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戰後大動作 七

制度改革,就是改變現狀,改變如今的官吏制度,無疑就等同於推翻現在的一切,重新建立一套行政制度。

這要是放在盛世,便是變法。

自古變法者,不管成功與否,還真沒有幾個有好下場的。

因爲不管新的制度適應還是不適應,是更好還是反效果,都無法避免一個問題,那就是新舊交替的制度之中,牽涉的利益,會超過所有人的想象之外,牽涉的利益越大,遇到的阻力就會越大。

利益面前,人心是無法衡量的。

當世之中,聰明人幾何,數之不盡,並非是沒有人意識到,如今的官吏制度的落後。

只是沒有人願意去改變。

所以大部分的變法,其實都是失敗的。

現在明侯府要趁着幾個機會,來一次大變法,把現在所有的官吏秩序給的崩了,然後重新建立起來一套,絕對是一個大地震。

本來牧景心裡面是有計劃,慢慢來,想要褪去腐朽,接受新的制度,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他已經準備好了,在未來,用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一輩子,來建立一套,區別於現在管理制度。

他有未來兩千年封建王朝的歷史借鑑。

他的智慧就不說的。

但是他的經驗,絕對是當世之中,無人能及的。

他相信自己能弄出一套讓百姓生活過得更好,讓民生水平提升,讓民智開放,要時代進步,讓科技進步……的管理制度。

現在,秦頌的突然提議。

讓他突然很想要直接去改變。

機會不是時時有。

現在就很合適。

患不均而不患寡。

治理荊州,關中長安,必然是要的重建秩序,而這是一個機會,大亂之後大治,這時候就的秩序,其實已經被打破了,重建的時候,就是最好變法時機。

如果只是改變兩地,他們會認同,明侯府在針對他們。

所以,牧景剛好把這個理由的拿出來了,把明侯府如今麾下所有的地域,都肅清一遍。

………………

從這一天開始,昭明閣進入戒嚴狀態。

牧景甚至讓人飛鴿傳書,直接讓黃忠也從荊州脫身回來,黃忠走陸地,一人三親衛,跑死六匹馬,兩日之內,趕回了江州城之中。

昭明閣包括牧景在內,一共七大閣臣,親自商討這一件事情,這將會是改變整個明侯府制度的事情,而且爲保密,這個提議沒有商量好之前,誰也不允許離開昭明閣。

不是因爲怕泄密,而是立這麼一個規矩。

這就是他建立昭明閣的原因。

無數的書籍,前朝那些的制度,都被送進了昭明閣,昭明閣每天都傳出激烈的爭吵聲音,一套制度的建立,並沒有這麼輕易,沒給人都有每一個人的意見。

一晃五六天時間都過去了。

但是昭明閣還是一個戒嚴的狀態,任何人不許進出,就連明侯府兩大夫人,都不允許進入探望,這個年,應該是牧家過的最冷淡的一個年了。

初平九年,悄無聲息的來臨。

牧景,胡昭,秦頌,劉勁,戲志才,黃忠,蔡邕,七個人已經在昭明閣足足待了十二天了。

爭吵了一遍,又一遍。

校對了一次又一次。

一個個方案出來,一個個方案被推翻。

七個人都是絕頂聰明的人。

正因爲他們的智慧不一樣,他們的經驗不一樣,所以他們的看法也不一樣,蔡邕胡昭爲代表,傾向於的保守形狀,牧景戲志才爲代表,是傾向一個激進形。

爭吵不下。

牧景是主,但是這關乎明侯府治下,益州荊州關中涼州,千萬百姓的民生大事,即使他是主公,也不能一言堂,想要通過他的方案,也要昭明閣五票以上的人通過。

劉勁偏向蔡邕胡昭的,秦頌黃忠倒是有些中立。

這是公事。

一個人有一個人的政治思想,古人很多時候說,道不同不相爲謀,這要是說不服,就算是牧景強硬下來,蔡邕胡昭這些硬骨頭,都會因爲道不同而翻臉。

所以爭吵是繼續的。

“我們治理地方,制度很重要,一重一重,上到我們這裡,繁雜而亂,這對我們的效率,會有很大的影響!”

“如果按照你們的那一條方案來實行,很容易就會造成的地方攬權自大,這也不利於我們發展,而且未來還有可能會造成我們中央集權最大的困難!”

“總之我不同意你們按照前朝制度來做,漢朝四百年,最後還不垮掉了,如果這一條制度,當真是可行的,今日漢室,也不會落入這個地步!”

“漢朝會落入這樣的境地,更多的是因爲人,並非朝廷制度不行!”

