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5章:楚吳之爭,帝王時代

第2295章:楚吳之爭,帝王時代

曹操是個善於納諫的君主,可這次哪怕絕大多數文臣都反對,他也決定乾綱獨斷一次,依舊決定要稱王。

原因就和范蠡說的一樣,不稱王,一點勝算都沒有。

在魏國衆文武的眼中,曹操要是迫於大秦壓力不敢稱王的話,這也說明了連曹操他自己都沒有信心能夠保住魏國,又如何能讓手下的人對他有信心呢?

當然,也不是說曹操稱王之後,面對大秦就又勝算了,但稱王了起碼可以鼓舞人心,同時堅定己方堅持到底的信念。

曹操既已決定要稱王了,那和聯姻之事就不能這麼急了,還需要看看大秦的反應在做決定。

畢竟萬一和親的公主都送過了,大秦卻悔婚的話,那魏國豈不是更丟人?

妲己連公主服都試好了,和親使團正準備離開許昌之時,卻被曹操突然叫停,衆人皆是一頭霧水,但卻不的不聽命行事。

叫停和親使團之後,曹操立即傳訊給宋吳兩國,同意三國相互尊王一事,並提議將尊王地點定在壽春。

尊王一事是由宋國率先發起的,既然趙匡胤開了這個頭,那曹操自然要承他的情,而將地點定在壽春也合情合理。

魏宋吳三國相約,與宋國國都壽春城相約共同稱王,同時邀請盟友大秦前來觀禮。

此消息一出,舉世皆驚。

嬴昊纔剛剛稱帝,魏宋吳這三個盟友就都要稱王,這究竟是提前商量好的後大秦默認的?還是不僅大秦同意魏宋吳三國的自發之舉?

若是前者的話,那秦魏宋吳四國聯盟,將依舊堅若磐石,帝王時代也將徹底到來。

可若是後者的話,志在一統天下的嬴昊,能容忍魏宋吳三國稱王嗎?四國關係會不會就此崩壞,進而引發新一輪的諸國大戰呢?

對此,誰也不得而知,卻都默契的將目光都轉移到洛陽,靜靜等待着大秦接下來會做出什麼反應。

——————————————

楚國國都,長沙郡,臨湘城。

臨湘城距離吳國太近,顯然不適合爲都,可劉秀偏偏就以此城爲都,不是他想‘天子守國門’,而是沒有更好的選擇。

楚國與衆多勢力接壤,西面是蜀國,東面是吳國,北面秦宋兩國,南面則是南洋土著,除了西面是盟友蜀國,所以相對安穩之外,其他三方都是敵對勢力。

在多方勢力的包圍下,諸如:南郡江陵城,江夏西陵城,等大城,雖比臨湘城的規模更大,但也因離敵對勢力更近,所以反而不如臨湘城適合爲都。

當然,劉秀既然敢把都城定在臨湘城,就不怕吳國的大軍打過來,畢竟擁有了交州、江夏,以及半個九江郡的楚國,已經對吳國形成了三面包圍之勢,楚國不去打吳國,孫堅就該燒高香了,又哪裡敢主動招惹楚國?

王宮內,楚國文武羣臣,左右分立兩列。

文臣有,鄧禹、龐統、蒯良、蒯越、廖立、劉巴、韓嵩、劉先、李密、陸康、王粲、洪仁玕、主父偃……

武將有,岑彭、馮異、蓋延、魏文通、甘寧、王伯當、崇黑虎、崔英、蔣雄、馬援、馬武、馬成、魏章、曾國藩……

可謂是羣英薈萃,人才濟濟。

劉秀看着下方衆臣,沉聲道:“諸位愛卿,孫堅那賊子竟敢妄圖稱王,孤決意出兵出兵伐吾,你們認爲如何?”

“臣反對。”

“臣反對。”

