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上庸戰役 上

上庸城。

縣衙府邸。

後院之中,一箇中年盤膝而坐,雙手攤在了案桌之前,目光栩栩,看着手中的這一份奏本,半響之後,他才擡頭,看着身邊的一個文士,低聲的問:“果然敗了,李主簿,張宇真的不能救?”

“縣尊大人,如今師君大人對你信任有加,你萬萬不可自毀前途!”

上庸縣衙的主簿李旭聞言,搖搖頭:“如今雷默被斬殺,張宇也被追擊,必然掏不出來,張修一系,已經全軍覆沒,接下來師君大人必然清掃當年張修在天師道的影響力!”

“而縣尊大人雖有大功在身,可當年終究追隨張修反叛出了天師道,必會受到的師君大人的猜忌,若是這時候縣尊大人執意要救張宇,無疑是給師君大人好一個對你動手的理由!”

“哎!”

中年人漠然長嘆,幽幽的道:“我雖一直忠於天師道,可終究於心不忍,當初我放了他張宇一條活路,可他還是不甘心,聯合雷默起兵,我已經料到他必敗無疑,恐怕現在我明知道他危在旦夕,也有心無力了,保不住他的血脈,實在是愧對張修大人啊!”

這個中年人是上庸縣令,名爲張索,字宏安,他不僅僅是五斗米教的教徒,也是天師道徒,更是張氏一族的旁系,年約四十歲左右,二十歲之前練武,二十歲之後習文,算是文武全才。

他曾經侍奉過張修,追隨張修在漢中建立五斗米教,頗爲得張修所其中,讓張修派遣來到上庸,爲漢中鎮守東大門。

可當初張魯率兵襲擊張修,他是第一個響應的。

若非他率領的上庸兵攻破了張修的中營,讓張魯大軍長驅直入,導致張修無法撤出來,張修哪怕兵敗,也不至於會落得一個屍骨無存,血脈被清洗的下場。

他本就是天師道徒,並不後悔對張修動手,可是心中終究有一絲絲的於心不忍,畢竟追隨張修多年,多少也有點感情。

“大人,無需自責,你曾經給過他機會,他若是願意平平淡淡過生活,必然有一條活路,可他註定要和師君大人作對,那麼無論你救他多少次,都於事無補!”李旭低聲的勸道。

“是啊!”

張索苦澀的笑了笑:“天下哪有兩全其美的事情,既然我當初義無反顧的選擇的師君大人,自然就要放棄一方,我常常再想,張修大人天縱奇才,若能輔助師君大人,我天師道何懼任何人,奈何,張修大人還是背叛的天師道!”

張修從小修道,道法精湛,武藝絕世,而且熟讀四書五經,胸中自有丘壑,作爲天師道最年輕的護法,先任天師張衡還把他收歸門下。

只可惜,他還是背叛的天師道,自立門戶了,導致天師道一蹶不振,沒落多年,甚至張魯要靠着母親在劉焉的面前得寵,才能掌控權利。

張魯此人,也算是雄才大略,雖年輕,但是老謀深算,還有超強的忍讓之力,爲了重振天師道,臥薪嚐膽,一朝爆發,手段如雷霆,讓人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能振興天師道的人物。

“李主簿,撤出西城的探子!”

張索沉思了一會之後,道:“張宇的事情,我不再過問了,是死是活,看他的命數!”

“是!”

李旭點頭。

“報!”

這時候外面一個尖銳的聲音傳進來。

“進來!”

張索皺眉,低喝了一聲。

一個渾身染血的士兵衝出來,他手中拿着一方印鑑,雙手供上,悲憤的叫起來了:“張大人,房陵縣被一股不知道哪裡來的賊子攻破了,縣衙上下,包括縣尊大人,縣尉大人,縣丞大人,等等,皆被斬殺,五百將士,全軍覆沒!”

“什麼?”

