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3章:孫仲謀逃出生天,三十五萬楚軍伐吳

第2653章:孫仲謀逃出生天,三十五萬楚軍伐吳

司馬懿在搞定謝安謝玄兄弟後,又如法炮製,告訴朱然,孫策殺了他的弟弟朱才,徹底斷了朱然倒向孫策的心思。

之後,司馬懿又想拉攏龐涓、田忌、孫承宗、徐盛、董襲、孫匡等手握兵權的大將,但效果卻並不明顯。

孫權不在,曾忠於孫權的將領,如今已然成了一片散沙。

龐涓、田忌等將看不到扳倒孫策的希望,自然不會輕舉妄動,倒向孫策不過是早晚的事。

雖沒能拉攏龐涓、田忌等將,司馬懿也並不失望,有謝安和朱然、再加上孫權的死忠周泰在,這三人手下的兵力加起來,或許不是孫策的對手,但也勉強足以用來自保了。

“消息已經傳出去了,希望劉秀的反應能快點吧,否則等孫策徹底穩定了局勢,楚國想要滅吳就難了。”司馬懿喃喃自語道。

司馬懿收到孫權被擒的消息後,就知道孫權這地栽的很徹底,除非發生奇蹟否則絕不可能翻盤,於是果斷背叛了孫權,秘密將東吳內訌的消息傳給了楚國。

劉秀也沒有讓司馬懿失望,收到消息後連夜召開會議,最終雖決定傾國之力滅吳,但過程卻非常曲折,並沒有表面上那麼簡單。

劉秀其實早就制定好了滅吳計劃,畢竟在孫權的一番騷撒操作下,吳國內部的矛盾已經達到了極致,就算孫策不回來也早晚會爆發內戰。

劉秀其實也在等着孫策回來,成爲點燃吳國內鬥的導火索,這樣他就可以趁着孫吳內訌,無法集中力量面對外敵時,大舉伐吳,從而以最低代價滅掉吳國。

可讓劉秀怎麼也沒想到的是,孫策這次政變來的太突然,而且從開始到結束,僅僅只用了半日。

楚國都還沒來得及做出反應,孫策的政變就已經結束了,這也讓劉秀的所有佈置都付諸流水,所以劉秀簡直都快要氣瘋了。

“廢物,孫權簡直就是個廢物,這麼大的優勢,竟連半天都沒堅持住,就被孫策給抓住了,難怪孫堅從來獨鬥沒考慮過讓他繼位。”

對於孫權到的糟糕表現,劉秀也是又氣又無語,但也很快就意識到不對勁的地方。

孫權或許比如孫策,

但絕不至於不堪到這種地步,所以孫策能這麼快拿下孫權,背後肯定有高人支持。

劉秀將孫策這邊的人排除了個遍,最終發現這其中最關鍵的人,竟然是被一直他所忽視的孫臏。

“能爲孫策佈下次此必殺之局,這個孫臏可真是不簡單啊。”

劉秀的眉頭緊皺起來,自語道:“此次孫策的政變計劃,可謂是環環相扣,幾乎沒有任何破綻,稍有不慎就會中計。

就算有所察覺,非智謀高超之輩,也根本反應不急。

看來孫權敗在孫臏手上,輸並輸的也並不怨。”

但很快劉秀又意識到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孫臏如此大才,又是孫家宗室,孫堅和孫權爲何都不重用他呢?