……

得知劉秀要出兵伐吳,下方衆臣紛紛出言反對,輪番勸道之後才讓劉秀打消了念頭。

其實劉秀也只是做做樣子而已,畢竟他身爲漢室宗親,任何一個非劉姓之人稱王稱帝,他都不可能支持,這是最基本的政治正確。

除此之外,襄陽大戰之後,蜀楚聯軍慘敗,相比於蜀國,楚國的損失雖不算大,但也不小了,目前主要任務也是休養生息,根本獨自滅亡吳國的實力。

劉秀對待吳國的態度是,不出兵則以,一旦出兵,則必滅吳國,否則就會打蛇不死反受其害。

對於孫堅稱王這件事,劉秀不但不怒,反而還有些開心,這也代表着秦吳之間,或許會因此分道揚鑣。

楚國想要吞併吳國,最大的障礙並非吳國,也不是那個戰無不勝的孫武,而是秦國。

秦吳不可能看着楚國吞併吳國,甚至都不需要直接出兵,只需陳兵邊界表明態度,就能牽制楚國大量的兵力,讓楚國無法全力伐吳。

秦吳之間沒有利益衝突,兩國關係堅若磐石,劉秀一直在爲如何離間兩國關係而頭疼,沒想到如今孫堅竟敢稱王,想來大秦定不會無動於衷吧?

想到這時,劉秀不由露出期待之色,甚至巴不得秦吳兩國立即鬧掰。

不過再一想,哪怕秦吳兩國翻臉,楚國在恢復之前也依舊無力伐吳,而且不解決孫武這個大患,就算伐吳也未必穩贏。

一念至此,劉秀心中不由一陣氣餒,心中對孫堅那叫個羨慕嫉妒啊。

爲何這等天才統帥就是和他劉秀無緣呢?

孫武除了被陶謙所坑,而被朱元璋俘虜之外,就真的一場敗仗都沒打過了。

面對江東諸侯、山越叛軍、倭寇,以及楚軍這些對手時,孫武那叫一個猛啊,那是打一仗贏一仗,連戰連捷,未逢敵手。

楚國的名將如鄧禹甘寧等人,基本都在孫武手上吃過敗仗,哪怕是劉秀親自領軍也只能勉強維持不敗。

所以,在解決孫武這個威脅之前,楚國就算三路伐吳,也未必能夠一戰滅吳。

對此,劉秀也想過很多辦法,比如暗殺孫武,只是一直都沒有成功,孫堅對孫武的安全極爲重視。

暗殺不成,劉秀只能寄希望於招募到一位,能夠與孫武匹敵的統帥,只是又哪是那麼容易招募到,反正至今這位天才統帥還未出現。

劉秀決定先做好伐吳的準備,同時等待新統帥的出現,要是準備完畢都沒出現的話,那他就親自領軍牽制孫武。

孫武就是再厲害,也只是一個人,擋住一路楚軍,另外兩路楚軍若是取勝,一樣能夠吞併吳國。

當然,這個法子有賭博的成分,畢竟劉秀也沒有絕對的把握,在面對孫武時就一定不會敗,他一旦要是敗了的話,那情況可就不容樂觀了。

“主公,隨着蚩尤主動退兵,劉裕挾大勝之勢迴歸成都,蜀國的內鬥就已到了極爲激烈的程度,我大楚是否要介入一下?”

主父偃進言道,他也是劉秀最近招募的文臣,能力很強,深受劉秀的信任。

蚩尤這次大張旗鼓的伐蜀,最終還是以失敗而告終,並且依舊是因爲缺糧的緣故。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次要原因,那就是在一次大戰之中,蚩尤被刑天和劉耳聯手打傷。

這次受傷讓蚩尤意識到,此番伐蜀不可能成功了,在加上糧草將盡,於是果斷退兵。

蚩尤算定蜀軍一定會追擊,於是在半路設下伏兵,擊潰了刑天的追擊大軍後,從容退回了南蠻。

劉裕雖沒有將蚩尤打敗,但在這蜀國人民眼中,能夠支撐到兇殘的蚩尤退兵,也同樣是一場大勝。

劉裕同樣深諳宣傳之道,得勝之後大肆鼓吹此番勝利,這也使得他在朝中的威望大增。

劉裕挾大勝之勢迴歸成都,有了軍功之後,政治資本自然也就更加雄厚,蜀國的很多牆頭草都已倒向劉裕。

陳平的能力雖強,但他畢竟只是臣子,而非君主,所說任憑他手段盡出,也依舊阻止不了劉裕方日漸壯大。

如今的蜀國,蜀王派的權勢已逐漸衰微,取而代之的是迅速壯大的成都王系。

明眼人都能看出,成都王派徹底取代蜀王派,不過是時間的問題罷了,區別在在於兩派是否會開戰。

聽到主父偃的話後,劉秀眼中閃過一絲異色,冷笑道:“這個劉裕還真是能隱忍啊,如今已是各種優勢佔盡,也依舊沒有武力奪權,當初還真是小看他了。”

