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督雍涼處心刁難

西縣畢竟只是一座小小的城池,而且張合的長安大軍此刻正在宛城鏖戰,整個隴西的魏軍兵力都顯得有些薄弱。天水太守馬遵雖然知道西縣被蜀漢大軍進逼,卻也不敢派兵馬救援,一心想要固守天水,等候援軍。這樣西縣不過只有千餘守軍,在關興的強大攻勢之下,只用了半天便迫使守將開門投降。次日趙舒便親率大軍入駐,卻見關興肩上白布包裹,不禁問道:“安國傷勢如何?”關興仍舊面無表情,冷冷答道:“並無大礙。”旁邊副將卻道:“攻城之時,關將軍身先士卒,總是衝殺在最前面,所以才……”話還沒有說完,就被關興恨恨地瞪了一眼,嚇得急忙禁口不言。

趙舒素知關興作戰勇猛,對於武將來說,受些傷也不算大事,但見關興如此動作,又知道他不肯過多的與自己交流,只得轉謂葉楓道:“等下替安國看看。”葉楓還不曾答應,關興卻道:“區區小傷,不必勞大將軍掛懷。”乃打馬而去。趙舒心中仍舊有些不放心,復問關興部下,得知果然傷勢不重,才得作罷。

蜀漢大軍在西縣休整兩日,便得報魏帝曹叡知曉趙舒出兵北伐,乃使夏侯懋爲雍涼大都督,節制雍涼各處軍馬迎敵,已至天水。而西涼猛將韓德早率涼州諸路軍馬五萬到來,見夏侯懋之後,請爲前部,前軍直抵西縣城外三十里。前日西縣之戰,不過牛刀小試,如今魏軍集結雍涼大軍約有十萬,纔是兩國在隴西的主力決戰,蜀漢衆將無不積極準備。趙舒深知宛城戰端已開,曹叡便不會輕易放棄,而對於隴西各郡大約只是要求固守,而等宛城戰罷,再集中兵力前來與蜀漢會戰。趙舒並不知道司馬懿在曹魏三路大軍的強大壓力之下能堅持多久,所以隴右之戰必須速戰速決,還好曹魏名將都集中在宛城,曹叡只派了夏侯懋這個白癡前來,倒給趙舒憑空增添了幾分信心。

因爲西縣戰事過於微小,與韓德之戰可以算是蜀軍首戰,對於雙方來說都是勢在必得。趙舒有心使魏延出戰,一則獲勝機會更大;二來也好彌補他這兩次的不滿。但剛一升帳,先鋒關興卻又搶先請戰,他身爲先鋒大將,首戰出擊也是情理之中,只是趙舒看着他肩上傷勢還不曾全愈,乃猶豫道:“安國有傷在身,此戰就不必上場。”

關興卻哪裡願意?再三請求,趙舒終是擔心他傷勢,不肯答應。說得幾句,關興微着惱,隨手便將肩上的白布扯下,道:“末將傷勢不礙,將軍若不肯使末將出戰,末將便將這肩膀廢了。”趙舒見他動作,本就嚇了一跳,再聽他言語,只得道:“安國若要出戰,需得一人爲副。”乃轉看李豐道:“汝便隨安國前往,萬事皆要小心。首戰關鍵,若不能勝,汝二人皆要軍法從事。”李豐向與關興私交甚好,此刻自是欣然願往。二人再一行禮,便一起離帳點兵出戰。

趙舒身爲主將,卻因爲關興這樣不敬的言語,而迫使答應其出戰,帳中諸將皆有不悅之色。魏延尤爲不滿,乃出列道:“將軍身爲三軍統帥,怎可如此感情用事?關將軍出言不遜,原該重責,如此威信不行,將軍日後如何號令三軍?”趙舒心中也清楚自己的做法有欠妥當,但對於關興卻始終只能是退讓,於是苦笑道:“安國求戰心切,也是忠於王事。只要能獲勝歸來,並無可後非之處。”

關興也確實沒有讓趙舒難堪,只是一戰便將韓德膝下四子皆斬於馬下,殺得西涼兵馬大敗而回。如此大的勝利,不僅趙舒,更讓所有蜀將,即便魏延都顯得十分高興,是夜便在軍中設宴爲之慶功。趙舒則更是欣喜,總算是將衆將的嘴巴堵住。

次日趙舒再命關興爲前部,大軍起程直向天水而來。早有探馬報入城中,夏侯懋匆匆升帳聚將,詢問破敵之計。韓德四子皆死於關興之手,仇深似海,乃出列請戰,道:“末將願再出戰,獻趙舒,關興首級於都督帳前。”夏侯懋甚壯其言,便要開口答應,旁邊卻又有人道:“不可,蜀軍新勝銳氣正盛,吾軍只宜憑城堅守,不宜出戰。”衆人視之,正是將軍陳晟。

