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稱帝(下)

襄陽,北宮御花園!

“主公,皇袍已經按照要求做好!”滿頭白髮的田豐緩步跟隨在王旭身後,滄桑的容顏上全是掩飾不住的喜悅,沮授在旁與其並肩而行,雖未說話,可精神卻顯得很振奮。

王旭淡淡地笑着,徐徐漫步在御花園的鵝石小道間,神態從容。

“日子選好了嗎?”

“羣臣商議,認爲明年正月初六乃是最佳之機,只不知主公以爲如何?”沮授回說。

“你們決定就好,無論是觀星還是卜卦擇期,你們纔是箇中行家,一應事務都由你二人安排吧!”

“諾!”兩人應過,彼此對視片刻,田豐隨之又上前道:“這些時日有兩波外邦使節來楚國朝賀,臣等已經大致與其接觸過,不知主公是否有意親自接見!”

“外邦?這個時候?是哪兩國的使節?”王旭奇怪地挑了挑眉。

“安度羅和撣國!”沮授笑着回道。

“撣國?”王旭茫然了,有些發愣。

這麼多年來他很很少關注外部事務,皆是交給田豐、沮授等重臣處理,那些主要的大國他倒還有些瞭解,但對於小國家真就沒什麼概念,平日裡也沒人和他說這些。

“主公可知哀牢國?”沮授似乎知道他不明白,立刻便出聲接過。

“這個知道!”王旭尷尬地笑笑。“記得幼年曾讀史冊。記載武帝似乎曾派人開通西南,希望打通前往身毒的道路,於元封二年派兵渡過蘭滄水。攻打哀牢,置雟唐、不韋二縣,予其重創,從而使得哀牢國勢迅速衰落。”

“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哀牢王賢慄遣使進貢稱臣,明帝永平十二年,柳貌繼承哀牢國王位。派其子獻國於漢,此後便合併哀牢之地設立永昌郡。以哀牢王爲部族君長,另派官吏爲太守,行使管理,綿延至今!不知對否?”

“主公所言甚是!”沮授笑着點頭。

“莫非這撣國和哀牢國有什麼關係?”王旭好奇地問說。

“同出一源!”沮授笑着說:“當年哀牢歸漢。有部分掌權者不肯,隨之逃亡至西邊,大漢當時本是見其落後衰敗而容納歸漢,既然其不肯,當然也就沒有勉強,任由其作爲,並且仍然將其當做屬國。此後經過發展,它們再度興盛起來,成爲南方番邦中比較大的國家!”

“原來如此!”王旭恍然。隨之問道:“那他們此次爲何朝見?”

“求救而來!”

“求救?以屬國的名義?”

“正是!”

王旭深吸口氣,真正在乎起這件事來。

“我想先知道南方諸國的大致情況!”

沮授沉默了下,整理好思緒才迅速回道:“回稟主公。交州九真、日南兩郡以西有大片蠻荒之地,多是些不太開化的部落,但在這片區域更西邊,也就是南中永昌郡南方綿延至海岸的這一大片廣博土地,其實也有諸多大大小小的國家。班固所著漢書記載,大漢最興盛時已經有很多海船出行。沿着南部海岸西去通商。”

“這個有所耳聞,那現在的情況究竟如何?”王旭聽得入神。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

沮授答道:“這兩三百年來,那片地域大國小國無數,臣也難以全部記在腦中,只是在書冊上有詳細的記載,但臣記得很清楚的便是其中那三個較爲強大的番國,一是最南方的邑盧沒,二是較中部的諶離國,三是較北部的甘夫都盧,此國北方便是撣國,東北方乃南中永昌郡。此三國東邊穿過大片蠻荒之地,則是交州的日南和九真二郡。”

“嗯!我有些明白了!”王旭點點頭。“那撣國西部可就是身毒?我記得身毒分裂多年,似乎大月氏的一支分支族人攻佔了身毒西北部大片地區,建立貴霜帝國,極爲強大,甚至號稱與遙遠西方的羅馬、雄踞西路的波斯以及我們大漢相提並論。”

