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登基之前 十三

牧景稱帝,於天下意義不一樣,有人反對,也有人支持,但是對於明國官吏而言,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絕對支持的。

因爲牧景一旦稱帝,明國從漢朝諸侯國變成了大明朝,他們都會享受到水漲船高帶來的好處。

而文臣武將比較上位一些的,比如軍中領兵大將,中郎將層面上的將領,政事堂各部的尚書,地方總督,這些都是有資格封爵的人。

畢竟一旦新朝建立,那麼犒賞大臣,是常規了。

所以不管是地方總督,還是領兵大將,都開始紛紛上奏,恭請大王登基爲帝,推翻漢室,建立大明。

這樣的奏本,越來越多,而且他們身居高位,代表的人不僅僅是自己,麾下肯定還有大大小小的將領官吏依附,他們一上奏,身邊大部分人只要有資格的,都會跟着上奏,這些奏本,已經把整個昭明閣都堆滿了。

這一下,讓胡昭蔡邕戲志纔等人都看到了時機,他們很清楚,登基的時機已經是快到了,這把火,已經燒起來,燒的旺盛了。

而在這時候,一直沒有的動作荊襄士林,也上奏了。

司馬微親自上奏,洋洋溢溢的一篇文章,其之核心,就是漢室氣數已盡,爲天下百姓,牧景當順應天命,不應該考慮太多,當登基爲帝。

這篇奏文給了昭明閣一個導火索,他們趁機利用強大的宣傳渠道,把這篇《勸帝書》宣揚出去了。

司馬微在全天下讀書人之中,未必有蔡邕的影響力,但是在荊襄五州,他的影響力超越蔡邕,號稱第一。

他的立場一定,各個地方的儒者,隱匿不出,以教書育人爲名的那些略有名氣的讀書人,紛紛也開始應了。

這就是明星效應。

緊接着,又是黃承彥上奏,以黃氏家主之名,恭請牧景登基,這課代表整個夏州世家門閥,士族名流對牧景稱帝的認可。

當然,整個荊襄如果還有的沉默了,那就剩下蒯蔡爲首的世家門閥,還有就是以龐氏爲主的清流世家。

可沒多久,蒯蔡兩家同時上奏,不管是蒯氏,還是蔡氏,都已經把寶壓在了明國之上了。

荊襄士林之中僅存龐氏。

很多人說,龐氏與牧明有深仇大恨,所以定會反抗到底,一旦龐氏死扛着,荊襄士林還是有一定的威懾力的。

但是再過一些時日,龐家家主龐德公做了兩件事情,第一,他宴請與龐氏交好的十餘世家家主的,當場寫書函上奏,以龐氏之名,恭牧氏爲帝。

第二件事情,他舉薦自己的兒子,龐山民出仕。

兩件事情,足以讓龐氏表達出了他們誠意。

荊襄誠服。

天下再也沒有人能擋得住牧景稱帝的道路了,昭明閣開始瘋狂的動起來了,之前只是暗中籌備,現在直接放在的明面上。

建天壇,立規章,一切一切的都在爲牧景稱帝而做最後的準備。

………………

牧景倒是很安分,稱帝的事情胡昭和蔡邕會弄得妥妥帖帖的,他只要等着人來裁剪衣袍,做龍袍,定做平天冠,到時候按照禮制,上祭蒼天,下告百姓,建大明朝於渝都之上,便可以了。

