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四章 兩份榜文

“陛下……”

荀彧快步走來,面色有些凝重,來到劉赫面前之後,呈上了一份奏報。

“陛下,數日之前,曹操在治下各城,發下招賢榜文,意欲廣招各方賢士,共討……共討……”

劉赫擡了擡眼皮:“共討朕這個國賊吧?”

他嗤笑了一聲:“招賢榜?這曹阿瞞倒是想得出來。”

荀彧說道:“陛下,曹賊此次,非同一般。他對前往投靠之賢士,給出諸多條件,高官厚祿自不必說,卻有一條,當值得陛下慎重對待。”

劉赫知道荀彧的脾氣,他處事極爲穩重,考慮一切事情,無論軍政要務,都可謂是面面俱到,而世上能難倒他的事情,着實不多,能讓他說出要慎重對待,那想必確實是有些棘手了。

“什麼條件,讓文若都如此重視?”

荀彧說道:“所有投靠曹營之人,但凡家族之中,有一人通過考覈,得到任用,不論職位大小,便可免除家族一年所有賦稅,再之後兩年,賦稅減半,再往後,也僅以四十五稅一進行徵收。”

劉赫手中正在書寫的筆,忽然停了下來。

“這曹阿瞞分明是針對朕之新政而來,藉此挑撥離間,拉攏士人之心。”

“陛下慧眼如炬。”荀彧說道:“陛下新政頒佈之後,不少士族大戶,都多有不滿。曹操如此榜文一出,自然引得衆人歸心,據各地送來奏報,單單近幾日之內,便已有不下百餘戶大族,舉家遷往曹操治下城池,至於變賣部分家產,分出族內幾支前去投靠者,則更多出數倍。”

劉赫聞言,眉毛挑動:“倒是不少。這其中可有什麼當世名門麼?”

荀彧思索片刻,說道:“有。如潁川辛家,河東薛家,還有河東司馬家,泰山……”

“等等。”劉赫打斷了荀彧:“你方纔說誰?河東司馬家?莫不是前任京兆尹司馬防所在家族?”

荀彧點頭道:“不錯,司馬防正是河東司馬氏現任家主。當年他因丁憂,辭去京兆尹一職,回鄉守孝,這纔有了杜畿接任。”

劉赫對這些前因後果並不關心,他追問道:“司馬氏有何動作?”

荀彧有些不解,這河東司馬氏,雖然也算大族,可也並無任何突出之處,不過他也沒有多問。

“啓稟陛下,自陛下頒行新政之後,司馬氏便一直忙於出售各地田產,宅邸,尤其將不少良田,從朝廷治下,置換到了曹操治下,如此行徑,其居心已是昭然若揭了。”

劉赫臉色一沉,喃喃自語道:“司馬懿……”

“陛下說什麼?”

“啊,沒什麼。”劉赫揮了揮手:“走便走了,既然本身就懷有二心,因這些許利益所動,便能叛國投敵,即便留下,也遲早是朝廷大患。”

他倒是寬心了,可一旁的錢理有些急了。

“陛下雖然寬仁,然此事卻絕非善事。各地大族,出售田產也好,族內分家也罷,一方面可以減少所承擔之賦稅,另一方面,伺機投靠曹賊,反叛朝廷。如此一來,新政施行之後,對賦稅增收,必定收效甚微,且有間接資敵之效,不可不防。”

劉赫也知道曹操此計詭詐,看起來十分簡單,卻是正中自己要害,如若放任自流,必定會令自己治下人口、田畝、賦稅等遭到不小損失。

他看了看錢理,又看向荀彧,見到荀彧雖然最初奏報時,還有七分凝重,可如今,他的臉上更多的卻是自信與從容。

“看文若神色,莫非已有對策?”

荀彧上前道:“對策不敢說,不過些許淺見而已。臣斗膽觀陛下氣象,卻也見到陛下胸有成竹,想來陛下亦有良策。”

劉赫和荀彧,默契一笑,卻讓錢理滿頭霧水:“你們到底在說什麼啊?我怎麼……怎麼一句也聽不懂?”

