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國家滅亡的根本原因

劉禪“嗯”了一聲,起身從後面拿出來一個長長的錦盒。

錦盒打開後,從裡面露出一雙雌雄寶劍。

“六兒,傳國玉璽明天投降的時候要用,卻是不能給你當信物了。好在你祖父憑藉一雙雌雄寶劍,戎馬一生建立了這蜀漢帝國。這一雙劍,就是蜀漢最正統的信物!現在爲父把它給你,你可以憑此,讓一些忠心的臣子知道我的意思,知道蜀漢最後的薪火選擇!”

劉尋接過雌雄寶劍,點頭道:“是,父皇。兒臣必不負這雙寶劍!”

劉禪從門外招了個小太監,命令道:“去把御林軍統領陳至和副統領一塊兒招來。”

然後劉禪回到御書房,把一卷卷帛制地圖拿了出來:“恂兒,南中七郡地域廣闊,地勢險要複雜,易守難攻。我這裡便是整個天下關於南中七郡最爲詳細的地圖!一部分是當年諸葛亮征討南蠻是所繪,一部分是大漢這幾十年來,斥候打探到的地勢的綜合。現在給你,希望能爲你的大業增添一分勝算吧!”

劉尋有些感動,拜謝道:“謝父皇!”

劉禪突然道:“恂兒,眼下京都城牆上還有不少士兵,南中七郡也算不錯的避難之地,你可知爲父爲何會輕易接受投降?”

劉尋也想知道劉禪心裡邊怎麼想的,只是之前不想多事。眼下聽劉禪主動提起,便好奇地問道:“不知父皇是如何想的?”

劉禪苦笑一聲,道:“先從這京都城說吧。別看現在城牆上警戒的士兵還有不少,其實真正的禁軍精銳在之前都被諸葛瞻帶走,戰死在綿竹了!現在的那些,多是各大豪門的護院、私兵,還有之前留下來的一些老弱病殘和剛召集的民夫。戰鬥力弱的不行不說,要是爲父真寧死不降,那些早就暗中投降了的豪門大戶的私兵就會打開城門,放鄧艾大軍進來!到時候,就不是投降而是階下囚了!”

劉尋大吃一驚:“局勢竟然惡劣到如此地步了嗎?”

劉禪點頭:“整個京都,只有皇宮的幾千御林軍是忠於父皇的精銳了。可是單憑他們,根本不行!”

劉尋問:“那麼,退守南中七郡呢?爲何也不可以?”

劉禪答:“這就是我今天爲什麼跟你說這些的原因了。你可知當今朝廷的士民薄上有多少人口?”

劉尋心道九年義務教育的歷史書也沒有這麼詳細啊。便說:“不知。”

劉禪幽幽地答:“共有民二十三萬戶,九十四萬口,兵十萬兩千,吏四萬人!”

劉尋大吃一驚!

憑着他那還算有兩把刷子的歷史水平,一聽這個數字就不對!

首先這個數字太少了。別說整個蜀漢,就是一個大郡也能有這麼多人!

然後是比例太不平衡了!不到一百萬的人口養着十萬多大軍和四萬官吏?真要這樣的話,農民早就全累死了。國家早就亡了,也不用曹魏來打。

“怎會如此?”劉尋驚訝又嚴肅地問道。

“自然是因爲士族門閥!”劉禪嘆息道:“首先這士族門閥有許多的佃農、奴僕甚至私軍,佔有很多的良田、物質。但這些卻不會被朝廷統計到,也就是不會給朝廷納糧稅、擔徭役,只給士族門閥交私糧私稅,做奴婢僕人、當私兵!損害朝廷的利益,肥了私人的家族!”

劉尋回憶以前學過的歷史知識,發現確實有這種情況。

而且這種情況在晉朝達到頂峰,最明顯的標誌就是出現了九品中正制,導致“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而奴僕更是沒有一絲生活的自由和尊嚴,也沒有任何可能脫離苦海的渠道!讓社會上層出現了極度的驕奢淫逸、下層出現了極度的被剝削壓迫!

以至於整個華夏民族力量出現極大的衰弱,被許多異族入侵,形成“五胡亂華”,華夏民族只差一點點就就被滅族了!

此種情況實在是細思極恐!

不過劉尋還是想聽聽劉禪的看法,便問道:“父皇,你認爲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有什麼解決的辦法呢?”

劉禪喘了口氣,答:“說起來,根源還要追溯到西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和孝廉舉薦制。因爲這個,官吏們官官相護,霸佔了舉薦孝廉的名額,得以世代做官。又能獨佔的儒家傳承,讓一般百姓接觸不到知識。所以形成了世家門閥。”

“而東漢光武大帝爲了復國,藉助了許多士族門閥的力量。更是給予他們崇高的地位和極大的財富、特權。結果慢慢尾大不掉,最終危及了整個國家,而我們劉氏皇族卻沒有能力將他們清除了。”

劉尋考慮到這些,不禁覺得身上的壓力又大了一層!之前事態緊急,只想着怎麼對付敵國了。眼下才發現,己國的士族門閥纔是一個更加強大而且也更加隱秘的對手!如果不能解決掉他們,即使暫時建立了勢力,也最終會被他們破壞殆盡!