現在他對稱帝的事情放在一邊,更加努力的是在爲自己新政籌備。

新政只是一個統稱,新的政治制度,方方面面的都涉及,包括稅務,商業,農業,經濟,制度,教育,軍隊…………

不過新政是一個漫長的過長,不可能一口吃掉一個胖子的,這樣會噎死的。

漢四百年下來,算是有一套成熟的制度。

目前各方諸侯,都是在使用這一套制度,但是牧景卻要在這一套制度上,建立大明朝的制度,這自然會讓下面的人,反抗的。

制度可是代表不少的東西,也包含利益,動了制度,等於動了不少人的利益,所以肯定會有很大的反撲的。

特別是受損最重要的世家門閥,他們會不惜一切代價,都會反抗新政的落實,即使不敢和牧景正面剛,他們也會從側面打擊。

不要想着他們不戰而降,爲了利益,他們哪怕明知道這一仗是輸的,都會死扛到底,一直到看不到任何希望。

牧景這一次,準備從上到下開始梳理,目前昭明閣爲核心,政事堂管理天下政務,樞密院統管明國軍隊,而即將建立的都察院,將會取代御史司,成爲大明朝有建議,監督和視察權力的一個機構。

然後就是各部,各部之下,有各司部……

這方面牧景倒是不急,慢慢來,想要把中樞梳理清楚,還需要一個契機,他稱帝就是契機,在他稱帝之後,肯定回大力整理一番的。

政務方面做好,那就是軍權。

相對於政務,軍權纔是核心,如何才能把軍權掌控在手裡面,是幾千年來,都沒辦法徹底解決的事情,一個時代不同於一個時代,現在的未必就合適如今時代了,合適一個時代的軍制,纔是最重要的。

這方面,牧景還沒有頭緒,他需要和軍中的那些巨頭商討,不過大將們都正在趕回來,還需要時間。

……………………

最先回來的大將,是景平水師中郎將的甘寧和暴熊水師的中郎將諸葛亮,江東的戰役結束的早,不過他們在南海也在和江東軍不斷的扯皮,特別是賀齊窮追猛打之下,還打了幾場打仗,所以退回崖州也之最近的事情。

