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 班師回朝,天下歸一!

太武四年,八月。

長安城。

長安城已經安穩了一些年,擺脫了戰亂之後,在朝廷的支持之下,開始兇猛的發展起來,畢竟這裡曾經是都城,發展潛力之大,是不可估算的。

牧景一席青袍,牽着馬,從城門口走進來了,在城門口,他交了三十錢的入門稅,所以他有些耿耿於懷。

“入城都要交稅,還真是一個操蛋的時代!”

牧景念念叨叨的。

“入城稅雖然江州已經差不多都罷免了,但是事實上其他地方,入城稅還是比較有用途的,而且也算是針對一座城的秩序管理的一個手段!”

戲志才一襲白衣,如同翩翩公子,站在牧景身邊,倒是有些讓牧景淪爲綠葉,襯托出他的英武不凡。

他輕聲的解析說道:“短時間之內,入城稅是很難拿掉了,拿掉入城稅,不僅僅是稅賦上的問題,還是治安上的問題,除非我們六扇門系統能徹底的保證地方秩序了!”

入城稅看似稅務上的問題,事實上這上面牽涉的問題很多了,牧景可以大筆一揮,把入城稅都拿掉,但是這後果他卻不一定願意看得到。

“張火的速度還是不夠啊!”

牧景想了想,說道:“他不夠大刀闊斧的發展六扇門,六扇門的捕快太少了,想要讓捕快代替縣兵,成爲這個地方的執法者,任重而道遠!”

“不能怪張火總捕快的!”

戲志才卻搖搖頭,說道:“大軍正在前線,征討天下,後方大概只有六扇門的兵力了,他要是不惜代價的擴大兵力,那麼引來的將是猜忌,即使他有這個能力,在那個時候,也不敢貿然的擴大六扇門,不敢增加捕快!”

“這倒是!”

牧景想了想,認可戲志才的說法,人心難測,人心多疑,張火在如今的地位上,他考慮這些,那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有一句話叫,治大國如烹小鮮。

這話沒錯的。

即使明明知道很多事情需要發展,但是如何發展,一直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這是不能着急的事情。

“掌櫃,一壺茶,兩張米餅!”牧景和戲志纔在進入城門不遠的一個茶肆坐下來了,這茶肆剛好在十字路口的中心,能看到人來人往。

“來了!”

掌櫃穿着短打,手腳麻利,速度的很,很快就把一壺茶,兩張米餅上來了。

牧景和戲志才吃着米餅,喝着茶,雖然味道差點,但是這個時代能填飽肚子就算是不錯了,他們還是啃下來了,不敢嫌棄啊。

大軍班師回朝,駐紮在灞河,他們兩個是在親衛的保護之中溜出來的。

目的就是想要看看長安城的發展。

長安這時候顯得很熱鬧,來往的商隊很多,所以三五成羣喝茶聊天的也多,茶肆裡面充斥無數的聲音。

“陛下要班師回朝了!”

“這誰都知道好不好,大戰結束,陛下大獲全勝,班師回朝,風光無限啊!”

“天下都是大明的,想來都有些感概,彷彿昨日還是漢室……”

“閉嘴!”

“不可胡言亂語!”

一聲叫喝,場面有些冷寂,說錯話的人連忙道歉。

“不好意思,嘴巴沒有收緊!”

“朝廷雖言路開闊,但是也不能什麼話都說,天下沒有漢室了,只有我們大明朝廷了,他們只能算是前朝,前朝的天子都吊死在城門口了,何來傳承啊,斷了也好!”

“前朝混亂,民不聊生,如今陛下回朝,天下必一統的,日後我們就有好日子過了!”

“是不是好日子,還說不定了,大明朝廷的政策越來越苛刻!”

“兄臺之言錯也,大明朝廷的政策是苛刻,但是對我們商賈之人,已是優待了,昔日我們何敢如此行商,到哪裡都是讓人剝削的,哪有能堂堂正正賺錢的機會!”

“是啊,是啊!”

“吾等有今日,陛下功不可沒,行商走天下,起碼不會受到那些世家門閥之壓迫!”

“……”

衆人的聲音不高不低,牧景和戲志才都能聽得見。

“看來朕,還是有些幾分民意的!”

牧景得意的說道。

“大勢所趨,趨吉避凶是每一個百姓的本能,他們會轉變方向,那是早晚的事情!”戲志才面部表情的說道。

“你就是看不得朕得民心!”

牧景撇撇嘴。

“臣只是希望陛下謙虛!”戲志才笑了笑。

牧景而不和他掰扯。

這讀書人理由多。

你和他掰扯下去了,最後浪費口舌,也討不到一個好。

“志才,你覺得,長安能成爲帝都嗎?”