劉赫看着他這懵懂的表情,不覺發笑:“哈哈哈……道準啊道準,處理內政,覈算錢糧,你是一把好手,至於這軍機謀略,你就遠不如文若矣。”

錢理摸了摸腦袋,只覺得有些莫名其妙。

劉赫對荀彧說道:“文若向爲朕知己,此計不必說出,朕便知文若所思所想,定與朕相同。”

“臣也如此認爲。”荀彧笑着說道。

“既然如此,那文若自去辦就是。”

劉赫揮了揮手,荀彧領命之後,躬身退了出去。

僅在半日之後,又一則招賢榜文,從洛陽城四門,由一隊隊騎兵護送,朝着四方疾馳而去,送至各州郡之中。

這份招賢榜文,卻是十分奇特,不但內容簡單,行文也是堪稱通俗至極。

“朕由先帝禪位至今,已有多年,一直殫精竭慮,如履薄冰,每日所思,便是一統天下,令四海重歸安定。如今益州劉焉篡逆在前,豫州曹操不軌在後,國事十分艱難。整頓兵備,迫在眉睫。”

“然而國庫空虛,難以支撐,因此朕頒行新政,致使諸多豪門大族,心生怨憤,背棄朝廷,轉投賊人門下,其行雖然罪大惡極,卻也情有可憫,朕不加怪罪,並通令各城,對這衆多家族,不準刁難,一律放行。”

“他們一旦離去,朝廷必有官職空缺,日後每年舉薦人才,也定然難以湊足,此乃大好良機,但凡有識之士,該當趁此良機,前來歸順朝廷,建功立業,名垂青史。劉焉老兒,病體垂危,曹操此賊,坐擁地利,也屢次難以戰勝我軍。待朝廷整兵完畢,此二賊轉眼可滅,想來不過數年光景,那時天下歸一,再無戰事,一旦錯過此時,大丈夫再想建功,卻是悔之晚矣。”

“不過朝廷法度,不可輕廢,上至王宮貴胄,下至平民百姓,新政施行,人人必須遵守,無論誰來投靠朝廷,爲國出力,要封賞,要爵位,都不在話下,若想要憑藉功勞,對新政陽奉陰違者,這等自私小人,還是速速去劉、曹二賊麾下爲好,大漢朝廷,煌煌天國,不屑用此等魑魅魍魎。”

這份招賢榜文一出,引起了震動,卻遠勝於當日曹操的那一份。

“陛下這份招賢榜文,行文未免也太……太不正式了吧?”

“就是,我看這文采方面,陛下就輸給了那曹操了。”

“休得胡言。陛下這份榜文,雖然文采稍遜,卻言辭懇切,既無吹捧之語,更無假話大話,我看比起曹操那份,要誠意厚重得多。”

“說的也是。曹操那份榜文,一看便是文士代爲書寫,辭藻華美,語句靚麗。而這份榜文,卻定是天子本意無疑了,單就此一節來看,在下也覺得洛陽天子,更爲可信。”

