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9章:安史野望,潁川起義

第2829章:安史野望,潁川起義

玉皇頂一戰,魔門戰死了近九千五百人,其中七八成的高層都在其中,而除了那些耳熟能詳的強者之外,這其中自然還有很多的重要人物。

就比如安祿山的養父安延偃、伯父安波注、母親阿史德氏,以及義父張守珪。

在玉皇頂之戰中,他們都只是不起眼的小卒而已,可在魔門之中卻也是中高層,而對安祿山來說卻都是至關重要的人。

除此之外,史思明之子史朝義,張耳之父張伯遼,田榮之兄田儋,魏咎之兄魏假,以及韓王信的爺爺韓倉等等大量人才,也都戰死在了玉皇頂之戰當中。

這些人的實力或許不算強,在魔門中的地位也不高,可在親人眼中卻都有着無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他們的慘死自然會讓還活着的人對大秦恨之入骨。

另外,魔門雖一次性被滅了大半的高層,可在中原的勢力卻依舊存在。

所以,當前魔門其實處於權力真空、且羣龍無首的狀態。

想讓魔門這尊龐然大物繼續運轉下去,就必須選出新的領導班子來才行。

以大梵天和毗溼奴的地位,自然是夠資格領導魔門的,但他們好不容易纔逃過一劫,顯然都不敢再站出來當出頭鳥了。

所以,魔門的新領導班子,只會在權勢最強的一批人中誕生,而當前權勢最強的無疑就是安祿山、史思明等義軍統領。

同時,魔門這批新高層之中,基本都有親人喪命於玉皇頂,也由此都和大秦結下了血仇,所以肯定都是堅定的反秦派。

也正是因爲這點,魏宋明三國纔會同時改變策略,由原先的滲透侵蝕,改變成了現在的拉攏合作。

滲透侵蝕魔門,雖能直接壯大自身,但成效太慢,且容易留下隱患,以及遭到反噬。

反觀拉攏合作,卻讓魔門殘餘勢力自願抗秦,雖不能在短期內迅速壯大,卻能在合作的過程中,逐步榨乾魔門的最後一滴血。

就當前抗秦大局而言,顯然是後者要強於前者,不但成效快,而且隱患小,乃是智者的不二選擇。

安祿山身爲自在天的弟子,魔門戰力最強的義軍的主將之一,自然會受到魏宋明三國的重點關注。

可第一個找上安祿山的,卻不是先到的沐英,反而是後到的夏侯玄。

夏侯玄自然不傻,安祿山才死了爹媽,正值傷心欲絕之際,這個時候提跳槽這種事,顯然有些不太合時宜。

可他要是不先提,若是被沐英搶先一步的話,那對於魏國來說可就不利了,畢竟明眼人都能看出明國是條比魏國粗的大腿。

魏國雖在魔門的資助下,也緊急進行了擴軍,可畢竟成軍時間尚短,暫時難以形成戰力,短期內無法對西線魏軍起到幫助。

可在秦軍的猛烈攻擊下,魏國東郡方向告急,急缺援軍進行支援,所以纔會打安祿山義軍的主意。

夏侯玄知道安祿山並不好忽悠,所以只能從抗秦大局方面入手,告訴對方一旦魏國西線撐不住的話,整個中原佔據都將陷入被動挨打的局面,希望可以由此來說動安祿山。

對此,安祿山表面上點頭認同,可心中卻早已在破口大罵了。

狗日的曹魏,想拉老子去當炮灰,不給地盤官職也就算了,竟連錢糧和裝備都隻字不提,真認爲他安祿山會顧全大局嗎?

夏侯玄見安祿山如此識大體,心中也是狂喜不已,可一當他提到赴前線作戰時,安祿山就以各種藉口推辭,當即也無可奈何,只能先返回和手下商量對策。

其實夏侯玄若是直接提好處的話,安祿山還會跟他談一下,但他上來就用大局來捆綁,那安祿山能搭理他纔怪呢。

安祿山是恨大秦不假,但也不會傻到無私奉獻,白白的被曹魏利用,畢竟抗秦並不是只有曹魏一個選擇,朱明和趙宋顯然是更好的選擇。

看着夏侯玄離去的背影,安祿山眼中寒光一閃而過,他知道今後魔門必將受制於三國,可曹魏絕不是魔門的首選。

所以,他必須要想個辦法,既然融入三國聯盟,同時還要保存一定的自主性,這樣才能不受制於人,說不定還能從中獲取一些好處呢。

“王侯將相寧有種,曹操乃是閹人之後,朱棣不過反賊之後,趙匡胤更是一介噬主家奴,他們能坐得這王位,爲何我安祿山就坐不得?”

