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水道 下

“末將張遼,拜見主公!”張遼屯兵於錫縣,聽陳到傳訊之後,日夜派出斥候,監管官道,得牧景消息之後,二話不說,率軍奔出,於東郊匯合牧景。

“起來吧!”

牧景並無意外張遼來的迅速。

今之牧景,非昔日之牧龍圖,可自由出走,行天下之路,但明侯之爵,領漢中南陽兩郡之首,生死存亡,關乎數十萬人的前途,可不能隨心所欲。

此一行房陵,已是極限。

遇敵之後,更是讓不少人心驚膽跳起來了,自當讓沿途軍將接應,不然如何護衛之安危,要是出了一點點意外,明侯府纔剛剛有些奔頭的生活就會馬上崩塌。

“主公,還請速速入城,此並不安全!”張遼稟報。

“不安全?”

牧景眸子劃過一抹冷芒:“如何說?”

“錫縣靠山帶水,爲漢中西北,南陽之西,有水道可通路,有山林可隱匿,自古以來,賊寇橫行,水陸兩地,皆有匪跡,尚未肅清!”

張遼拱手,細細的說道:“因此,錫縣之外,並不安全,莫論商隊行人,皆有受難之行跡,若是主公身份敗落,引起各方賊寇窺視,唯恐不安!”

“以你景平第二軍的實力,居然掃不平他們嗎?”牧景皺眉,冷冷的問道。

景平兩軍,第一軍第二軍,皆爲精銳之兵,第二軍更多的是受了上庸俘虜,以第五營之根基,建上庸營之主力,已歷經戰場磨礪,也算是一支勁卒。

“蛇蟲鼠蟻雖不如猛虎之力,可巢穴不明,難以殲滅!”

張遼鎮壓錫縣的乃是第五營主力,自不畏這些賊寇,但是這周圍的地形很複雜,水陸交錯,動輒難行,這爲他剿匪之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麻煩:“請主公給我一些時日,我必能讓錫縣安穩,讓周圍賊寇銷聲匿跡!”

“此事也怪不得你!”

牧景聞言,倒是理解一二:“舟車勞頓,某也疲乏了,先進去休息一番!”

“主公,請!”

張遼率兵,親自護送牧景入城。

入城之後,牧景依舊是住在驛站,錫縣的驛站比房陵的還要破舊,幾個房舍不要說容納牧景麾下的朔方營,就算神衛軍和五斗米教的高手都容不下多少。

朔方營唯有在側翼空出來的地方紮營。

倒不是說錫縣不如房陵,錫縣無論人口還是經濟,遠遠在房陵之上,而且地理位置比較偏頗,因此並沒有成爲這一戰漢中爭奪戰的犧牲者。

但是因爲地理位置,這裡並沒有太多路過有權勢的人,反而讓驛路變得沒有這麼重要,因此驛站長年失修,自然是顯得破落很多。

就算錫縣的幾個父母官,也想不到新執掌漢中大權的明侯牧景會降臨錫縣,而且會住在驛站。

“這如何是好?”

“我不是讓人在城中收拾好一座大宅子了嗎,爲何君侯沒有入住?”

“這驛站長年失修,萬一君侯藉故發難,我們如何是好?”

“早知道當初就搶修一下驛站好了!”

“說的輕巧,這驛站修築提出來也不是一年兩年了,爾等卻始終沒有放在心上,這回被動了吧!”

牧景纔剛剛入駐驛站,縣衙大堂上就亂套了。

錫縣幾個父母官,縣令寧升,縣丞塗海,縣尉于越,縣主簿溫胡,四個執掌錫縣大權的巨頭面容陰沉,面面相窺,急躁上火,卻始終不得法門。

沒有經歷戰亂的錫縣,在權力過渡就艱難不少,即使牧景,也不願意大動干戈,畢竟一縣執掌,關乎縣城之中不少勢力的變動,輕則引起百姓動亂,重則引起全城暴動。

當初牧景推舉蘇辛爲漢中太史,葉儒爲輔,以葉儒的能力和聲望,還算是鎮得住各縣城,葉儒能動的都動了,但是錫縣在這一場爭鬥戰役之中本無立場,而且地方派的影響力太大,所以他也不大動干戈,甚至一個官吏都沒有換,只是換了一個名頭而已。

現在漢中百廢待興,太守府之工作多的不可開交,葉儒也忙的分身乏術,至於錫縣的事情,只要不出什麼大影響力的叛亂,暫時也不放在心上。

不過在春耕之事上,牧景藉故把景平第二軍的一營主力,讓張遼親自率領,西來北上,進駐了錫縣。

這已引起錫縣的不安。

如今牧景親入錫縣,更讓錫縣的這些本地巨頭一個個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不得安寧,生怕牧景藉故動手,要對錫縣大開殺戒。

