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又見呂玲綺

陶謙如今氣息奄奄的躺在牀上,此時他的身旁站立着自己的兩個兒子,而劉備則默默的待在門外等待着。

“玄德……玄德……”

陶謙那極爲沙啞的聲音不斷的呼喚着,而劉備如今聽到了對方的呼喚,緩緩的走進門內。

劉備默默看着即將就要入土的陶謙,此時臉上露出了一絲感慨和哀傷的表情。

陶謙曾經多次呼喚劉備,想讓他接任自己的位置,統領徐州文武,只不過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劉備拒絕了。

“玄德,如今我的命不久矣,我兒不成才,難以擔此徐州大任,如今我懇求玄德繼任徐州牧,望玄德不要推辭!”

陶謙面色蒼白的看着來到自己牀邊上的劉備,此時的眼神之中露出了一絲苦澀,語氣沙啞的對着劉備卻說道。

而站在陶謙身旁的兩個兒子,此時聽到了自己父親所說的話,頓時臉色變得有些古怪起來,悄悄的將目光望向了一旁的劉備。

陶謙也發現了自己身旁兩個兒子表情上面的異常,不過如今的他也只能無奈的將位子傳給劉備。

天底下的父母都是疼愛自己的兒子,怎麼可能輕而易舉的將自己的家業白白的送給外人呢?

陶謙這樣做也是有苦衷的,歷盡如今的徐州,可是被許多的諸侯視爲囊中之物。

而徐州里面的世家大族也同樣不安分,而劉備這個從外面而來的外援一直駐紮在徐州,雖然表面上是充滿仁義,但是私底下卻是野心勃勃的,想要將徐州化爲己有。

陶謙對於自己的兩個兒子可謂是非常的瞭解,自己兩個兒子的本事並沒有太大,就連如今的徐州的世家大族都壓不住,何況是還有一位在旁邊虎視眈眈的劉備呢?

爲了能夠在自己死後自己的兩個兒子能夠好好的活着,如今他只能出此下策,將自己的徐州讓給劉備讓劉備去制衡這羣世家大族同時也讓劉備能看在自己讓徐州的情面上,保護自己的兒子。

就算是不保護自己兒子,也要看在自己的情面上,不會傷害自己的兒子。

畢竟劉備自身仁德之人,若是自己的兩個兒子真的的遭遇他的毒手的話,恐怕他的名聲也毀了,到時候必然會遭到世人的唾棄,所以他確定自己把位置讓給劉備以後,劉備絕對不會輕易的向自己的兩個兒子下手。

劉備看着陶謙,在默默的看着他牀旁有些憤慨的兩個兒子,此時的他稍微的遲疑了一下,默默的站在一旁並沒有回答。

劉備和陶謙可以說都是兩隻狐狸,如今的他們倆人正在博弈着。

“玄德?難道我最後的這點請求你還不答應嗎?難道會讓我死不瞑目嗎?”

陶謙看着劉備久久的站在原地不說話,此時的他眼神之中露出一絲擔憂之色,連忙語氣極爲沙啞的對着劉備說道。

劉備看着陶謙這父母讓此時的他稍微的猶豫了一下,最終默默的點了點頭,語氣有些誠懇的對着陶謙回答道:“陶公放心,在下定然會好好的保護徐州,請陶公放心!”

陶謙看着面前的劉備已經答應,心裡的擔子默默的放下了,如今的他已經沒有再擔心什麼,默默的將自己的目光望向了一旁的兩個面色有些不滿的兒子,最終緩緩的閉上了眼睛。

兒子!剩下的路就靠你自己走了?這亂世之中可要額外小心!