安祿山低聲自語道,眼中更是燃起名爲野心的火焰,甚至都沖淡了心中的滔天恨意。

很顯然,自在天等一衆魔門高層,以及父親義父等親人的死,雖讓安祿山對大秦恨之入骨,但也同樣點燃了他心中的野心。

心似平原奔馬,易放難收。

之前有自在天、葉鼎之,以及張守珪等人壓着,哪怕安祿山有野心也不敢表現,只能老老實實的當個普通弟子。

可現在不一樣了,魔門高層被百家給一把端,而逃過一劫的魔門高層之中,安祿山的級別已經是最高的了,就更別說他還有自在天徒弟的這層身份在,而這也天然爲他掌權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當然,安祿山也知道,想像師傅那樣徹底掌權是不可能的,真這麼做只會加速魔門的分裂,而他能當的只是衆人的領頭羊而已,儘量讓魔門團結起來不直接分裂。

領頭羊只是個發聲筒,是利益妥協的產物,自然沒法跟魔門教祖相提並論。

可就算是這樣,安祿山也還有很多競爭,雖說絕大多數都對他構不成威脅,但葉鼎之、元九靈、重玖,以及史思明四人,還是能夠威脅到安祿山的。

這四人中按理來說,應該是葉鼎之和元九靈,對安祿山的威脅最大。

葉鼎之是冥河的外孫,之前掌權的時間比自在天還長,而元九靈則是魔門最後一尊大宗師,但實際卻是這兩人對安祿山的威脅反而最小。

葉鼎之之前一直是鴿派,對秦態度軟弱,而如今魔門和大秦雙方仇深似海,這份仇恨定自然不會這麼快化解,部分甚至會轉移和遷怒到了葉鼎身上。

對於現在的魔門來說,反秦就是政治正確,自然不可能讓葉鼎之這個鴿派領袖當領頭羊了。

至於元九靈,雖是魔門最後的大宗師,但他卻是個武癡,頭腦相對簡單,他既不會願意也根本應付不來如今這麼複雜的局面,而魔門衆人也不會對元九靈放心。

所以,反而是重玖和史思明,對於安祿山的威脅更大,而這兩人中又以重玖更甚。

重玖個人實力強橫,麾下的勢力也不弱,而且還和宋國,以及上清外門一脈的關係親密,所以在魔門衆人心中,他的優先級還要在安祿山之上。

安祿山自然也知道這點,只憑他自身很難爭過重玖,所以他準備讓渡出部分利益,從而獲得一些盟友的支持,而首先要爭取的自然就是他的師弟,史思明。

作爲掀起安史之亂的主角之一,李光弼的一生之敵,史思明顯然也沒有那麼簡單。

在安史之亂之中,史思明最初是安祿山的部將登場,後來安祿山之子安慶緒殺父稱帝,而史思明在安祿山死了之後纔開始崛起。

鄴城之戰,史思明聯合安慶緒,大敗九鎮節度使幾十萬唐軍,後又發動政變誅殺安慶緒,並在收編其部後稱帝。

最終,史思明也落得跟安祿山一樣的下場,在一場叛亂中被其子史朝義所殺。

隨着安祿山和史思明的死亡,安史之亂也開始走向終結,不過大唐也因爲這一場浩劫,從而走向了藩鎮割據時代。

另外,安史之亂中爆發了大量的戰役,比如:睢陽之戰、靈寶之戰、潼關之戰、河東之戰,鄴城之戰等等,自然也涌現出了大量的將才,比如:郭子儀、李光弼、張巡、崔幹佑、僕固懷恩等等。

安祿山和史思明都是被自己的兒子所殺,安慶緒目前還活着好好的,但史朝義卻已經死在了玉皇頂之戰中。

史思明自然不知道在某個時間線上,愛子史朝義會幹出弒父這種大逆不道的事,而大秦和百家一定意義上也算是爲他報仇了,可他卻反而還因爲史朝義的死而對大秦恨之入骨。

史思明麾下的實力雖不如安祿山,卻比其他義軍卻要很多,不但有着將近九千的兵力,而且崔幹佑、田承嗣、孫曉哲、令狐潮、尹子琪、李庭望等衆多將才都在其麾下。

史思明這種噬主自立的人,野心自然也同樣不小,不過他知道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安祿山和重玖,所以也理智的按耐住了爭鋒之心。

