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願和解交代後事

看到斜躺在塌上的關興,李豐又再次跪倒在地,失聲痛哭。趙舒並不懷疑他是虛情假意,只是此時此刻,關興已經無藥可救,何必還要讓他走的不開心,遂輕踹李豐一腳,示意不可過於悲傷。關興見兩人動作,似乎已經明白了自己的情況,並沒有任何的傷感,反而面露微笑,用微弱的聲音問道:“我當真已經不能再行救治?”趙舒如何肯承認,乃寬慰道:“安國不可多想,有天涯二人在,怎會不能救治於你?”

關興艱難地搖了搖頭,道:“我自己的傷勢,自然最清楚不過。”然後又轉頭望着李豐,十分疑惑不解的問道:“賢弟爲何如此動作?人生在世,誰能無死?能戰死疆場,兄之幸也。”李豐聽後,心中更是大爲悲痛懊悔,膝行上前,撫牀哭道:“小弟該死,小弟該死,是小弟對不住兄長。”

趙舒之所以帶李豐前來,原意就是想讓他說出真相,以解開他與關興之間的誤會。但事到臨頭,趙舒卻突然不願意李豐將真相說出,反正他與關興之間就算沒有張皇后之事,也會因爲各自立場的不同而產生分歧。現在關興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何必在這生命的最後一刻,再讓他知道曾經的好友,張紹與李豐都設計於他,豈不是更添傷感?於是急忙上前,喝止道:“住口。”乃轉對關興道:“安國受傷,我等心中悲痛,別無他意。”頓了一下,卻終於忍禁不住,低聲道:“安國心中可還有何事未了?”說到此處,趙舒的眼淚再次奪眶而出。

關興看了看趙舒,緩緩道:“小弟有幾句話想獨自與姐丈說。”自從關鳳去世,趙舒第一次聽到關興稱呼自己“姐丈”,心中既悲且喜,忙揮手示意李豐出去。李豐也知道二人必然有話要說,乃起身深揖,小心退出帳外。

關興一直目送李豐的背影出帳,最後才低聲道:“他與張紹所爲,我豈有不知?”趙舒更是驚訝地看着關興,良久才嘆道:“彼皆是忠心爲國,安國不必太過再意。死者已矣,安國當安心靜養,好生與天涯等配合治療,當還有……”關興咳嗽兩聲打斷趙舒的說話,道:“小弟沒有多少時間了,姐夫就不要再浪費時間,說這些沒用的話。”說了這幾十個字,似乎真的有些不能堅持,又停頓了片刻,才道:“方纔姐夫問我還有何事未了。小弟便坦言相告,父親去了,姐姐也去了,關家不過還有兄長與統兒二人。統兒年紀尚幼,姐夫看在姐姐面上自會用心撫養,只是兄長讓人擔憂。”

關平數年鎮守武陵,雖然盡忠職守,但卻從不於荊襄主官郭淮有過往來,儼然將武陵獨立在外。這其中原委就是與趙舒之間的矛盾,關興自知命不長久,對於趙舒與關平將來如何相處,自然十分地不放心。趙舒何嘗願意與關平不和?可關氏始終忠於漢室,自己雖然從未曾想過要取而代之,但關平能信嗎?既然不能相信趙舒的心意,那自然就不會和諧相處。

關興見到趙舒默不作聲,也明白其中的難處,複道:“人總是要到最後一刻才能明白。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姐夫才智不凡,又有顆仁德之心,即便取而代之,又有何不可?”聽到這話,趙舒不禁搖頭苦笑,道:“連安國也這般看我,令兄怎會與我和平共處?”關興又多看趙舒數眼,才似信非信地道:“姐夫果真沒有此心?”不等趙舒回答,也強自笑道:“若兄長能知姐夫一番心意,也不會害我如此。”笑容之中顯得十分苦澀。

這一句話,又點醒了趙舒,張紹與李豐送張皇后入宮,怎麼會沒有關平的手腳在內?如此說來,關興如此的失落失望,不願意求生,那麼就不僅僅是因爲張皇后的死,或者也有對自己的兄長與姐夫的不滿。趙舒再次長嘆,喃喃道:“我當真不知其中內情,否則怎能勸說陛下迎娶皇后?”