陶謙閉上了眼睛,如今他終於是離開了人世,而他身旁的兩個兒子看着自己父親去世,頓時倒在了父親的牀榻旁哭泣着。

而站在一旁的劉備看着眼前這樣的情形無奈的搖了搖頭,默默的將目光望向此時,在牀榻旁邊哭泣的兩人悄悄的離開了房間。

陶謙去世,劉備成功的繼任了徐州牧的位置,同時劉備也封陶謙的長子陶商爲東海縣令,成功將其調離了徐州的政治中心。

而徐州這塊豐饒富庶的土地也正式的落入了劉備的手中,而劉備終於有一展拳腳的實力了。

而兗州依舊是戰亂不休,曹操正帶着軍隊抵抗着呂布,一次又一次的進攻,可以說如今的曹操的軍隊完全的落入了下風。

“主公,荀軍師回來了!”

而如今曹操正坐在軍營之中,此時正爲着如今敵人不斷的進攻而感覺到頭疼,而就在這時荀彧終於從長安趕了回來。

曹操得到了這樣的消息,如同看到了希望一般飛快的離開了自己的帳篷,趕忙出帳迎接荀彧的回來。

“文若!如今的事情講的怎麼樣了?”

曹操的眼神之中充滿了期待,如今他已經把所有的希望放在了荀彧身上。

荀彧看着曹操着急的表情,一臉淡然的將如今和陳儀軍和談的事情告訴了曹操。

曹操和陳儀雙方在三年之內不能互相攻伐,不能互相侵略。

當然這是陳儀提出的,陳儀有着三年的計劃,想要發展自己的實力,並且到時候還要去進攻巴蜀,所以說這三年之內他不想和其他的諸侯勢力發生衝突,至於以後的事情再說吧。

第二條,冊封曹操爲兗州牧,平東將軍,曹操每年必須派人前往長安向天子進貢。

當然這一條是兩方共同商議的結果,曹操如今需要一個名分,而同樣的是現在陳儀所擁立的天子,同樣需要其他的諸侯的認可,如今雙方便一拍即合,用這樣的方法,讓兩方同時獲利。

而最後一條則是,陳儀派遣軍隊和曹操的軍隊共同對付呂布的軍隊,曹操必須將洛陽附近的八座城池割讓給陳儀軍。

當然這一條也是兩方經過爭論最後達成的共識,如今的曹操急需軍隊來支援對付呂布,而同樣的是,陳儀需要發展司隸地區,所以需要將司隸附近的城池收爲己用。

曹操聽到了如今的這幾個條件,此時的臉上的表情倒是沒有太多的變化,對於割讓城池這件事,他倒是沒有太大的意見,畢竟如今只要能夠將呂布的軍隊完全的消滅,哥讓幾座城池又算什麼?

曹操很顯然是有大氣度的人,對於如今的幾處城池的損失,基本上沒有完全的在意,只要完全的將呂布的軍隊打出兗州,他又何必在乎那幾座城池的割讓。

“陳文禮,他到時候什麼時候出兵幫我對付呂布,現在的呂布實在是太讓人難以對付了!”

曹操此時眼神之中露出了一絲疑惑,目光有些沉重的看着自己的謀士,語氣充滿着好奇的詢問道。

畢竟現在呂布軍隊的士氣可謂是非常的高漲,並且呂布手中還有自己的手下心腹大將夏侯惇,可以說曹操現在和對方交戰總是束手束腳,以至於現在的戰場上的情況對於曹操的軍隊非常的不利。

“應該很快就會有消息了吧,我當初離開長安的時候,對方就已經在召集軍隊準備出兵了,應該很快我們就能夠得到對方的消息!”

荀彧看着曹操這心急的模樣,最終無奈的嘆了一口氣,然後語氣恭恭敬敬的對着曹操說道,如今的他也理解曹操現在的心情,再這樣下去的話,恐怕曹操現在的軍隊根本支撐不下去了。