劉尋問:“如今士族都有哪些具體的特權?”

劉禪答:“首先士族擁有大量山林田澤,卻不納糧稅、不擔徭役,十分富有。而且,士族的奴婢僕人、佃戶私軍都是士族的私有財產,國法管不着。這就讓許多窮苦農民或被迫或自願把田地投效給士族,以躲避糧稅或逃脫罪行。”

“而且士族有着書籍、知識傳承,又掌握着孝廉考覈制度,國家官員只能從他們中間選。下層百姓沒辦法報效國家,而國家治理卻離不開這些士族。”

“士族又地位很高,比如皇室對待名士也只能以禮相待。士族特權很多,比如不納稅、可以見官不拜、有無限制的財產奴僕……”

劉禪說了很多士族掌握的力量。劉尋聽的十分心驚。總結起來,士族既掌握大量財產,如奴僕、田地,又掌握極大權利,如孝廉考覈、地方官擔任。本身有地位和特權,還壟斷着知識傳承、掌握着輿論導向!

最重要他們最喜歡損公肥私。這樣,國家力量弱了、錢糧不夠了,只能從普通老百姓身上吸血,加重百姓負擔。百姓無力承受了,要麼破敗滅亡,要麼揭竿而起,要麼投效士族,成爲士族門閥的私人奴隸,壯大士族門閥的力量。從而形成新一輪的惡性循環……

士族門閥就是在這種無限制的損公肥私的過程,先後毀了東漢、蜀漢、晉國,最後使得門閥世家掌控天下!讓人們信奉“沒有千年的國家,只有千年的世家!”

真是一個根深蒂固、極度強大的對手!

還好,劉尋來自後世,知道門閥世家的致命敵人——科舉制!

當唐朝科舉制興起的時候,下層優秀人才通過科舉不斷的向上層流動,門閥世家再也無法把持大量的財富和權利,不斷衰落,最終轟然崩塌,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唐宋時期,再無門閥!

這讓劉尋出去建立勢力,重新建國的信心增強了無數倍!看吧,這個時期所有皇室都無法解決的至高難題,我的心中已經有了完整的解決方法!而且是經歷了千年歷史檢驗的,保證正確!

劉尋試探着問劉禪:“父皇可知道解決這些士族門閥的辦法?”

劉禪搖頭嘆息:“我若是有能力解決他們。我大漢就不會亡了!他們纔是我大漢亡國的根本原因啊!所謂親賢臣、遠小人,也不過是緩解一下滅亡的時間罷了。恂兒,我今日與你說,就是想讓你從一開始就注意到這個隱藏的敵人!從一開始就對他們進行限制、打壓。當然,若是我兒萬幸能夠找到解決的辦法,則我大漢帝國千秋萬代、綿延不絕也!”

劉尋心道我現在已經知道解決的辦法了。只是能不能成功在南中七郡建立勢力、進而復國,把這個解決的辦法真正運用起來,卻還不得而知呢!

不過劉尋不能表現出來,只能點頭應允到:“是,父皇。孩兒一定謹記您的教誨,爭取清除士族門閥這個皇室的敵人!”