“非也,你也不想想,若非朝廷制度之下,那些世家豪門,鄉紳豪族,怎麼敢如此的兼併土地,把百姓都逼得無路可走呢!”

“這也不能怪朝廷的不作爲,朝廷若無奸臣,矇蔽君主,豈會看不到百姓的困苦!”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所以我們要大膽一點,把上面和下面的聯繫,更密切一點,朝廷脫離離百姓,必亡,我們明侯府若是脫離的百姓,也會亡!”

“……”

“士人,乃是官吏之根本,若是我們直接打翻了舉孝廉之制,必人心煌煌!”

“不,正因爲士人是官吏之根本,我們更加得讓他們的清楚一點,爲官之重!”

“……“

“若要把稅務與民生直接分開,我們會不會徒添增加一份的官吏壓力,重新開新衙門,未必就是好事,而且稅本身就脫不開名聲!”

“我倒是認爲,稅務獨立,這個想法很好!”

“……”

“言官制度,也要建立起來了,沒有御史,如何能督促百官,官吏執權,若是犯錯,必是百姓遭殃!”

“我們可以按照前朝制度,建立御史臺。”

“我認爲不妥,我觀前朝制度,御史臺行事,皆空口白牙,在朝廷之中,發揮的功效,並不高!”

“說老實話,漢室落到這個地步,很多原因,是因爲朝廷上的監督不足,官吏犯錯,引起了一些風氣,你貪我貪,自然就讓朝廷沒落!”

“所以我們的御史制度,必須要重新推翻建立!”

“……”

昭明閣已經足足的戒嚴的第十五天的時間,至於外面什麼情形,皆不管,他們如今七個人,所有的心思,都投入了這一次,新制度的建立之中。

問題很多。

不是打破現狀,就能建立一套新制度。

需要考慮的麻煩更多。

還要兼顧一下地方勢力,不能讓他們以爲這事情,而直接鬧翻,不然的話,說不定會在益州,鬧一場大動亂出來,都有可能。

所以穩定,是必須要的考慮的。

但是不能因爲穩定的問題,而讓新制度不作爲,這也不行。

既然決定要做,那就要徹底一點,最怕的不上不下的,纔是最浪費資源,浪費時間。

……

月落日起。

當一輪紅日越過了海平線,一縷一縷的光芒傾灑大地,柔和的溫度在融化冰雪。

牧景已經兩日沒睡了。

被蔡邕和胡昭狙擊了兩天,把自己的方案批一無是處,心裡面的鬱悶,老實說,他有經驗是一回事,但是邏輯性不足,考慮問題全面性不足。

完全是給人機會狙擊的。

要不是戲志才心思縝密,在旁邊給他撿撿補補,他早就已經被KO了,不管是胡昭,還是蔡邕這等朝廷大賢,在這方面的戰鬥力,都是超強的。

大早上,他坐在門檻上,看着日出,那一輪朝陽,越升越高,倒是讓他的心情,變舒暢了不少。

“不能繼續這樣下去了!”

早晨大家都吃過早飯之後,繼續開始討論,胡昭先開口:“既然大家都已經把方案建立出來了,我們表決,以最高比數通過的方案,將會成爲我們明侯府治政最先方案的初始方案!”

這些天,他們在討論之中,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政治思想,建立了一套的全新的執政方案,現在就看,他們誰的方案,能過昭明閣的表決大會。

“我的先來!”

秦頌把自己的方案,放在了檯面上,供所有人傳閱一遍,然後氣氛顯得有些鬱悶。

“反對!”

“反對!”

“反對!”

“反對!”

“反對!”

五票反對。

只剩下秦頌和牧景沒有表決。

也不用表決了。

五票反對,已經是死刑了。

秦頌倒是沒有沮喪,他很清楚,自己的方案缺陷太大,太過於偏向了一個理想國度,在執政的時候,管理力量會顯得太鬆懈,會很難治理。

“這是我的方案!”

黃忠也把自己這幾天的絞盡腦汁,借鑑了其餘六人的思想,才弄出來了一套比較的簡略,比較潦草的方案放了出來了。

牧景就看了一眼,直接out了。 wWW ⊙ttka n ⊙¢ ○

這倒是一個絕對的武夫。

要是按照他來,等於實行全範圍的軍管。

這都不用表決。

直接六票出局。

黃忠還是略顯得有些的沮喪了,雖然入閣參政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他一直都在學習用大局觀去看事情,一直也跨行學習一下的政治管理。