“現在君侯不見吾等,而且還執意住在了驛站,吾等如何是好?”縣令寧升壓壓手,讓衆人安靜下來,然後低沉的問道。

他親率百官迎與門口,但是牧景直入驛站,並不相見,這讓他不安。

最主要的是驛站。

這驛站別說牧景,就連他們都感覺不堪入目了,讓他們去住兩天他們都不願意,如今讓牧景堂堂一個明侯,朝廷位列一等侯的侯爺,執掌漢中大權的少年郎,去住這麼破落的驛站,傳出去他錫縣還有什麼顏面屹立漢中。

“縣尊大人,如今君侯親自來錫縣,還住在一個破落的驛站,恐怕是對我們心生不滿,我們需要早做準備,唯恐家破人亡而不自知!”

縣丞塗海苦澀的說道。

“如何早做準備?”寧升眸光劃過一抹冷芒,斜睨幾人。

他知道,錫縣地形複雜,周圍深山野林多的不得了,城中幾大勢力都豢養一些賊寇,以行不便之事,這些年來,搶奪貨物,殺人拋屍的事情也做不少。

可現在是什麼情形,在城中的可是執掌漢中大權的人,擡一擡手指頭,都能把他們滅個四五十次,這些人居還有如此膽大包天之心,讓他想想都不寒而慄。

“縣尊大人,屬下認爲,此時此刻,一動不如一靜!”

主簿溫胡,溫從孝,三十出頭,寒門書生,還是外來者,二十又五補缺的縣主簿的位置,數年下來,憑藉才學手腕,在這錫縣站穩腳跟,在很多人看來,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他也算是縣令寧升的一個智囊謀士,當初他就是投靠了寧升,纔在錫縣無數家族俯視眈眈之中,存活下來。

要知道,錫縣不大,卻有很大的排外之心。

這數十年來,縣衙上下官吏,大部分都是本地勢力派的人插進來的,外來補缺的人不是沒有,但是不要說是小小的門吏,就算是縣令縣丞,不出三年,不是病死就是辭去官職了。

“從孝,這個一動不如一靜,怎麼說?”寧升眸光微微一亮,他執掌縣衙十二載,讓寧家成爲了錫縣最強大的實力,但是自知之明還是有了,錫縣太小了,上面的人要動,他也不敢抵抗。

“縣尊大人,君侯若執意想要動我們,城中有大軍駐紮,南鄭更是有數萬兵馬俯視眈眈,我們在做的皆家大業大,拖家帶口的,怎麼也逃不出去!”

溫胡拱手說道:“他絕不需要如此親自降臨,屬下認爲,他來錫縣,必有所圖,若是我們能得之他所圖之事,加以協助,必能討其之寬心!“

“可如今君侯並不見我們,我們如何知道他所圖何事?”

寧升先是一喜,但是很快就憂心起來了。

“他不見我們,但是有人會見我們!”溫胡看了一眼縣尉于越:“於縣尉這些時日與張遼張將軍頗有聯繫,可否以於縣尉的名義,請他赴宴!”

“張將軍?”于越聞言,道:“我只是禮貌性的拜會了幾次,但是他對我態度不遠不近,倒是談不上親近,而且他執掌的乃是虎狼之兵,我之縣兵,他自看不上眼!”

“莫論如何,只要張將軍能赴宴,總有機會查探虛實!”

溫胡說道:“傳聞張將軍當年乃是追隨君侯從北面關中殺出來的心腹悍將,若是君侯來這錫縣有所意圖,他必然清楚,若能透露一二,吾等方有機會!”

“此言大善!”

寧升點頭:“於縣尉,你立刻去下帖子,不,你親自走一趟,以表誠意!”

“好吧!”

于越點頭,起身走出去。

“希望我們能渡過這一關!”

寧升面容並沒有舒張開來,反而還是有些苦澀:“這些年我們在錫縣圈地爲王,蘇太守尚在,我們還有點分寸,可張魯張修爭奪漢中,我們置身事外,反而壯大實力,這明侯大人並非善類,雖說沒有屠戮之舉,可如此強勢殺入,並非那些碌碌之輩,恐怕容不下我們如此放肆了!”

“縣尊大人也不必太過於憂慮,此事尚有希望!”溫胡低沉的說道。

…………

……

驛站。

這驛站建立在縣城的北面,地理位置已經偏向北郊,擡頭看上去就是兩座山的影子,而且房舍太過於破舊了,看起來有點四面通風,不如破廟。

“主公,不如入我軍營,軍營建營月餘,已有營房!”

張遼拱手提議。

這地方還真不太好住人。

“就住這裡!”

牧景下令:“中恆,讓人收拾一下!”

“諾!”