“羅馬?波斯?”沮授和田豐齊齊愣住。

“噢!羅馬就是大秦,波斯就是安息!那大秦與前朝稱呼相同,我就隨意音譯了新名,不必在意!”王旭簡短地解釋說。

兩人恍然,對於王旭這樣隨意取名的習慣也算知之甚深,並沒有太過意外,沮授很快就按着他的風格接道:“據聞貴霜帝國確實強大,不過它並沒有與撣國接壤,在撣國西邊還有身毒分裂後形成的兩個國家,按那些商人的稱呼叫羯陵伽和摩揭陀,這摩揭陀以西纔是貴霜帝國。”

“那摩揭陀和羯陵伽以南呢?”

“兩國以南是安度羅,也是一個大國,即便摩揭陀和羯陵伽也是其附屬國,常年與貴霜帝國交戰,只不過這安度羅近些年似乎逐漸衰落,有分裂的徵兆,如非貴霜帝國面臨着安息等北部和西部的威脅,恐怕早已爲其所佔!”

從沮授口中瞭解個大概後,王旭皺眉想了很久。

“那麼撣國如今來求援究竟是面臨哪方的威脅?”

“甘夫都盧!”沮授皺起眉頭,慎重道:“準確的說是驃人!”

“驃人?”王旭疑惑。

“恩!甘夫都盧、邑盧沒、諶離等國及其附屬國實則都是一個族羣,南中和交州人都喚其爲驃人或者驃越族。近幾十年驃人發展極快,漸有合併統一的趨勢,因那邊的權力體系複雜,我們都習慣統稱其爲驃國,只是並沒有書面認可這種稱呼。”

“那也就是說驃人強盛,意欲擊破撣國,所以撣國派人來向我們求救!”

“正如主公所言!”

沮授點頭道:“撣國與驃人間的戰爭由來已久。一直都處於劣勢,大漢強盛的時候,撣國乃是大漢的屬國。有大漢支持,他們倒也處於不敗之地。可漢末這近百年來,朝廷日漸衰落,無力去管番邦之事,他們只能轉而依靠於安度羅。那安度羅本身面臨着貴霜帝國的威脅,當然不希望東邊又出現一個強大的族羣,因而始終支持撣國抵抗驃人。可隨着近些年安度羅也迅速衰落,對撣國的支持就變得力不從心。”

“近年來。兩國從邊民和商賈口中得知我們楚國的強大,因而乞求再度成爲屬國,得到庇護!此行他們還帶來了大量的象牙、寶石等寶貝和珍奇異物作爲覲見之禮,堪稱價值連城。不過臣聽聞在他們那邊,這些東西雖然貴重,但卻很常見。”

王旭對那些財物興趣不大,對撣國卻很有興趣。

“撣國總共有多少軍隊?”

“按他們的說法是有十萬!”沮授回道。

一旁靜默許久的田豐聞言,頓時搖頭:“不可能有十萬,撣國總共纔多少人?那些番邦小國不可能有這麼強盛的軍力,臣去年視察南中的時候,曾親自打聽過周邊小國的情況,撣國所有軍力加起來也至多五、六萬人。且武器裝備都極差!”

這次,王旭很久都沒有吭聲,眼中滿是猶豫。差不多整整一刻鐘後,他才猛然邁開腳步,斬釘截鐵地說:“我要撣國和驃人更詳細的情報,特別是他們的經濟和文化狀況,越詳細越好,你們選派精幹之人過去。務必儘快拿回信息。至於安度羅和撣國的使節我就暫時不見了,轉告他們。就說我最近忙於戰事,無精力接見,但是願意幫助撣國。”

“此外,你們再送給撣國兩千套精良的武器戰甲,五千套已經淘汰的過往裝備,告訴他們這只是楚國小小的恩惠,派遣能言善辯的人隨他們回訪,要盡言楚國的富饒和強大,不要怕誇張,要讓他們對楚國充滿嚮往,永昌郡百姓也與撣國人同源,可以多在這上面想想辦法。”

話說到這裡,田豐和沮授哪裡還不明白他是什麼決定,彼此相視一笑。

田豐拱手回說:“主公放心,此事便交由臣等處理!”

