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不決的劉璋

劉璋看着面前天子派來的使者,無奈的苦笑一聲,他並不是什麼愚蠢之人,當然知道這位使者到底是誰派遣過來的。

陳儀這是派人來給他施加壓力,勸說他投降朝廷,若不投降當今朝廷的話,自己的身份就如同叛逆之人一般。

“把使者帶下去休息吧,這件事如今事關重要,在下還需要和手下的文武商議一下!”

劉璋看着身邊把使者帶進來的護衛,此時的眼神之中露出了一絲凝重之色,最終咬了咬牙,語氣極爲沙啞的說道。

說實話,他的心中非常的不甘,面對這樣的情況,可謂是極爲的厭惡現在的陳儀,甚至他不願意帶着自己手下的軍隊投降。

畢竟劉璋纔剛剛得到自己父親的位置,如今就讓他把這位置讓出來,他實在極爲的不願意。

只不過現在內憂外患的情況卻讓他極爲的頭疼,這種情況實在是讓他不知道如何應對,再這樣下去的話,恐怕他也支撐不了多久。

“州牧!”

黃權和鄭度兩人得到消息之後,立馬趕到了州牧府邸,看着劉璋面色沉重的樣子,兩人連忙恭恭敬敬地拜見了面前的劉璋。

劉璋看着面前的兩人心中帶着一絲苦笑,這兩人可是自己父親留給自己的重臣,可以說兩人都極爲有能力。

“想當初先父臨終前說過,戰火差不多十幾年不會沾染到巴蜀,可是如今的這種情況好像已經無能爲力了,現在朝廷已經派使者過來,如今我當如何面對這些使者呢?”

劉璋眼神之中露出了一絲沉重之色,看着面前的兩人語氣極爲沙啞的向着兩人詢問道。

劉焉當初去世的時候曾經有所囑託說二十年之內巴蜀之地將不會被人看上,可是現在情況卻如自己父親當初所說的完全不同,現在的戰火已經完全的燒到了家門口,現在若是不好好處理這樣的事情,恐怕到時候自己的巴蜀之地就要落入別人的手中了。

黃權和鄭度聽到這樣的話,此時的面色也極爲的凝重,眼神之中露出了一絲沉重之色,很顯然如今的他們也被面前的這種情況弄得有些狼狽。

黃權和鄭度兩人爲了幫助自家主公穩定位置,這半年以來都在抑制着世家大族的勢力,可以說爲此消耗了不少國力。

甚至有些世家大族平定叛亂,也是需要他們來解決這羣叛亂的世家大族,而在此期間所消耗的東西也是非常的多。

而現在大多數的世家大族,對於劉璋這個新的主公並不是非常的認可,甚至早就有反叛之心。

再加上現在外敵壓境,更是使他們現在的情況雪上加霜,可以說這種情況下來要做出一個決斷,的確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黃權沉默了,其實他很想對自家主公說,不要向敵人投降,只不過現在情況不投降,好像沒有其他的辦法了。

鄭度可以說是劉焉時期最爲看重的謀士,看着現在的這種情況,此時也眯着眼睛,正在思考着對策。

當初鄭度和劉焉曾經估算過巴蜀之地易守難攻,又有漢中作爲屏障,北方的諸侯想要入侵過來的話,是極爲困難的。

就算最後漢中的張魯和巴蜀的劉璋兩個人反目成仇,鄭度也覺得靠着地理優勢以及脣亡齒寒的道理,漢中和巴蜀兩塊地方應該能夠守衛得住。

只不過他萬萬沒有想到漢中丟失的這麼壞,而如今的敵人已經大軍壓境,來到了巴蜀之地的前面。

而且內部也同樣出現了問題,這羣世家大族看到了,如今陳儀的大軍壓境,同樣開始蠢蠢欲動。

南蠻甚至都主動出兵來攻打南中地區,是現在的巴蜀,大部分的兵力都投到了南中地區,根本沒有其他的兵力來對付北面即將到來的敵人。

有心無力!