牧景看着這繁華鬧市之中的長安城,他突然開口問。

這心思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

而且在戲志才面前,倒是不需要藏着掖着,他笑着說道:“我雖然讓皇甫印着手安排了,但是事實上我心裡面沒底!”

“陛下,這個事情事關重大,關乎朝廷的未來了,臣不敢說!”

戲志才壓低聲音。

“現在也不是朝堂,這件事情如果拿到朝堂上來說,必然會引起風暴,特別是這些年我們砸在渝都城的建設上的錢帛之多,肯定會讓人不甘心的!”

牧景抿着一口這民間最難喝的茶湯,雖然味道很乖,但是還是能何處一些茶的味道的,將就將就。

他一邊喝茶,一邊道:“可我也知道,渝都能讓大明立足西南,卻不能讓大明定鼎天下!”

渝都的確是一個不錯的地方。

但是如果想要輻射天下,想要治理天下,渝都就不能成爲都城。

牧景考慮過三個地方。

一個是雒陽。

承接前朝,也能讓人好接受一些。

一個是長安,長安也算是前朝都城了,而且長安的底蘊更深厚一些,長安的地理位置也是非常好的,只要把水資源盤活了,打通幾個水渠,甚至建立後世所期望的大運河,那樣長安必然會成爲萬國來朝的中心。

而最後要給是幽州,薊城。

薊城有資格成爲都城,當然,如今是不會有人相信的這個可能的,這個提議一旦提出來,百分之九十九都會反對。

牧景也不能強行的去做。

所以雒陽和長安,是他選擇,他比較傾向長安,所以暗中也做了一些準備,如果沒有太大的變數,長安成爲新都,是最大的可能性。

“遷都事宜不小,天下尚且動亂,三五年之內,臣認爲,不可動搖渝都之核心,不可動搖民心之根本!”

戲志才隱晦的提醒。

“你所想的,正是朕所考慮的,三五年之內,朕也沒有這個打算,但是咱們也要走一步,看三步!”牧景輕聲的說道。

“長安的確是一個好地方!”

沉默許久,戲志才纔回應,他道:“不過陛下若有這個想法,那麼不能是陛下提出來了,而且陛下絕對不能對長安有任何的偏袒,不然到了最後,未必能如願!”

朝堂人心,詭譎無比,牧景是皇帝,而且是馬背上打下來天下的皇帝,他的確有一言九鼎的能力。

然而,總有些人,總有些辦法,能影響到牧景的想法。

到時候遷都,必然是一件難事。

“這一點,朕有所準備!”

牧景道:“此事到你這裡爲止了!”

他擡頭,看着這長安城,幽沉的說道:“朕再回來的時候,這裡可能就是咱們大明之都城了!”

…………………………………………

三日之後。

漢州。

大明漢州就是昔日的漢中郡。

他們是從陳倉入漢州,沿着官渡南下,雖然兵馬隊伍如同長龍一般,行走的速度也不快,但是巴蜀境內的官道都是硬底化的水泥路。

所以他們的也沒有被耽擱太久。

“總算是又回來了!”

牧景看着眼前這熟悉的巴蜀之地,他有些感嘆的說道:“在北境戰場的時候,朕每天都喜歡能回來,如今回來的,卻感覺空蕩蕩的!”

“陛下是的感概,不能回來的將士們吧!”

戲志才苦澀的說道:“衆將出徵,如今回來的,能有幾人啊!”

牧景沉默了。

生死之間,他看的透,卻始終沒辦法淡然,天下是要太平了,可他付出的太多了,他不知道把多少兒郎送上的戰場,不知道讓多少兒郎前赴後繼的死去了。

“他們的死,是有成果了,自此之後,天下總歸有一段太平!”

牧景淡淡的說道。

“陛下所言甚是!”

戲志才也收攏了一下情緒。

路過漢州,他們並沒有停留,繼續南下,沿着江漢馳道南下,江漢馳道橫貫江州和漢州,把大巴山頭貫穿了,是一條非常重要的馳道。

他們十萬主力,只是用了數日時間,就已經離開了漢州,進入了大明朝的核心地域,江州。

八月二十一日,牧景班師回朝,進入白帝城。

八月二十三日,胡昭親率文武大臣,自從渝都城北上,入白帝城迎聖駕歸朝。

牧景入渝都城,百姓十里而迎接,無數的百姓,黑壓壓的一片,帶着無數熱血和沸騰,恭迎大明的至尊歸朝。

這也是恭賀的大明朝成功的改天換日。

自此之後,再無漢室,天下唯有的大明朝廷,漢室已崩,明室即將的崛起。

八月二十七日。

這一日,天氣還很熱,大明宮九層樓,昭明閣,牧景歸朝,召開了大戰之後第一次的昭明閣會議,不僅僅是昭明閣臣參加的會議,而且朝廷三品以上的官吏,都參加的這一次的昭明閣會議。

這也被後世定位大明朝廷的天下一統之會議。

“三個月之內,整治中原,重新整編中原地域,不得有誤!”