對於趙舒的這句話,關興也是深信不疑。曾經他確實懷疑過趙舒,但靜下心之後,卻明白趙舒如果有異志,更應該的是拉攏自己,而不是得罪自己。那麼張皇后的事情,自然就是別人陷害,對於張,李二人,關興心中憤恨,但也明白他們是爲了大義,而且兄長關平也剛巧給了封信,讓自己前往張府求親,這難道真的只個巧合嗎?關興不願意去懷疑,但又不得不懷疑,只是皇后已經成了一國之母,關興身爲臣子,難道還能有任何的非份之想嗎?事情已經成了定局,而且趙舒也確實有很多地方不盡如人意,關興只能選擇沉默,選擇與兄長,張紹,李豐等一起與趙舒作對。

直到前不久,關興在外郡巡視軍務歸來,乍聞張皇后被逼自盡的噩耗,心中惡念頓生。又知趙舒引兵前往漢中,便一路急趕,直至雒城。關興本是含恨而來,有心斬殺趙舒,爲自己心中的愛人報仇,但到了關鳳墓前,得知趙舒獨自一人還在。當時他並不知道趙舒是在與人交談,還道是趙舒懷念關鳳,頓時又想起昔日的情誼,以及姐姐關鳳。對於關興來說,父兄常年征戰在外,姐姐關鳳的感情最深,他也深深知道關鳳與趙舒之間的感情。如果由關興親自殺掉趙舒,日後在九泉之下,有何面目去見姐姐關鳳?於是關興的一腔仇恨,最終還是隱忍不發。

既然不能報仇,那麼關興的自覺對不起張皇后,心中再無生念,是以趙舒北伐,他便請命爲前鋒。在與曹魏的作戰之中,無不是捨生忘死,一心以己身葬於疆場之上,以致於對李豐的勸告充耳不聞,最終爲陳晟所傷,達到了關興心中的願望。在昏迷的那段時間之內,關興的腦中意識有愛人,有父親,有姐姐,有兄長,也有趙舒。如今明知必死,關興也不願意再提什麼忠君報國,在他的心中一直認爲,一個讓女人代死以保全自己的皇帝,能有什麼作爲?卻並不知道張皇后是自願慷慨赴死。既然劉禪在他的心中已經如此的不堪,那麼趙舒即便要篡位,關興也沒有過多的不滿,何況此時此刻,就算他不滿,也是無濟於事。

現在蜀漢大權全在趙舒手中,關興唯一不放心的仍舊是兄長關平。關興雖然自信趙舒不會對關平趕盡殺絕,但兄長的脾性近年來越來越像當年的父親,難保日後趙舒爲了自保,不得不痛下殺手。所以關興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希望能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勸說兄長放棄對趙舒的惡意。只有這樣,兩個人之間,纔不會發生遺憾,因爲趙舒並不是一個排除異己的人,否則他關興與李豐就不會活到現在。

趙舒並不知道關興心中想的這麼多,但見他又閉口不言,還道是時間不多,頓時心中悲慌,便要呼喊葉楓入內。卻又聽帳外有人道:“二將軍,末將求見。”趙舒心神不寧,一時並沒有聽出是誰的聲音,還是關興盡力大聲的問了句:“是廖將軍嗎?請進。”話音剛落,廖化便掀簾而入,並不管帳中的趙舒,而是直奔關興塌前,急切問道:“二將軍傷勢如何?”眼角卻又不時瞟向趙舒,目光之中,多是恨意。

廖化跟隨關羽多年,忠心不二,與其說是漢將,不如說是關氏家將。這幾日也是衣不解帶照看關興,直到方纔實在堅持不住,纔回帳休息。不想剛睡下不久,就有士卒來稟報,說關興已經甦醒,請他過來一敘。廖化並不知道關興只是迴光返照,還以爲醒了就萬事大吉,滿懷欣喜的趕來,卻見趙舒也在帳中,頓時不悅。在廖化簡單的思維之中,與關家爲敵作對的,便是他的敵人,所以對趙舒向來都是沒有好感的,更何況關興如今身負重傷,也都是因爲趙舒以之爲先鋒造成的。此刻廖化卻並不會去想是關興主動要求的先鋒之職,只是想着會不會是趙舒故意要排除異己?

關興看出廖化的心思,擡手指着趙舒,道:“還不見過大將軍?”廖化雖然心中極爲不甘,卻也不願違逆關興之意,乃略微抱拳道:“末將見過大將軍。”對於廖化的無禮,趙舒並不介意,他深知此人與當年的周倉一般,死忠關氏,只是不明白關興此刻叫廖化前來幹嘛?莫非有事要交代,於是便要告辭離開,讓二人私下交談。