鄭度現在可謂是愁眉苦臉,面對這樣的情況,他竟然無計可施。

“如今正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候,還望兩位先生說出自己的理由,無論如何面對這樣的情況,還望兩位先生教我!”

劉璋看着自己最爲相信的兩位謀臣,面色凝重的樣子,此時他的眼神之中也露出了一絲沉重之色目光,極爲嚴肅的看着現在的這種情況,語氣極爲沙啞的說道。

“在下現在也是無計可施,如今這種情況實在是很難分出兵力去對付北方的敵人,在下有一句不知當講不當講!”

鄭度稍微的思考了一下,最終面色凝重的看着自家的主公,語氣極爲沙啞的說道。

劉璋聽到對方有辦法,此時眼神之中露出了一絲希望之色,面色極爲沉重的看着對方,語氣有些激動的說道:“先生既然如今有辦法,不如直接說出來吧!”

鄭度看着自家主公面色極爲凝重的模樣,此時無奈的嘆了一口氣,最終說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主公,不妨暫時選擇假意投降的方式,先用這樣的方法來穩住對方的心,如此一來到時候對方必然會放鬆警惕,等主公完全的消滅瞭如今的南蠻,再去和北方的敵人決一生死。”

鄭度此時面色極爲沉重的看着自家的主公,稍微的遲疑了一下,最終說出了自己的想法,眼神之中露出了一絲凝重之色。

劉璋聽到對方所說的話,眼神之中露出了一絲疑惑之色,不過他的眼神之中倒是有些遲疑。

畢竟如今他想要解決這樣的事情倒是比較困難,畢竟對方也有完全可以不相信自己的理由,如今要想讓對方相信自己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他可沒有什麼把握讓對方完全相信自己。

“可是要想讓對方完全相信我們的確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陳儀這樣的人可謂是極爲的足智多謀,如今想讓他來完全的聽信我們的投降,的確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黃權此時也知道這樣事情所面臨的,有些困境的事情,眼神之中露出一絲沉重之色,語氣極爲沙啞的說道,如今的這種情況的確是非常爲難。

鄭度也想到了這樣的事情,稍微的遲疑了一下,腦海之中便有了自己的想法。

“主公,有一弟劉瑁,到時候主攻可以派他爲人質,到時候……”

鄭度稍微的遲疑了一下,最終面色極爲沉重的看着自家的主公,眼神之中露出了一絲凝重之色,語氣極爲沙啞的說道。

劉璋和黃權兩個人聽到了對方的建議,此時的臉上露出了一絲沉重之色,很顯然如今的這種情況的確是對於他們非常的不利,但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對方竟然選擇這種方式來換取暫時的和平。

“不可以,怎麼能用我的兄弟的性命換取暫時的和平呢,這種情況你想都別想!”

劉璋聽到對方的意見,頓時整個人都變得憤怒起來,目光極爲沉重的看着自己手下的謀士,語氣極爲嚴肅的說道,說實話他真的不願意用自家兄弟的性命來換取這所謂短暫的和平。

鄭度看着自家主公的模樣,此時的他臉上露出了一絲沉重之色,如今對於自家主公的樣子,他還是已經在猜測之中,只不過他沒有想到自家主公對於自己的意見反抗得如此激烈。

“州牧,小不忍則亂大謀啊!如今不犧牲四公子的話,怎能保住老主公留下來的益州?”