“三個月之內,朕要看到江東歸我大明朝廷之治理!”

“五個月之內,朕必須要看到昭明閣針對河北而進行治理,把河北徹底的納入我大明朝廷的治理範圍之內!”

“一年之內,朕要出兵收復幽州,拿下遼東!”

“天下必須歸一!”

牧景在會議上非常的堅定的提出了大一統的前進方向。

這場會議之後,明朝廷開始強行推動天下的大一統步伐。

九月,太武四年的科舉,牧景親自主持,來自全天下超過一萬讀書人的參加了科舉考試,掛榜一千二百人,作爲大明的新科進士。

十月,江東治理方針出來了,江東之地被按照大明的州縣制度,劃分爲四州之地,寧,吳,越,閔,四州,包括的和古交州的交界地方。

十一月,中原兗州豫州徐州青州也被重新花費爲中原十二州。

大明開始派遣官吏,整治官吏。

十二月。

冀州幷州徹底歸附大明朝廷。

自此,已經大半個天下都已經落入了大明朝廷的手中,不僅僅是明面上的統一,還是一個地方治理的統一。

大明的朝政迅速的取代了昔日的漢室制度,開始漸漸的落實在一個個地方。

隨着大統一的推進,新的一歲也到來了。

太武五年。

這一年,將會是大明一統天下的一年。

去年明軍調動的全部主力打贏了至關重要的一戰,而真正的大統一,是在今歲,畢竟很多地方依舊脫離大明朝廷的控制範圍之外的。

在新的一歲之中,明朝廷也變得越發的強勢了。

首先是針對幽州的戰爭。

當初牧景冒險讓呂布率軍北上,效果立刻呈現出來了,這一頭虓虎,本來就應該馳騁在草原之上的。

他進入幽州之後,倒是沒有增援趙雲。

而是選擇劍走偏鋒,直接突襲了鮮卑人的老巢,彈汗山,他八千精銳騎兵,強行破開彈汗山,屠戮彈汗山鮮卑超過三十餘部落。

逼得鮮卑部落的主力不得不從幽州撤出。

鮮卑主力撤出幽州,烏桓主力瞬間成爲趙雲的進攻對象,趙雲神勇,殺的烏桓部落數萬兒郎走投無路,差點連長城都走不出去。

隨着這一戰的落幕,明軍開始北上,收復幽州。

面對明軍,呂布不敢動,而趙雲沉思再三,在面對劉備的三封信,他選擇的把兵權交出去了,束手就擒。

自此,大明拿下幽州。

幽州算是大明最後拿下來的一個州,也是大明朝廷改朝換代最後的一個不歸屬管理的地方,拿下幽州,這纔算是真正的天下一統。

而這時候,正是太武五年的六月份。

這一天,也被後世認爲是大明一統天下的日子。

第五百六十七章 要給他們機會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劉備的圖謀 下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鄴城爭奪戰 一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官渡之戰,袁紹落幕 五第六百一十七章 參狼羌之亂 下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大戰啓 二第七十章 舞陰商戰 五第九百七十章 皇甫嵩的心思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臥龍初鳴,文聘之敗! 中第八百五十一章 北上巡軍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祭祖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最終博弈 三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 摧枯拉朽的一戰 五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西北歸明 八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明魏血戰 十一第八百九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最終博弈 三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決戰之進擊第三百零六章 求賢令的爆發 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血戰葛坡 三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 針對海軍的建設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上黨之戰 十四第五百四十一章 益州局勢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上黨之戰 五第九百六十四章 鹽風暴的開始第二百八十九章 鹽商之戰 六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決戰上黨 九第九百零四章 目標,滇池城!第三百三十四章 七星刺殺第三百八十七章 牧氏龍圖,到此一遊!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挾天子,定許都!中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潰敗千里之外 一第九百一十五章 談談第六百二十八章 塗浪山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夜襲之戰 上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明魏決戰 二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張榜 上第八百八十章 兵鋒向參狼第一百三十八章 南陽暴熊第五十四章 舞陰士族的驚懼 上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潰敗千里之外 五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滅燕 八第四百八十四章 再戰上庸 四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 戰爭要結束了……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天下五霸第四百九十八章 陰溝裡面翻船第九百二十九章 夜晚第五百七十三章 來自南陽的好消息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明魏決戰 十六第六十章 甄選教官 四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潰敗千里之外 一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雒陽之戰 續三第六百三十四章 誰是黃雀 上第七百九十三章 路途第八百二十一章 龍圖,我輸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十常侍的圖謀第七百三十章 批鬥大會第一百七十八章 上朝 中第七十八章 舞陰商戰 十三第九百一十九章 死戰守城 下第八百五十一章 北上巡軍第五百九十六章 水軍初戰 中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牧氏一族第一百四十章 路遇書生第三十五章 太平神衛軍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潰敗千里之外 五第六百一十四章 初平二年的諸侯分佈圖 下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太武二年的戰爭拉開了!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登基之前 二第五百三十章 南鄭城的暗流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蓄勢以待,誰爲黃雀?第六百七十三章 應對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鹿門山三大祭酒 上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吳軍的兵力佈置! (五千字大章)第九百零四章 目標,滇池城!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縣試命題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石破天驚第一百七十五章 一場關於讀書人的革命 十第四百九十九章 醒來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戰成名 八 (上架第五章)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魏軍主力已至第三十一章 張諮的軟弱 下第六百五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九十一章 噩耗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場關於讀書人的革命 二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殲滅韓遂部 六第七百六十三章 計劃啓動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王對王 七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三大諸侯,各有心思! 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雒陽戰起 五第三百零八章 不死不休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登基之前 十四第二百七十三 一環接着一環,應接不暇!第九百一十四章 逼入絕境!第二十七章 中平五年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魏軍突圍!曹操逃命!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五百二十八章 驅逐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偷襲 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河東之行 三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上黨之戰 二