但是明顯不如那些的讀書人。

終究只是一個武夫。

剩下五個人。

劉勁的想了想,他把他的方案先放出來了,別看劉勁緊跟胡昭的腳步,但是並不代表胡昭的思想就是劉勁的思想,劉勁是一個曾經執過兵的人。

他還是有激進了的元素的,不至於太保守。

但是這一份方案,缺少了全面性的目光,這也說明了劉勁,在大局觀上,並沒有太大的進步。

最後以四票反對而出局。

然後就是蔡邕的。

蔡邕乃是昔日的朝廷大賢,要說這裡面,誰在朝廷上的經驗最多,無疑是起起落落的他。

不過蔡邕也有和秦頌一樣的缺點。

想要天下大同。

把這世界當成烏托邦,把所有的人心都向着美好的一面,缺乏一個強硬性的管理,這回顯得太過於人性化,一旦利益爆發,會直接造成動亂了。

他的方案,自然是無法通過了。

然後就是戲志才。

戲志才年輕是最大的缺陷,經驗不足是他最大問題,在謀略軍武,倒是可以把天賦顯露,但是在統帥文武全部,就很容易把他的缺點暴露出來了。

他比較傾向武。

大局觀也有。

可對人心,對基層的瞭解不深,不夠全面,甚至會容易形成死角,造成一個執政困難,上下級之間的溝通問題。

所以他以四票反對出局。

剩下兩份方案。

其實就這些天,一直在爭執的方案。

一個是牧景親自制定了。

一個是胡昭在前朝制度上的延伸出來了。

牧景是根據自己知道的歷史,制定出來的執政方案,顯得全面,各個官署衙門的功能比較仔細,分工也分的比較細,但是基本上已經把目前的官吏制度全部推翻了。

未來的事情沒有發生,這套制度到底是比之前的制度好,還是差,誰也不知道,不管推測如何,從來就沒有人知道不曾發生過的事情。

可造成的影響,一旦先出現了,必然會影響整個制度。

換句話說,風險性太大。

而胡昭。

胡昭是一個全面性,保守型的執政,他的方案,只是在前朝上的改變了一些,加深了一些他自己的感覺,減掉了一些比較多餘的,改良了一些官署衙門的作用性。

其實按照目前來說,他這條方案,應該是最好的,畢竟現在穩定性還不足,要是動作太大,會引起內亂,這樣就顯得得不償失了。

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牧景的這一套方案,更加的全面性,更加的有針對性,更加的在中央集權上加強了對權力的控制和監督。