鄭度看着自家主公如此憤怒的樣子,並沒有表現的太多的不滿,而是面色極爲淡然的看着對方,語氣極爲嚴肅的說道。

劉璋聽到對方所說的話,此時整個人都變得極爲沉默起來,畢竟對方所說的話的確是事實,自己的父親好不容易纔把這塊土地交給自己,自己可不能讓自己的父親太過失望了。

只不過面前的這位可是他最小的兄弟,它上面有兩位兄長,只不過這兩位兄長最後的結局都是慘死。

而現在在他的兄弟之中,也就只有面前的這位兄弟了,他可不能讓自己的這位兄弟,眼睜睜的進入別人的手中去充當人質。

畢竟現在的情況是他選擇假投降這種情況,最終的結果也只會是死路一條,送他前去長安,簡直是自尋死路。

黃權在這種情況之下,也只能無奈的看着自己的主公,如今他覺得對方所說的事情還是非常的對,面對現在的這種情況,如今的他可沒有迴旋的餘地了。

“主公,如今的這種情況我覺得也只能用這樣的方法,才能夠爲我們挽回一線生機!”

黃權看着自家主公還在猶豫的模樣,此時咬了咬牙,最終語氣極爲感慨的說道,這種情況,他也覺得也只能用這樣的方法來拖延敵人片刻。

劉璋看着自己手下的這兩位謀士都想要讓自己這樣做,此時他的眼神之中也露出了一絲無奈的苦笑,面色極爲尷尬的看着這樣的情況。

現在的他面對這樣的情況,也不知道應該做出什麼樣的選擇了,畢竟做出什麼樣的選擇,他都需要承擔,這選擇造成來的後果。

“你們暫時下去吧,這件事我暫時和我家兄弟商量一下,若是可以的話,那就按照你們所說的做吧!”

劉璋看着眼前的兩人,稍微的猶豫了一下,最終語氣感慨的對着兩人說道,如今對於面前的兩人他並沒有選擇太多的話語,而是選擇這件事,找自己的兄弟商量一下。

畢竟劉璋雖然是一方諸侯,但是對於兄弟之情還是依舊非常看重的,就算是如今的這種情況,他依然要去找自己的兄弟商量一下,徵求自家兄弟的意見。

黃權和鄭度兩人看着現在這樣的情況,最終無奈的嘆了一口氣,面色之上露出了一絲沉重之色目光,極爲凝重的看着劉璋,無奈的從府邸之中緩緩的退了出去。

“主公,如此的闇弱怎能成得了大事,這巴蜀之地最終將落入他人之手!”

鄭度無奈的走出了府邸,看着面前有些面色凝重的黃權,最終感慨的說道。

可以說鄭度對於現在面臨着生死存亡,依舊是選擇猶豫寡斷的劉璋,感到非常的失望,甚至覺得他不是幹大事的人。

黃權聽到了這樣的話,雖然心中有些不舒服,但是他也只能無奈的嘆了一口氣,畢竟對方所說的話的確是事實,自家的主公爲人道是寬厚,但是在這決斷方面還是有些讓人苦惱的。

“兄長!”

劉璋府邸中劉璋看着面前恭恭敬敬向自己行禮的劉瑁,最終無奈的嘆了一口氣,這便是他如今在人世之中唯一的一位兄弟,一個十三歲還沒有成年的兄弟。

劉瑁看着自己家的兄長面色極爲古怪的樣子,此時他的眼神之中也露出了一絲疑惑之色目光,有些古怪的看着自己家的兄長,他總能感覺到自家的兄長好像是有什麼事情在瞞着自己。

“兄長,如今可是有什麼事不妨說出來!”

劉瑁看着自己兄長的面色的確是不好,此時的他稍微的遲疑了一下,最終語氣極爲小聲的對着自家的兄長問道。

劉璋看着現在的事情已經沒有什麼好隱瞞的,只能無奈的將頭,偏過一方,把如今鄭度所說的方法告訴了自己這位兄弟。

劉瑁聽到了這樣的話,此時的臉上露出了一絲驚恐之色,整個小臉都變得煞白,額頭上都開始冒出冷汗起來,目光極爲恐懼的看着自家的兄長。

“兄長,我可是你唯一的弟弟!我不想死啊!”