關興卻示意趙舒留步,再轉對廖化道:“廖將軍追隨父親多年,於某便是父叔輩,今日我有幾句話要交代,還望將軍能一字不露的轉告給兄長。”廖化聽關興口氣,似乎是在交代後事,也立時明白了關興醒來並不是件好事,不禁虎目含淚,哽咽道:“二將軍有事吩咐,末將萬死不辭。”關興遂再指着趙舒道:“有勞廖將軍轉告兄長,大將軍多年來待我關氏不薄,望兄長能擯棄舊日恩怨,與大將軍攜手共同輔佐陛下,以成就大漢中興之宏圖霸業。”廖化不解地望了趙舒一眼,不明白他是如何在短短的片刻時間就讓關興的態度形成如此巨大的改變,但還是點頭答應下來。關興卻仍舊不放心,再道:“若是兄長不肯聽我良言勸告,不僅關氏血脈難保,我在九泉之下,也不會安心,更不會原諒兄長。”廖化並不明白所謂的“原諒”是指何事,只得一一記下,等日後見到關平再行稟告。

第三百三十九章 享安定提議再娶第一百七十七章 父逼子強攻魯山第十五章 的盧馬騎則妨主第四百五十七章 敗孫吳孫亮稱臣第三百四十七章 無大志只想安定第三百七十九章 除異己趕盡殺絕第二百七十一章 反算計出使冀州第五十二章 鬥張任宿將喪命第八章 贈好馬辭別馬良第二百二十三章 藏殺機於府密談第二十七章 魏延反奪取長沙第九十四章 薦爲帥出征定軍第一百九十二章 聞戰報五溪叛亂第二百八十八章 故人來訴說舊事第三百八十九章 鐵車陣桓易戰敗第一百三十四章 存漢室于禁來降第三百零二章 首收徒趙雲走險第三百四十六章 齊聚首勸說北伐第一百二十章 除後患斬殺範張第二百一十章 急行軍會合桓易第二章 一生緣初見關興第四百二十三章 駐宛城出榜安民第一百六十八章 贈玉壁明施挑撥第四百五十八章 生變故呂容墜崖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陳晟關興受傷第四百零五章 明升遷實爲分權第七十一章 俏丫鬟初見容兒第四百二十四章 見仲達暗生提防第一百二十八章 爭帥位趙舒分兵第二百七十章 夜探訪虎將被困第二百零九章 疑蠻王關興跟蹤第三百零五章 奪政權密謀弒君第三百六十九章 唱大戲作秀離間第一百一十章 牆頭草裡應外合第六十五章 欲奔襲再遭兵敗第一百一十八章 聞戰報上庸出兵第二章 一生緣初見關興第二百七十四章 威名存曹植退兵第六十三章 克壽春曹操親征第一百五十六章 奪兵權備戰呂蒙第五十章 養傷患難得清淨第四百四十八章 喜得子取名爲疆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算計大破魏軍第二十九章 將門女神似舊人第二百六十一章 猛虎死識破埋伏第四百二十七章 破奸計傅儉遭擒第一百七十八章 攻堅城損失慘重第十五章 的盧馬騎則妨主第四百六十一章 發檄文魏延謀反第二百二十四章 訴心事死志已深第二百三十章 逼面聖劉備東伐第二百九十八章 至漢中說服魏延第五章 道天機誇誇其談第二百五十七章 道硬傷抗命出兵第四十八章 一兵敗鳳雛喪命第一百六十五章 審馬謖陰曹斷案第二百二十七章 拒入川王平入楚第十五章 的盧馬騎則妨主第二十九章 將門女神似舊人第三十五章 遊山水錯之交臂第二十一章 領將命駐守南郡第二百零二章 追敗兵呂蒙中伏第十三章 夜離營一遭刺殺第四百五十九章 遇襲擊劉禪駕崩第四百四十七章 駐洛陽修養生息第二十三章 訴不和再詐陳矯第二百一十五章 新蠻王被迫求子第三百零三章 明襲營實爲刺殺第一百六十章 攻荊州吳軍奪氣第二百六十七章 遇熟人驚現呂容第七十二章 闖府邸責問緣由第三百五十七章 提還政質問逼宮第四十七章 克軍寨心疑張任第二百三十六章 守遺言再度受氣第二百零四章 再相逢已成陌路第二百章 救關興刮骨療毒第一百八十四章 謀王位二曹相結第四十九章 得脫險關鳳平安第三百七十九章 除異己趕盡殺絕第四百三十四章 謊軍情忠臣蒙冤第二十五章 收三郡出征長沙第四十五章 報血仇斬殺楊高第二百八十八章 故人來訴說舊事第三十一章 派系爭風起雲涌第二百三十九章 荊州變宣旨召見第三百四十八章 假傳命商議舉兵第一百七十九章 聞戰報病情轉重第二百六十一章 猛虎死識破埋伏第四十七章 克軍寨心疑張任第二百八十五章 帝回都再添萬兵第一百三十四章 存漢室于禁來降第二百零四章 再相逢已成陌路第二百五十一章 關鳳到再生間隙第四百二十二章 返洛陽舉薦曹植第一百三十五章 送軍糧關羽攻樊第二百六十五章 效魏武司馬納計第四百零三章 出意外宛城失陷第一百一十一章 平上庸漢中人選第六十三章 克壽春曹操親征
