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嬴秦後裔

【嬴】

這個字猶如一道霹靂,在嬴斐的腦海裡炸響。嬴這個姓氏尊崇無比,在華夏大地,千古無二。

那一道道黑色洪流,自函谷關而出,奔向山東六國。滅韓、伐趙、吞魏、亡楚、誅燕、破齊。天下一統,中原大地第一次出現了中央集權的國家。

大秦。

大秦帝國只存在了短短十五年,但是它留給了大漢民族,華夏興盛的基石。開馳道,車同軌、書同文,破分封設郡縣,南並百越,北擊匈奴。

十五年裡完成了其他王朝,幾百年都完成不了的壯舉。嬴斐手裡拿着玉佩,渾身上下因爲激動顫抖不已。

大秦,一個讓人爲之嚮往的朝代。而他今日姓嬴,他是嬴秦的後裔,那個一統六國,被後世尊爲祖龍的男人是他的祖先。

“呼!”

眸子裡閃爍過一抹精芒,嬴姓雖然尊崇無比。但是在這個朝代卻是一把犀利的殺人刀,時刻懸浮在嬴斐的頭頂。

嬴秦,劉漢,項楚,三者不死不休,滅國之恨不共戴天。嬴斐可是瞭解歷史的,他知道每一個王朝滅國,他的後人必然會死的乾乾淨淨。

很少有直系後人存在。

這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兒,想要君臨天下,受萬人跪拜就需要付出有朝一日,國滅族亡的下場。

玉佩之上騰龍圖栩栩如生,這樣的雕工非皇室而不得。嬴斐從玉佩上收回目光,轉而盯着荀姬道:“母親,這是?”

嬴斐愣住了,內心深處巨大的震驚充斥,讓他失去了理智的判斷。這個時候,出於對母親天然的信任,嬴斐將話題扯到了荀姬的身上。

“我兒不必驚訝,爲娘也不知此中情況,只是偶爾聽你父親提起,你乃大秦後裔。”

“哦,孩兒明白了!”

轉身離開屋子,嬴斐神色變幻,他突然發現這個世界變得危險了起來。滿世界都是箭矢,目標對準了他。

……

太陽當空,正是一日正午時刻。嬴斐沒有多作停留,匆忙的從家裡離開了。就這麼一瞬間,嬴斐已經有了想法。

先出去看看這是西漢還是東漢,確定自己是否安全,然後在做其他。嬴斐有着一個打算,一旦如今是西漢初年,他會立即帶着母親逃亡。

目標——三韓之地。

西漢建國與大秦滅亡,間隔時間只有五年。老秦人與西漢王朝的仇恨已經到了一種敏感的地步,這個時候一旦爆發自己是始皇后人的消息,整個天下必將譁然。

整個大漢王朝一定會利用舉國之力追捕自己,以一己之力對抗一國,嬴斐情知,必死無疑。當然瞭如果是東漢末年,則是另外一說。

時間是一把殺豬刀,百年時間足以讓許多人忘卻。忘卻劉漢江山也不過是竊取了嬴家的而已,卻視大漢爲正統。不過這樣一來,嬴斐就可以不爲身份而擔憂了。

潁川人傑地靈,自東漢建立,這裡出現了無數的達官貴人。正是由於這一種近乎變態的刺激,潁州文風極盛。

如今的潁川當真是讀書人多如狗,智謀之士遍地走。嬴斐離開家門,第一次走出這個大門呼吸外界的空氣。他實在是想不通,前任十年來宅着居然沒有宅出病。

街道上人來人往,在烈日下行色匆匆。這是最底層的百姓,他們一天沒有閒暇時間遛狗鬥雞。一年辛辛苦苦的勞作只爲了勉強餬口度日,。

感受着幾千年前的漢朝,嬴斐沒有喜悅也沒有悲憤。沒有比當前最差的局勢了,本着對生命的珍愛,嬴斐出門前的第一時間便是將黑色玉佩藏起來。

這是身份的象徵,尊貴無比。但是這也是一大禍患,稍有不慎就會屍首兩分。

信步走在街道的青石板上,嬴斐思考着該如何去了解這個時代的一切。只有瞭解了,才能制定可行的對策,逢凶化吉,遇難成祥。

古代客流量最大者有三,一、客棧。二、青樓。三、酒館。嬴斐想要獲取信息就必須通過這些渠道,隨手在袖間摸了摸,轉身走向了左邊的酒館。

年紀大小,不適合去青樓。身上財貨缺少,客棧捨棄。爲今之計也就只有酒館了,心裡急切,匆忙幾步便是走到了酒館前,擡頭而觀之。

“灑家酒館。”

“小二,一碗水酒。”

走進酒館,隨意的走到一少年桌前拱手道:“這位兄臺,此座可否?”

