋給更多的人,長此以往,就形成了劉備現在的仁義之名。

有了仁義之名的光環之後,劉備在其他人眼中,一言一行都是從仁義的角度出發的,即使在眼前這樣危機的時刻離開徐州,置陶謙的恩情於不顧、置徐州百萬百姓的生命於不顧,劉備也可以站在道義的制高點,用一句輕飄飄的“留的有用之身,以征討不臣”來作爲解釋,並且屢試不爽。

陳登三人在聽完劉備這番話之後,雖然談不上有多感動,但也是深信不疑。在他們看來,區區一個徐州,和劉備肩負天下安危的大志比起來,確實也算不得什麼。劉備的這次逢場作戲,再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讓陳登三人默然無語。

良久,陳登方纔長長的嘆了一口氣,向着劉備拱手說道:“玄德公,當初袁紹等人設伏欲伏擊敖君侯,是陶使君給敖君侯報的信,事後,玄德公趕來徐州,幫助陶使君對抗袁紹等人。已經救過徐州一次了。這一次,無論於公於私,登也實在無顏在挽留玄德公,告辭!”說着,陳登一邊搖頭嘆息。一邊向徐州城中走去。

陳登走後,糜竺低頭思索了片刻,忽然開口對劉備說道:“玄德公,此去江淮,前途兇險,以玄德公麾下的人馬。恐怕不是袁術之敵。若玄德公不棄,糜竺願意散盡家財,以助玄德公一臂之力!”

一旁的糜芳聞言,大驚道:“大哥,你怎麼……”糜竺連忙轉頭,用眼神示意糜竺閉嘴。糜芳沒聽明白糜竺的意思。但是劉備卻聽明白了。看來這個糜竺也是一個明白人,他知道留在徐州,最後的結果只能是被殺或者被迫投靠曹操,與其那樣,還不如現在主動投靠劉備,如果日後劉備能成就一番事業,糜竺也算得上是元老重臣了。

糜竺的這份氣魄和決斷。也贏得了劉備的好感,於是,劉備大喜過望,伸手拉住糜竺的雙手,笑着說道:“若得糜子仲相助,大事成矣!”劉備話中的相助,可不是糜竺散盡家財的資助,雖然那些錢財對劉備來說也很重要,但劉備還是比較看重糜竺這個人。在劉備麾下,武將不缺。老一輩的有關羽、張飛這哥倆,中生代有陳到等人,小一輩的有義子劉封、關羽之子關平,再過幾年,等關羽的次子關興和張飛的兒子張苞成長起來。又是兩員虎將。可是劉備的軟肋,是謀士方面的短缺。目前爲止,劉備只有簡雍、孫乾這兩位謀士,而且還都算不得絕頂的人才,如果能得到糜竺的投效,那可是大大彌補了劉備在謀士方面的短板。

劉備話裡的意思,糜竺自然聽懂了,他回過頭看向劉備的本部人馬,低聲說道:“主公,這些老兵都是百戰餘生的精銳,可惜武器裝備太差了一些,請主公給我兩天時間,兩天之後,我會讓這些人馬煥然一新。”糜竺這麼說,顯然是已經正式認劉備爲主,並且積極的爲劉備籌劃軍備物資了。聽到自己的大哥說出這句話,糜芳才反應過來,大哥這是要離開徐州,跟隨劉備了啊!對此,糜芳也沒有什麼反對意見,留在徐州是死路一條,跟在劉備身邊,再怎麼不濟,也還有條活路啊。

劉備笑着對糜竺說道:“子仲,某在五十里之外的山腳下,等着你兩日之後趕來!”此刻,劉備也不自稱備了,而是以主公的口吻自稱爲某了。

又說了幾句話之後,糜竺糜芳兄弟便告辭離去了。二人走後,劉備的臉上泛起了得意的笑容。這麼多年以來,劉備處心積慮的處處收買人心,現在,總算是開始有回報了!原本看到陳登三人出現在城外,劉備只是想逢場作戲,把三人糊弄過去,以便順利離開徐州,沒想到竟然意外得到了糜竺的投效,這簡直就是意外之喜了。