第三百三十九章 享安定提議再娶第一百七十七章 父逼子強攻魯山第十五章 的盧馬騎則妨主第四百五十七章 敗孫吳孫亮稱臣第三百四十七章 無大志只想安定第三百七十九章 除異己趕盡殺絕第二百七十一章 反算計出使冀州第五十二章 鬥張任宿將喪命第八章 贈好馬辭別馬良第二百二十三章 藏殺機於府密談第二十七章 魏延反奪取長沙第九十四章 薦爲帥出征定軍第一百九十二章 聞戰報五溪叛亂第二百八十八章 故人來訴說舊事第三百八十九章 鐵車陣桓易戰敗第一百三十四章 存漢室于禁來降第三百零二章 首收徒趙雲走險第三百四十六章 齊聚首勸說北伐第一百二十章 除後患斬殺範張第二百一十章 急行軍會合桓易第二章 一生緣初見關興第四百二十三章 駐宛城出榜安民第一百六十八章 贈玉壁明施挑撥第四百五十八章 生變故呂容墜崖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陳晟關興受傷第四百零五章 明升遷實爲分權第七十一章 俏丫鬟初見容兒第四百二十四章 見仲達暗生提防第一百二十八章 爭帥位趙舒分兵第二百七十章 夜探訪虎將被困第二百零九章 疑蠻王關興跟蹤第三百零五章 奪政權密謀弒君第三百六十九章 唱大戲作秀離間第一百一十章 牆頭草裡應外合第六十五章 欲奔襲再遭兵敗第一百一十八章 聞戰報上庸出兵第二章 一生緣初見關興第二百七十四章 威名存曹植退兵第六十三章 克壽春曹操親征第一百五十六章 奪兵權備戰呂蒙第五十章 養傷患難得清淨第四百四十八章 喜得子取名爲疆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算計大破魏軍第二十九章 將門女神似舊人第二百六十一章 猛虎死識破埋伏第四百二十七章 破奸計傅儉遭擒第一百七十八章 攻堅城損失慘重第十五章 的盧馬騎則妨主第四百六十一章 發檄文魏延謀反第二百二十四章 訴心事死志已深第二百三十章 逼面聖劉備東伐第二百九十八章 至漢中說服魏延第五章 道天機誇誇其談第二百五十七章 道硬傷抗命出兵第四十八章 一兵敗鳳雛喪命第一百六十五章 審馬謖陰曹斷案第二百二十七章 拒入川王平入楚第十五章 的盧馬騎則妨主第二十九章 將門女神似舊人第三十五章 遊山水錯之交臂第二十一章 領將命駐守南郡第二百零二章 追敗兵呂蒙中伏第十三章 夜離營一遭刺殺第四百五十九章 遇襲擊劉禪駕崩第四百四十七章 駐洛陽修養生息第二十三章 訴不和再詐陳矯第二百一十五章 新蠻王被迫求子第三百零三章 明襲營實爲刺殺第一百六十章 攻荊州吳軍奪氣第二百六十七章 遇熟人驚現呂容第七十二章 闖府邸責問緣由第三百五十七章 提還政質問逼宮第四十七章 克軍寨心疑張任第二百三十六章 守遺言再度受氣第二百零四章 再相逢已成陌路第二百章 救關興刮骨療毒第一百八十四章 謀王位二曹相結第四十九章 得脫險關鳳平安第三百七十九章 除異己趕盡殺絕第四百三十四章 謊軍情忠臣蒙冤第二十五章 收三郡出征長沙第四十五章 報血仇斬殺楊高第二百八十八章 故人來訴說舊事第三十一章 派系爭風起雲涌第二百三十九章 荊州變宣旨召見第三百四十八章 假傳命商議舉兵第一百七十九章 聞戰報病情轉重第二百六十一章 猛虎死識破埋伏第四十七章 克軍寨心疑張任第二百八十五章 帝回都再添萬兵第一百三十四章 存漢室于禁來降第二百零四章 再相逢已成陌路第二百五十一章 關鳳到再生間隙第四百二十二章 返洛陽舉薦曹植第一百三十五章 送軍糧關羽攻樊第二百六十五章 效魏武司馬納計第四百零三章 出意外宛城失陷第一百一十一章 平上庸漢中人選第六十三章 克壽春曹操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