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官、吏之別

接下來的幾天裡,劉尋又接見了其他一些工匠,給他們分配了各種任務。

比如讓幾個經驗非常豐富的尋礦人,在南中地區仔細搜尋各種礦產。讓種桑養蠶的人選定地方,繼續從事本行。讓老農配合官府,去各地指導農業耕種,以免一些大戶人家不種糧食,種一些花卉什麼的。還有看看可有農產品不適宜當地環境的情況。

說到糧食,劉尋知道,現代現在有一種野菜叫做蕨菜。還有一種很少見的粗糧,叫做蕨根粉。

蕨根粉就是蕨菜的根子,曬乾、磨碎之後的東西。可以當作一種副糧吃。不過,現代的蕨根粉都是精製的,裡面添加了一些其他的營養物質。

但不精製的蕨根粉也能吃。而蜀地因爲多山、多有科斯特地貌,很適應蕨菜的生長,所以蕨菜長得非常多!蜀人知道吃蕨菜葉子,卻從來不知道蕨菜根子也能吃。

於是劉尋發佈了一道政令,讓全國的人,凡是有蕨菜的地方,都把蕨菜的根子挖出來,洗淨,曬乾,磨成粉,然後當成麪粉的補充吃。

有很多人懷疑劉尋政令裡的方法,說傻人出傻令。不過這個政令不像造紙,這個政令一兩天就能試驗出真假。

有些人懷着半信半疑的想法,去挖了蕨根,並且磨成粉。一吃之下,果然是能吃的!

於是這些人立馬高興地向鄰居們宣揚、炫耀。

這下子變成了鄰居們半信半疑,紛紛去採集蕨根粉嘗試了。嘗試之後,很多人紛紛驚歎萬分:“天哪,蕨根粉居然能吃?我這個普通百姓都不知道的事兒,皇上是怎麼知道的?皇上難道不是應該每天吃山珍海味嗎?”

“嗚嗚嗚……沒想到這蕨根粉也能吃。我記得上次家裡鬧饑荒,我女兒都餓死了!要是知道這東西能吃,我女兒的命就該保住了!”

第一批去採集蕨根粉的人紛紛驕傲地宣稱:“看吧。我就知道皇上雄才大略、英明神武,怎麼會騙我們老百姓呢?”

“沒錯沒錯。之前皇上召集各地工匠的時候,你們都說皇上傻。我就知道是皇上太過英明瞭,你們這些凡夫俗子根本看不懂!”

“咦?李三,之前不是你說皇上傻說的最多嗎?我記得清清楚楚呢。今兒怎麼改口了?”

“這個,這個這個……”

蕨根粉能吃的消息迅速的在整個大漢國傳開。不但所有的百姓都知道了,官員們也都知道了。

那些有蕨菜生長的地方的百姓,自然是十分高興,山呼萬歲。還沒有蕨菜生產的地方,百姓們則是嘆氣不已。

從這裡也能看出一個問題,那就是蜀漢的百姓們都窮怕了。能多獲得一部分糧食,就給喜歡壞了。

由於蕨菜根長年累月的生長、積累,沒有被人採集過,所以量是很大的。今年單憑蕨根粉,能讓大漢的糧食增長三層以上!不過明年就不行了,一年的時間根本生長不了多少。

而劉尋,也因爲這個能短暫取得效益的政令。有摘掉“傻瓜”稱號的趨勢。

最起碼,雖然劉尋還是不禁別人議論,但明着說他傻瓜的人卻沒有了。

劉尋除了召集各類有技藝的人,發展國家的生產力,增加國家的基礎物質以外。還在行政系統上繼續動了手腳。

有了士族被滅的前車之鑑,這一次劉尋提出來的意見,雖然跟其他國家的措施比,同樣顯得很荒謬。但是卻沒有人站出來明着反對了,而且,竟然還有不少人出來支持。

劉尋提出來的意見,是對小吏進行考覈,擇優提拔爲官員!

這句話在現在人看來,沒有什麼好奇怪的。因爲在現代人的印象中,吏不就是小官嗎?小官兒做得好,提拔成大官也是正常的嘛。

但是在三國,哦不是,如今是四國的時代,官和吏是嚴格分開的!

官,指的是統治階級,哪怕最小的從九品官都一樣。但吏不同,吏是被統治階級,只能說是在民間算比較會辦事的。

官一輩子也不會被貶爲吏,哪怕犯了錯,被剝奪了官位,也只是回家而已?什麼?有人說回家不如當吏?那隻能說現代的情況跟漢代差距太大了。

在漢代,回家還算得上是清流名士,跟官員能平輩論交。但是成了吏?那簡直是一種恥辱!是完全脫離了清流名士的行爲,是自甘墮落成爲賤民的行爲!