不遠處,張飛看着劉備的笑臉,疑惑的問向關羽:“二哥,大哥在那一個人笑個什麼勁呢?”關羽撫着長鬚笑道:“三弟啊,平時讓你多讀書,你就是不聽。連這麼簡單的事情你都看不出來,告訴你吧,糜竺兄弟準備投效大哥了。”

糜家世富商出身,又是徐州的大戶,得到糜竺兄弟的投效,就等於是得到了大筆的財富,這樣的話,招兵買馬、擴充實力就沒有財力方面的限制了。以張飛那粗大的神經,他也只能想到這麼多了。和張飛不同,關羽和陳到對視了一眼,均是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喜意,他們清楚,糜竺的投效,是劉備長久以來廣積聲名導致的。這代表着,劉備平時積攢下的好名聲,已經開始發揮作用了。

這裡要重點說一下陳到這個人,陳到是豫州汝南人,字叔至。比歷史上的記載要早一些投到劉備的麾下,劉備手中五百精銳步卒,現在就是由陳到統帥的,陳到的武藝和練兵手法,也贏得了關羽、張飛的敬重,由此讓出了這五百精兵的統帥權。陳到自從統領着五百精兵之後,就下令讓五百精兵在頭盔上插了一根白毦,白毦就是白色的鳥類的羽毛,和敖烈的血殺軍有些類似,因此,這五百精兵就被劉備命名爲了白毦精兵,充當劉備的親衛軍。

在歷史上,陳到在後來的蜀國中佔據着重要的地位,身份地位僅次於所謂的“五虎上將”,後來曾經做到徵西將軍的高位,和現在敖烈麾下的趙雲、馬超等人在官階上是平級。劉備對陳到的重視,不是沒有道理的,陳到以忠勇著稱,武藝超羣,作戰勇猛,更難得的是,陳到還是一位練兵好手,白毦精兵自從歸劃陳到統領之後,戰鬥力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就連心高氣傲的關羽、張飛二人,對陳到也是心服口服。(未完待續。。。)

