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教育司

登基之前,胡昭蔡邕這些人是最忙碌了,他們可不願意任何一點點的程序出現紕漏,畢竟這是大明立朝之典。

所以牧景纔敢放開手去做,藉着這樣的機會,直接拿下農部,工部,他的心裡面舒爽了很多。

農部工部不算是的什麼大部,但是對於牧景的新政計劃,卻十分重要,農部執掌天下的農業,農業代表糧食。

牧景只有充足的糧食,才能不讓新政受到了任何天災的影響,不給那些世家門閥,鄉紳豪族用糧食作爲威脅的機會。

世家門閥,鄉紳豪族,就好像一張張大大小小的網,在已經在這天下,交錯縱橫,沒辦法的理清楚了,而且他們在每一個縣,紮根下去了,他們掌控的人口和土地,還是大頭。

牧景除非徹底和他們作對,清丈田地,清點人口,不然在十年八年之內,是沒辦法影響到他們的。

哪怕斷了他們的根基,正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世家門閥的底蘊,還是能讓他們維持幾十年的輝煌的。

他們有足夠的人口支持,地方之上,哪怕新政落實,他們依舊有很多奴僕,佃戶,糧倉裡面依舊有糧食。

這就是他們的優勢。

如今牧景不求他們的糧食,不需要他們的人口,憑藉天下百姓的支持,憑藉糧食儲存充足,自然不需要求到他們的頭上。

但是一旦遭遇一些的天災,導致收成出現了問題,那到時候爲了大局,說不定牧景就要低頭,一低頭,新政就立刻會出現問題。

所以牧景先拿下農部。

農部執掌在手,保證每年的糧食不出現任何問題,他就有足夠的底氣來推動他的新政發展,誰敢擋住他的腳步,他就碾碎他。

就是這麼強勢。

而工部,新時代的發展,需要工部,工部的存在,爲了日後的工業革命而鋪墊。

牧景的存在,屬於這個世界的一個BUG,這個時代往後兩千年的發揮在那歷史,都已經清清楚楚的出現在牧景的腦海之中。

他要做的,就是加速發展,讓人類的發展,少走一些冤枉路,歷史從十七八世紀才拉開了工業革命。

而牧景,他打算從現在就把工業給搞起來了。

所以工部和農部,對牧景而言,都是特別重要了,一口氣吃掉兩部,他已經非常的滿意了。

不過人終究是不滿足的動物。

貪心是本能。

如此大好機會,胡昭蔡邕他們現在都忙得雙腳不着地的,自己要是不能趁着這個機會,加大優勢,日後的路,可更難走了。

所以下一個,他要攻克的是教育司。

教育司禮數禮部管理。

禮部如今是蔡邕執掌,蔡邕執掌禮部,天下人都不會有任何一件,在讀書人的世界裡面,他的聲望,號稱第二,也沒有第一了。

哪怕能和他相提並論的人,都只有一兩個而已。

教育司當初是牧景牽頭,蔡邕親自建立起來了,對於教育發展,蔡邕是絕對上心了,如果不是他摻合進來了劉氏皇族和自己的爭鋒,站錯了立場,他也不會被牧景放逐南中。

但是即使他人在南中,對教育的事情,依舊很上心,如今教育司之中,有不少人都是他請來的大儒。

目前明國來說,不說其他的,西南五州,荊襄五州,每一座縣城,都有一座縣學府,每一州,幾乎都已經建立的一座大學府。

其中比較有名氣了,鴻都門學,鹿門山,南中學府,漢中學府,另外蜀州建立的天府學府也在這兩年之中,名聲鵲起。

鴻都門學是發展最好了,畢竟是官方扶持,而且牧景砸進去不知道多少錢財,如今已經有一座總學府,建立在渝都南山,還有七座州學府。

每年都會從縣學府挑選學子進入鴻都門學。

而且鴻都門學可不僅僅是教儒學了,有儒學,也有數理學,還有雜學科,所謂的雜學科,那就是農,公,醫等等類型的學科,都發展的不錯。

這就是牧景當初給鴻都門學奠基的。

不過因爲蔡邕接受了鴻都門學,如今鴻都門學還是以儒學科目爲主,畢竟讀書出仕這觀念,已經千百年流傳下來了。

你說讀書不是爲了當官的,可能有些人都不知道,讀書爲了什麼,鴻都門學雜學科發展的很好,但是的新概念,只是在局部流傳,目前還沒有辦法影響全天下的讀書人。

而且除了鴻都門學之外,其他的比如鹿門山學院,南中學府,漢中學府,天府學府,那都是以儒學爲根基了。