孫權不用孫臏還可以解釋,畢竟孫臏是孫策一系的人,但孫堅也不用孫臏,就有些說不過去了呀。

劉秀本能的覺得孫臏肯定有問題,否則以孫堅的識人之能,又怎麼會放着孫臏這樣的大才不用。

“除了孫武、伍子胥、魯肅和孫策之外,這個孫臏也有資格當本王的對手。”

從劉秀將孫策排在孫武、伍子胥和魯肅之後,就能看出劉秀並不是很看重孫策,反而更在乎其餘四人。

劉秀從來不會小看自己的對手,而從這次政變中孫臏的表現來看,孫臏對於楚國的威脅甚至比孫武還要大。

孫武的統軍能力天下無雙,除了被陶謙坑過一次而被朱元璋生擒之外,他就再也沒有打過敗仗。

可無論孫武在怎麼能打,也僅僅只是個軍人罷了。

國與國之間的爭鬥,除了軍事上對決之外,政治方面的博弈也同樣重要。

孫武對楚作戰幾乎就沒有輸過,可楚國卻越敗越強,無論輸上幾次,都不會被吳國徹底打倒。

反觀吳國卻越勝越弱,而在江夏慘敗了一場之後,和楚國之間的差距更是徹底拉開,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會亡國。

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就是楚國的君主劉秀,在政治和治國方面的能力,比吳國的孫堅和孫權要強上太多了。

就算吳國有孫武這樣的不敗名將,可以屢次擊敗並且不斷削弱的楚國,以抵消吳國在君主方面的劣勢,但只要劉秀還在楚國就不會垮掉。

可在劉秀的治理下,楚國越來越穩定,國力越來越強,人才也越來越多。

這個時候就哪怕是孫武,還想擊敗楚國的話,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了。

這也是後來孫武打不動楚國的主要原因,因爲吳國還是那個吳國,可楚國卻不是原來的那個楚國了。

如今楚國在軍事方面已經徹底反超了吳國。

至於在軍事統帥方面,楚國雖依舊沒有孫武這一級別的頂尖統帥,但也有郭子儀、馬援、魏章、曹參等衆多名將。

楚國在統帥質量上雖比不過吳國,卻在數量上同樣也完成了超越。

更何況,除此之外,楚國還有一個最大的優勢,那就是政治方面的優勢。

楚王劉秀是當世最英明的君主之一,幾乎不會犯下錯誤,而吳國的孫權卻昏招連連,在他的治理下吳國內部矛盾重重。

所以,只要孫權還是吳王,吳楚之間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而這纔是劉秀最大的依仗。

可孫臏的出現卻改變這一切,讓楚國最大的優勢,瞬間化爲烏有,這讓劉秀如何能不忌憚孫臏。

“孫武之統,孫臏之智,皆是數百年都難得一見,可卻同時降生在了孫家,上天還真是鍾愛孫家啊。”