而兗州的西邊,陳儀帶着手下的大將正在兗州這塊土地上面執行着,如今呂布已經召集了自己手下的所有士兵正在圍攻曹操,對於西邊的敵人根本沒有太多的防禦。

以至於陳儀現在帶着自己手下的軍隊,能夠直接勢如破竹的衝入現在的兗州腹地,只取現在呂布後方的大都市陳留。

陳留可以說是三國時期比較著名的地方,想當初曹操就是在這塊地方起兵的,而這塊地方可以說是天下交通的中心,地理位置非常的重要。

而且這塊地方也極爲的富有政治意義,想當初漢帝劉協還沒有被董卓擁立到皇帝的位子上面之前他的王位就是陳留王。

而同樣有着諷刺意義的是,司馬懿的後代司馬炎篡權奪位以後直接將被奪取位子的曹魏皇帝最後同樣是封爲陳留王。

可以說歷史上的陳留可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地方,而如今的陳儀正帶着自己手下的軍隊,浩浩蕩蕩的衝入了兗州,而他剛剛得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消息。

呂布的妻兒老小全部都在陳留。

陳儀得到這個消息,可是非常的興奮,如今正帶着自己手下的軍隊,快速的向着陳留進軍。

陳留外,陳儀正帶着自己手下的軍隊,把整座城池包圍的嚴嚴實實,就連一隻蒼蠅都飛不出去,如今看着城池之上的守將,陳儀臉上露出一絲冰冷。

“如今你們已經被我手下的軍隊團團的包圍住了,如今你們若是想要活命,乖乖的打開城門投降,否則我就要讓攻城了!”

陳儀此時手裡拿着長劍,看着守衛在城池之上的守將語氣,有些得意洋洋的說道。

只不過還沒有等到他說完話,只見這城門緩緩打開,而一名武將悄悄的從城門之中走了出來。

“將軍,我選擇投降!”

陳儀還以爲對方要和自己決一死戰,沒想到自己還沒有命令自己手下的軍隊發起進攻,對方就直接選擇了投降。

就投降了?

陳儀看着眼前的這種情況,此時的他臉上露出了一絲古怪的表情,原本的他以爲還要和對方交戰幾下,對方纔最終畏懼自己軍隊的實力選擇投降。

沒想到對方就直接打開城門就選擇投降,根本連打都沒有打。

“你是何人?”

陳儀看着面前這名直接選擇投降的將領,此時的眼神之中露出了一絲好奇之色語氣,有些疑惑的問道。

那名將領此時看着如今敵軍來勢洶洶的模樣,最終有語氣極爲顫抖的回答道:“回將軍,在下郝萌!”

郝萌!這貨!

陳儀聽到對方自報姓名,此時的眼神之中也露出了一絲古怪之色,畢竟三國時期名字中最有特色的就是這位“好萌”將軍。

不過他的名字雖然聽起來萌萌噠,但是做起事來絕對是狠得要命。

在歷史上面,他可是呂布手下之中第一個反抗呂布的武將,同時也害得呂布最終只能選擇撤離。

“不錯!郝萌將軍,現在你做出了一個你人生之中最正確的選擇,先下去休息吧,到時候我必然向天子稟報,加官進爵不在話下!”

陳儀看着面前戰戰兢兢的郝萌,語氣極爲柔和的對着對方說道,到時候自己絕對要把這傢伙做成自己如今軍隊之中的吉祥物。

畢竟這名字聽起來就讓人舒暢。

郝萌聽到了對方所說的話,此時臉上露出了一絲激動的笑容,連忙對着陳儀感謝道。

陳儀稍微的猶豫了一下,讓自己手下的士兵先進入城池探查一下,見沒有埋伏,便帶着自己手下的軍隊進入城池。

“這就是呂布的府邸!”

郝萌如今作爲嚮導直接帶着陳儀來到了呂布家小所在的府邸之外。

陳儀看着眼前的這座府邸,此時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得意的笑容,而就在這個時候,只見府邸的大門傳來了陣陣的響聲。

而大門之內,只見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女孩正拉着手中的長槍,走出了府邸的大門,面色極爲警惕地看着如今包圍了呂布府邸的軍隊。

“將軍!這位是……”

“我認識,呂布之女,呂玲綺嗎!”