霍餘拱手領命,立刻安排人去收拾一下這破舊的房舍,人多力量大,不到半個時辰,算是收拾出了幾個房舍,能夠住人了。

一個廂堂之中。

牧景跪坐,看看這空氣之中還沒有散去了塵土,道:“按道理來說,這錫縣不應該如此破舊,我一路走過來,錫縣無論是百姓面貌,精神狀態,還是富裕程度,都遠遠在房陵之上,房陵的驛站,尚可落腳,可這錫縣的驛站,卻讓某連作息之處都唯艱!”

“主公,錫縣不同房陵,鮮少有外人前來,這驛站,最少三年不曾住人了!”張遼說道。

“不應該啊!”

牧景眸子劃過一抹冷厲的光芒:“漢水通南陽,錫縣乃是必經之路,哪怕偏北,也該來往人多才對!”

“若是江河之上,賊寇橫行,斷商賈之路,錫縣自如封閉一般!”

張遼解析。

“這麼說,這些人是想要圈地爲王?”牧景冷笑起來了。

“倒不是!”張遼搖搖頭:“我之前也有如此考慮,但是後來查了一查,才知其緣故,錫縣本也是一個良縣,但是數十年前一個外來縣令橫行霸道,欺負本地鄉紳家族,抄家滅族不下十餘起,引起本地之人的反噬,後來此雖平,卻引起的錫縣的風氣,極爲排外,不管是外來的縣令,縣丞,縣尉,縣主簿,還是其餘的小門吏,只要來了錫縣,三個月到三年,非死既傷,不然就是畏懼之極,辭去官職,漸漸的就形成的風氣,而且本地一些大戶聯合起來,賄賂太守府,倒是建立起來了大部分以本地大戶子弟爲主的縣衙勢力,加上漢中這些年也不太平,所以這風氣越來越明顯,他們豢養賊寇,養匪挾持太守府,因此纔會越變越差!”

“看來這錫縣不好治啊!”

牧景長嘆一口氣,但是面容很快就變得剛毅起來,聲音殺伐:“但是這錫縣尤爲重要,必須全面掌控,爲此,我可以付出代價,大開殺戒!”

“主公所爲,莫不是水道!”

張遼忽然問道。

“文遠,論目光長遠,少有人能出你左右!”牧景聞言,嘴角揚起了一抹笑容。

“春耕屯田,漢中九縣,錫縣本不受兵禍之災,只要太守府下令,想來以錫縣的能力,便可完成春耕,他們也不會在這時候忤逆主公的命令!”

張遼細細的說道:“但是主公卻執意讓我率領第五營進駐錫縣,以兵爲民,協助耕種,看似理由正當,可多此一舉,末將認爲,主公必有所慮,末將入這錫縣多日,也巡視了周圍地形,更夜思數月,想來想去,唯有一個可能,主公要通水道與南陽!”

“沒錯!”

牧景不否認張遼的猜想:“當然,這只是其一!”

他頓了頓,說道:“我得漢中,卻不願意棄南陽,南陽好不容易熬住了這一次袁軍的攻打,可下一次呢,若不能通行無阻,始終無法連兩郡之力,而兩郡之間,隔山水之路,行路艱難,東山棧道雖爲一條不錯的道路,可想要大規模通路,還是艱難,而水道,是我目前唯一的辦法!”

“執水道,連兩郡之力,是必行之事,但是這漢水卻始終不能通行,特別是錫縣,某尤爲心憂!”

“所以才讓你進駐錫縣,爲先鋒之軍!”