想到這時,劉秀心中對孫堅那叫一個羨慕,他要是有孫武和孫臏輔佐的話,恐怕早就一統南方,然後北上和嬴昊爭鋒了,又豈會蹉跎在荊南這麼多年。

可孫堅呢?不但有孫武和孫臏這兩個曠世奇才,更有伍子胥、魯肅、呂蒙、謝玄、謝安、龐涓……等等衆多天下少有的大才。

吳國明明有着這麼多的人才,卻不能加以善用,這要是都還不亡國的話,那可就真的沒天理了。

毫不客氣胡說,吳國若是不內鬥的話,只需讓本國的人才人盡其用,哪怕沒有頂尖戰將,楚國也根本沒有滅吳的機會。

但吳國偏偏就出了個孫權,讓原本鐵桶一片的吳國處處漏風,這才讓劉秀產生了滅吳的希望。

劉秀深知亂世之中人才的重要性,而想要和大秦抗衡,他就必須要滅吳,以收江東之才,爲己所用才行。

可如今孫權已被孫策所擒,孫策已經徹底取得了優勢,楚國若是在此時出兵伐吳的話,很大概率會刺激到吳國的內部,爲自保而團結起來,集中力量一致對外。

真造成這樣的局面的話,反倒是在幫了孫策掌權。

真讓孫策將吳國兵權徹底掌握在手中,讓孫武、伍子胥、魯肅等人重張兵權的話,那楚國滅吳的難度可就要增加了十倍不止了。

除此之外,中原局勢,也是讓劉秀不敢輕易發兵的一大原因。

大秦已經對明國宣戰,僅僅是第一輪的試探,就派出足足三十三萬大軍,這也說明他們的估算有誤。

魏宋兩國雖都已發文斥責大秦,並且和明國公開結盟,三國聯合共抗大秦,可大秦的實力深不可測,就算中原三國聯手未必招架的住。

若出兵就一定能滅掉吳過的話,那劉秀自然不會過多猶豫,但此時吳國內部大局已定,楚國就算出兵也未就能徹底滅掉吳國。

反之,一旦楚國出兵伐吳的話,就沒有餘力來摻合中原戰事了。

一旦大秦滅了中原三國,而楚國卻沒能滅了吳國的話,那對於了劉秀來說可就真的是災難,也將再也無力阻止大秦一統天下。

此時的楚國反而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伐楚就算能贏也不一定能滅掉吳國,反而還無法支援中原三國,可不伐吳又會錯過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無論伐吳還是不伐,都各有利弊,又各有壞處,所以由不得劉秀不慎重考慮,因爲稍有不慎就會陷入滅頂之災。

龐統、蒯越、蒯良、劉巴、廖立、主父偃、洪仁玕、孟公威、石廣元、賈充等謀士,看着眉頭緊鎖、猶豫不決的劉秀,也都不知道該如何進言爲君主解惑。

當前局勢實在是太過於複雜,他們也不知道都楚國該如何是好。

包括劉秀在內的楚國高層,都對伐吳一事都極爲猶豫,畢竟當前局勢未明,變數實在是太大了。

可就在不久後,突然傳來的一個消息,卻讓劉秀下定了決心,果斷決定傾全國之兵伐吳,一副不滅吳國誓不罷休的姿態。

而這個消息就是孫權被救了出來。

“傳本王將令,即日起兵三十五萬,兵分四路伐吳。”

“命郭子儀爲主將,率領江夏、南郡、廬江三郡,共計八萬大軍北路郡,由江北進軍,攻打吳國廬江郡。”

“命馬援爲主將,率領交廣二州,共計七萬大軍爲南路軍,由南海郡進軍,攻打吳國會稽郡。”

“本王親率荊州交廣三州,共計二十萬大軍爲中路軍,由長沙和桂陽共同出兵,分別攻打吳國豫章、潘陽二郡。

本王親率十五萬大軍攻打豫章郡,曹參爲偏軍主將,率五萬大軍攻打潘陽郡。”

楚國據荊、廣、交三州之地,總人口五百七十萬,而在經過極限擴軍之後,總兵力一下子從二十萬,暴漲達到了四十二萬,增加了足足二十二萬大軍。

如今楚國全國總兵力四十二萬,而劉秀直接出動三十五萬伐吳,只留下七萬大軍鎮守荊、廣、交三州,風險不可謂不大。

這也說明劉秀是徹底豁出去了,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傾盡全國之兵,在無任何迴旋的餘地,不滅吳國誓不罷休。

————————————

吳國,建業,西城大營。

司馬懿、謝安、謝玄、朱然、周泰、朱桓、薛綜、顧悌等孫權一系的人,此時正聚集一堂,商議接下來該何去何從。

薛綜、顧悌等世家中人覺得,若是孫權真的回不來了的話,那支持孫策其實也沒什麼,但前提是孫策信守承諾,不觸動世家的利益。

謝安和朱然則說什麼都不同意,畢竟他們一個死了爹,一個死了弟弟,還都是死在孫策手上,他們又怎麼可能臣服於自己的仇人呢。

就在雙方爭執不下之時,突然有一人闖入營帳,而此人竟是被囚禁的孫權。

這下包括司馬懿在內的所有人全都徹底傻眼了。

(本章完)