而吏呢?無論做得有多好,能力有多強,只可能被官所倚重,但絕不可能升級爲官!這是兩個不同的階級,如同天堂和地獄。

兩者的待遇也是千差萬別。就地位而言,那是主人和奴僕的地位差別。就財富而言,士族官員可以擁有連州跨郡的土地、莊園、山林、河澤,以家族的形式,形成一個隱秘的自治的小帝國,也就是大門閥。但是小吏?你要是膽敢佔有在一個縣範圍內的數層土地,那就可以人頭搬家了。

而在工作上。高官們一般只拍腦袋決定一些大政方針,然後就每天郊遊、談玄、聚會、鬥富、比風流了。真正的事兒,全部都是小吏在幹。所以真正瞭解國家底層情況的,是小吏。對老百姓的慈善、剝奪、或者欺壓,也是這些小吏們直接乾的。當然幕後主使還是高官。

所以在本來的歷史上,大晉實行九品中正制以後,就衍生出了一個成語,叫“清官濁吏”。形象地比喻了啥都不幹的“清閒之官”,和成天四處跑腿,還揹負了罵名的“污濁之吏”。

這種混蛋的體制,很快就導致了大晉國力衰弱,五胡亂華開始!

嚴格地說,劉尋之前封工匠首領九品官,招來幫助他們的小吏,封從九品官等,都是違反了這種規則。但誰讓劉尋是皇帝呢?有制定和廢除規則的權利,所以沒人敢說。

這次,劉尋直接提出要在小吏中考覈,把其中優秀的提拔爲官員。這對於社會的震撼程度也是地震級的!

可惜南中官民早就經歷習慣了地震,連十級大地震都經歷過了,何況這個?

所以,只有人膽敢偷偷罵劉尋一句昏庸無道!反倒有一些忠心的人,比如吳濟、顏淵,爲了大漢的官員人才着想,很是贊同!