“嗯!”王旭點頭,話音一轉。“不過你們也不用太着急,現在的當務之急終究還是平亂和退敵,這些可以一步步來!”

“臣等明白!”

隨後,王旭又與兩人談了會兒各地平亂的情況,便讓他們先回南宮,他自己則返回勤政殿批閱奏章。

幾日後,安達羅和撣國的使者踏上歸途,雖然沒能見到楚王,可得到七千套武器裝備卻讓他們樂開了花。這些裝備中雖然大多數都已是楚國淘汰不用的,但對於他們來說卻是優越至極,可以大大加強軍隊的實力,何況他們還得到了明確的回覆,算是輕鬆完成了任務。

只是他們來得終究不是時候,楚國朝廷並沒有對這件事太過重視,他們走後,幾乎不再有更多人關注。

戰爭仍舊持續着,南陽邊關幾縣的城池和村落全部衰敗,百姓幾乎都已經撤回腹地,極少數不肯撤走的也死了。

魏國和吳國傾盡全力,造成雙方極大傷亡和損失,可始終無法突破楚國的防線,而楚國內部的各處叛亂卻逐漸被平息。

四月初七,鎮西將軍李嚴率西軍部分精銳將士,最先攻破益州境內的叛軍主力,滅敵三千餘,收降兩千餘,誅殺領頭造反的家族二十餘戶,抄家三百餘戶,隨從叛亂或爲叛亂者提供幫助的也全部充軍。

益州的叛亂分子自此被一網打盡,整個益州隨之開始大面積搜捕和徹查,爭對反叛人士進行地毯式的清洗和鎮壓。

此後三個月內,其餘各地也相繼完成平亂事務,楚國因爲早前就做的準備,將一切損失都降到了最低,可即便如此,在這場爭鬥中仍然有數以萬計的人成爲犧牲品,遭受影響的人更是不可計數,可謂血流成河。

同時,慘重的代價也換來楚國內部的又一次重整,殘餘的頑固舊勢力和牴觸者幾乎徹底根除,新帝國建立的最後一些內部阻礙也在無數的鮮血與屍體中煙消雲散……

ps:寫這章的時候極爲感慨,覺得漢朝真心牛,在那個時代真的太輝煌了!