這裡喝酒的人不少,但是,只有這裡是一個年輕人。年輕人臉色白淨,風流倜儻,嘴角絨毛未退,嬴斐可以肯定這個少年最多不過十四五歲,大不了自己多少。

“坐吧,小屁孩。”

對面的少年一出口就嗆了嬴斐一下,甚至於對方聽到自己的詢問連頭也未擡,舉手投足間流露出散漫的氣息。彷彿此間,能夠令他入神的只有這碗美酒。

沒有在乎對方的打趣與不着調,隨意的坐下。仔細的傾聽周圍酒客的談資,希望能夠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客官,你的酒好了。”

店小二帶着卑謙的笑,將盤子裡的酒碗端出,放在了嬴斐面前。看着眼前的酒水,嬴斐眉頭一皺。

剛要說話就聽見,身後一桌的客官道:“大賢良師當真是神仙中人,施符救人,活人無數啊。”

“大賢良師真實慈悲,乃萬家生佛也。”

……

討論聲不見,此時此刻的嬴斐腦海裡猶如雷鳴轟炸。滿腦子都是大賢良師這四個字,那裡還能注意外面的事情。

“兄臺,有事乎?”

對面的酒客第一個察覺了嬴斐情緒的變化,逐開口詢問。

“呼。”

吐出一口氣,神色變幻了幾下對着少年道:“有勞兄臺掛懷,弟無礙。”說完這一句話,擡起碗中酒水對着少年:“相聚就是有緣,兄臺請。”

“請!”