南漢成立之後,劉裕雖被封爲成都王,但那只是劉季逼他離開成都的手段,作爲敗犬,劉秀自然不會見劉裕放在眼裡,只是怎麼也沒想到劉裕竟會有翻身的一天。

“劉季已經不在了,單靠陳平,恐怕是鬥不過劉裕。”

劉秀眼中滿是深邃之色,沉聲道:“此番蜀國內鬥,我楚國不要介入,就當是交好劉裕吧。”

蜀國是劉秀抗秦最重要的盟友,但和劉季聯手的那段時間,對於劉秀來說顯然並不愉快。

劉季的野心太大,而且還多疑,總是各種坑他這個盟友。

要是蜀楚兩國能夠真正做到相互信任的話,恐怕荊州秦軍根本等不到岳飛返回,而荊北大戰也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結局了。

劉季只希望劉裕不要像劉季那麼短視,否則復興大漢真的只會是水中樓閣了。

“主公,最近洛陽的探子傳回一個消息,劉備的兩位結義兄弟關羽張飛,詐降後挾謀士單福叛逃了,大秦已經派出大量人手多方追捕,我楚國是否要出手搭救一下?否則他們恐怕很難逃離大秦。”蒯越說道。

劉秀聞言頓時眼前一亮,現在的楚國不但急缺天才統帥,同樣也急缺頂級猛將。

畢竟吳國不但有孫武,還有孫策這位小霸王,以及不知道從哪冒出來,但一出世就戰績斐然的慄家三兄弟,慄虎、慄鹿、慄羊。

這慄家三兄弟各個勢力非凡,三人聯手之下,更是連有着楚國第一猛將之稱的崇黑虎,都險些殞命在三人的合擊之下。

若不是崔英和蔣雄及時出手的話,崇黑虎或許就已經當場戰死了。

劉秀好不容易得到崇黑虎這麼一位戰神級猛將,哪捨得讓他這麼快就戰死沙場了,所以不敢在和吳國鬥將了,就算鬥將也是一打一,人一多的話立馬就鳴金。

之前楚國只是統帥不如吳國,可如今就連猛將比不上了,所以也就出現這麼一個奇特的現象。

楚國的國力明明比吳國強,而且還對吳國形成三面包圍之勢,按理來說應該直接碾壓纔是,可是在和吳國的戰爭中卻處處受制,所以自然迫切的想要招攬更多猛將了。

對於劉備,劉秀自然是極爲厭惡,乃至痛恨的,畢竟他殺了大漢正統皇帝劉協,不但印證了‘亡漢者劉’的預言,還給了嬴昊光明正大代漢自立的理由,這也讓他復興大漢的目標變的更加渺茫。

不過對於劉備的兩個義弟,關羽和張飛,劉秀卻是一點也討厭不起來,這都是義字當先的好漢啊。

明明投靠大秦更好,可他們卻因爲一個‘義’字,義無反顧的走上了反秦的不歸路,大漢最需要的就是這種意志堅定的人。

“嗯,關張二位勇士,勇武非凡,自然要出手相助,若是都能歸順我大楚的話,今後面對吳國也就不會如此被動了。”劉秀說道。

就在這時,龐統站了出來,進言道:“可是主公,這會不會是大秦的圈套?關羽就算不在乎自己的命?難道連關家人的命也不在乎嗎?屬下懷疑這裡面或許有詐。”

聽到此言,劉秀露出思量之色,略作沉思後笑道:“龐先生多慮了,關羽若是真在乎家族,當初也就不會和嬴昊做對了。

嬴昊此人什麼都好,就是對待功臣,有些過於恩重了。

當初司馬懿反叛,嬴昊沒對司馬家怎麼樣,如今同樣不會對關家下手。

關羽或許就是以此爲憑,所以纔敢詐降反叛的吧。”