第七十六章 鍾會稱王!第二百二十三章 國戰單挑(下)第二百一十二章 士族的小動作第三百六十三章 分糧分錢第二百五十七章 僕族煙消雲散第二百三十章 神奇的華夏王城!第二百五十章 刺殺起!第三百二十七章 晉國的應對(下)第十九章 悲催的追兵第二百三十四章 動亂之始(2)第一百零六章 佈局第三百七十四章 三省九部的設想第一百九十六章 賜姓第九十五章 南中亂鬥第二百零九章 詭譎歷史:黑帝吳麒?第二十一章 借兵七色劍和傳承七彩球第二百四十六章 敢問店家第六章 殿中都督張通第六十三章 抵達南蠻!第二百六十六章 瑞嘉公主第十四章 投降派追擊!第一百零九章 暴走的關雲(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南征扶餘國第九十七章 剷除二李家!第二百三十五章 動亂之始(3)第二百三十九章 紮營第二百二十八章 斬盡奸邪!第二百零四章 落難國王第五十七章 複雜局勢第二百零四章 落難國王第九十章 魏蜀吳要聯合?第三百七十章 再開科舉第三百四十五章 噴火與吐水第三百零六章 郭紫馭懷孕第六十七章 劉尋的承諾第八十一章 司馬昭的謀算第三百八十五章 劉尋到,青州復!第八十二章 曹奐的謀算第一百四十章 全勝!第二百二十章 潛入第一百二十八章 都沒想到:好堅決!第二百二十章 潛入第二百九十一章 圍剿劉尋第二百二十三章 國戰單挑(下)第三百零七章 被震驚的凌冬第三百二十四章 胡奮逃跑第一百四十三章 兩京制第三百六十六章 吳國滅亡第二百八十九章 商量攻晉國第二百四十六章 敢問店家第二百三十一章 長高糕點和縮小糕點第三百一十五章 採擷我不第三百六十三章 分糧分錢第六十二章 各方風雲!第三百九十章 夏侯魏國投降第八十二章 曹奐的謀算第二百零六章 選妃心思第二百六十二章 終於離去第三十三章 斬害羣之馬!第二百三十一章 長高糕點和縮小糕點第一百四十九章 可憐的黃薇第五十章 一網打盡!第二百七十八章 劉尋的侷限第九十八章 吾道何孤!第一百二十三章 黜落法立威第一百七十一章 魏晉大戰!第二十章 孔明遺寶!第三百七十三章 人民更好的生活第一百四十章 全勝!第一百七十一章 魏晉大戰!第八十九章 火蛟營第十二章 御林軍和特務組織第二百六十二章 終於離去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運二年過完了第九十五章 南中亂鬥第一百七十三章 姜維耍桓彝第一百七十六章 劉尋的任命第二百八十五章 三人面聖第一百二十三章 黜落法立威第一百零八章 暴走的關雲(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入京都第六十三章 抵達南蠻!第七十四章 姜維獻計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熊之死第七十三章 鄧艾之死!第三百八十五章 劉尋到,青州復!第二百八十六章 知識傳播之基第六十七章 劉尋的承諾第三十六章 陣前鬥將!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晉的“奇人異士”第七十一章 寫《陳情表》的李密第一百九十七章 商量好第五十六章 全據犍爲郡!第四十三章 改編軍隊(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想要好多糧食!第一百零九章 暴走的關雲(下)第二百七十章 戰後的盛宴第一百八十五章 時機到了第三百八十三章 扳回一局第一百七十一章 魏晉大戰!
第七十六章 鍾會稱王!第二百二十三章 國戰單挑(下)第二百一十二章 士族的小動作第三百六十三章 分糧分錢第二百五十七章 僕族煙消雲散第二百三十章 神奇的華夏王城!第二百五十章 刺殺起!第三百二十七章 晉國的應對(下)第十九章 悲催的追兵第二百三十四章 動亂之始(2)第一百零六章 佈局第三百七十四章 三省九部的設想第一百九十六章 賜姓第九十五章 南中亂鬥第二百零九章 詭譎歷史:黑帝吳麒?第二十一章 借兵七色劍和傳承七彩球第二百四十六章 敢問店家第六章 殿中都督張通第六十三章 抵達南蠻!第二百六十六章 瑞嘉公主第十四章 投降派追擊!第一百零九章 暴走的關雲(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南征扶餘國第九十七章 剷除二李家!第二百三十五章 動亂之始(3)第二百三十九章 紮營第二百二十八章 斬盡奸邪!第二百零四章 落難國王第五十七章 複雜局勢第二百零四章 落難國王第九十章 魏蜀吳要聯合?第三百七十章 再開科舉第三百四十五章 噴火與吐水第三百零六章 郭紫馭懷孕第六十七章 劉尋的承諾第八十一章 司馬昭的謀算第三百八十五章 劉尋到,青州復!第八十二章 曹奐的謀算第一百四十章 全勝!第二百二十章 潛入第一百二十八章 都沒想到:好堅決!第二百二十章 潛入第二百九十一章 圍剿劉尋第二百二十三章 國戰單挑(下)第三百零七章 被震驚的凌冬第三百二十四章 胡奮逃跑第一百四十三章 兩京制第三百六十六章 吳國滅亡第二百八十九章 商量攻晉國第二百四十六章 敢問店家第二百三十一章 長高糕點和縮小糕點第三百一十五章 採擷我不第三百六十三章 分糧分錢第六十二章 各方風雲!第三百九十章 夏侯魏國投降第八十二章 曹奐的謀算第二百零六章 選妃心思第二百六十二章 終於離去第三十三章 斬害羣之馬!第二百三十一章 長高糕點和縮小糕點第一百四十九章 可憐的黃薇第五十章 一網打盡!第二百七十八章 劉尋的侷限第九十八章 吾道何孤!第一百二十三章 黜落法立威第一百七十一章 魏晉大戰!第二十章 孔明遺寶!第三百七十三章 人民更好的生活第一百四十章 全勝!第一百七十一章 魏晉大戰!第八十九章 火蛟營第十二章 御林軍和特務組織第二百六十二章 終於離去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運二年過完了第九十五章 南中亂鬥第一百七十三章 姜維耍桓彝第一百七十六章 劉尋的任命第二百八十五章 三人面聖第一百二十三章 黜落法立威第一百零八章 暴走的關雲(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入京都第六十三章 抵達南蠻!第七十四章 姜維獻計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熊之死第七十三章 鄧艾之死!第三百八十五章 劉尋到,青州復!第二百八十六章 知識傳播之基第六十七章 劉尋的承諾第三十六章 陣前鬥將!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晉的“奇人異士”第七十一章 寫《陳情表》的李密第一百九十七章 商量好第五十六章 全據犍爲郡!第四十三章 改編軍隊(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想要好多糧食!第一百零九章 暴走的關雲(下)第二百七十章 戰後的盛宴第一百八十五章 時機到了第三百八十三章 扳回一局第一百七十一章 魏晉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