第2021章:刑天的腦袋碰不得第4章:初次召喚鬼谷子第1172章:滿清攻幽州第232章:以己爲子與天對弈第607章:史無前例的五維破百?第1312章:消失的漢騎第1475章:莫須有第709章:四連召第1276章:戩降唐 羿奔漢 布投秦第2598章:李靖:張儀你TMD連自己人都算計第947章:秦弄玉VS李秀寧第1238章:奴隸成軍第803章:房謀杜斷之杜如晦2977.第2904章 秦明贛榆之戰,敖申大戰項莊(上)第2592章:威逼諸國,二戰陽平(下)第1851章:秦王VS清帝第1286章:白起VS慕容垂第575章:不死不休第705章:倚天屠龍第304章:三英戰項羽第1359章:拖雷稱帝第264章:找虐的兩帝第2584章:玄奘西行,大秦擴軍第2563章:張定邊斬將,史家兄弟殞命第2318章:走到哪打到哪兒,第二次楚越大戰第1716章:姜·五五開·鬆第838章:大混戰(上)第2397章:秦政治理嬴州第2823章:攻入陳留,決戰濮陽第2475章:鎬京大捷(10)之斬將第562章:太清道人與逍遙子第454章:背叛第2747章:述律平精準拿捏,斯巴達克斯參戰第175章:發兵中北三郡第2510章:華山論劍(4)之陣破燭龍現第782章:弒帝(下)第1539章:破軍營VS大戟士(下)第721章:長安亂(中)第1510章:註定失敗的政變(上)第969章:二袁戰敗第1303章:薛禮VS哲別第2038章:羣英薈萃的西方第2212章:劉寄奴三氣漢高祖(下)第446章:窮途末路第69章:更霸道的賈玉第2484章:第二次玄武門事變(中)第2567章:李定國頂替樂進,嫦娥生擒朱天蓬第1385章:慕容恪VS努爾哈赤第609章:小岳雲VS小薛丁山第2488章:李世民之死(中)第2085章:軒轅劍出鞘第1969章:阿青晉升第1541章:哼哈二將(上)第1320章:鐵木真之死(終一)第2263章:爾虞我詐,你來我往第2309章:港名輕眉,水神火神第1581章:橫掃梁山(中)第931章:再次染血的洛陽(下)第2364章:鬼神VS五神第1940章:董仲舒與朱熹第823章:火燒連營?第2685章:薛仁貴VS趙匡胤(二),秦宋大戰…第2555章:白起盡起三軍,岳飛張遼出塞第33章:女帝蹤跡 陰謀初顯第968章:收服裴矩與歐冶子第666章:項羽之死(下)第2133章:秦清右北平條約?(下)第788章:討董聯盟(下)第31章:可進階技能戟王第955章:皇家寶庫2972.第2899章 內亂交困軍心散,曹仁強行被投降(終)第491章:韓非子韓非第793章:盟主(上)第1078章:臥虎藏龍(上)第1446章:截三王第161章:火海逃生第1988章:大破龍門陣(中)3054.第2980章 橫跨時空長河的會面(上)第1700章:袁譚揮淚斬袁尚(下)3016.第2942章 嬴州戰事升級,利誘蜀楚下場(中)第790章:酸棗會盟(下)第148章:激戰正酣第2339章:紫電錘之威第2447章:公孫軒轅VS龍鬚虎+雷震子第1472章:劉秀認慫第1659章:袁紹之死(中)第1217章:拖袁術下水第191章:決戰虎牢關第1478章:秦檜第1028章:秦與明之間的聯手第2520章:韓信二攻上庸郡第2678章:五虎上將VS五方痘神(終)第2322章:呂宋太守司馬朗,秦魏吳宋徵倭軍第668章:跳崖第2301章:實行科舉取士,各國跟風裁軍第139章:技能纔是王道3006.第2932章 葦名一心VS淵蓋蘇文第655章:巔峰之戰(五)之斬將如屠狗第2400章:任紅昌有孕第2426章:金銀雙錘VS金翅大鵬(上)