郝萌正準備介紹卻被一旁的陳儀攔住,陳儀看着眼前熟悉的小姑娘,此時的臉上露出了一絲淡然的笑容,面色極爲平緩的說道。

呂玲綺也聽到了有些熟悉的聲音,此時手裡拿着長槍,面色極爲警惕地看着騎在戰馬之上的陳儀,眼神中帶着稍許驚訝。

“是你!”

呂玲綺手中的長槍握得更緊了,此時一臉警惕的看着面前陳儀,眼神中帶着絲絲冷意。

陳儀倒是一臉淡然的看着對方,這一年不見倒是長了許多,這英武的氣勢,不愧是呂布的女兒,果然虎父無犬女啊!

“玲綺!按道理來說,我可是你的叔父,你還不來拜見叔父!”

陳儀看着呂玲綺這一臉警惕的看着自己,連聲招呼都不打,頓時嘴角帶着一絲冷笑的說道。

第八十九章 西羌軍到來第一百七十三章 必要的戰敗第一百零三章 人才入囊中第十二章 決裂朝會上第二百三十二章 曹袁的動態第二百六十七章 陳宮的後悔第一百七十七章 釋放南蠻王第一百四十五章 呂布的出現第一百一十六章 擺兵劍門外第一百五十九章 合縱與連橫第三百三十九章 進攻江夏城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軍返長安第二百零六章 袁軍的後方第二百三十六章 強壯的孫策第四百一十九章 襄平城動亂第三百一十一章 永遠不撤離第一百二十二章 臣子的苦心第八十章 活捉馬孟起第七十八章 李郭皆授首第二百二十七章 袁術的消息第三百零五章 河北的世家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面烽火起第四百零二章 出手的衝動第三百六十章 所謂的戰爭第三百六十一章 突破長江防第三百六十九章 暴躁的野人第三百七十三章 天子的苦澀第四百二十二章 高句麗敗亡第三十八章 隔閡相攻伐第七十三章 西涼馬家軍第三百四十九章 英雄的見面第一百五十一章 攻破吳郡城第三百七十三章 兵分兩路第四百零三章 周瑜的打算第一百五十二章 孫權爲人質第四百一十一章 兩面的夾攻第五十四章 成親和升官第一百一十章 擔憂的劉協第一百一十五章 暗中攻巴蜀第六十九章 幽州兩勢力第二百五十一章 呂布軍攻略第八十四章 借策嚇馬騰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面烽火起第三十六章 勢力的發展第二百三十八章 擾亂的計劃第八十二章 重歸長安城第八十二章 重歸長安城第二百六十九章 被擒的呂布第七十六章 天子離長安第四百二十五章 召見的鳳雛第二百一十九章 皇后的野心第二百四十七章 袁耀的禮物第五十八章 時勢造英雄第七十章 雪中斬白馬第三百三十六章 末路的關羽第三十四章 巧釋呂奉先第五十五章 天下的發展第十章 政變董卓隕第二百零六章 袁軍的後方第二百二十二章 山越的來襲第一百零五章 準備攻漢中第四十六章 收復上黨郡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下的歸宿第二百八十七章 曹操的長子第三百五十五章 反抗的南亞第四十四章 鍾繇的到來第二百四十九章 馬超和趙雲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下的歸宿第四十七章 張燕的應對第四百零九章 遼東的叛亂第三百二十三章 河北落手中第二百四十二章 白馬將軍亡第三百一十九章 呂布的到來第八十六章 圍攻陳文禮第四百零三章 周瑜的打算第三百五十九章 漢中的援軍第四百二十二章 高句麗敗亡第四百二十七章 第二的成績第二百五十七章 張遼設埋伏第二百四十八章 馬趙爭高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立足曲阿城第九章 長安風雲涌第一百四十三章 九里山昌稀第二百四十六章 成功的襲營第三十二章 喜得兩猛將第六章 酒後呂奉先第四十二章 白波軍覆滅第四十四章 鍾繇的到來第二百八十一章 火海的包圍第一百一十五章 暗中攻巴蜀第五章 坐穩守宮令第一百九十八章 進攻或等待第四十一章 算計白波軍第二百七十章 江夏城攻略第三百九十六章 馬超的成長第四百零七章 桃園三兄弟第二百一十一章 呂蒙的勇猛第三百五十七章 孫權的無奈第一百二十三章 益州的歸附第二百五十三章 荊州軍埋伏