面對師兄安祿山的拉攏,史思明果斷選擇與之聯手,因爲唯有先壓制住重玖,才能保證他們兩家分到最大的果實,安祿山吃的最多,他跟在後面肯定也不會餓着。

史思明的聰慧和識時務,自然是讓安祿山大喜過望,而兩家聯手後也和重玖拉開差距,大量的義軍統領也主動靠攏了過來。

兩天後,安祿山史思明發出聯合聲明,邀請張耳、元九靈、重玖、韓山童等十六路義軍統領,遣使前來泰山共同商議大事。

就這樣,魔門表明上一派和氣,可因權力問題,暗地裡的博弈極爲激烈。

與此同時,嬴昊則在衆護衛的保護下,已經順利的返回了潁川。

結果才一回到潁川,嬴昊就收到了潁川、東郡等佔領區,同時出現了大量了起義軍的消息。

之前郭嘉就向嬴昊彙報過,單單潁川境內,就有十三家豪強,以及三大門派,和魔門之間關係親密。

當時嬴昊想先解決中原三國然後再對魔門出手,所以就放過了佔領區的魔門勢力,以免打草驚蛇。

但如今大秦已經和魔門徹底撕破臉了,中原三國境內的魔門勢力雖驚恐,但畢竟還沒和秦軍直接接觸,反而是秦軍佔領區內的魔門勢力,幾十萬秦軍可就在他們眼皮底下,幾乎每天都戰戰兢兢,生怕秦軍殺上門來。

對於身後這部分魔門勢力,秦軍自然選擇了招撫,只要放下武器投降就既往不咎,而這也讓很多人選擇了投降。

但也有一部分人造因孽太重,擔心就算投降也不能善終,反而還會在不久後遭到清算,所以遲遲不敢投降。

就在這時,魔門和曹魏都派來使者,而在這些使者的忽悠下,這些人不但信了,而且還選擇揭竿而起,並在秦軍眼皮子底下造起了反,還打出了‘伐無道,誅暴秦’的旗號。

潁川郡內有不少的白蓮教信徒,而底層百姓根本沒有多少判斷能力,在白蓮教弟子的忽悠下,竟有不少百姓加入其中,再加上強行裹挾普通報信,這讓義軍人數在短期內暴漲起來。

潁川魔門勢力分裂,近半人選擇了起義,而這可把大半投降的人給嚇壞了,擔心大秦會因此懷疑他們,所以巴不得起義軍儘快被秦軍剿滅,甚至不少人還主動提出要去鎮壓起義軍以自證清白。

對於這樣的請求,郭嘉自然是沒有拒絕的理由,於是命黃敘和馬岱率領兩千大軍,以及那些投降的魔門勢力去和鎮壓義軍。

可讓郭嘉也沒想到的是,潁川義軍之中也有能人,黃敘和馬岱還沒抵達戰場,投降的魔門勢力就被義軍給擊敗了,而義軍的實力也進一步增強。

隨後,黃敘和馬岱率軍與其交戰,雖連戰連捷,斬殺俘虜了近萬義軍, 可他們手中畢竟只有兩千兵力,難以在短時間內剿滅三四萬起義軍,最終在即將糧盡前選擇了撤兵。

就這樣,秦軍第一次鎮壓起義軍行動,不但沒有成功,反而還助長了義軍的勢力。

投降的魔門勢力才戰敗時,義軍內部覺得秦軍不過如此,甚至想攻打縣城。

可是時在黃敘和馬岱兩千大軍的打擊下,潁川義軍的勢力也遭到了重創,紛紛縮回來了回去,再也不敢做夢了。

畢竟馬岱和黃敘才兩千人而已,就已經打的他們三四萬人找不到北,而整個潁川可是有着十幾萬秦軍呢。

此時,潁川義軍領袖們才感到後悔,意識到自己被曹魏給忽悠了,但顯然也已經晚了。

他們不但公然反秦起義,並且還打出‘伐無道,誅暴秦’這種敏感的旗號,他們手下的人投降或許能活,但身爲首領的他媽呢肯定時刻必死無疑。

現在潁川的這些義軍,可沒了才起義時的風光,反而一心只想着逃出潁川,可東南西北四方都有秦軍駐守,無論往哪個方向跑都會和秦軍正面撞上。

打肯定是打不過的,跑也跑不掉,所以潁川義軍只能低調行事,儘量讓秦軍不注意到自己,從而寄希望於秦魏之戰出現轉機,讓秦軍在潁川的佈置出現缺口,到時自己就能逃出潁川這個囚籠了。

這幫人也不用腦子想想,連‘伐無道,誅暴秦’這種的旗號都打出來,秦軍又不可能不注意到他們?