劉瑁雖然現在還是一個孩子,但是他也能聽懂現在自己去送往長安最後的結果,在他這幼小的心靈怎麼能夠直面死亡呢?

如今看着自己兄長那面色凝重的樣子,此時他哭哭啼啼的對着劉璋,萬般不情願自己最後落得如此下場。

劉璋看着自家的兄弟在自己面前痛哭流涕的樣子,本來已經準備下定主意的心思又軟了起來,看着自己唯一的兄弟那不停的哀嚎的模樣,無奈的嘆了一口氣。

“瑁弟,你先下去吧,這件事爲兄沒有答應,你放心,兄長會保護你的安全的!”

劉璋看着自己那可憐的兄弟,最終無奈的對着自家兄弟回答道。

第一百五十三章 震懾西羌軍第一百二十一章 包圍成都城第三百六十五章 兩人的差距第二十六章 李儒終出山第四十五章 賈詡終出謀第三百一十章 烏龜的防守第一百四十二章 逃離濮陽城第三百五十二章 逃離城池中第一章 潁川陳文禮第一百七十五章 擒拿南蠻王第二百四十三章 劉協的賭約第三百一十八章 關羽的兒子第六十八章 曹操的改變第三百五十章 暗夜的來襲第一百九十章 終破西羌軍第二百零五章 袁紹的仇恨第二百零五章 袁紹的仇恨第三百九十五章 烏孫國覆滅第四百零六章 反被聰明誤第一百零二章 鎮守汜水關第三百六十三章 最後的攻勢第一百二十八章 劉備投曹操第二百五十四章 劉表傻兒子第三百五十一章 無敵的大炮第二百三十二章 曹袁的動態第三百七十六章 百姓的反抗第三百三十一章 狼狽的陳應第六章 酒後呂奉先第四百零七章 桃園三兄弟第二百四十六章 成功的襲營第五十三章 勸說徐公明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磐的到來第一百三十二章 于禁和陳儀第九十章 狠毒成公英第二百七十一章 圍攏江夏城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著的衝突第二百三十四章 惱火的袁術第三百八十四章 漢朝繼承者第三十二章 喜得兩猛將第三百四十章 孫劉聯盟成第四十四章 鍾繇的到來第三百五十三章 奸雄的末路第二十八章 大族的裂痕第一百六十四章 曹操離險境第三十八章 隔閡相攻伐第三百五十七章 孫權的無奈第二百二十三章 援軍的到來第三十八章 隔閡相攻伐第三百章 河水圍烏巢第三百八十四章 漢朝繼承者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磐的到來第三十七章 各方的看法第四十三章 司馬二公子第三百八十四章 漢朝繼承者第一百零七章 騙開陽平關第二百六十七章 陳宮的後悔第三百三十七章 呂布的馳援第一百二十一章 包圍成都城第四百二十章 兵臨襄平城第一百八十二章 南蠻的解決第三百六十七章 父親的仇恨第一百二十八章 劉備投曹操第十章 政變董卓隕第一百五十八章 終究爲亂臣第二百六十四章 水淹樊城地第三百五十七章 孫權的無奈第二百六十七章 陳宮的後悔第三百四十五章 江東的接替第七十九章 馬超會坑爹第二百三十九章 衝昏了頭腦第一百零九章 兩派系衝突第一百三十三章 奪回的漢帝第二百二十八章 諸侯的表現第五十七章 曹操的仇恨第八十六章 圍攻陳文禮第二百九十七章 斬殺淳于瓊第一百二十一章 包圍成都城第三百六十八章 流落荒島上第四章 誰爲手中棋第六十二章 關張顯神威第三百四十四章 離開荊州地第四百二十一章 主動送人頭第一百八十四章 先鋒軍落敗第六十六章 草原局勢明第三百五十六章 魯肅的想法第二百九十四章 曹操的惱火第四百三十一章 製作新食物第五十六章 辭歲邁今年第八十一章 西涼的局勢第一百五十七章 長安城變亂第八十五章 馬騰的歸附第三百一十六章 堅守的鄴城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堪荊州軍第三百七十二章 計劃的失敗第一百九十七章 科舉制推行第二百七十五章 虎牢關攻略第十三章 躲不過定律第二百四十八章 馬趙爭高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消失的皇帝第二百八十一章 火海的包圍