第五百六十七章 要給他們機會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劉備的圖謀 下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鄴城爭奪戰 一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官渡之戰,袁紹落幕 五第六百一十七章 參狼羌之亂 下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大戰啓 二第七十章 舞陰商戰 五第九百七十章 皇甫嵩的心思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臥龍初鳴,文聘之敗! 中第八百五十一章 北上巡軍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祭祖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最終博弈 三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 摧枯拉朽的一戰 五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西北歸明 八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明魏血戰 十一第八百九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最終博弈 三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決戰之進擊第三百零六章 求賢令的爆發 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血戰葛坡 三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 針對海軍的建設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上黨之戰 十四第五百四十一章 益州局勢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上黨之戰 五第九百六十四章 鹽風暴的開始第二百八十九章 鹽商之戰 六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決戰上黨 九第九百零四章 目標,滇池城!第三百三十四章 七星刺殺第三百八十七章 牧氏龍圖,到此一遊!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挾天子,定許都!中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潰敗千里之外 一第九百一十五章 談談第六百二十八章 塗浪山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夜襲之戰 上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明魏決戰 二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張榜 上第八百八十章 兵鋒向參狼第一百三十八章 南陽暴熊第五十四章 舞陰士族的驚懼 上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潰敗千里之外 五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滅燕 八第四百八十四章 再戰上庸 四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 戰爭要結束了……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天下五霸第四百九十八章 陰溝裡面翻船第九百二十九章 夜晚第五百七十三章 來自南陽的好消息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明魏決戰 十六第六十章 甄選教官 四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潰敗千里之外 一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雒陽之戰 續三第六百三十四章 誰是黃雀 上第七百九十三章 路途第八百二十一章 龍圖,我輸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十常侍的圖謀第七百三十章 批鬥大會第一百七十八章 上朝 中第七十八章 舞陰商戰 十三第九百一十九章 死戰守城 下第八百五十一章 北上巡軍第五百九十六章 水軍初戰 中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牧氏一族第一百四十章 路遇書生第三十五章 太平神衛軍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潰敗千里之外 五第六百一十四章 初平二年的諸侯分佈圖 下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太武二年的戰爭拉開了!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登基之前 二第五百三十章 南鄭城的暗流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蓄勢以待,誰爲黃雀?第六百七十三章 應對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鹿門山三大祭酒 上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吳軍的兵力佈置! (五千字大章)第九百零四章 目標,滇池城!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縣試命題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石破天驚第一百七十五章 一場關於讀書人的革命 十第四百九十九章 醒來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戰成名 八 (上架第五章)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魏軍主力已至第三十一章 張諮的軟弱 下第六百五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九十一章 噩耗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場關於讀書人的革命 二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殲滅韓遂部 六第七百六十三章 計劃啓動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王對王 七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三大諸侯,各有心思! 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雒陽戰起 五第三百零八章 不死不休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登基之前 十四第二百七十三 一環接着一環,應接不暇!第九百一十四章 逼入絕境!第二十七章 中平五年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魏軍突圍!曹操逃命!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五百二十八章 驅逐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偷襲 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河東之行 三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上黨之戰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