趙舒北伐消息傳入洛陽,曹叡自是大驚,但宛城正是酣戰之時,又不能抽調兵將,只好一面使人急調幽,並二州軍馬南下;一面命夏侯懋爲都督,前往雍涼防禦。曹叡雖然武功不及其祖父,文采也不及其父,但也算是一位明君,深知夏侯懋並不能擔當重任。只是曹氏名將皆在宛城,而曹魏主帥一貫都是任用同姓親族,所以不得不起用夏侯懋。在曹叡的心中認爲,夏侯懋雖然沒有什麼大才,但對自己還算忠心,而且對於趙舒的北伐大軍,也並非是要一舉攻破,只需要在隴西各郡堅守數月,等宛城司馬懿授首之後,便可以集結大軍前來征討。想要擊敗趙舒,夏侯懋固然不行,但在城堅糧足,兵力並非有十分差距的情況下,堅守或者夏侯懋還是能勝任的。更何況曹叡還爲夏侯懋起用了一員虎將,陳晟爲先鋒,又知二人素來不合,復使程昱之子程武爲參軍,以調節兩人之間的矛盾。這樣的安排,曹叡自以爲萬無一失,大可在洛陽城中高枕無憂了。

但夏侯懋似乎並不體解皇帝的心意,一路之上對陳晟多有挑釁,必欲找個機會報當日之仇。好在程武確實起了一定的作用,否則只怕兩人到不了天水,便早就鬧出事來。此刻夏侯懋本沒有必須出戰之心,若是旁人勸說,或者就此作罷,畢竟曹叡的諭旨也是“堅守”二字。可遺憾的是,站出來說話的是陳晟,夏侯懋心中打定的主意就是,你陳晟說東,老子偏就要向西。於是夏侯懋絲毫不理會陳晟,將案上令牌抽出,對韓德道:“將軍神勇,定可一戰而勝。”

該戰還是不該戰,陳晟心中自然要比夏侯懋清楚得多。見到夏侯懋如此作爲,陳晟也明白對方是在和自己作對,但事關國家江山社稷,不能作絲毫退讓,何況他自己也是皇帝曹叡欽點的先鋒大將,夏侯懋並沒有權力處罰,遂再上前,大聲道:“臨行之時,陛下親口下諭,隴西之戰重守,不重攻,還望都督三思。”夏侯懋隨即作色道:“陛下確實說重在防禦,卻何曾說過不能進攻?常言道先下手爲強,吾軍兵力不在蜀軍之下,怎麼就必須龜縮城中固守,而不主動出擊,以佔先機?”韓德報仇心切,其餘衆將也都知道夏侯懋是曹叡寵愛之人,是以一起出聲附和,支持出戰。

衆口鑠金,陳晟雖然堅信自己的判斷正確,但也不能與滿帳的將領爭執,只得將最後的希望寄予參軍程武。程武連日來已經爲這兩人的矛盾操盡了心思,現在又見陳晟眼望着自己,只得輕咳一聲,上前道:“二位將軍之意,均無不可。但陛下既然有明詔堅守,那依某之見,還是不出戰爲上。”這幾日程武原是秉着顆公正之心,處處幫助陳晟,以抵制夏侯懋的無理取鬧。但在夏侯懋的心中卻是認定程武是陳晟一黨,甚至覺得“程”,“陳”二字本來就是一家。若是前兩日的衝突,夏侯懋確實不十分佔理,可是現在衆將都贊成他的意見出戰,往日無理也要取鬧三分,何況現在有衆人的支持?便更加助長了夏侯懋的氣焰,怒斥道:“汝二人世受皇恩,久食朝廷俸祿,卻臨陣懼敵,不思報國,反而謠言惑衆,以慢軍心。莫非以爲是陛下欽點,本都督都不能動用軍法麼?”

在曹叡起用夏侯懋爲主帥的時候,陳晟本就有心反對,但他也知道在魏國各處領兵的主帥無一不是曹氏親族。想當年太祖曹操任用司馬懿鎮守宛城,而後者卻擁兵自重,所以以後的曹丕乃至曹叡都遵守了一個不成文的傳統,非曹姓和夏侯姓的將領,基本上都是沒有機會獨掌兵權的,就如當年的徵東將軍張遼,可稱得上了當世之名將,卻仍要受夏侯敦的節制。可當年的兩曹與兩夏侯跟隨曹操起兵,也都是身經百戰的大將,與眼前這個只靠先人功蔭的夏侯懋那是完全不能相提並論的。陳晟無力阻止曹叡重用夏侯懋,但卻不願意看着曹魏大軍在隴右失利,所以才聽從聖旨,隨軍征伐。現下李蘭大軍新勝,又有關興這等猛將爲前部先鋒,與蜀漢訓練有素的軍隊相比較,這臨時拼湊起來的雍涼大軍雖然在人數上沒有明顯的劣勢,但真交鋒起來,那肯定是遠遠不及的。就如前日韓德出戰一般,不僅四子俱喪,還死傷近萬人馬。