第一百五十三章 震懾西羌軍第一百二十一章 包圍成都城第三百六十五章 兩人的差距第二十六章 李儒終出山第四十五章 賈詡終出謀第三百一十章 烏龜的防守第一百四十二章 逃離濮陽城第三百五十二章 逃離城池中第一章 潁川陳文禮第一百七十五章 擒拿南蠻王第二百四十三章 劉協的賭約第三百一十八章 關羽的兒子第六十八章 曹操的改變第三百五十章 暗夜的來襲第一百九十章 終破西羌軍第二百零五章 袁紹的仇恨第二百零五章 袁紹的仇恨第三百九十五章 烏孫國覆滅第四百零六章 反被聰明誤第一百零二章 鎮守汜水關第三百六十三章 最後的攻勢第一百二十八章 劉備投曹操第二百五十四章 劉表傻兒子第三百五十一章 無敵的大炮第二百三十二章 曹袁的動態第三百七十六章 百姓的反抗第三百三十一章 狼狽的陳應第六章 酒後呂奉先第四百零七章 桃園三兄弟第二百四十六章 成功的襲營第五十三章 勸說徐公明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磐的到來第一百三十二章 于禁和陳儀第九十章 狠毒成公英第二百七十一章 圍攏江夏城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著的衝突第二百三十四章 惱火的袁術第三百八十四章 漢朝繼承者第三十二章 喜得兩猛將第三百四十章 孫劉聯盟成第四十四章 鍾繇的到來第三百五十三章 奸雄的末路第二十八章 大族的裂痕第一百六十四章 曹操離險境第三十八章 隔閡相攻伐第三百五十七章 孫權的無奈第二百二十三章 援軍的到來第三十八章 隔閡相攻伐第三百章 河水圍烏巢第三百八十四章 漢朝繼承者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磐的到來第三十七章 各方的看法第四十三章 司馬二公子第三百八十四章 漢朝繼承者第一百零七章 騙開陽平關第二百六十七章 陳宮的後悔第三百三十七章 呂布的馳援第一百二十一章 包圍成都城第四百二十章 兵臨襄平城第一百八十二章 南蠻的解決第三百六十七章 父親的仇恨第一百二十八章 劉備投曹操第十章 政變董卓隕第一百五十八章 終究爲亂臣第二百六十四章 水淹樊城地第三百五十七章 孫權的無奈第二百六十七章 陳宮的後悔第三百四十五章 江東的接替第七十九章 馬超會坑爹第二百三十九章 衝昏了頭腦第一百零九章 兩派系衝突第一百三十三章 奪回的漢帝第二百二十八章 諸侯的表現第五十七章 曹操的仇恨第八十六章 圍攻陳文禮第二百九十七章 斬殺淳于瓊第一百二十一章 包圍成都城第三百六十八章 流落荒島上第四章 誰爲手中棋第六十二章 關張顯神威第三百四十四章 離開荊州地第四百二十一章 主動送人頭第一百八十四章 先鋒軍落敗第六十六章 草原局勢明第三百五十六章 魯肅的想法第二百九十四章 曹操的惱火第四百三十一章 製作新食物第五十六章 辭歲邁今年第八十一章 西涼的局勢第一百五十七章 長安城變亂第八十五章 馬騰的歸附第三百一十六章 堅守的鄴城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堪荊州軍第三百七十二章 計劃的失敗第一百九十七章 科舉制推行第二百七十五章 虎牢關攻略第十三章 躲不過定律第二百四十八章 馬趙爭高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消失的皇帝第二百八十一章 火海的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