龐統下意識想要反駁,可卻無言以對,畢竟這個時代,不在乎家族的人太多了,司馬懿、孔鵬,不都是不顧家族死活而反叛了麼,所以再多以一個關羽也沒什麼。

有這樣想法的人,顯然不止劉秀一個,劉裕也一樣,並且已經派王越去搭救關張了。

關羽張飛單福三人的叛逃,自然是嬴昊有意爲之的結果。

張飛纔出來的時候,反秦之心其實並不堅定,畢竟連他自己也覺得大哥劉備的死是解脫。

嬴昊見張飛不上鉤,於是就讓徐庶旁敲側擊的進行引導,並將劉備臨終前的話告訴了張飛。

張飛在得知劉備臨死前,都還在爲他和關羽求饒之時,感動的大哭起來,悲憤之下才堅定了反秦之心。

得知張飛還是決心反秦,於是關羽也就順水推舟,同意和張飛徐庶一起叛逃,只是他不知道徐庶也跟他一樣是臥底,而徐庶卻知道關羽是玄字一號。

至於真心反秦的張飛,以及劉秀和劉裕,恐怕怎麼也想不到,一共只有三人叛逃,其中竟有兩個是臥底吧。

爲了讓這齣戲更加的真實,在關羽叛逃之後,嬴昊還不顧衆將的勸阻,直接將關勝一擼到底。

這也使得關家人對關羽充滿怨念,直接對外宣佈將關羽逐出關家族譜。

有了關家的助攻,在加上張飛是真心反秦,關羽的此番詐降反叛,真真假假之下,就顯得無比真實了,所以纔會引的蜀國和楚國都搶着搭救。

就在各大勢力的注意力,都被三國相互尊王,以及關張叛逃一事所吸引之時,大秦那邊又傳出一個重磅炸彈。

秦帝嬴昊以張儀爲使,前往壽春,分別向三國發出祝賀,四國之間的盟約依舊。

大秦不但不反對,反而還支持魏宋吳三公稱王,這是絕大多數都沒想到的,也讓坐等四國聯盟分裂的劉秀、朱棣、劉裕、李世民等人都極爲失望。

帝王時代也即將到來。

第974章:封王策(上)3002.第2928章 明系準太子黨?第547章:李家的帝王之劍第274章:開誠佈公第2148章:八健將大戰鐵世文(上)2980.第2906章 秦明贛榆之戰,常茂斬李舜臣(下)第75章:子龍的騎兵神技第2137章:白起八陣圖(上)第637章:中原大決戰(下)第512章:荀況亂草原第577章:洪秀全入交州第119章:秦昊月下追郭嘉第1555章:範亞父第2036章:亞歷山大VS亞瑟王第192章:地字一號密探秦讓第1818章:公孫衍火燒函谷關(上)第1305章:含笑而死第1500章:政變前的準備第261章:強將雲集虎牢關第14章:秦本姓贏 嬴政的贏3053.第2979章 羅睺隕落,鴻鈞化道第1919章:十二萬秦軍赴北平第1467章:岳雲VS樊噲第2654章:秦楚吳三方博弈,孫伯符腹背受敵第189章:以胡抗胡第2089章:對決拓跋珪第1234章:抗袁援趙第1628章:火船破鐵鎖第1534章:郭嘉VS韓信第488章:草原大戰起第599章:醫護營第2465章:局中局,計中計第297章:車輪戰第1645章:急擴軍十萬第1049章:單挑王趙雲第1638章:南漢出兵第269章:傲嬌公主愛上我第2492章:李世民之死(下)第418章:薛仁貴捨命戰項羽第2962章 莫斯科之戰,葉二VS彼得第342章:以身犯險第807章:第三次虎牢關之戰第451章:奪俘虜 大逃殺第1693章:七怪殺第1290章:兩面夾擊第454章:背叛第1812章:腰斬杜如晦第2584章:玄奘西行,大秦擴軍第1856章:臥龍鳳雛第368章:董元霸(下)第210章:劉備VS秦昊 關羽VS秦虎第2864章:五色神光新用法,四神槍大戰孔宣第2288章:火神祝融,涼州停戰第688章:焰靈姬第11章:家族內鬥第2770章:傳檄定二州,伐隋大盤點第2958章 重玖:我今天就要帶她走,我看誰敢第2577章:包拯破案,燭龍露陷第2277章:斬劉備胡亥,盛大閱兵式第1068章:世民,別來無恙啊第1336章:兩百萬人口大召喚第2789章:呂布趙雲大戰元九靈(下)第1822章:第三次洛陽大戰(上)第1213章:韓信VS張良第321章:並北大發展第2131章:秦王VS清帝(下)第1303章:薛禮VS哲別第1363章:屠俘施壓(上)第1956章:馬山威出戰第2796章:五子良將VS曹魏八虎騎(上)第1399章:兗州與北海第396章:討要盧植 