所以牧景很早就有想法了,要把蔡邕的影響力從教育司給踢出去了,當然,教育司畢竟是蔡邕奠基了,想可以,做起來就難了。

如今教育司的主事,是士燮。

當初了交趾太守,交州的霸主之一,交州第一世家士家的家主,士燮雖爲南越邊疆之人,但是也是讀書人的翹楚。

他曾經遊學中原,拜明師,當年的中原大儒,潁川劉陶爲師。

劉陶這個名字聽起來有些陌生,但是在士林之中,只要是而立之年的人,基本上都聽說過。

他是皇族出身,西漢淮南厲王劉長次子濟北貞王劉勃之後。

在潁川那個學術氛圍濃郁的地方,他立身之道,可不是憑藉着皇族的身份,而是憑藉着學識。

在《尚書》,《春秋》上的造詣,天下難比。

如果當年不是因爲有人說他勾結邊章,他絕食而亡,今日放眼天下,也是能和蔡邕鄭玄這些大儒相提並論的學者。

這樣的老師影響之下,天下人對士燮的看法自然是不一樣了,雖然來自的南面荒涼之地,但是士燮不管是出身,還是學識,都是一等一的。

當初牧景殺入交州,主要是爲了出海口,畢竟只有交州,才能拿到出海口,所以當初他進攻南中的時候,順勢讓甘寧殺出去了。

然後安排人去說降士燮。

最後士燮舉家投降,自請進入渝都,牧景對他自然要器重一些,不管是從那一個方面,他都需要表示出他的態度來了,不然日後如何還有人敢投降自己。

所以當初士燮來投,他一方面不能給士燮兵權,一方面不能讓士燮返回交州,所以直接把教育司的位置給了他。

這些年,士燮在教育司做的有聲有色。

第一,他也算是士林衆人,而不是一個武將莽夫,第二,他當過諸侯的手段,比之蔡邕又與衆不同了。

蔡邕只懂得朝堂手段,精明倒是精明,但是缺乏霸道,可士燮可是當過地方太守,當過一族之長,當過交州霸主的人,他的手段軟硬適中,早已經把教育司上下,都籠絡在手裡面了。

士燮也是十分聰明的人,不然他也沒辦法走到了這一步,牧景把他放在教育司的位置,他自然需要做出點事情來讓牧景看。

所以他這些年,明裡暗裡,都已經把教育司上上下下屬於蔡邕的影響力,開始逐步的清楚。

蔡邕對教育司的掌控,已經失去了一大半了,當然,這裡面也有一個原因,蔡邕一直對權力這些事情,不算是很在意。

他看到的是教育司發展的不錯,比自己預期的還要好,另外就是士燮這個人,御下極嚴,但是對上卻很溫順,對蔡邕的話,言聽計從,從不反駁,這也是蔡邕沒有對教育司有太多的反噬的原因。

士燮執掌教育司,倒是給了牧景一個不錯的機會。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新政不僅僅是這一代的事情,而是未來的發展,所以他需要教育司的佩服了。

……………………

牧景不是在官衙,而是在鴻都門學的一個八角石亭上召見的士燮。

渝都南山縣中的鴻都門學,這一座學府是目前天下最大的書院,站在居高臨下的涼亭之中,看到一個個穿着藍白間隔的漢服校服的學子,是一件讓人非常欣慰的事情。

“威彥,試一下,這是前幾年的老茶了,普洱是越久越有味道了,你嚐嚐!”

牧景親自泡茶,士燮有些受寵若驚,不過君王賜,豈可負,他端着茶盞,小心翼翼的抿一口。

茶藝大道,最近在明國比較流行。

因爲明國的茶,大多來自南中。

蠻族歸降,對於明國而言,是大事,爲了安置蠻族部落,牧景開始把種茶給傳授下去了,在南中,最著名的自然是普洱茶,每年越來越多人種植。

這是號稱天下最好的茶,茶商開始漸漸形成了規模,每年銷售的茶,不計其數,多少讀書人對好的茶,一茶難求。

茶越好,對於那些挑剔的讀書人,越久需要有泡茶的技藝來配合起來了,漸漸的,就有人開始摸索茶藝了。

以前茶湯,如今基本上沒有多少人願意喝了,現在的茶,纔是真正的茶。

“的確與衆不同,如今很多人都在追捧新茶上市,然後購買,但是倒是沒想到,這陳茶的味道,好像更勝一籌!”

士燮這話倒不是恭維的,茶的確是越喝越有味道了,他本身就是讀書人,品茶也是一門技藝,自然也學了不少。

“東西不一定是越新越好!”牧景笑了笑:“比如讀書,知識是需要積累了,積累的越多,人就越聰明,茶其實也一樣,需要沉澱,沉澱的越久,越有味道!”