接到牧景稱帝的消息,他們兩安排好軍務,就日夜兼程的趕回來了,本來是想要穩定軍心之後在趕回來的,但是現在,他們倒是等不及了。

牧景在樞密院辦公區接見了他們。

明王宮大樓,九層,都是官衙所在,是整個天下,最大的一個官衙,無數官吏在這裡辦公,進進出出的人多不勝數。

第九層是牧景的私人地方,相當於御書房的存在,第八層是昭明閣,第七層是政事堂,而第六層就是樞密院。

樞密院統管天下兵馬,麾下司衙也不少,而且參謀司將會晉升爲參謀部,加上兵部,樞密院最少有兩大部衙。

目前樞密院做主的是副樞密使戲志才,樞密使黃忠還在趕回來的路途之中。

兩人回來,可不僅僅他們,還有麾下副將,參將,等等,十餘人,首先是敘職,一個個輪流敘職。

戲志才主持,牧景旁聽。

他們的敘職,關乎的自然是江東戰死,建業都之戰,是明軍水師最璀璨的一場戰役,也是拉開明軍水師輝煌的開始。

這一戰,不僅僅對於他們來說很重要,對於戲志才也很重要,他需要更多的資料,去佐證自己對水師未來發展的規劃。

之前不管是黃忠還是戲志才,其實對水師,發展的力度都不足,甚至認爲牧景把水師主力放在南海,是有些錯誤的決定。

可此戰一出,戲志纔不得不承認一點,自己的眼界,還是不能和牧景相提並論,東海這條線地圖上,誰都看得到,但是信心這個東西可不是誰都有的,特別是航海。

在他們的心中,海的盡頭還是海,大海是沒有邊際的,所以所謂航海是沒有好處的一個不小心,直接全軍覆沒。

那是因爲他們還沒有見識過大航海時代對時代的推動發展力。

說老實話,在歷史上,朱明時代,神州都是地球的中心,但是爲了往後的幾百年,被人家打的喘息不過氣來呢。

因爲落後。

爲什麼落後。

最根本的原因,是錯過的大航海的時代,大航海的時代,鑄造了西方的無數列強,包括移民國家美利堅。

而神州,卻故步自封,一步落後,步步落後,然後就是捱打,八國聯軍,抗日戰爭,讓神州付出了多大的代價,才能重新崛起。

牧景有歷史背書,他知道正確的發展路線,自然不會背棄大海,他要親自開啓大航海的時代,哪怕直接看不到,最少他也要給神州中原奠基一個未來。

這是他認爲自己能在命運女神的青睞之下重生在這個時代,應該肩負的責任。

從早上到晚上,十七個水師大將,輪流敘職,記錄文案的文吏,寫了好幾十本的卷宗,然後封存起來了。

傍晚。

敘職已經差不多的完成了,大部分將領已經離開樞密院了,只剩下兩大中郎將。

牧景站在落地窗前,看着夕陽的光芒映照在自己的身上,手中把玩這一個茶盞,喝茶已經成爲了明國官吏的一個常態,主要就是從他身上延續下去了。

他不喜歡喝酒,喜歡喝茶,他是王,他的習慣,會讓無數人模仿,茶,已經成爲了當世一種的非常昂貴的物資了,特別是明國西南製造出來的普洱茶,爲當今天下的之最好的茶。

戲志才坐在旁邊,也品茗一盞茶,不過他喝起來,就沒有這麼的有滋味了,其實如果可以,他還是喜歡喝酒,不過他身體承受不住。

當初牧景和張寧聯手做了一個手術,但是那時候的條件不太好,只是撞大運把他救回來,但是還是留下不少後遺症的,他的身體狀況,雖然不算是很差,但是也需要好好保養,不然會導致一些併發症的發生。

所以他戒酒了一段時間了,也隨着牧景喝茶了。

“江東建業都一戰,你們表現的很好!”牧景首先給他們兩個的是肯定:“合作不錯,第一次吧,還能有這樣的默契,孤還算是很滿意的!”

諸葛亮和甘寧對視一眼,微微苦笑。

甘寧道:“主要是孔明算的精準,他時間拿捏的好,我只需要按照我自己的節奏來打,就行了!”

“計劃永遠你不如變化,興霸能把計劃做的天衣無縫,是此戰最大的勝利!”諸葛亮也略顯謙虛,不謙虛不行了,關於水戰,雖然他也認爲自己入行不久,可他很努力的適應,在內河他以爲自己的水平不錯了,可在海上,他才能感受到的波瀾壯闊,暴熊水師如果在內河,還能折騰一下,但是放在海上,景平水師一個艦隊,估計都能吊打自己了。

“不用互相吹噓了!”

牧景擺擺手:“有功就是有功,會有論功行賞的,不過此戰終究是偷襲,不太見得光,我們肯定需要美化一下,到時候你們的功勞也會減弱很多,而且此戰最後撤退的時候,你們損傷不少,這鍋,你們還是要背的!”

“是!”

諸葛亮和甘寧都表示理解。

作爲主將,領功是他們領,背鍋也是他們背,說老實話,這一戰打的已經算是不錯了,但是在一些人眼中,損傷太多,就是罪。

兩支水師都在此戰之中,損失慘重,必然要肩負一些責任了。

“目前水師戰鬥力重整如何了?”

牧景問。

“崖州船塢造船工坊的製造力不錯,不斷有新的戰船可以出船塢,另外我們在交州海邊,招募了不少兵丁,再給我們一段時間,能恢復絕對的戰鬥力,而且會比之前的戰鬥力還要強大一些!”

甘寧說道:“此戰乃血戰,不少兵卒在血與火的淬鍊之中成長,基層軍官提升很高,對於戰船操縱越越來越純熟,等恢復過來,戰鬥力能提上百分之五十以上!”

“很好!”

牧景點頭。

“不過!”諸葛亮苦笑:“我們暴熊水師可能沒有這麼幸運了,需要更長的時間!”

“你是在怪孤把張允他們抽調出去了嗎?”