張索聞言,拍案而起:“你胡說八道什麼,房陵在我們東面,四面環善,地形易攻難守,一般人根本不進去,哪裡有賊軍能進入房陵!”

“屬下之言,千真萬確!”

這個身上染血的士兵把印鑑舉起來:“此乃縣令大人在最後關頭,讓我帶着衝出重圍的信物!”

“房陵縣印!”

李旭上前,查探了一下,面色變得很難看了:“縣尊大人,恐怕此事是真的!”

“該死!”

張索冷靜下來了,大喝一聲:“黎業,速速前來!”

“在!”

外面一尊大漢跨步走進來,拱手待命。

“你立刻率精銳一百將士,爲斥候,去房陵縣周圍打聽一下情況,儘可能要小心,如今房陵縣已經被一股賊軍給攻破了,我們尚且不知道對方有多少兵馬?”

“遵命!”

縣尉黎業拱手領命,轉身離去,抄上一柄長刀,帶着上百精銳騎士,氣沖沖的向着房陵而去。

“你叫什麼名字?”

張索看着這個報信的士兵。

“陳勇!”斥候說道。

“你看清楚了,這些賊軍從哪裡殺出來了嗎?”張索很奇怪,按道理漢中不應該有兵馬敢和他們作對,若說從巴郡殺出來的益州軍,那也不應該是襲擊房陵,而是直接攻打上庸,最重要是上庸佈置了五百精兵,足以鎮守此城,數千大軍都未必能攻破,就算周圍山澗之間藏匿不少的賊衆,也絕不會有人有足夠的兵力攻陷房陵。

“好像是東山!”

“東山?”

張索擡頭,目光和李旭對視了一眼:“我沒記錯,東山的對面應該是南陽吧?”

“正是!”

李旭說道:“東山正對面正是南陽地域,聽聞南陽最近進駐了一直新的兵馬,還是從關中殺出來,難不成他們殺進來了!”

“可是東山那個地方,別說行軍了,一般獵人都不敢走,他們如何穿透東山的山脈?”

“除非他們找到東山棧道了!”李旭咬着牙說道。

“不會吧!”

張索皺眉,瞳孔變色:“東山棧道,那不是毀掉了嗎,前漢時期,高祖皇帝就已經漢中周圍的棧道給燒掉了,其中就有東山棧道!”

“可是傳說這條棧道還在!”李旭道。

“該死!”

張索狂躁起來了,他來回踱步,半響之後,道:“這事情必須要稟報師君大人,讓師君大人早做防備!”

他對着受傷的斥候,沉聲的道:“我會讓麾下的士兵護送你去一趟南鄭,你把事情一五一十的和師君大人親自回報,不許添油加醋,不許有隱瞞!”

“諾!”

斥候陳勇拱手領命。

“縣尊大人,好像張衛將軍率兵追擊張宇,就在西面的附近,我們是不是派人去通傳他一聲,讓他率兵來援助!”

李旭說道。

“嗯!“

張索點頭,道:“相比南陽之患,區區一個張宇,已經不足爲道了,你立刻派人去把張衛找出來了!”

“諾!”

李旭領命。

…………

……

一天之後。

上庸縣衙的大堂之上,黎業俯首在下,拱手稟報他偵查的結果:“稟報縣尊大人,房陵縣的確已經被一股兵馬所佔領,城頭上掛着的旗幟乃是以多黑色的花,繡着景平!”

“景平?”

張索眯眼:“是牧氏景平軍?”

“黑色的花,那是黑色曼陀羅,這是景平軍的標誌,牧氏景平軍曾經在汝南交戰無數,河內一戰更是揚名四方,恐怕這一次是牧氏大軍殺出來了!”