第一百一十九章 血戰葛坡 八第九百二十五章 長安的消息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國債第七百一十一章 天下亂,戰不休!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戰後大動作 二十第七百九十九章 劉虞病故第九百七十二章 鹽務 上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抵達前線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大戰啓 二第四百九十九章 醒來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曹操背水一戰的決心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故地重遊,故人重聚!第七百八十四章 荊州城戰役 下二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天子最後的爆發 四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剿匪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暗涌之下的許都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兩個黃雀第六百七十章 明豐錢莊第一百六十一章 閱兵 (補更,10/20)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搏命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柴桑之戰 九第四百五十八章 大漢名將皇甫嵩的恐怖 二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朕是大漢天子第五十四章 舞陰士族的驚懼 上第八百二十八章 扶持劉璋上位第八百九十七章 雷霆之擊破且蘭 上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王對王 六第一百一十九章 血戰葛坡 八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糧道爭奪 十一第六百三十七章 勇武論英雄,英雄定成敗!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滅燕 八第九百二十九章 夜晚第三百三十三章 大婚 六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新政辯論 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說服盧植第八百一十五章 牧龍圖,是你!!第九百九十二章 牧景的預感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重臨舞陰第九百七十三章 鹽務 中第七百一十一章 天下亂,戰不休!第一章 生存是一個大問題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功虧一簣 上第九百五十二章 最後的通牒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殲滅韓遂部 六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新政:清查人口!第一百零五章 自成一營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明豐錢莊的歸屬 三第六十一章 甄選教官 五第五十章 月黑風高夜 六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偷襲 九第五章 圖謀舞陰 四第三百五十四章 勤王聖旨傳天下 上第九十四章 蔣路獻策第八百六十九章 蔡圖的動作第四百二十二章 當爲人子,生死歸京! 上第九百六十二章 甜言蜜語第九百八十九章 奪南陽 十二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最終博弈 二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鄴城之變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胡昭和蔡邕的交流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長江口之戰 續四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 糧道爭奪 一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明魏血戰 三第九百五十一章 江東的動作第三百零七章 求賢令的爆發 下第五百五十七章 刺殺 上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決戰之雒陽失守 下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定雒陽 一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登基之前 三第五百九十六章 水軍初戰 中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司馬徽入渝都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上黨之戰 十六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官渡之戰,袁紹落幕 一第七百九十章 第一例外科手術第六百七十二章 荊州之驚 下第五百九十二章 南陽行 中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奪荊州 十五第七十一章 舞陰商戰 六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志向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中原酣戰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天子最後的爆發 十九第四百六十五章 出武關,入南陽! 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造印監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明魏決戰 六第七百五十七章 兵敗如山倒 下第五百三十五章 當家主母的風采 (補上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三大諸侯,各有心思! 下第七百八十章 問答之間第九百三十三章 兵敗,亡! 下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張榜 上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決戰上黨 十九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曹操和孫策的會面 下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先下手爲強 下第九百四十六章 五溪營第八百三十八章 彙報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構建一條防線第七百七十六章 雨中激戰第三百五十八章 拿下西涼第一千零八章 伊籍歸來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圍殺張飛 四
第一百一十九章 血戰葛坡 八第九百二十五章 長安的消息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國債第七百一十一章 天下亂,戰不休!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戰後大動作 二十第七百九十九章 劉虞病故第九百七十二章 鹽務 上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抵達前線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大戰啓 二第四百九十九章 醒來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曹操背水一戰的決心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故地重遊,故人重聚!第七百八十四章 荊州城戰役 下二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天子最後的爆發 四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剿匪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暗涌之下的許都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兩個黃雀第六百七十章 明豐錢莊第一百六十一章 閱兵 (補更,10/20)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搏命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柴桑之戰 九第四百五十八章 大漢名將皇甫嵩的恐怖 二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朕是大漢天子第五十四章 舞陰士族的驚懼 上第八百二十八章 扶持劉璋上位第八百九十七章 雷霆之擊破且蘭 上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王對王 六第一百一十九章 血戰葛坡 八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糧道爭奪 十一第六百三十七章 勇武論英雄,英雄定成敗!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滅燕 八第九百二十九章 夜晚第三百三十三章 大婚 六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新政辯論 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說服盧植第八百一十五章 牧龍圖,是你!!第九百九十二章 牧景的預感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重臨舞陰第九百七十三章 鹽務 中第七百一十一章 天下亂,戰不休!第一章 生存是一個大問題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功虧一簣 上第九百五十二章 最後的通牒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殲滅韓遂部 六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新政:清查人口!第一百零五章 自成一營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明豐錢莊的歸屬 三第六十一章 甄選教官 五第五十章 月黑風高夜 六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偷襲 九第五章 圖謀舞陰 四第三百五十四章 勤王聖旨傳天下 上第九十四章 蔣路獻策第八百六十九章 蔡圖的動作第四百二十二章 當爲人子,生死歸京! 上第九百六十二章 甜言蜜語第九百八十九章 奪南陽 十二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最終博弈 二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鄴城之變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胡昭和蔡邕的交流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長江口之戰 續四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 糧道爭奪 一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明魏血戰 三第九百五十一章 江東的動作第三百零七章 求賢令的爆發 下第五百五十七章 刺殺 上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決戰之雒陽失守 下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定雒陽 一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登基之前 三第五百九十六章 水軍初戰 中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司馬徽入渝都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上黨之戰 十六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官渡之戰,袁紹落幕 一第七百九十章 第一例外科手術第六百七十二章 荊州之驚 下第五百九十二章 南陽行 中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奪荊州 十五第七十一章 舞陰商戰 六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志向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中原酣戰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天子最後的爆發 十九第四百六十五章 出武關,入南陽! 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造印監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明魏決戰 六第七百五十七章 兵敗如山倒 下第五百三十五章 當家主母的風采 (補上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三大諸侯,各有心思! 下第七百八十章 問答之間第九百三十三章 兵敗,亡! 下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張榜 上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決戰上黨 十九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曹操和孫策的會面 下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先下手爲強 下第九百四十六章 五溪營第八百三十八章 彙報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構建一條防線第七百七十六章 雨中激戰第三百五十八章 拿下西涼第一千零八章 伊籍歸來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圍殺張飛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