放棄洛陽第819章:龍之逆鱗第812章:連環伏兵第1492章:詭譎(二)第669章:孫策拜師第2140章:騰龍、武安第1503章:婚禮上的政變第1056章:三國箭神黃漢升第1753章:援劉抗秦第688章:焰靈姬第2775章:李存孝救賈復,修羅血神第2574章:一個個的都有自己的想法第322章:決戰啓 儒道會第162章:暴漲的戰爭點第2463章:吳起VS李牧+姜尚(下)第2021章:刑天的腦袋碰不得第2485章:第二次玄武門事變(下)第2703章:李牧騎破河關,斛律光巧奪榆中第270章:月光色 女子香第344章:意不意外驚不驚喜第1981章:擡棺死戰第1379章:救援劉備第681章:新野第635章:中原大決戰(上)第11章:家族內鬥第1302章:楊四郎之死第2706章:吐蕃王松贊干布,雪域戰神論欽陵第1122章:王猛VS慕容垂第2327章:天照、月讀、須佐
第974章:封王策(上)3002.第2928章 明系準太子黨?第547章:李家的帝王之劍第274章:開誠佈公第2148章:八健將大戰鐵世文(上)2980.第2906章 秦明贛榆之戰,常茂斬李舜臣(下)第75章:子龍的騎兵神技第2137章:白起八陣圖(上)第637章:中原大決戰(下)第512章:荀況亂草原第577章:洪秀全入交州第119章:秦昊月下追郭嘉第1555章:範亞父第2036章:亞歷山大VS亞瑟王第192章:地字一號密探秦讓第1818章:公孫衍火燒函谷關(上)第1305章:含笑而死第1500章:政變前的準備第261章:強將雲集虎牢關第14章:秦本姓贏 嬴政的贏3053.第2979章 羅睺隕落,鴻鈞化道第1919章:十二萬秦軍赴北平第1467章:岳雲VS樊噲第2654章:秦楚吳三方博弈,孫伯符腹背受敵第189章:以胡抗胡第2089章:對決拓跋珪第1234章:抗袁援趙第1628章:火船破鐵鎖第1534章:郭嘉VS韓信第488章:草原大戰起第599章:醫護營第2465章:局中局,計中計第297章:車輪戰第1645章:急擴軍十萬第1049章:單挑王趙雲第1638章:南漢出兵第269章:傲嬌公主愛上我第2492章:李世民之死(下)第418章:薛仁貴捨命戰項羽第2962章 莫斯科之戰,葉二VS彼得第342章:以身犯險第807章:第三次虎牢關之戰第451章:奪俘虜 大逃殺第1693章:七怪殺第1290章:兩面夾擊第454章:背叛第1812章:腰斬杜如晦第2584章:玄奘西行,大秦擴軍第1856章:臥龍鳳雛第368章:董元霸(下)第210章:劉備VS秦昊 關羽VS秦虎第2864章:五色神光新用法,四神槍大戰孔宣第2288章:火神祝融,涼州停戰第688章:焰靈姬第11章:家族內鬥第2770章:傳檄定二州,伐隋大盤點第2958章 重玖:我今天就要帶她走,我看誰敢第2577章:包拯破案,燭龍露陷第2277章:斬劉備胡亥,盛大閱兵式第1068章:世民,別來無恙啊第1336章:兩百萬人口大召喚第2789章:呂布趙雲大戰元九靈(下)第1822章:第三次洛陽大戰(上)第1213章:韓信VS張良第321章:並北大發展第2131章:秦王VS清帝(下)第1303章:薛禮VS哲別第1363章:屠俘施壓(上)第1956章:馬山威出戰第2796章:五子良將VS曹魏八虎騎(上)第1399章:兗州與北海第396章:討要盧植 放棄洛陽第819章:龍之逆鱗第812章:連環伏兵第1492章:詭譎(二)第669章:孫策拜師第2140章:騰龍、武安第1503章:婚禮上的政變第1056章:三國箭神黃漢升第1753章:援劉抗秦第688章:焰靈姬第2775章:李存孝救賈復,修羅血神第2574章:一個個的都有自己的想法第322章:決戰啓 儒道會第162章:暴漲的戰爭點第2463章:吳起VS李牧+姜尚(下)第2021章:刑天的腦袋碰不得第2485章:第二次玄武門事變(下)第2703章:李牧騎破河關,斛律光巧奪榆中第270章:月光色 女子香第344章:意不意外驚不驚喜第1981章:擡棺死戰第1379章:救援劉備第681章:新野第635章:中原大決戰(上)第11章:家族內鬥第1302章:楊四郎之死第2706章:吐蕃王松贊干布,雪域戰神論欽陵第1122章:王猛VS慕容垂第2327章:天照、月讀、須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