兩隻碗相迎,兩人對視一笑將碗裡的酒一飲而盡。這個時候嬴斐腦袋亂了,他需要一場宿醉來消化這一切,然後才能做出正確的佈局。

兩個人沒有互通姓名,這一刻他們痛飲乃是因爲喝的興起。然而,嬴斐不知,對面的少年不知,天下人亦不知。這兩個人在未來縱橫天下,令各大勢力列爲首敵。

這一年光和五年,公元183年,距離黃巾起義只有兩年時間。這一年郭嘉十三,嬴斐十二歲。

第五百五十章 步卒出擊第三百三十四章 勾心鬥角於宴間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此刻秦國第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大秦帝國的精神第九百一十三章 勝了我們就投降第三百九十四章 會師於金城第六十九章 典韋拜主第九百一十九章 落幕第一百二十七章 被拒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誅九族第六百五十一章 諸侯使者向扶施第九百八十二章 軍人最大的宿命就是發動戰爭第二百一十三章 左豐的胃口第一百八十三章 平叛之策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郭嘉與田豐的交手第四百八十二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九百五十五章 討秦檄文第三百七十章 護送夫人西去第二百七十一章 後黨爭鋒第一百四十六章 壘土以築高臺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決裂第十九章 今年我十二意氣奮發第九百六十七章 令趙雲火速馳援武陵第五百五十九章 天下譁然第七百八十四章 趙雲伐渠勒第五百零八章 前往溫侯府第一百四十二章 四面闕之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紀靈問楊弘答第二百二十五章 武夫當國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滅絕扶桑的計劃!第五十六章 潁川書院第八百八十九章 名將與風聲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張牛角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第五百五十六章 馬踏中原第八百八十三章 擁荊揚二州之富,控徐州之卒.第八百三十章 防患於未然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秦軍師名不虛傳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師出必有名第七百零三章 城破第四百六十二章 於書房之中推演兵事第五百三十一章 橋門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一條鞭法的可行性第六百七十五章 法制還是法治?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搶購國人餘糧第七百四十五章 蒙鵬的秘密武器第八百零二章 一波又一波的恐嚇第七百三十二章 三萬幷州狼騎假道伐曹第三百八十八章 窺帝第四百五十一章 戰起第五百四十六章 長安鬧劇結束第六百二十三章 加以改進第六百二十三章 加以改進第六百五十九章 《秦風·無衣》第八百三十六章 劃時代的重寶第三十章 儒表法裡,道本兵用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心事!第五百六十九章 血染的風采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南韓,北韓.第四百六十五章 盟主第一百五十八章 若羌城前的亂鬥第八百九十五章 臧霸重傷,呂布殺到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大勢已改,何況小勢乎!第二百二十八章 殺白馬祭旗第八百八十五章 本侯一人足以第六百八十九章 小人物的選擇第五百八十三章 九州我爲帝草原汝爲王第四百三十六章 誰纔是最後那一隻黃雀?第八百四十三章 變法第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君上,書罪與千秋罪碑,是否太過了?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設立藍田大營以衛咸陽第五百三十九章 狼騎亂宮闈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環境不適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魏公取而代之之心.第九百三十四章 有史可查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我們失去了先機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說服蔣琬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瞄準關羽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帝國的劍要爲帝國的犁打下足夠的土地第五百五十六章 馬踏中原第一百八十七章 波才興兵圍長社第八百九十五章 臧霸重傷,呂布殺到第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四國君主,同一時間到達元城.第七百二十九章 真理只在投石車的射程之內第一百零九章 郭嘉至第六百二十六章 秋收後南下荊州第六十四章 準備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戰起之錐矢陣第八十八章 四大羌族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路大軍向平原第一千零四十章 佈局三載,終於到了收網之時.第六百零六章 拓拔天下梟首第九百二十九章 若大秦立國,本侯當爲秦四世.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魏國徵兵十萬!第一百三十八章 馬其頓方陣?第四百一十五章 暗流涌動的洛陽城第四百二十章 永漢第三百八十九章 世襲罔替的汝南王第七百六十章 重騎兵出有我無敵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未必不是以一敵二!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腳踩九鼎之上,手捧傳國玉璽,朕爲大秦帝國四世皇帝!
第五百五十章 步卒出擊第三百三十四章 勾心鬥角於宴間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此刻秦國第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大秦帝國的精神第九百一十三章 勝了我們就投降第三百九十四章 會師於金城第六十九章 典韋拜主第九百一十九章 落幕第一百二十七章 被拒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誅九族第六百五十一章 諸侯使者向扶施第九百八十二章 軍人最大的宿命就是發動戰爭第二百一十三章 左豐的胃口第一百八十三章 平叛之策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郭嘉與田豐的交手第四百八十二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九百五十五章 討秦檄文第三百七十章 護送夫人西去第二百七十一章 後黨爭鋒第一百四十六章 壘土以築高臺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決裂第十九章 今年我十二意氣奮發第九百六十七章 令趙雲火速馳援武陵第五百五十九章 天下譁然第七百八十四章 趙雲伐渠勒第五百零八章 前往溫侯府第一百四十二章 四面闕之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紀靈問楊弘答第二百二十五章 武夫當國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滅絕扶桑的計劃!第五十六章 潁川書院第八百八十九章 名將與風聲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張牛角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第五百五十六章 馬踏中原第八百八十三章 擁荊揚二州之富,控徐州之卒.第八百三十章 防患於未然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秦軍師名不虛傳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師出必有名第七百零三章 城破第四百六十二章 於書房之中推演兵事第五百三十一章 橋門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一條鞭法的可行性第六百七十五章 法制還是法治?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搶購國人餘糧第七百四十五章 蒙鵬的秘密武器第八百零二章 一波又一波的恐嚇第七百三十二章 三萬幷州狼騎假道伐曹第三百八十八章 窺帝第四百五十一章 戰起第五百四十六章 長安鬧劇結束第六百二十三章 加以改進第六百二十三章 加以改進第六百五十九章 《秦風·無衣》第八百三十六章 劃時代的重寶第三十章 儒表法裡,道本兵用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心事!第五百六十九章 血染的風采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南韓,北韓.第四百六十五章 盟主第一百五十八章 若羌城前的亂鬥第八百九十五章 臧霸重傷,呂布殺到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大勢已改,何況小勢乎!第二百二十八章 殺白馬祭旗第八百八十五章 本侯一人足以第六百八十九章 小人物的選擇第五百八十三章 九州我爲帝草原汝爲王第四百三十六章 誰纔是最後那一隻黃雀?第八百四十三章 變法第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君上,書罪與千秋罪碑,是否太過了?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設立藍田大營以衛咸陽第五百三十九章 狼騎亂宮闈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環境不適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魏公取而代之之心.第九百三十四章 有史可查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我們失去了先機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說服蔣琬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瞄準關羽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帝國的劍要爲帝國的犁打下足夠的土地第五百五十六章 馬踏中原第一百八十七章 波才興兵圍長社第八百九十五章 臧霸重傷,呂布殺到第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四國君主,同一時間到達元城.第七百二十九章 真理只在投石車的射程之內第一百零九章 郭嘉至第六百二十六章 秋收後南下荊州第六十四章 準備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戰起之錐矢陣第八十八章 四大羌族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路大軍向平原第一千零四十章 佈局三載,終於到了收網之時.第六百零六章 拓拔天下梟首第九百二十九章 若大秦立國,本侯當爲秦四世.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魏國徵兵十萬!第一百三十八章 馬其頓方陣?第四百一十五章 暗流涌動的洛陽城第四百二十章 永漢第三百八十九章 世襲罔替的汝南王第七百六十章 重騎兵出有我無敵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未必不是以一敵二!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腳踩九鼎之上,手捧傳國玉璽,朕爲大秦帝國四世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