牧景明白諸葛亮的意思。

張允趕赴江陵和赤壁,建立第三隻水師,自然會帶走諸葛亮不少的人,特別是那些剛剛纔經歷過戰火的軍官,每一個都很寶貴,但是張允已帶走,起碼帶走三分之一,這纔是導致暴熊水師元氣大損的根本。

“末將明白大王苦衷,只是……”諸葛亮不爽的是,憑什麼只是從他暴熊水師調遣,而景平水師卻能安然無恙。

“知道你不服!”

牧景撇撇眼,如今的諸葛亮雖然初露崢嶸,但是始終還不是後世那個在史書上其智近乎妖的諸葛丞相,目前的他,還柔嫩的一點,甚至很多心思都藏不住:“可你也要理解一下景平水師,他們在海上比你們混的久,任務也重,而且留在東海的兵馬,不也是景平水師的兵馬嗎,孤要是再從景平水師抽調軍官,那就真的成一個空架子了!”

“多謝大王理解!”甘寧這才鬆了一口氣,多怕諸葛亮告一狀,自己的景平水師還要的調遣一些軍官北上支持張允,那就悲劇了。

“別得了便宜還賣乖!”牧景警告他,甘寧頓時安靜下來了,這時候不能刺激諸葛亮了。

“孔明——”

“大王還是別叫我孔明!”諸葛亮突然有些苦笑:“我怕胡相把我從這裡丟下去!”