無論他們再怎麼低調,哪怕沒有任何威脅,秦軍都都不可放任不管的。

而針對潁川義軍的第二次圍剿,也在嬴昊返回之後隨之展開。

第2177章:一日駕崩第2236章:全民皆兵,以戰促和第2188章:射神隕武聖出(中)第2844章:李存孝敗元九靈,五虎齊出破許昌(…第2574章:一個個的都有自己的想法第2045章:抓蘇秦關我張儀什麼事(上)第2093章:薛丁山VS粘得力(上)第2469章:鎬京大捷(4)之戰啓第1139章:秦昊大戰李元霸(下)第555章:天下第一猛將(終)第289章:魚俱羅 韓擒虎第420章:殺了我,孩子可沒爹了第1436章:匆匆兩年(上)第2243章:就TM你叫孔鵬啊第898章:三英戰呂布(下)第997章:高寵與王莽第1936章:帝隕(上)3011.第2937章 遠呂智VS須佐之男第873章:贈劍青萍第2675章:五虎上將VS五方痘神(上)第915章:攻破虎牢關第1173章:召喚霍去病與蒙恬第880章:李元霸VS三大戰神第368章:董元霸(下)第2683章:兵不血刃下崿阪, 陳宮捨命行死間第1114章:驅民焚城第1078章:臥虎藏龍(上)第628章:十萬秦軍2998.第2924章 朱棣棄青南三郡,兵不血刃統青州(下)第2520章:韓信二攻上庸郡第2398章:EDG NB3002.第2928章 明系準太子黨?第2538章:戰爭結束,楚吳談判第1675章:南線告急啓用岳飛第2721章:冒頓隕落元蒙亂,蒙恬大戰論欽陵2977.第2904章 秦明贛榆之戰,敖申大戰項莊(上)第2820章:羣英聯手鎮魔,軒轅出敗冥河【萬字大…第57章:一支由兵王組成的衛隊第814章:二李初戰(上)第134章:棄子與增兵(二更求訂閱)第2084章:公孫軒轅VS皇太極第2813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2858章:殷受弒神啓動,白起至曹操懼第1207章:第二次長平之戰(下)第1215章:公孫瓚之死第355章:重整旗鼓第2622章:韓世忠力挽狂瀾,弄玉任四國盟主第1677章:退休岳飛的悠閒生活第2860章:曹魏八虎騎闖龍門陣第1869章:北漢首勝第1328章:逼降奴隸軍第2315章:妲己靈兒,輕眉返航第888章:后羿之威第2218章:秦本姓嬴(終)第2576章:包拯出馬,抽絲剝繭第2723章:楊爽敗王賁,土行孫出戰第116章:出使求援第1580章:橫掃梁山(上)第874章:出關決戰第1184章:壺關第453章:臨死反撲 雄信之死第2182章:後宅不寧第353章:劉邦入蜀第2590章:劉辯駕崩,劉裕繼位第1941章:君民之辯第327章:飛石對壘 霹靂車呈威第2809章:只有冥河和魔門受傷的世界達成第659章:巔峰之戰(八)之酣戰第1580章:橫掃梁山(上)第1424章:詩仙李白第2096章:衛青VS拓跋燾(上)第777章:水滸英傑第592章:來之不易的幸運第313章:鬼神VS戰神第2728章:遼應天后述律平,羌軍至決戰將啓第831章:王牌對王牌第1793章:秦唐大戰函谷關(下)第659章:巔峰之戰(八)之酣戰第1966章:大漢終結者與大漢掘墓人第544章:秦昊救美 秀寧贈劍第1540章:鏖戰第2377章:決戰東京第800章:痊癒的李元霸第1751章:滿清南下第2352章:佔據九州,展望本州第2610章:艱難地道戰術,火燒南鄭糧庫第117章:兩封信箋第118章:單雄信歸降第1396章:官員的調動與任命(上)第1982章:龍門再現第2513章:和燭龍的交易第800章:痊癒的李元霸第1095章:楊戩來襲第2678章:五虎上將VS五方痘神(終)第1135章:七劍VS李元霸第921章:甩鍋與坑爹第432章:長阪坡第2438章:李牧VS吳起第1863章:大殿上的極樂淨土第2286章:賽馬娘呂玲綺,最強女將祝融