第八十九章 西羌軍到來第一百七十三章 必要的戰敗第一百零三章 人才入囊中第十二章 決裂朝會上第二百三十二章 曹袁的動態第二百六十七章 陳宮的後悔第一百七十七章 釋放南蠻王第一百四十五章 呂布的出現第一百一十六章 擺兵劍門外第一百五十九章 合縱與連橫第三百三十九章 進攻江夏城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軍返長安第二百零六章 袁軍的後方第二百三十六章 強壯的孫策第四百一十九章 襄平城動亂第三百一十一章 永遠不撤離第一百二十二章 臣子的苦心第八十章 活捉馬孟起第七十八章 李郭皆授首第二百二十七章 袁術的消息第三百零五章 河北的世家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面烽火起第四百零二章 出手的衝動第三百六十章 所謂的戰爭第三百六十一章 突破長江防第三百六十九章 暴躁的野人第三百七十三章 天子的苦澀第四百二十二章 高句麗敗亡第三十八章 隔閡相攻伐第七十三章 西涼馬家軍第三百四十九章 英雄的見面第一百五十一章 攻破吳郡城第三百七十三章 兵分兩路第四百零三章 周瑜的打算第一百五十二章 孫權爲人質第四百一十一章 兩面的夾攻第五十四章 成親和升官第一百一十章 擔憂的劉協第一百一十五章 暗中攻巴蜀第六十九章 幽州兩勢力第二百五十一章 呂布軍攻略第八十四章 借策嚇馬騰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面烽火起第三十六章 勢力的發展第二百三十八章 擾亂的計劃第八十二章 重歸長安城第八十二章 重歸長安城第二百六十九章 被擒的呂布第七十六章 天子離長安第四百二十五章 召見的鳳雛第二百一十九章 皇后的野心第二百四十七章 袁耀的禮物第五十八章 時勢造英雄第七十章 雪中斬白馬第三百三十六章 末路的關羽第三十四章 巧釋呂奉先第五十五章 天下的發展第十章 政變董卓隕第二百零六章 袁軍的後方第二百二十二章 山越的來襲第一百零五章 準備攻漢中第四十六章 收復上黨郡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下的歸宿第二百八十七章 曹操的長子第三百五十五章 反抗的南亞第四十四章 鍾繇的到來第二百四十九章 馬超和趙雲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下的歸宿第四十七章 張燕的應對第四百零九章 遼東的叛亂第三百二十三章 河北落手中第二百四十二章 白馬將軍亡第三百一十九章 呂布的到來第八十六章 圍攻陳文禮第四百零三章 周瑜的打算第三百五十九章 漢中的援軍第四百二十二章 高句麗敗亡第四百二十七章 第二的成績第二百五十七章 張遼設埋伏第二百四十八章 馬趙爭高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立足曲阿城第九章 長安風雲涌第一百四十三章 九里山昌稀第二百四十六章 成功的襲營第三十二章 喜得兩猛將第六章 酒後呂奉先第四十二章 白波軍覆滅第四十四章 鍾繇的到來第二百八十一章 火海的包圍第一百一十五章 暗中攻巴蜀第五章 坐穩守宮令第一百九十八章 進攻或等待第四十一章 算計白波軍第二百七十章 江夏城攻略第三百九十六章 馬超的成長第四百零七章 桃園三兄弟第二百一十一章 呂蒙的勇猛第三百五十七章 孫權的無奈第一百二十三章 益州的歸附第二百五十三章 荊州軍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