“大王這比如,有點讓我出乎意料啊!”

士燮也笑了笑:“不過仔細聽下來,倒是有幾分道理!”

“威彥,你在教育司做的不錯!”牧景放下茶盞,很直接給了他肯定:“這幾年明國的教育,超越了漢朝四百年的巔峰,你算首功!”

他這話,說出去也不怕人笑話,漢室幾百年來,讀書人都是自己找私塾,要麼就是族學,朝堂之上的,只有太學而已。

能教育出多少讀書人,讀書都感覺好像要考一代代傳承下來了,纔有書讀。

“不是我的功勞,蔡參政已經完成了奠基,和籌劃了未來幾年的事情,也因爲大王讓他們都有書本,都有筆墨可用,不然我怎麼做,也沒辦法建立這麼多的學府!”

士燮不敢攬功勞。

不是謙虛。

而是這功勞真的不能吃下,也吃不下,如今明國教育甲天下,有如此規模,蔡邕是最大功勞的,牧景雖然不出面,但是天下讀書人都承他一份情。

當年他在雒陽,建立的造印監,就是打開寒門士子能讀書的一條路,那些缺乏的知識,那些紙張,書籍,就是他們讀書的敲門磚。

“是你的功勞,誰也拿不走!”

牧景低沉的道:“但是你想過日後的路,該如何走嗎?”

“大王的意思是?”士燮有些猶豫,他不傻,牧景把他拉到這裡說話,又不在衙門,又不在朝堂,明顯是有目的的,但是他必須要小心翼翼,降臣的每一步,都要小心,不然很容易走錯路了。

“你知道,孤準備改革舉薦制度嗎?”牧景一張口,石破天驚。

“舉薦制度有何不妥?”

士燮之前倒是聽說過這樣的傳聞,但是止步於朝堂之上,後來打仗了,也就沒有什麼下文了。

可如今從牧景這裡說出來了,他有些提心吊膽的。

“不妥?”

牧景冷笑:“十分的不妥,舉薦這種制度,本來就是落後了,一個人的學識,不能只讓一個人來的承認,就有出仕的資格,或許營造一些名聲,就能出仕,這太過於粗糙了,而且容易給人鑽空子!”

他有些嘆聲,說道:“出仕爲官,並非是一種榮譽,而是一種責任,他們當了官之後,就需要管理百姓,管理百姓,那是半步都不能錯的事情,任何的一個錯誤,就得讓無數百姓來承擔,所以我們挑選人才,是不是要更加仔細,更加細膩一些呢!”

“大王,其實爲明國挑選人才,這事情也不關我們教育司的事情啊!”士燮咬咬牙,低沉的說道。

“此言差異!”