所以目前,是兩難的一個局面。

最後,只能是表決。

誰的方案,能以大比數通過。

誰的方案,將會成爲以後明侯府執政的新制度。

首先表決的是胡昭的。

牧景棄權。

畢竟他自己都找不到反對的理由。

而戲志才倒是反對了,理由是的不能沿着前朝的腳步走。

最後比較出人意料的是,秦頌選擇了反對。

蔡邕,劉勁,黃忠倒是贊同,加上他自己的那一票,四票贊成,一票棄權,兩票反對,目前來說,是可能性最大的一套方案。

輪到牧景的方案。

牧景在這事情上,並沒有顯得太過於強勢,他如果是蠻橫,就不用建立昭明閣了,他需要是集衆之思,來決定未來的執政方向。

表決開始。

蔡邕反對,胡昭反對。

其餘通過。

五比二。

大比數通過。

其他人不意外,對於劉勁的通過,牧景是略顯意外。

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新歲第一次廷議第四百八十六章 再戰上庸 六 (補上七月欠更,1/15)第七百四十章 兩個消息第六百一十六章 參狼羌之亂 上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西北歸明 五第五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天師 上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內查第四百六十五章 出武關,入南陽! 一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雒陽之戰 上第三百六十一章 河東之行 三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夷陵 上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心境的昇華第八百九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二百零一章 風起 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糧食風暴 九第九百一十二章 圍困蠻軍第三百六十六章 河東之行 八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大戰啓 八第六百一十章 明侯府第六百三十七章 勇武論英雄,英雄定成敗!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針對江東的佈防第一千零六十章 馬超和龐德 中第七百二十五章 誰更狠第九百五十章 認可第八百零六章 攤牌!逼迫!選擇!第四十七章 月黑風高夜 三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大明軍備 六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政事堂的改革 上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接應上了,匯合!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大明軍備 四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宛城之戰 六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整軍 六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有些急躁的戲志才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 摧枯拉朽的一戰 五第十二章 漂白 三第九百七十九章 奪南陽 二第九百七十章 皇甫嵩的心思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張飛下線 下第六章 圖謀舞陰 五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戰後大動作 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新帝登基,年號光熹!第五百七十九章 蔡琰的大度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決戰上黨 十五第三百五十六章 勤王聖旨傳天下 下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奪荊州 十七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風波 十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明軍的兵力和戰鬥力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世家門閥坐不住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閃電戰 五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孫策恐怖的直覺第三百五十章 曹操的梟雄路 下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大戰啓 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挾帝西去第九百二十三章 千金買馬骨第一百八十三章 二月開春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明魏決戰 二第九十二章 雷公戰死第三百五十章 曹操的梟雄路 下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用間第一百二十章 血戰葛坡 九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景平水師 二第七百七十一章 長阪坡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上黨之戰 一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後院趣事第一千八百章 長江口之戰 上第五百八十六章 北武堂第一屆軍事會議 上第八百三十五章 七軍七營第三百四十五章 斬袁,拜相! 上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 戰爭要結束了……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整軍 一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決戰之雒陽失守 下三第三百一十四章 賜婚 中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鉅鹿破,官渡戰!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一戰震荊州第六十二章 甄選教官 六第二百二十六章 交易成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景平水師 一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西北風雲再起 二第四百九十八章 陰溝裡面翻船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直搗黃龍 八第三百四十九章 曹操的梟雄路 中第九百六十九章 天,何其不公也!第九十章 汝南戰場第九百四十五章 南中軍第一百一十一章 先手佈局 (補更,5/20)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偷襲 十二第五百五十五章 誰會動手?第三百五十四章 勤王聖旨傳天下 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好戲一場第五百七十章 鮮血的震懾 上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烈焰焚城 上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政事堂 七第二十四章 南陽太守 下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封侯之議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戰後大動作 九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各有所謀第四百零一章 關下鬥將,溫酒斬華雄!(兩更合一)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奪荊州 二第六百五十五章 血腥的震懾第三百二十章 糧食風暴 五
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新歲第一次廷議第四百八十六章 再戰上庸 六 (補上七月欠更,1/15)第七百四十章 兩個消息第六百一十六章 參狼羌之亂 上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西北歸明 五第五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天師 上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內查第四百六十五章 出武關,入南陽! 一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雒陽之戰 上第三百六十一章 河東之行 三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夷陵 上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心境的昇華第八百九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二百零一章 風起 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糧食風暴 九第九百一十二章 圍困蠻軍第三百六十六章 河東之行 八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大戰啓 八第六百一十章 明侯府第六百三十七章 勇武論英雄,英雄定成敗!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針對江東的佈防第一千零六十章 馬超和龐德 中第七百二十五章 誰更狠第九百五十章 認可第八百零六章 攤牌!逼迫!選擇!第四十七章 月黑風高夜 三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大明軍備 六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政事堂的改革 上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接應上了,匯合!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大明軍備 四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宛城之戰 六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整軍 六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有些急躁的戲志才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 摧枯拉朽的一戰 五第十二章 漂白 三第九百七十九章 奪南陽 二第九百七十章 皇甫嵩的心思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張飛下線 下第六章 圖謀舞陰 五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戰後大動作 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新帝登基,年號光熹!第五百七十九章 蔡琰的大度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決戰上黨 十五第三百五十六章 勤王聖旨傳天下 下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奪荊州 十七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風波 十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明軍的兵力和戰鬥力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世家門閥坐不住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閃電戰 五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孫策恐怖的直覺第三百五十章 曹操的梟雄路 下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大戰啓 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挾帝西去第九百二十三章 千金買馬骨第一百八十三章 二月開春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明魏決戰 二第九十二章 雷公戰死第三百五十章 曹操的梟雄路 下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用間第一百二十章 血戰葛坡 九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景平水師 二第七百七十一章 長阪坡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上黨之戰 一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後院趣事第一千八百章 長江口之戰 上第五百八十六章 北武堂第一屆軍事會議 上第八百三十五章 七軍七營第三百四十五章 斬袁,拜相! 上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 戰爭要結束了……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整軍 一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決戰之雒陽失守 下三第三百一十四章 賜婚 中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鉅鹿破,官渡戰!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一戰震荊州第六十二章 甄選教官 六第二百二十六章 交易成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景平水師 一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西北風雲再起 二第四百九十八章 陰溝裡面翻船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直搗黃龍 八第三百四十九章 曹操的梟雄路 中第九百六十九章 天,何其不公也!第九十章 汝南戰場第九百四十五章 南中軍第一百一十一章 先手佈局 (補更,5/20)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偷襲 十二第五百五十五章 誰會動手?第三百五十四章 勤王聖旨傳天下 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好戲一場第五百七十章 鮮血的震懾 上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烈焰焚城 上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政事堂 七第二十四章 南陽太守 下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封侯之議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戰後大動作 九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各有所謀第四百零一章 關下鬥將,溫酒斬華雄!(兩更合一)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奪荊州 二第六百五十五章 血腥的震懾第三百二十章 糧食風暴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