第69章 秘寶現世第424章 圍城十日第104章 東風破、百花殘(三)第236章 袁術的末路(一)第229章 北疆臣服第427章 七擒孟獲(一)第94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7章 金絲葉第284章 郭嘉密謀第192章 大鬧鄴城(二)第323章 甕中之鱉第291章 長安失陷第435章 惡戰不休(二)第365章 張飛醒來第470章 喪家之犬(二)第174章 血色歸途(六)第29章 童淵到來第382章 讓勇氣飛(一)第204章 駐紮難水第399章 三線開戰(三)第121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二)第317章 鬥智鬥力第476章 金戈鐵馬(一)第40章 約法三章第199章 以人爲鏡第134章 戰神呂布第350章 死亦爲鬼雄第186章 燕京學府第180章 四方雲動(二)第202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360章 七進七出(二)第37章 全軍覆沒第89章 父子交心第210章 雄踞中原第146章 赤霄揚威第313章 連戰連捷第241章 煮酒論英雄第239章 只有血水!第213章 危機四伏第386章 原來如此第486章 決戰官渡(一)第492章 大決戰(下)第322章 同生共死方爲兄弟第214章 用糧草釣魚(一)第126章 我叫孫仁!第61章 二虎相爭第14章 左賢王授首第24章 換裝第351章 決戰漢中(一)第228章 孫策崛起(二)第203章 北地槍王第163章 有**終成眷屬第73章 拔刀相助第271章 第十六州第109章 劉宏遺詔第77章 臥龍和鳳雛第153章 鬥陣!第411章 激戰葭萌關(四)第190章 何陋之有第129章 歃血爲盟第188章 何去何從第143章 呂布詐敗第231章 劉協發威第172章 血色歸途(四)第443章 九曲黃河萬里沙(二)第158章 束手就擒第30章 龍爭虎鬥第30章 龍爭虎鬥第196章 溫柔的陷阱第275章 秘寶再現第84章 王者歸來(一)第159章 裡應外合第188章 何去何從第464章 虎父無犬子第306章 勇冠三軍第161章 血殺再現第83章 損人不利己(三)第207章 一戰而定第439章 香消玉殞第47章 進京第426章 勾結孟獲第164章 憋屈的王允第169章 血色歸途(一)第190章 何陋之有第253章 決戰烏桓山(三)第79章 賈詡初獻計第420章 初戰失利第317章 鬥智鬥力第487章 決戰官渡(二)第127章 奔赴酸棗第114章 天下大勢第150章 一見傾心第470章 喪家之犬(二)第419章 奸雄難過美人關第466章 五大軍團第378章 一箭穿心第406章 無可阻擋第448章 麒麟喚夜(三)第304章 受封燕王第97章 功成萬骨枯(三)
第69章 秘寶現世第424章 圍城十日第104章 東風破、百花殘(三)第236章 袁術的末路(一)第229章 北疆臣服第427章 七擒孟獲(一)第94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7章 金絲葉第284章 郭嘉密謀第192章 大鬧鄴城(二)第323章 甕中之鱉第291章 長安失陷第435章 惡戰不休(二)第365章 張飛醒來第470章 喪家之犬(二)第174章 血色歸途(六)第29章 童淵到來第382章 讓勇氣飛(一)第204章 駐紮難水第399章 三線開戰(三)第121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二)第317章 鬥智鬥力第476章 金戈鐵馬(一)第40章 約法三章第199章 以人爲鏡第134章 戰神呂布第350章 死亦爲鬼雄第186章 燕京學府第180章 四方雲動(二)第202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360章 七進七出(二)第37章 全軍覆沒第89章 父子交心第210章 雄踞中原第146章 赤霄揚威第313章 連戰連捷第241章 煮酒論英雄第239章 只有血水!第213章 危機四伏第386章 原來如此第486章 決戰官渡(一)第492章 大決戰(下)第322章 同生共死方爲兄弟第214章 用糧草釣魚(一)第126章 我叫孫仁!第61章 二虎相爭第14章 左賢王授首第24章 換裝第351章 決戰漢中(一)第228章 孫策崛起(二)第203章 北地槍王第163章 有**終成眷屬第73章 拔刀相助第271章 第十六州第109章 劉宏遺詔第77章 臥龍和鳳雛第153章 鬥陣!第411章 激戰葭萌關(四)第190章 何陋之有第129章 歃血爲盟第188章 何去何從第143章 呂布詐敗第231章 劉協發威第172章 血色歸途(四)第443章 九曲黃河萬里沙(二)第158章 束手就擒第30章 龍爭虎鬥第30章 龍爭虎鬥第196章 溫柔的陷阱第275章 秘寶再現第84章 王者歸來(一)第159章 裡應外合第188章 何去何從第464章 虎父無犬子第306章 勇冠三軍第161章 血殺再現第83章 損人不利己(三)第207章 一戰而定第439章 香消玉殞第47章 進京第426章 勾結孟獲第164章 憋屈的王允第169章 血色歸途(一)第190章 何陋之有第253章 決戰烏桓山(三)第79章 賈詡初獻計第420章 初戰失利第317章 鬥智鬥力第487章 決戰官渡(二)第127章 奔赴酸棗第114章 天下大勢第150章 一見傾心第470章 喪家之犬(二)第419章 奸雄難過美人關第466章 五大軍團第378章 一箭穿心第406章 無可阻擋第448章 麒麟喚夜(三)第304章 受封燕王第97章 功成萬骨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