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歸來

然後再次傳送到外面。

秦嶺之巔,三百多御林軍一邊喝着小酒曬太陽,一邊討論着劉尋什麼時候回來。

雪下了又去,花兒謝了又開,從去年深秋到今年春天,御林軍們等了四個多月了。

唯一的任務就是每隔十天,向長安城報告一次:一切如常,啥事沒有。然後就能得到御林軍中最好的待遇,真是閒的骨頭都生鏽了。堂堂御林軍戰鬥力直線往下降。

這天,他們仍然在百無聊賴的閒着。突然半空中出現了一道光劍,隨後是第二道、第三道……

漫天光劍出現,布成了一座神秘地大陣,蔓延出神秘的氣息。御林軍們卻不驚反喜,一個個扔掉手裡的東西站起來歡呼道:“皇上回來了,皇上要回來了!”

果然,那光劍組成的陣法裡,驀地出現一道人影,正是劉尋!

劉尋自半空中飄然而落,看到三個御林軍策馬狂奔而去,應該是到朝廷裡報信去了。

“恭迎皇上歸來!”

一衆御林軍眼見劉尋自半空中出現,氣勢如虹,威勢逼人,哪怕沒有刻意發揮,也如同一輪大日般讓他們心中顫抖,連忙跪了下來恭迎。

劉尋落到地上,笑道:“衆卿平身。好久沒有見到你們了,朕也覺得挺孤獨的。那什麼,林粼,你跟朕講一講這幾個月以來發生了各種事兒。咱們邊走邊聊。對了,朕的龍袍有沒有準備好一套新的?”

林粼是這一隊御林軍的頭目,連忙起身道:“皇上,早就準備好了。”

說完連忙拿來了一套龍袍。

其他人見劉尋比較開心隨和,也都起來了,打起儀仗來。

劉尋一面坐上了十六個人擡的大轎子,一面跟在旁邊侍候的林粼聊天。林粼說,最近幾個月,國內局勢非常平穩,朝中大臣都在按照劉尋的吩咐做事,劉尋的政策得到了很好的施行。

因爲劉尋之前的變革比較大,區區幾個月的時間,整個國家都在消化吸收之中,所以壓根沒人有精力找別的亂子。

現在,科舉考試已經完成的差不多了,只有最後的殿試需要劉尋親自考覈了。

一切都發展的不錯,劉尋很是高興。

走了半天,遇到了一支大軍,正是朝廷派來接劉尋回去的。

劉尋問了一下他們最近軍隊的訓練,得知在姜維的主導下,在霍戈和武安家等人的操練下,整個國家的軍隊都在有條不紊的恢復元氣,中軍也已經補齊到五萬人了。

劉尋覺得不錯。看樣子,等科舉完成之後,很快就可以再一次的進攻晉國了。

劉尋快到長安城的時候,發現整個朝廷大小官員都在城外跪着迎接自己。劉尋走近了,文武百官就在吳濟和姜維等帶領下,發出排山倒海般的叩拜聲:“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入了城,進了皇宮。桌子上的奏摺多的好像小山一樣高。雖然朝廷中有吳濟、姜維等,可以決定各種大小事務。但是真正重大的事兒,以及每過一段時間的總結,還得給劉尋看,等着陛下聖裁呢。

劉尋見了無奈,只得把奏摺批閱了,然後再搞殿試的事兒。

還好,通過批閱奏摺,劉尋對大漢這幾個月以來的發展變化更加清楚。

各方面,發展的都很不錯,頗有一些百廢待興的意味。

也是,大漢沉淪了有一個世紀了,也該重新散發出活力了!

這天,到了劉尋定下來的進行殿試的日子,全國最頂尖的年輕學者都彙集到了長安,進入皇宮,供劉尋考察。

這個時候,科舉纔剛剛出世,吸引力並不是很大,還沒有白髮蒼蒼的人爲了博取功名來考試。

劉尋一大早,穿好了龍袍,顯得很有威儀,然後來到了皇宮中的慶思殿。

入內就見十多個學子在那裡等待着。他們起得更早,已經做好了應試的準備。

寬闊的大殿裡只有十幾個人考試,還比較空曠。但劉尋毫不氣餒,等科舉制的名聲大了起來,人們就會趨之若鶩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學子們參拜。

劉尋讓他們平身。

然後開門見山的就說道:“各位都是大漢很有才學的才子,各種白領應該都會很好。先按照平常考試的題目,做上一番,把才學展現出來讓朕看看!”