一時間,街頭巷尾,茶樓酒肆,人人都在議論這兩份招賢榜文,整個大漢各處,都有人在猶豫不前,躊躇不定。

第五百一十七章 壺關之戰第十三章 聰明丫頭第四百五十三章 極限作死第五百五十七章 袁尚得志第二百七十一章 單挑關羽第一千六十八章 虎騎末日第一百五十章 兵圍劉赫第三百七十一章 胡市興榮第九百二十八章 重重佈局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射之威第六百八十四章 西羌猛將第六百四十一章 受禪大典第九百零九章 劉赫籌書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的兵種第五百八十六章 強勢砸關第一百九十八章 再**計第三百七十四章 惹怒劉赫第六百二十九章 雲海一遊第五百八十七章 程良登城第六百七十四章 反賊四起第一千五十七章 張妤之智第八百四十三章 天羅地網第六十八章 鄉勇揚名第九十一章 窮響叮噹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開戰藉口第四百九十五章 暗渡陳倉第七百八十七章 二虎相鬥第六十一章 攻打五虎第七十九章 滅門之禍第二百三十五章 雁門大戰第一千八十四章 奸雄之死第一千五十七章 張妤之智第一千九十九章 童言之禍第二百八十九章 再次北伐第四十六章 鄉勇集合第九百二十三章 王允得逞第七百零二章 朝議定論第三百一十八章 戰局變幻第三百二十二章 丁原抉擇第六百八十三章 馬超攻城第三百零九章 搶奪谷口第六百三十七章 貂蟬入府第一千八十八章 劉正回宮第三百六十七章 衆叛親離第一百五十九章 打一儆百第一千四十五章 再次交鋒第二百二十五章 張燕中計第八百二十一章 再次發狂第九百二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一千十七章 復仇之火第九百五十九章 曹操密探第一千九十二章 立儲之爭第二百七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八百八十八章 陣宗之能第三十九章 打上山去第六百二十八章 偶遇舊識第一百三十一章 馴服坐騎第七十九章 滅門之禍第四百七十八章 全線大勝第八百七十一章 劉赫趕到第八百三十九章 始料未及第九百九十三章 誰埋伏誰第一百十二章 狼調鉅變第六百七十七章 以胡制胡第六百八十五章 雙戰齊發第二百八十五章 白波山賊第八百十一章 雙計滅曹第七章 順着毛捋第一千七十九章 調虎離山第一百六十二章 自投羅網第三百九十八章 震懾諸侯第四百九十四章 三將闖宮第六百六十六章 劉備訪才第一百四十四章 黃巾兵臨第七百三十三章 張任逃脫第四十七章 政委開訓第七百零七章 彭城之戰第九百五十二章 以一敵二第二百零三章 特殊禮物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戰鮮卑第一百一十章 跟你打賭第四十九章 鄉民齊動第一百三十六章 說動衆人第九百十五章 無名俠士第五百零九章 二賊之謀第六百十一章 衆臣心思第一千九十四章 雙面劉赫第一千七十五章 武聖一怒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備三人第七百三十章 金刀再現第一千九十五章 苗家遭難第六百八十章 其人之道第四百二十五章 竹苑收賢第九百十六章 大漢酷吏第一百五十九章 打一儆百第八十三章 準備兵器第一百八十二章 接受任命第一千三十四章 守株待兔第六百四十一章 受禪大典第八百三十三章 荊州之變
第五百一十七章 壺關之戰第十三章 聰明丫頭第四百五十三章 極限作死第五百五十七章 袁尚得志第二百七十一章 單挑關羽第一千六十八章 虎騎末日第一百五十章 兵圍劉赫第三百七十一章 胡市興榮第九百二十八章 重重佈局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射之威第六百八十四章 西羌猛將第六百四十一章 受禪大典第九百零九章 劉赫籌書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的兵種第五百八十六章 強勢砸關第一百九十八章 再**計第三百七十四章 惹怒劉赫第六百二十九章 雲海一遊第五百八十七章 程良登城第六百七十四章 反賊四起第一千五十七章 張妤之智第八百四十三章 天羅地網第六十八章 鄉勇揚名第九十一章 窮響叮噹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開戰藉口第四百九十五章 暗渡陳倉第七百八十七章 二虎相鬥第六十一章 攻打五虎第七十九章 滅門之禍第二百三十五章 雁門大戰第一千八十四章 奸雄之死第一千五十七章 張妤之智第一千九十九章 童言之禍第二百八十九章 再次北伐第四十六章 鄉勇集合第九百二十三章 王允得逞第七百零二章 朝議定論第三百一十八章 戰局變幻第三百二十二章 丁原抉擇第六百八十三章 馬超攻城第三百零九章 搶奪谷口第六百三十七章 貂蟬入府第一千八十八章 劉正回宮第三百六十七章 衆叛親離第一百五十九章 打一儆百第一千四十五章 再次交鋒第二百二十五章 張燕中計第八百二十一章 再次發狂第九百二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一千十七章 復仇之火第九百五十九章 曹操密探第一千九十二章 立儲之爭第二百七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八百八十八章 陣宗之能第三十九章 打上山去第六百二十八章 偶遇舊識第一百三十一章 馴服坐騎第七十九章 滅門之禍第四百七十八章 全線大勝第八百七十一章 劉赫趕到第八百三十九章 始料未及第九百九十三章 誰埋伏誰第一百十二章 狼調鉅變第六百七十七章 以胡制胡第六百八十五章 雙戰齊發第二百八十五章 白波山賊第八百十一章 雙計滅曹第七章 順着毛捋第一千七十九章 調虎離山第一百六十二章 自投羅網第三百九十八章 震懾諸侯第四百九十四章 三將闖宮第六百六十六章 劉備訪才第一百四十四章 黃巾兵臨第七百三十三章 張任逃脫第四十七章 政委開訓第七百零七章 彭城之戰第九百五十二章 以一敵二第二百零三章 特殊禮物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戰鮮卑第一百一十章 跟你打賭第四十九章 鄉民齊動第一百三十六章 說動衆人第九百十五章 無名俠士第五百零九章 二賊之謀第六百十一章 衆臣心思第一千九十四章 雙面劉赫第一千七十五章 武聖一怒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備三人第七百三十章 金刀再現第一千九十五章 苗家遭難第六百八十章 其人之道第四百二十五章 竹苑收賢第九百十六章 大漢酷吏第一百五十九章 打一儆百第八十三章 準備兵器第一百八十二章 接受任命第一千三十四章 守株待兔第六百四十一章 受禪大典第八百三十三章 荊州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