第一千零九章 建港朱崖洲第四百一十九章 何太后病重?第七百一十四章 大戰檀溪 下第一千零二章 鐵石心腸皇甫嵩 上第六百一十四章 初平二年的諸侯分佈圖 下第三百一十章 天子的謀算 下第七百六十三章 計劃啓動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糧道爭奪 九第九百九十八章 假道伐虢?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奪荊州 五第八十五章 押運糧草第十章 漂白 一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暗流下的長安 下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重臨舞陰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決戰上黨 九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魚復趣聞第六百五十八章 武都的人事安排第六百二十章 出兵第七百二十一章 不惜代價,必須殺了他!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劉備的圖謀 上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戰後大動作 十五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構建一條防線第四百零六章 景平軍在行動 (第二更+第三更,兩更合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會梟雄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大戰啓 六第二百零八章 天子崩 二第六百八十七章 雪災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許都的清晨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驚變,梟雄末路! 五第九百五十五章 後事的處理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抵達前線第四百三十二章 交代京城一二事第六百一十二章 歲末 下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滅燕 十一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招攬第一百五十九章 聖旨到!第五百六十八章 抄家 上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柴桑之戰 七第八百一十八章 圍困張任 上第六百一十二章 歲末 下第六百一十一章 歲末 上第二十章 驚動郡府 中第一百七十七章 上朝 上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烈焰焚城 下第八百八十九章 不出兵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馬槍,斷糧道!第二百四十六章 丁原的捨生取義 中第一百六十章 幸運女神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留在這裡,守着這裡!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登基之前 二第九百四十一章 生擒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偷襲 九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殲滅韓遂部 九第九百七十六章 末路 二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潼關之戰 三第八百六十三章 歲末到來第七百三十二章 戰虎營不能參戰第八百七十二章 提升工匠的待遇第七百二十八章 回馬槍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漢通寶 (補更,8/15)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牧景和劉備的對話第二百八十六章 圍殺 下第一千四百章 王對王 十第六十九章 舞陰商戰 四第四百四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宛城之戰 八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馬騰的野心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場關於讀書人的革命 八第十八章 漂白之心境的轉變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曹操的宣戰 (鼠年!鼠年!快樂!快樂!)第三百五十四章 勤王聖旨傳天下 上第六百七十二章 荊州之驚 下第五百五十三章 談判,暴跳如雷的袁術! 上第五百四十八章 黃忠的奇襲 下第二十七章 中平五年第七百一十七章 傷亡慘重第二百一十七章 戰北邙 三第九十章 汝南戰場第七百八十三章 荊州城戰役 下一第六百九十章 開始佈局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九百五十六章 袁術稱帝第二百七十八章 四方暗涌第四百九十八章 陰溝裡面翻船第三十四章 命案 下第九百四十一章 生擒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誰說降了誰,那可不一定!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歲末 下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整軍 三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劉表的驚恐 三第六百三十二章 參狼谷之戰 下第六百零九章 商賈本質,利字當頭! (補更,5/15)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敲打第一百八十一章 皇子辯和皇子協第六百二十六章 我親自走一趟!第七百四十六章 一場大地和河流的戰鬥 中第五百四十五章 舌戰羣雄 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黃忠首秀,進退之間的控制 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雒陽戰起 二
第一千零九章 建港朱崖洲第四百一十九章 何太后病重?第七百一十四章 大戰檀溪 下第一千零二章 鐵石心腸皇甫嵩 上第六百一十四章 初平二年的諸侯分佈圖 下第三百一十章 天子的謀算 下第七百六十三章 計劃啓動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糧道爭奪 九第九百九十八章 假道伐虢?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奪荊州 五第八十五章 押運糧草第十章 漂白 一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暗流下的長安 下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重臨舞陰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決戰上黨 九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魚復趣聞第六百五十八章 武都的人事安排第六百二十章 出兵第七百二十一章 不惜代價,必須殺了他!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劉備的圖謀 上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戰後大動作 十五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構建一條防線第四百零六章 景平軍在行動 (第二更+第三更,兩更合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會梟雄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大戰啓 六第二百零八章 天子崩 二第六百八十七章 雪災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許都的清晨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驚變,梟雄末路! 五第九百五十五章 後事的處理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抵達前線第四百三十二章 交代京城一二事第六百一十二章 歲末 下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滅燕 十一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招攬第一百五十九章 聖旨到!第五百六十八章 抄家 上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柴桑之戰 七第八百一十八章 圍困張任 上第六百一十二章 歲末 下第六百一十一章 歲末 上第二十章 驚動郡府 中第一百七十七章 上朝 上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烈焰焚城 下第八百八十九章 不出兵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馬槍,斷糧道!第二百四十六章 丁原的捨生取義 中第一百六十章 幸運女神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留在這裡,守着這裡!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登基之前 二第九百四十一章 生擒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偷襲 九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殲滅韓遂部 九第九百七十六章 末路 二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潼關之戰 三第八百六十三章 歲末到來第七百三十二章 戰虎營不能參戰第八百七十二章 提升工匠的待遇第七百二十八章 回馬槍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漢通寶 (補更,8/15)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牧景和劉備的對話第二百八十六章 圍殺 下第一千四百章 王對王 十第六十九章 舞陰商戰 四第四百四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宛城之戰 八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馬騰的野心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場關於讀書人的革命 八第十八章 漂白之心境的轉變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曹操的宣戰 (鼠年!鼠年!快樂!快樂!)第三百五十四章 勤王聖旨傳天下 上第六百七十二章 荊州之驚 下第五百五十三章 談判,暴跳如雷的袁術! 上第五百四十八章 黃忠的奇襲 下第二十七章 中平五年第七百一十七章 傷亡慘重第二百一十七章 戰北邙 三第九十章 汝南戰場第七百八十三章 荊州城戰役 下一第六百九十章 開始佈局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九百五十六章 袁術稱帝第二百七十八章 四方暗涌第四百九十八章 陰溝裡面翻船第三十四章 命案 下第九百四十一章 生擒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誰說降了誰,那可不一定!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歲末 下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整軍 三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劉表的驚恐 三第六百三十二章 參狼谷之戰 下第六百零九章 商賈本質,利字當頭! (補更,5/15)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敲打第一百八十一章 皇子辯和皇子協第六百二十六章 我親自走一趟!第七百四十六章 一場大地和河流的戰鬥 中第五百四十五章 舌戰羣雄 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黃忠首秀,進退之間的控制 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雒陽戰起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