這是應有之義,學子們老老實實的開始出寫文章,到做詩詞,到寫策論,到處理政事、俗事。

劉尋看了一番,而且不愧是從全國選拔出來的尖子生,這些東西完全難不倒他們。

於是,劉尋用出了最後的題目,道:“現在,百工院正在研究出一件又一件能讓人生活更好的東西,或者能讓軍隊更強大的東西。而儒學等學問在治理百姓方面也是功不可沒。你們認爲,哪一種才能夠最終讓人生活越來越好呢?”

“還有,現在信道家的多,信佛家的也不少,或者還有其他的信仰。其中有一種人信仰的是人類的祖先,認爲以前的東西都比現在的好,一切都要向先祖學習。還有一種人信任的是自己,因爲自己在學到祖先智慧的基礎上,能夠做的更好,達到今勝於昔,來勝於今的地步。你們覺得哪一種是對的呢?”

這就涉及到意識形態方面的東西了。劉尋是在隱晦地問:你是唯心主義還是唯物主義?是覺得人精神境界高,才能生活的更好,還是科技發展快,才能生活的更好?你是信人,還是信神?

要知道,劉尋是堅定的馬克思唯物主義信仰者。雖然他用長高糕騙敵人的時候,自稱是神靈轉世。但是,自己勢力之內的掌權者,一定要跟自己的思想保持高度一致才行!不能在騙敵人的時候把自己也給騙了。

就算是建立華夏王城秘境的人物,劉尋一直認爲他是一名強大的生物,而不是無所不能的神。

所以,對於學子們來說,你要是信仰某個神,認爲神是至高無上的,人的生死禍福由神來決定,那就玩完了,在大漢,以後絕對不可能升遷到關鍵的位置上!