第2177章:一日駕崩第2236章:全民皆兵,以戰促和第2188章:射神隕武聖出(中)第2844章:李存孝敗元九靈,五虎齊出破許昌(…第2574章:一個個的都有自己的想法第2045章:抓蘇秦關我張儀什麼事(上)第2093章:薛丁山VS粘得力(上)第2469章:鎬京大捷(4)之戰啓第1139章:秦昊大戰李元霸(下)第555章:天下第一猛將(終)第289章:魚俱羅 韓擒虎第420章:殺了我,孩子可沒爹了第1436章:匆匆兩年(上)第2243章:就TM你叫孔鵬啊第898章:三英戰呂布(下)第997章:高寵與王莽第1936章:帝隕(上)3011.第2937章 遠呂智VS須佐之男第873章:贈劍青萍第2675章:五虎上將VS五方痘神(上)第915章:攻破虎牢關第1173章:召喚霍去病與蒙恬第880章:李元霸VS三大戰神第368章:董元霸(下)第2683章:兵不血刃下崿阪, 陳宮捨命行死間第1114章:驅民焚城第1078章:臥虎藏龍(上)第628章:十萬秦軍2998.第2924章 朱棣棄青南三郡,兵不血刃統青州(下)第2520章:韓信二攻上庸郡第2398章:EDG NB3002.第2928章 明系準太子黨?第2538章:戰爭結束,楚吳談判第1675章:南線告急啓用岳飛第2721章:冒頓隕落元蒙亂,蒙恬大戰論欽陵2977.第2904章 秦明贛榆之戰,敖申大戰項莊(上)第2820章:羣英聯手鎮魔,軒轅出敗冥河【萬字大…第57章:一支由兵王組成的衛隊第814章:二李初戰(上)第134章:棄子與增兵(二更求訂閱)第2084章:公孫軒轅VS皇太極第2813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2858章:殷受弒神啓動,白起至曹操懼第1207章:第二次長平之戰(下)第1215章:公孫瓚之死第355章:重整旗鼓第2622章:韓世忠力挽狂瀾,弄玉任四國盟主第1677章:退休岳飛的悠閒生活第2860章:曹魏八虎騎闖龍門陣第1869章:北漢首勝第1328章:逼降奴隸軍第2315章:妲己靈兒,輕眉返航第888章:后羿之威第2218章:秦本姓嬴(終)第2576章:包拯出馬,抽絲剝繭第2723章:楊爽敗王賁,土行孫出戰第116章:出使求援第1580章:橫掃梁山(上)第874章:出關決戰第1184章:壺關第453章:臨死反撲 雄信之死第2182章:後宅不寧第353章:劉邦入蜀第2590章:劉辯駕崩,劉裕繼位第1941章:君民之辯第327章:飛石對壘 霹靂車呈威第2809章:只有冥河和魔門受傷的世界達成第659章:巔峰之戰(八)之酣戰第1580章:橫掃梁山(上)第1424章:詩仙李白第2096章:衛青VS拓跋燾(上)第777章:水滸英傑第592章:來之不易的幸運第313章:鬼神VS戰神第2728章:遼應天后述律平,羌軍至決戰將啓第831章:王牌對王牌第1793章:秦唐大戰函谷關(下)第659章:巔峰之戰(八)之酣戰第1966章:大漢終結者與大漢掘墓人第544章:秦昊救美 秀寧贈劍第1540章:鏖戰第2377章:決戰東京第800章:痊癒的李元霸第1751章:滿清南下第2352章:佔據九州,展望本州第2610章:艱難地道戰術,火燒南鄭糧庫第117章:兩封信箋第118章:單雄信歸降第1396章:官員的調動與任命(上)第1982章:龍門再現第2513章:和燭龍的交易第800章:痊癒的李元霸第1095章:楊戩來襲第2678章:五虎上將VS五方痘神(終)第1135章:七劍VS李元霸第921章:甩鍋與坑爹第432章:長阪坡第2438章:李牧VS吳起第1863章:大殿上的極樂淨土第2286章:賽馬娘呂玲綺,最強女將祝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