李旭幽幽的說道。

漢中雖不參與中原戰役,可是消息並沒有斷絕,中原能傳到益州的消息,首先就會傳到漢中,而且關中驚變,南陽易主,這些消息和漢中來說都是至關重要,他們自然有所關注。

對於權傾朝野的牧氏,他們也略有耳聞。

牧氏兵敗關中,後來聽聞牧氏少主牧龍圖帶着殘兵,殺進了南陽,就再也沒有消息了。

可是他們想不到,牧氏大軍出現在了漢中。

“看來這個聞名天下的牧氏少主牧龍圖如今是盯上了我們漢中!”張索冷冷的問道:“查探清楚,兵力幾何了嗎?”

“不下三千!”

“只有這點兵力?”張索眯眼。

“目前我們查探的就只有這點兵力!”

黎業拱手說道:“我們已經和對方斥候交手了,折損了不少,才靠近城牆,城牆上的兵力一目瞭然,可城中的兵力需要仔細打聽,城門關閉,進出禁止,我們想要打聽,也很艱難!”

“我知道了!”

張索點頭:“你先下去召集各部兵馬,嚴陣以待,另外把斥候放出城外十餘里,謹防他們的偷襲,難保他們吃了房陵,不會盯着我們上庸,丟了房陵,我們還可以奪回來,可是上庸乃是漢中東大門,一旦丟了,漢中等於不設防了,屆時哪怕師君大人不責罰,我也無顏面對的天師道衆了!”

“遵命!”

黎業拱手領命,轉身離去。

“李主簿,許長史,你們認爲,某家如今該如何應對之?”張索看着堂上的兩人,一個是他的新福李旭,一個是上庸當地鄉紳家族,許家的家主,位列上庸縣長史的許追。

“縣尊大人,爲今之計,乃是嚴防死守,萬萬不可出兵!”許追說道。

他只關心上庸的死活,至於其他縣衙,與他無關,他許氏立足上庸,只要上庸不倒,許家就安然無恙,一旦上庸被敵軍攻破,許家多年來的積累將會化爲烏有。

“縣尊大人,此事三思,我們上庸駐紮的兵馬,本來就是防禦漢中東部之亂,若是不能奪回房陵,縣尊大人將會面臨失職,該如何去面對師君大人!”

李旭拱手說道。

“我上庸有八千兵馬,想要反攻房陵,我還是有信心的!”張索道:“就怕他們後續的兵力會陸陸續續的進駐漢中,畢竟牧氏曾經雄踞朝廷,麾下起碼有幾十萬主力,哪怕如今被擊垮了,恐怕也還有數萬兵馬,一旦一窩蜂的殺進來,我們這點兵馬,根本擋不住!”

“所以要速戰速決!”

李旭拱手,沉聲的說道:“我們已經向師君大人請兵,師君大人必然明白讓牧氏兵馬殺入漢中的禍患,他必會率領主力大軍來援,可是在這之前,我們必須保住漢中的每一個縣城,決不能他們有站穩腳步的機會!”

張索站起來,有些猶豫不絕了。

“張宏安,你到底怎麼一回事?”這時候一個大漢從外面強闖進來了,氣勢沖沖。

“張衛,你這脾氣就不能改一改嗎?”

張索看來來人,擺擺手,讓左右護衛都下去。

天師道乃是張姓道門,天師之位,血脈相傳,而代代天師,都會從民間尋你根骨出衆的少年,帶回去培養,賜爲張姓,張修是,張衛是,張索也是,都是天師道徒,從小被天師道養大的。

“滾!”

張衛坐下來:“你派人截下我,難不成還想保住張宇那小混蛋?”

“此事與張宇無關!”

張索搖搖頭:“我是需要你的幫忙!”

“有什麼事情能比得上讓師君徹底執掌五斗米教更重要的?”張衛冷冷的道:“我看你是對張修還有忠義之心,張索,你可是想清楚了,張宇無論如何都要死,他必須死,他只能……”

“房陵縣被人攻破!”

張索淡然的打斷了張衛的聲音,冷冷的道。

“什麼?”