夏侯懋給陳晟的帽子雖然扣得很大,但誠如他所言,陳晟畢竟是曹叡欽點的大將,而且曹叡知道二人有隙,曾明確限制了夏侯懋的一些權限,根本無權處置陳晟。所以面對夏侯懋的無理呵罵,陳晟仍舊面不改色,準備再次提出反對的意見,可旁邊的參軍程武卻輕輕扯了一下他的衣袖,示意不可再行爭執。

第三百八十二章 至天水夏侯棄城第四百五十四章 信讒言逼死陸遜第一百八十九章 繼王位曹丕趁威第十八章 地上畫思念女友第二百三十八章 道緣由形勢堪憂第二百九十九章 至巴西疑心狐篤第一百三十六章 破樊城趁勝進兵第九十九章 下陽平定軍山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聞敗報火燒連營第八十九章 遇馬超至誠友誼第一百一十一章 平上庸漢中人選第二百八十二章 傅彤死大軍脫險第一百五十二章 間隙深戀人相逢第一百五十章 魏擊吳黃雀在後第四百四十三章 破洛陽龐德盡忠第三百六十六章 議出兵建功心切第一百四十二章 下決心計奪兵權第十四章 受庇護認出刺客第三百八十二章 至天水夏侯棄城第一百六十一章 激士氣趙舒擂鼓第九十七章 吃情醋牽手許諾第九十九章 下陽平定軍山下第七十九章 激將法曹操西征第四百四十章 圍洛陽慫恿出兵第五十四章 明勸說派系之爭第七十二章 闖府邸責問緣由第八十九章 遇馬超至誠友誼第一百一十四章 受封賞高平拒任第三百七十六章 蜀軍退姜維獻計第二十六章 入長沙義陽魏延第二百一十五章 新蠻王被迫求子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陳晟關興受傷第一百六十八章 贈玉壁明施挑撥第十章 入劉營初見偶像第二百三十七章 耍權謀被奪兵權第六十九章 身在曹心在大漢第一百四十一章 露真情得知真相第四百三十章 吳來使應允出兵第一百六十章 攻荊州吳軍奪氣第九十章 營中鬧派系鬥爭第三百零五章 奪政權密謀弒君第四十六章 至雒縣提兵攻寨第四百二十四章 見仲達暗生提防第六十五章 欲奔襲再遭兵敗第一百七十六章 弟代兄欲赴樊城第四十一章 厚禮遇張鬆獻圖第二百四十八章 溫柔鄉答應起事第三百四十章 滿月宴孟倩發難第一百五十二章 間隙深戀人相逢第三百六十三章 抓叛黨結怨親貴第六十九章 身在曹心在大漢第三十五章 遊山水錯之交臂第十六章 訴疑問問題初顯第二百八十七章 向西行裝神弄鬼第二百二十二章 患心病于禁病危第五十一章 結伴歸兩廂情悅第二百八十三章 報前仇責打黃皓第一百八十七章 闖營帳陳晟死戰第一百零八章 敗徐晃郭淮降漢第一百六十一章 激士氣趙舒擂鼓第一百三十三章 淹魏軍龐德受困第三百四十四章 私密會都是陰謀第二百九十五章 首密談意欲結盟第三百三十八章 遇行刺陳晟救駕第四百零二章 明軍法主將自罰第二百三十五章 結宦官關索擋道第一百八十三章 反算計弟不如兄第一百五十四章 籠軍心關平抗命第一百六十四章 誘真兇趙舒假病第二百一十三章 遭圍困葉楓歸來第四百四十九章 伐幷州桓易爲帥第三百四十章 滿月宴孟倩發難第三百七十七章 夜襲營怒不迴避第一百四十八章 敗呂蒙馬謖獻計第二百七十章 夜探訪虎將被困第一百五十二章 間隙深戀人相逢第一百九十二章 聞戰報五溪叛亂第四百二十六章 援陳倉呂容隨軍第二百八十四章 趙雲歸欲擒故縱第二百七十九章 聞敗報火燒連營第四百五十八章 生變故呂容墜崖第七十六章 大火起曹操遇刺第二百六十八章 闖營帳苦心勸說第三百四十二章 賜婚事措手不及第二十章 效歷史一詐陳矯第六十章 助孫氏出使東吳第一百二十三章 奉王命趙舒督軍第四百六十五章 敗魏延平定內亂第三百四十一章 上朝會欲代求親第三百八十一章 降蜀漢無懼誤解第二百五十七章 道硬傷抗命出兵第一百零八章 敗徐晃郭淮降漢第五十章 養傷患難得清淨第二百零四章 再相逢已成陌路第一百三十五章 送軍糧關羽攻樊第二百二十九章 加官爵劉備稱帝第三百七十章 徵司馬曹真掛帥第一百零三章 平定軍生擒郭淮第二百零九章 疑蠻王關興跟蹤第二百九十章 麒麟兒歷史有異