第390章 張遼之計第217章 二進洛陽第362章 將才李嚴第714章 良將樂進第559章 雪夜山林第692章 正確的選擇第515章 沙摩柯的憤怒第547章 馮習、傅彤第443章 新的開始第814章 伏殺二將第732章 生死交託第45章 軍中立威第257章 劉表崛起第456章 絞肉機第727章 突然的變數第35章 初戰黃巾(下)第553章 有驚無喜第703章 出兵討伐第724章 自知之明第342章 智調諸將第485章 哪兒騙來的?第279章 各有手段第542章 三路大軍第351章 點將發兵第388章 無中生有第382章 謀算劉表第410章 作威作福第868章 華夏一統第851章 定西涼第382章 謀算劉表第571章 一個承諾第718章 兵不厭“詐”第248章 常山趙子龍第402章 魏延覺醒第790章 恥辱與尊嚴第367章 戰局逆轉第243章 驍將蘇飛第525章 漢中大捷第830章 立腳之地第792章 拭目以待第16章 奔雷,落月第151章 尷尬的行竊第556章 淮南劇變第306章 活捉徐榮第263章 大婚之日(上)第517章 內賊與外賊第382章 謀算劉表第741章 屍首在哪裡?第167章 驚才豔豔第140章 王旭之志第116章 以誠馭軍第553章 一線生機第81章 暗度陳倉第119章 衆叛親離第681章 邊軍的隱情第474章 這麼拽?第136章 美人張寧第550章 法正的急智第195章 諜影密探第341章 戰略分歧第233章 郭嘉、郭奉孝第10章 命運的重逢(中)第622章 人盡其才第779章 于禁的無奈第281章 率真的趙雨第715章 北伐還是東進?第828章 錯誤的判斷第459章 膽大包天第833章 神秘部落第741章 屍首在哪裡?第648章 冤屈的韓遂第473章 春色滿園第467章 威震荊益第602章 南陽一役第787章 強大的水軍第521章 誰是叛徒第704章 半斤八兩第702章 燃眉之急第854章 何時歸!第202章 桂陽局勢第702章 燃眉之急第224章 美人情意第818章 首戰爭雄第620章 左護軍第434章 陰雲密佈第781章 曹操的應變第286章 烽煙初起第562章 黃河渡口第612章 不知廉恥第528章 絕地,伏龍崖第75章 十日之危第864章 都護府(下)第316章 荊南的弱點第174章 越王寶庫第785章 喜憂參半第617章 司馬懿第711章 激戰夏侯惇(中)第168章 驍將宋謙第795章 逼降甘寧第759章 混血美人
第390章 張遼之計第217章 二進洛陽第362章 將才李嚴第714章 良將樂進第559章 雪夜山林第692章 正確的選擇第515章 沙摩柯的憤怒第547章 馮習、傅彤第443章 新的開始第814章 伏殺二將第732章 生死交託第45章 軍中立威第257章 劉表崛起第456章 絞肉機第727章 突然的變數第35章 初戰黃巾(下)第553章 有驚無喜第703章 出兵討伐第724章 自知之明第342章 智調諸將第485章 哪兒騙來的?第279章 各有手段第542章 三路大軍第351章 點將發兵第388章 無中生有第382章 謀算劉表第410章 作威作福第868章 華夏一統第851章 定西涼第382章 謀算劉表第571章 一個承諾第718章 兵不厭“詐”第248章 常山趙子龍第402章 魏延覺醒第790章 恥辱與尊嚴第367章 戰局逆轉第243章 驍將蘇飛第525章 漢中大捷第830章 立腳之地第792章 拭目以待第16章 奔雷,落月第151章 尷尬的行竊第556章 淮南劇變第306章 活捉徐榮第263章 大婚之日(上)第517章 內賊與外賊第382章 謀算劉表第741章 屍首在哪裡?第167章 驚才豔豔第140章 王旭之志第116章 以誠馭軍第553章 一線生機第81章 暗度陳倉第119章 衆叛親離第681章 邊軍的隱情第474章 這麼拽?第136章 美人張寧第550章 法正的急智第195章 諜影密探第341章 戰略分歧第233章 郭嘉、郭奉孝第10章 命運的重逢(中)第622章 人盡其才第779章 于禁的無奈第281章 率真的趙雨第715章 北伐還是東進?第828章 錯誤的判斷第459章 膽大包天第833章 神秘部落第741章 屍首在哪裡?第648章 冤屈的韓遂第473章 春色滿園第467章 威震荊益第602章 南陽一役第787章 強大的水軍第521章 誰是叛徒第704章 半斤八兩第702章 燃眉之急第854章 何時歸!第202章 桂陽局勢第702章 燃眉之急第224章 美人情意第818章 首戰爭雄第620章 左護軍第434章 陰雲密佈第781章 曹操的應變第286章 烽煙初起第562章 黃河渡口第612章 不知廉恥第528章 絕地,伏龍崖第75章 十日之危第864章 都護府(下)第316章 荊南的弱點第174章 越王寶庫第785章 喜憂參半第617章 司馬懿第711章 激戰夏侯惇(中)第168章 驍將宋謙第795章 逼降甘寧第759章 混血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