第六百零三章 荊州水師的兇猛 下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上黨之戰 十三第七百三十三章 安排求學第五百七十章 鮮血的震懾 上第七百一十四章 大戰檀溪 下第一百四十八章 儒學論政 中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太武二年的戰爭拉開了!第九百六十七章 諸葛亮出仕第九百一十八章 死戰守城 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雒陽!雒陽!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景平水師 八第一百三十八章 南陽暴熊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新政辯論 八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大明軍備 五第一百六十三章 登堂入室第一百一十七章 血戰葛坡 六第五百九十四章 荊州的謀算第四百九十七章 絕境之中爆發的楊柏 下第四百四十一章 決斷第二百二十四章 雙雄戰第五百六十一章 建立水軍第二百九十八章 死纏爛打的勝利第六百八十七章 雪災第八百一十四章 誰的伏兵?第九百三十六章 他打他的!我打我的!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之上 三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荊州局勢第八百三十九章 彙報 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上門賠罪第八百九十八章 雷霆之擊破且蘭 下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滅燕 十第二百八十六章 圍殺 下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天下五分 一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羌王 下第八百二十二章 他,只剩下三個月了!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政事堂 八第四百六十六章 出武關,入南陽! 二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藏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戰後大動作 一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西北風雲再起 一第八百七十二章 提升工匠的待遇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上黨之戰 十九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荊州之戰 三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 大明有一種刑律,名爲流放! 上第一千零六十章 馬超和龐德 中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士燮的猶豫不絕第三百三十四章 七星刺殺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登基之前 三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偷襲 二第八百八十三章 送上門的張仲景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戰後大動作 九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鄴城爭奪戰 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雒陽戰起 七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三大諸侯會盟 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臨行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明魏血戰 四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戰後大動作 六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第一屆科舉主考官 下第六百六十四章 荊州之戰的序幕 上 (補更,7/15)第七百九十七章 劉璋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夷陵 上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宛城之戰 七第三十二章 安定第六百零一章 荊州水師的兇猛 上第二百三十四章 雒陽戰起 八第三十五章 太平神衛軍第四百六十章 大漢名將皇甫嵩的恐怖 四 (今天的更新,兩更合一)第六百四十六章 張濟之殤 中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風波 五第五百五十六章 詭譎的嶽述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新政風暴 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戰成名 十 (上架第七更)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圍殺張飛 二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上黨之戰 十三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潰敗千里之外 四第二百四十四章 定雒陽 九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西北歸明 五第二百七十七章 夜街刺殺第六百一十四章 初平二年的諸侯分佈圖 下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滅燕 十五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模仿始終是模仿,保持進步纔是王道!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西北風雲再起 二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明魏決戰 十六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胡昭和蔡邕的交流第八百二十一章 龍圖,我輸了!第三百七十四章 黃忠首秀,進退之間的控制 下二第六百五十七章 劉焉的急躁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醫學發展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明魏決戰 十三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 不一樣的環境,三雄齊聚!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王對王 六第七百八十三章 荊州城戰役 下一第九百六十八章 鹽市場的影響第二百九十五章 胡昭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休戰時期 四第二十五章 密謀收降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新政辯論 一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新政風暴 二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登基之前 六第九百零八章 決戰之前
第六百零三章 荊州水師的兇猛 下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上黨之戰 十三第七百三十三章 安排求學第五百七十章 鮮血的震懾 上第七百一十四章 大戰檀溪 下第一百四十八章 儒學論政 中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太武二年的戰爭拉開了!第九百六十七章 諸葛亮出仕第九百一十八章 死戰守城 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雒陽!雒陽!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景平水師 八第一百三十八章 南陽暴熊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新政辯論 八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大明軍備 五第一百六十三章 登堂入室第一百一十七章 血戰葛坡 六第五百九十四章 荊州的謀算第四百九十七章 絕境之中爆發的楊柏 下第四百四十一章 決斷第二百二十四章 雙雄戰第五百六十一章 建立水軍第二百九十八章 死纏爛打的勝利第六百八十七章 雪災第八百一十四章 誰的伏兵?第九百三十六章 他打他的!我打我的!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之上 三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荊州局勢第八百三十九章 彙報 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上門賠罪第八百九十八章 雷霆之擊破且蘭 下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滅燕 十第二百八十六章 圍殺 下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天下五分 一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羌王 下第八百二十二章 他,只剩下三個月了!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政事堂 八第四百六十六章 出武關,入南陽! 二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藏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戰後大動作 一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西北風雲再起 一第八百七十二章 提升工匠的待遇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上黨之戰 十九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荊州之戰 三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 大明有一種刑律,名爲流放! 上第一千零六十章 馬超和龐德 中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士燮的猶豫不絕第三百三十四章 七星刺殺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登基之前 三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偷襲 二第八百八十三章 送上門的張仲景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戰後大動作 九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鄴城爭奪戰 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雒陽戰起 七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三大諸侯會盟 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臨行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明魏血戰 四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戰後大動作 六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第一屆科舉主考官 下第六百六十四章 荊州之戰的序幕 上 (補更,7/15)第七百九十七章 劉璋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夷陵 上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宛城之戰 七第三十二章 安定第六百零一章 荊州水師的兇猛 上第二百三十四章 雒陽戰起 八第三十五章 太平神衛軍第四百六十章 大漢名將皇甫嵩的恐怖 四 (今天的更新,兩更合一)第六百四十六章 張濟之殤 中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風波 五第五百五十六章 詭譎的嶽述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新政風暴 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戰成名 十 (上架第七更)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圍殺張飛 二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上黨之戰 十三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潰敗千里之外 四第二百四十四章 定雒陽 九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西北歸明 五第二百七十七章 夜街刺殺第六百一十四章 初平二年的諸侯分佈圖 下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滅燕 十五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模仿始終是模仿,保持進步纔是王道!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西北風雲再起 二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明魏決戰 十六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胡昭和蔡邕的交流第八百二十一章 龍圖,我輸了!第三百七十四章 黃忠首秀,進退之間的控制 下二第六百五十七章 劉焉的急躁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醫學發展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明魏決戰 十三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 不一樣的環境,三雄齊聚!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王對王 六第七百八十三章 荊州城戰役 下一第九百六十八章 鹽市場的影響第二百九十五章 胡昭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休戰時期 四第二十五章 密謀收降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新政辯論 一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新政風暴 二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登基之前 六第九百零八章 決戰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