第三百八十二章 至天水夏侯棄城第四百五十四章 信讒言逼死陸遜第一百八十九章 繼王位曹丕趁威第十八章 地上畫思念女友第二百三十八章 道緣由形勢堪憂第二百九十九章 至巴西疑心狐篤第一百三十六章 破樊城趁勝進兵第九十九章 下陽平定軍山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聞敗報火燒連營第八十九章 遇馬超至誠友誼第一百一十一章 平上庸漢中人選第二百八十二章 傅彤死大軍脫險第一百五十二章 間隙深戀人相逢第一百五十章 魏擊吳黃雀在後第四百四十三章 破洛陽龐德盡忠第三百六十六章 議出兵建功心切第一百四十二章 下決心計奪兵權第十四章 受庇護認出刺客第三百八十二章 至天水夏侯棄城第一百六十一章 激士氣趙舒擂鼓第九十七章 吃情醋牽手許諾第九十九章 下陽平定軍山下第七十九章 激將法曹操西征第四百四十章 圍洛陽慫恿出兵第五十四章 明勸說派系之爭第七十二章 闖府邸責問緣由第八十九章 遇馬超至誠友誼第一百一十四章 受封賞高平拒任第三百七十六章 蜀軍退姜維獻計第二十六章 入長沙義陽魏延第二百一十五章 新蠻王被迫求子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陳晟關興受傷第一百六十八章 贈玉壁明施挑撥第十章 入劉營初見偶像第二百三十七章 耍權謀被奪兵權第六十九章 身在曹心在大漢第一百四十一章 露真情得知真相第四百三十章 吳來使應允出兵第一百六十章 攻荊州吳軍奪氣第九十章 營中鬧派系鬥爭第三百零五章 奪政權密謀弒君第四十六章 至雒縣提兵攻寨第四百二十四章 見仲達暗生提防第六十五章 欲奔襲再遭兵敗第一百七十六章 弟代兄欲赴樊城第四十一章 厚禮遇張鬆獻圖第二百四十八章 溫柔鄉答應起事第三百四十章 滿月宴孟倩發難第一百五十二章 間隙深戀人相逢第三百六十三章 抓叛黨結怨親貴第六十九章 身在曹心在大漢第三十五章 遊山水錯之交臂第十六章 訴疑問問題初顯第二百八十七章 向西行裝神弄鬼第二百二十二章 患心病于禁病危第五十一章 結伴歸兩廂情悅第二百八十三章 報前仇責打黃皓第一百八十七章 闖營帳陳晟死戰第一百零八章 敗徐晃郭淮降漢第一百六十一章 激士氣趙舒擂鼓第一百三十三章 淹魏軍龐德受困第三百四十四章 私密會都是陰謀第二百九十五章 首密談意欲結盟第三百三十八章 遇行刺陳晟救駕第四百零二章 明軍法主將自罰第二百三十五章 結宦官關索擋道第一百八十三章 反算計弟不如兄第一百五十四章 籠軍心關平抗命第一百六十四章 誘真兇趙舒假病第二百一十三章 遭圍困葉楓歸來第四百四十九章 伐幷州桓易爲帥第三百四十章 滿月宴孟倩發難第三百七十七章 夜襲營怒不迴避第一百四十八章 敗呂蒙馬謖獻計第二百七十章 夜探訪虎將被困第一百五十二章 間隙深戀人相逢第一百九十二章 聞戰報五溪叛亂第四百二十六章 援陳倉呂容隨軍第二百八十四章 趙雲歸欲擒故縱第二百七十九章 聞敗報火燒連營第四百五十八章 生變故呂容墜崖第七十六章 大火起曹操遇刺第二百六十八章 闖營帳苦心勸說第三百四十二章 賜婚事措手不及第二十章 效歷史一詐陳矯第六十章 助孫氏出使東吳第一百二十三章 奉王命趙舒督軍第四百六十五章 敗魏延平定內亂第三百四十一章 上朝會欲代求親第三百八十一章 降蜀漢無懼誤解第二百五十七章 道硬傷抗命出兵第一百零八章 敗徐晃郭淮降漢第五十章 養傷患難得清淨第二百零四章 再相逢已成陌路第一百三十五章 送軍糧關羽攻樊第二百二十九章 加官爵劉備稱帝第三百七十章 徵司馬曹真掛帥第一百零三章 平定軍生擒郭淮第二百零九章 疑蠻王關興跟蹤第二百九十章 麒麟兒歷史有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