第2021章:刑天的腦袋碰不得第4章:初次召喚鬼谷子第1172章:滿清攻幽州第232章:以己爲子與天對弈第607章:史無前例的五維破百?第1312章:消失的漢騎第1475章:莫須有第709章:四連召第1276章:戩降唐 羿奔漢 布投秦第2598章:李靖:張儀你TMD連自己人都算計第947章:秦弄玉VS李秀寧第1238章:奴隸成軍第803章:房謀杜斷之杜如晦2977.第2904章 秦明贛榆之戰,敖申大戰項莊(上)第2592章:威逼諸國,二戰陽平(下)第1851章:秦王VS清帝第1286章:白起VS慕容垂第575章:不死不休第705章:倚天屠龍第304章:三英戰項羽第1359章:拖雷稱帝第264章:找虐的兩帝第2584章:玄奘西行,大秦擴軍第2563章:張定邊斬將,史家兄弟殞命第2318章:走到哪打到哪兒,第二次楚越大戰第1716章:姜·五五開·鬆第838章:大混戰(上)第2397章:秦政治理嬴州第2823章:攻入陳留,決戰濮陽第2475章:鎬京大捷(10)之斬將第562章:太清道人與逍遙子第454章:背叛第2747章:述律平精準拿捏,斯巴達克斯參戰第175章:發兵中北三郡第2510章:華山論劍(4)之陣破燭龍現第782章:弒帝(下)第1539章:破軍營VS大戟士(下)第721章:長安亂(中)第1510章:註定失敗的政變(上)第969章:二袁戰敗第1303章:薛禮VS哲別第2038章:羣英薈萃的西方第2212章:劉寄奴三氣漢高祖(下)第446章:窮途末路第69章:更霸道的賈玉第2484章:第二次玄武門事變(中)第2567章:李定國頂替樂進,嫦娥生擒朱天蓬第1385章:慕容恪VS努爾哈赤第609章:小岳雲VS小薛丁山第2488章:李世民之死(中)第2085章:軒轅劍出鞘第1969章:阿青晉升第1541章:哼哈二將(上)第1320章:鐵木真之死(終一)第2263章:爾虞我詐,你來我往第2309章:港名輕眉,水神火神第1581章:橫掃梁山(中)第931章:再次染血的洛陽(下)第2364章:鬼神VS五神第1940章:董仲舒與朱熹第823章:火燒連營?第2685章:薛仁貴VS趙匡胤(二),秦宋大戰…第2555章:白起盡起三軍,岳飛張遼出塞第33章:女帝蹤跡 陰謀初顯第968章:收服裴矩與歐冶子第666章:項羽之死(下)第2133章:秦清右北平條約?(下)第788章:討董聯盟(下)第31章:可進階技能戟王第955章:皇家寶庫2972.第2899章 內亂交困軍心散,曹仁強行被投降(終)第491章:韓非子韓非第793章:盟主(上)第1078章:臥虎藏龍(上)第1446章:截三王第161章:火海逃生第1988章:大破龍門陣(中)3054.第2980章 橫跨時空長河的會面(上)第1700章:袁譚揮淚斬袁尚(下)3016.第2942章 嬴州戰事升級,利誘蜀楚下場(中)第790章:酸棗會盟(下)第148章:激戰正酣第2339章:紫電錘之威第2447章:公孫軒轅VS龍鬚虎+雷震子第1472章:劉秀認慫第1659章:袁紹之死(中)第1217章:拖袁術下水第191章:決戰虎牢關第1478章:秦檜第1028章:秦與明之間的聯手第2520章:韓信二攻上庸郡第2678章:五虎上將VS五方痘神(終)第2322章:呂宋太守司馬朗,秦魏吳宋徵倭軍第668章:跳崖第2301章:實行科舉取士,各國跟風裁軍第139章:技能纔是王道3006.第2932章 葦名一心VS淵蓋蘇文第655章:巔峰之戰(五)之斬將如屠狗第2400章:任紅昌有孕第2426章:金銀雙錘VS金翅大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