張衛駭然一驚,瞳孔變大:”你說笑吧,怎麼可能?”

“你認爲不可能,纔是最可能!”

張索把手中幾分斥候打聽回來,彙報成消息的竹簡遞給了張衛,冷冷的道:“已經三天了,這消息估計已經傳到了南鄭!”

“景平軍?”

張衛看了一眼,他猛然一慌:“是牧氏餘孽嗎?”

“很大可能是,畢竟如今牧氏如同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哪怕一般的賊衆,都不敢掛牧氏之命,能掛上景平軍的旗幟,九成九就是的牧氏餘孽?”

張索道。

“他們爲什麼會殺入漢中?”

張衛冷靜下來。

“用你的腦子想想!”

“難道他們想要拿下我們漢中,作爲休養生息之地!”

“天下人都知道,牧氏如今被逼的走投無路,南陽有袁氏逼迫,關中回不去,荊州還有劉表,他唯有盯着我們漢中,如今進入漢中,恐怕也是正常的事情!”

張衛善於武略,但是張索比之張衛等人更有才能,他文武全才,對於一些局勢,看的很明白。

“他們找死!”

張衛冷冷的道:“且不說我們天師道駐紮了重兵在此,哪怕益州軍都不會放過他們,一旦益州出兵,他們必死無疑!”

“恐怕他們就是得到益州牧的允許,纔會出兵漢中!”

張索聞言,眼眸劃過一抹冷芒,他一直在想牧氏餘孽爲何敢進入漢中,如今張衛這一說,反而提醒了他,他突然就想通了,幽幽的道:“當初我勸師君大人儘可能拉攏張修,可師君大人不聽,如今剿滅張修,獨尊漢中,豈能不引起益州劉使君的反感!”