第三百八十五章 劉尋到,青州復!第一百五十四章孫香穎第二百三十四章 動亂之始(2)第二百三十二章 尊麒王劍!第二百一十五章 扶餘國的慶典第四十五章 去滅馮家!第一百零六章 佈局第三百五十九章 吳軍全滅第三百一十三章 扶餘國滅!第三百一十二章 南征扶餘國第二百七十五章 百越歸順第二百八十四章 處內政第三百九十章 夏侯魏國投降第二十五章 軍師聯盟(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長高糕點和縮小糕點第十八章 陣中奇遇!第三百一十七章 莫西吉子第二章 上中下三策第十章 初見劉禪第一百七十三章 姜維耍桓彝第九十三章 造反的五門閥第三百三十六章 再次遷都第二百三十六章 亂起第三百八十章 太原城破第二百九十二章 故技重施第一百三十二章 曹奐在幹嘛第一百五十五章 謝主隆恩!第六十九章 議事第二百三十二章 尊麒王劍!第二百八十五章 三人面聖第一百二十二章 同樣關鍵的時刻!第二百四十八章 幸運與不幸第一百八十三章 悲催的氐族第一百零二章 司馬昭對鍾會第二百三十五章 動亂之始(3)第二百八十一章 出走士族的惶恐第一百四十二章 國都、年號。第三百八十九章 晉國,滅!第九十三章 造反的五門閥第三百三十二章 原始手雷嚇退大軍第五十四章 關雲相親第一百七十二章 司馬炎的不順第三百零一章 司馬亮醒來後第三十一章 待我歸來時……第三十九章 魏延後人,魏續!第一百八十三章 悲催的氐族第三十章 陰險狡詐的馮家!第一百九十六章 賜姓第一百二十章 姜維的僭越和犧牲!第六十六章 劍鞘與劍第三百三十三章 石苞自刎第二百六十六章 瑞嘉公主第二百六十二章 終於離去第一百零三章 真真假假離間計第三百一十三章 扶餘國滅!第七十五章 鍾會造反!第七十三章 鄧艾之死!第七十九章 以鬥爭求和平!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的受了第三百六十一章 吳國的應對第二百六十七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五十三章 主力軍營第九十七章 剷除二李家!第一百一十三章 田續之死第九十四章 郡城淪陷!第十八章 陣中奇遇!第三百八十四章 青州漢軍危急第三百一十四章 新增二郡第五十四章 關雲相親第五十章 一網打盡!第一章 亡國還是復起?!第二百四十七章 民心在我第五十章 一網打盡!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復江陽城!第一百二十一章 劉尋在幹嘛第二百九十二章 故技重施第三百六十四章 巴丘破,赤壁泛舟第二十三章 開始的開始(下)第五十一章 戰役完畢第一百九十三章 開學第六章 殿中都督張通第二百七十八章 劉尋的侷限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運二年過完了第三百一十四章 新增二郡第二百三十七章 亂起(2)第三十八章 詭譎,詐敗?第五十四章 關雲相親第三百三十章 天兵降臨第二百二十章 潛入第二百七十五章 百越歸順第三百八十三章 扳回一局第五十三章 魏續攻城第三百三十九章 第一次科舉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一年的籌謀第一百三十九章 清掃!第五十二章 習文學武第九十九章 三萬南蠻大軍到!第一百四十四章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第三百二十章 三國伐晉!(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晉國的應對(上)
第三百八十五章 劉尋到,青州復!第一百五十四章孫香穎第二百三十四章 動亂之始(2)第二百三十二章 尊麒王劍!第二百一十五章 扶餘國的慶典第四十五章 去滅馮家!第一百零六章 佈局第三百五十九章 吳軍全滅第三百一十三章 扶餘國滅!第三百一十二章 南征扶餘國第二百七十五章 百越歸順第二百八十四章 處內政第三百九十章 夏侯魏國投降第二十五章 軍師聯盟(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長高糕點和縮小糕點第十八章 陣中奇遇!第三百一十七章 莫西吉子第二章 上中下三策第十章 初見劉禪第一百七十三章 姜維耍桓彝第九十三章 造反的五門閥第三百三十六章 再次遷都第二百三十六章 亂起第三百八十章 太原城破第二百九十二章 故技重施第一百三十二章 曹奐在幹嘛第一百五十五章 謝主隆恩!第六十九章 議事第二百三十二章 尊麒王劍!第二百八十五章 三人面聖第一百二十二章 同樣關鍵的時刻!第二百四十八章 幸運與不幸第一百八十三章 悲催的氐族第一百零二章 司馬昭對鍾會第二百三十五章 動亂之始(3)第二百八十一章 出走士族的惶恐第一百四十二章 國都、年號。第三百八十九章 晉國,滅!第九十三章 造反的五門閥第三百三十二章 原始手雷嚇退大軍第五十四章 關雲相親第一百七十二章 司馬炎的不順第三百零一章 司馬亮醒來後第三十一章 待我歸來時……第三十九章 魏延後人,魏續!第一百八十三章 悲催的氐族第三十章 陰險狡詐的馮家!第一百九十六章 賜姓第一百二十章 姜維的僭越和犧牲!第六十六章 劍鞘與劍第三百三十三章 石苞自刎第二百六十六章 瑞嘉公主第二百六十二章 終於離去第一百零三章 真真假假離間計第三百一十三章 扶餘國滅!第七十五章 鍾會造反!第七十三章 鄧艾之死!第七十九章 以鬥爭求和平!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的受了第三百六十一章 吳國的應對第二百六十七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五十三章 主力軍營第九十七章 剷除二李家!第一百一十三章 田續之死第九十四章 郡城淪陷!第十八章 陣中奇遇!第三百八十四章 青州漢軍危急第三百一十四章 新增二郡第五十四章 關雲相親第五十章 一網打盡!第一章 亡國還是復起?!第二百四十七章 民心在我第五十章 一網打盡!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復江陽城!第一百二十一章 劉尋在幹嘛第二百九十二章 故技重施第三百六十四章 巴丘破,赤壁泛舟第二十三章 開始的開始(下)第五十一章 戰役完畢第一百九十三章 開學第六章 殿中都督張通第二百七十八章 劉尋的侷限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運二年過完了第三百一十四章 新增二郡第二百三十七章 亂起(2)第三十八章 詭譎,詐敗?第五十四章 關雲相親第三百三十章 天兵降臨第二百二十章 潛入第二百七十五章 百越歸順第三百八十三章 扳回一局第五十三章 魏續攻城第三百三十九章 第一次科舉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一年的籌謀第一百三十九章 清掃!第五十二章 習文學武第九十九章 三萬南蠻大軍到!第一百四十四章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第三百二十章 三國伐晉!(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晉國的應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