第一百六十三章 氐族全軍覆沒!第三百四十四章 練法天象地第三百五十一章 君臣父子再相見第五十七章 複雜局勢第二十八章 指點江山(下)第二百八十四章 處內政第二百五十九章 螢火生孩第八十六章 姜維計中計第九十二章 應對之策第二百一十六章 殘忍的盟誓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魏使者第三十二章 悽慘的平民第二百三十五章 動亂之始(3)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影兒第三百二十七章 晉國的應對(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僕族煙消雲散第一百五十章 登基前夕第八十九章 火蛟營第一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二十章 孔明遺寶!第一百九十八章 螢火懷孕第二百九十四章 楊琦將軍第九十五章 南中亂鬥第一百零二章 司馬昭對鍾會第二百五十九章 螢火生孩第一百二十八章 都沒想到:好堅決!第二百五十四章 功成!第四十七章 攻破城堡!第一百六十九章 小吏的羨慕第七十五章 鍾會造反!第二百一三章 戰事又起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運二年過完了第一百七十章 姜維搶劫第一百九十二章 抓鬮第二百六十四章 再聚朝臣第三百八十三章 扳回一局第三百八十二章 青州開戰第二百七十六章 最後的叛軍第二百七十八章 劉尋的侷限第一百二十九章 許你選擇怎麼死!第五十章 一網打盡!第三章 欲收謀臣第十八章 陣中奇遇!第九十三章 造反的五門閥第三百二十章 三國伐晉!(三)第九十二章 應對之策第一百一十七章 張瑛潛入第二百九十一章 圍剿劉尋第二百九十五章 接受投降嗎?第七十一章 寫《陳情表》的李密第三百八十六章 司馬炎的絕望第八十章 兩件禮物第七章 關羽的孫子第四章 卻正卻令先!第三百九十章 夏侯魏國投降第二百五十二章 吃蟲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暴君,暴君!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變傻了……第三百六十章 吳國的恐慌第三百零五章 東吳新帝第一百二十二章 同樣關鍵的時刻!第二百八十章 叟族滅第九十二章 應對之策第七十三章 鄧艾之死!第五章 三問三答收謀臣第二百六十七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七十二章 司馬炎的不順第十章 初見劉禪第二百零八章 找到紅薯第八十章 兩件禮物第二百三十一章 長高糕點和縮小糕點第七十四章 姜維獻計第一百四十三章 兩京制第二百五十八章 太守造反第六十章 立南漢政權!第二百二十五章第二百六十六章 瑞嘉公主第九十八章 吾道何孤!第三百七十四章 三省九部的設想第五十二章 習文學武第一百五十四章孫香穎第九十二章 應對之策第三百六十二章 西陵城破,步家亡第三十七章 神秘?滅楊子!第二百三十五章 動亂之始(3)第二百八十四章 處內政第三百五十六章 泗水對峙第三百八十六章 司馬炎的絕望第二十六章 鴛鴦浴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婚第三百七十三章 人民更好的生活第七十三章 鄧艾之死!第三百六十一章 吳國的應對第二百一十六章 殘忍的盟誓第二百零七章 雅瀘月想當妃子啦!第三百零三章 退避三舍第三十四章 跪謝、離去第一百九十四章 適合侵略南方!第二百五十五章 張護雄的決斷第一百四十二章 國都、年號。
第一百六十三章 氐族全軍覆沒!第三百四十四章 練法天象地第三百五十一章 君臣父子再相見第五十七章 複雜局勢第二十八章 指點江山(下)第二百八十四章 處內政第二百五十九章 螢火生孩第八十六章 姜維計中計第九十二章 應對之策第二百一十六章 殘忍的盟誓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魏使者第三十二章 悽慘的平民第二百三十五章 動亂之始(3)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影兒第三百二十七章 晉國的應對(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僕族煙消雲散第一百五十章 登基前夕第八十九章 火蛟營第一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二十章 孔明遺寶!第一百九十八章 螢火懷孕第二百九十四章 楊琦將軍第九十五章 南中亂鬥第一百零二章 司馬昭對鍾會第二百五十九章 螢火生孩第一百二十八章 都沒想到:好堅決!第二百五十四章 功成!第四十七章 攻破城堡!第一百六十九章 小吏的羨慕第七十五章 鍾會造反!第二百一三章 戰事又起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運二年過完了第一百七十章 姜維搶劫第一百九十二章 抓鬮第二百六十四章 再聚朝臣第三百八十三章 扳回一局第三百八十二章 青州開戰第二百七十六章 最後的叛軍第二百七十八章 劉尋的侷限第一百二十九章 許你選擇怎麼死!第五十章 一網打盡!第三章 欲收謀臣第十八章 陣中奇遇!第九十三章 造反的五門閥第三百二十章 三國伐晉!(三)第九十二章 應對之策第一百一十七章 張瑛潛入第二百九十一章 圍剿劉尋第二百九十五章 接受投降嗎?第七十一章 寫《陳情表》的李密第三百八十六章 司馬炎的絕望第八十章 兩件禮物第七章 關羽的孫子第四章 卻正卻令先!第三百九十章 夏侯魏國投降第二百五十二章 吃蟲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暴君,暴君!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變傻了……第三百六十章 吳國的恐慌第三百零五章 東吳新帝第一百二十二章 同樣關鍵的時刻!第二百八十章 叟族滅第九十二章 應對之策第七十三章 鄧艾之死!第五章 三問三答收謀臣第二百六十七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七十二章 司馬炎的不順第十章 初見劉禪第二百零八章 找到紅薯第八十章 兩件禮物第二百三十一章 長高糕點和縮小糕點第七十四章 姜維獻計第一百四十三章 兩京制第二百五十八章 太守造反第六十章 立南漢政權!第二百二十五章第二百六十六章 瑞嘉公主第九十八章 吾道何孤!第三百七十四章 三省九部的設想第五十二章 習文學武第一百五十四章孫香穎第九十二章 應對之策第三百六十二章 西陵城破,步家亡第三十七章 神秘?滅楊子!第二百三十五章 動亂之始(3)第二百八十四章 處內政第三百五十六章 泗水對峙第三百八十六章 司馬炎的絕望第二十六章 鴛鴦浴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婚第三百七十三章 人民更好的生活第七十三章 鄧艾之死!第三百六十一章 吳國的應對第二百一十六章 殘忍的盟誓第二百零七章 雅瀘月想當妃子啦!第三百零三章 退避三舍第三十四章 跪謝、離去第一百九十四章 適合侵略南方!第二百五十五章 張護雄的決斷第一百四十二章 國都、年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