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奪荊州 九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明魏血戰 十一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決戰上黨 十四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劉表的驚恐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來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一場不見血的大戰第三百二十二章 糧食風暴 七第八百八十章 兵鋒向參狼第九百六十五章 斬渠道,斷糧道!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明魏決戰 三第七百一十六章 雖敗猶榮第七百七十一章 長阪坡第一百四十七章 儒學論政 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上朝 上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戰後大動作 十一第三百零一章 鴻都學報的發行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潼關之戰 一 (補更!)第八百四十七章 六扇門第五百八十二章 裁軍之議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偷襲 十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戰成名 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雒陽戰起 八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休戰時期 二第九百零五章 勢如破竹,兵臨!第九百五十八章 借刀殺人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鄴城爭奪戰 四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 江東之變 五第七百五十八章 有船西來,景入襄陽!第九百九十章 奪南陽 十三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第一屆科舉主考官 下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天子最後的爆發 十六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滅燕 十五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登基之前 六第七百六十章 無力反攻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偷襲 十二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奪荊州 十一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決戰上黨 九第六百三十章 參狼谷之戰 上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再論立場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柴桑之戰 九第八百四十一章 溫水煮青蛙第三百八十章 能用糧食解決的戰爭 六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潰敗千里之外 四第四百六十五章 出武關,入南陽! 一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潰敗千里之外 一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周瑜的應對第三百零二章 這是一場戰爭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上黨之戰 十一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神衛軍大統領 上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長江口之戰 下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王對王 八第三百七十一章 黃忠首秀,進退之間的控制 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戰成名 十一 (上架第八更)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決戰上黨 十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天子最後的爆發 十九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封王,明!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願者上鉤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政事堂 八第四百三十三章 交代京城一二事 下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 摧枯拉朽的一戰 七第一百七十八章 上朝 中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賈詡的建議第七百一十七章 傷亡慘重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風波 四第七百九十八章 謀算第八百四十一章 溫水煮青蛙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決戰上黨 十九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重新部署第二百七十章 損招第六百五十八章 武都的人事安排第四百二十六章 初平元年第四百零七章 渡河,兵臨酸棗!(第一更)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柴桑之戰 八第一百六十三章 登堂入室第三百零五章 曹操的機遇第二百七十四章 佳人相請第六百四十八章 噩耗第六百五十四章 參狼營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 摧枯拉朽的一戰 一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短兵交接第四百零四章 關下鬥將,南陽刀王顯箭術!第九百七十七章 末路 三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風波 五第八百二十九章 益州新主第二百二十章 戰北邙 六第一百六十三章 登堂入室第三百零二章 這是一場戰爭第八百四十二章 在商言商,以商對商!第一百七十八章 上朝 中第七百七十章 目的何在第十四章 漂白 五第五百二十九章 定漢中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八十七章 血戰中陽 中第七百五十二章 暗中較量第二百七十四章 佳人相請第一百九十五章 鴻都門學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太武三年的開端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夜探第一千零四章 會議 上第二百三十八章 定雒陽 三
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奪荊州 九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明魏血戰 十一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決戰上黨 十四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劉表的驚恐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來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一場不見血的大戰第三百二十二章 糧食風暴 七第八百八十章 兵鋒向參狼第九百六十五章 斬渠道,斷糧道!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明魏決戰 三第七百一十六章 雖敗猶榮第七百七十一章 長阪坡第一百四十七章 儒學論政 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上朝 上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戰後大動作 十一第三百零一章 鴻都學報的發行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潼關之戰 一 (補更!)第八百四十七章 六扇門第五百八十二章 裁軍之議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偷襲 十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戰成名 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雒陽戰起 八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休戰時期 二第九百零五章 勢如破竹,兵臨!第九百五十八章 借刀殺人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鄴城爭奪戰 四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 江東之變 五第七百五十八章 有船西來,景入襄陽!第九百九十章 奪南陽 十三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第一屆科舉主考官 下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天子最後的爆發 十六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滅燕 十五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登基之前 六第七百六十章 無力反攻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偷襲 十二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奪荊州 十一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決戰上黨 九第六百三十章 參狼谷之戰 上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再論立場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柴桑之戰 九第八百四十一章 溫水煮青蛙第三百八十章 能用糧食解決的戰爭 六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潰敗千里之外 四第四百六十五章 出武關,入南陽! 一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潰敗千里之外 一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周瑜的應對第三百零二章 這是一場戰爭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上黨之戰 十一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神衛軍大統領 上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長江口之戰 下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王對王 八第三百七十一章 黃忠首秀,進退之間的控制 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戰成名 十一 (上架第八更)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決戰上黨 十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天子最後的爆發 十九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封王,明!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願者上鉤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政事堂 八第四百三十三章 交代京城一二事 下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 摧枯拉朽的一戰 七第一百七十八章 上朝 中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賈詡的建議第七百一十七章 傷亡慘重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風波 四第七百九十八章 謀算第八百四十一章 溫水煮青蛙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決戰上黨 十九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重新部署第二百七十章 損招第六百五十八章 武都的人事安排第四百二十六章 初平元年第四百零七章 渡河,兵臨酸棗!(第一更)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柴桑之戰 八第一百六十三章 登堂入室第三百零五章 曹操的機遇第二百七十四章 佳人相請第六百四十八章 噩耗第六百五十四章 參狼營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 摧枯拉朽的一戰 一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短兵交接第四百零四章 關下鬥將,南陽刀王顯箭術!第九百七十七章 末路 三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風波 五第八百二十九章 益州新主第二百二十章 戰北邙 六第一百六十三章 登堂入室第三百零二章 這是一場戰爭第八百四十二章 在商言商,以商對商!第一百七十八章 上朝 中第七百七十章 目的何在第十四章 漂白 五第五百二十九章 定漢中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八十七章 血戰中陽 中第七百五十二章 暗中較量第二百七十四章 佳人相請第一百九十五章 鴻都門學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太武三年的開端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夜探第一千零四章 會議 上第二百三十八章 定雒陽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