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吳魏結盟

司馬懿和鍾繇吃了一驚,回頭一看,說話的正是戶部尚書陳矯。

鍾繇神色凜然,看了下四周,見沒人注意到他們幾人,低聲道:“此處非說話之地,我等還是選安全之地再行商議。”

陳矯言道:“早朝已散,朝房中此時無人,就到那裡吧。”

三公在朝房中是有單獨房間的,三人來到太尉之所,司馬懿安排侍衛把守門口。

才問道:“季弼有何良策,快快講來。”

陳矯抱拳道:“此計倒也並無出奇之處,只是效仿荊軻之事罷了。”

“刺殺?”鍾繇眉頭緊皺:“此事只怕不易,以劉封的身份,身邊死士定然不少。”

司馬懿卻未說話,看着陳矯,顯然他也動了這個心思,既然陳矯能提出這個想法,定然不會無的放矢。

陳矯言道:“太傅所慮也無不當,若是常人,確實難近其身,但下官舉薦一人,此事便有八成把握。”

“哦?”司馬懿眼睛一亮:“何人有如此本事?”

陳矯道:“此人乃是一名劍客,名叫凌寒,乃是史阿之徒!”

“可是那與文帝甚有淵源的史阿?”鍾繇不由想起了那個劍法超羣的人,當年雖然只見過幾面,但此人來去無蹤,十分詭異,他還爲此事勸過曹丕,曹丕倒也不以爲意,最後不了了之。

陳矯點點頭:“正是,這類人喜歡獨來獨往,飛檐走壁,穿牆越嶺都是其長項,雖然不善於統兵,但刺殺這種事卻是再合適不過了。”

司馬懿沉吟半晌才道:“此事還需從長計議,事關重大,還是和聖上商議爲是。”

“好,只是陛下身體有恙,還是緩一緩吧,”鍾繇問道,“這個凌寒爲人如何?”

陳矯道:“此人受其師影響,對朝廷甚是忠誠,常胸懷大志,希冀能名垂青史,只可惜不善於統兵征戰,鬱郁不得其志。”

“既然如此,此人倒可一用,”司馬懿點頭道:“改日季弼帶他到我府上,我想先見見此人。”

陳矯也知道司馬懿是爲了慎重起見,抱拳答應。

正在討論之際,聽得外邊侍衛說道:“大人,李公公求見。”

李公公是曹叡身邊的近侍,司馬懿眼神一陣波動,鍾繇兩人卻緊張起來,李公公輕易不會親自來傳旨的。

司馬懿讓侍衛帶人進來,見禮之後李公公道:“陛下剛剛醒過來,宣太傅、太尉大人前去!”

鍾繇問道:“陛下龍體安好?”

李公公搖搖頭,嘆氣道:“經過太醫診治,倒是醒過來了,只是十分虛弱,還需要慢慢調理。”

司馬懿和鍾繇對望一眼,兩人眼中都有憂慮之色,三人出門向內宮而去。

到了未央宮,進到殿內,只見曹叡躺在龍牀上,太子曹芳在一旁伺候。

司馬懿和鍾繇見禮之後曹叡示意兩人坐下。

鍾繇言道:“陛下龍體欠安,當安心休養爲是。”

曹叡讓人扶他坐起,看着兩人,神色頹然:“朕身體每況愈下,只怕不能完成先帝遺願,太子年幼,日後還需諸位愛卿多多相助纔是。”

司馬懿忙道:“陛下秉承天運,當能安然無事,還請陛下靜養爲好。”

曹叡嘆口氣:“朕自知天命,今日傳二位愛卿前來,是爲商議天下大計,不知二位卿家對今後局勢如何看待?”

鍾繇也知道曹叡心中擔心之事,當下答道:“既然暗助匈奴之事已然失敗,羌人又感激劉封相助之情,涼州以西再無戰事,蜀中、荊州連年太平豐收,兵廣糧足,想必諸葛亮和劉封會有所行動。”

“依愛卿之見,諸葛亮會攻取何處?”曹叡問道。

鍾繇沉吟道:“蜀國雖擁有荊州、南郡之地,但攻取東吳卻是不易,荊州雖有水軍,但與東吳相比,恐怕進攻不足,依老臣來看,其主要目標還是潼關。”

曹叡皺眉點點頭,半晌才道:“仲達如何看待?”

司馬懿早就想好了,自然胸有成竹:“大致與太傅無異,只是荊州尚有關羽坐鎮,還要防備新野、宛城一帶纔是。”

щшш●тTk ān●¢O

曹叡道:“新野有徐子明在,朕倒也放心得下。”

司馬懿道:“陛下所言甚是,徐子明大將之才,新野不會有什麼問題。只怕諸葛亮會長安、荊州同時出兵,如此一來宛城、潼關兩地不能相顧,牽一髮而動全身啊!”

曹叡驚道:“若當真如此,如何抵擋?”

司馬懿笑道:“陛下勿憂,臣有一計,卻不知陛下均意如何?”

曹叡對司馬懿的謀略還是很清楚的,急道:“太尉有何計策,快快講來。”司馬懿言道:“自與陛下與劉封會盟以來,東吳屢次出兵無果,孫權必定懷恨在心,吳蜀之盟早已瓦解,前者先帝未能踏破江南,乃是蜀、吳互爲犄角牽制而致,今蜀國勢大,又奪取荊州,而且劉封狡詐,

計賺東吳糧錢,孫權深恨之。”

曹叡聞言道:“雖如此,我軍也與東吳在揚州相持日久,相互廝殺,積怨不少啊!”

司馬懿答道:“攻取壽春,乃是孫權野心罷了;而荊州之地,東吳向來視爲己有。孫權取壽春卻不料失去荊州之地,此時其心結當在荊州。

奪回荊州,乃是恢復祖業,東吳勢弱,當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如若不然,恐被天下人恥笑,九泉之下,如何面對其兄長?”

鍾繇也點頭道:“太尉之言一語中的,孫權此刻所恨者,唯劉封耳,若能以此說之,定能成功。”

曹叡見兩位重臣都同意,不由心動:“若與東吳結盟成功,當又如何?”司馬懿道:“若能結盟,則徐州之兵可暫時抽調,東吳若想奪回荊州,必從江夏、柴桑出兵,逆江而上,則荊州之兵無暇北顧,陛下再從宛城、新野、上庸出兵乘機奪取襄陽,再調兵從潼關取長安,就算諸

葛神算、劉封計多,三線作戰,也要三頭六臂才能應付!”“好!”曹叡被司馬懿的謀劃震動,臉上有了幾分紅潤,“那就依二位愛卿所言,遣使與東吳結盟。”

第496章 後起之秀第597章 打賭第26章 激戰馬超第622章 全取荊州第117章 我們不一樣第891章 無力還手第2034章 全軍出擊第1115章 中原戰事第2014章 聲東擊西第117章 我們不一樣第319章 初次出手第1342章 斬草除根第1123章 深謀遠慮第1546章 分道揚鑣第1874章 長久之計第1262章 父子之戰第1258章 陣前對敵第1990章 兵指于闐第2069章 握手言和第966章 太書院第302章 廬陵危機第1216章 連夜衝營第1228章 得隴望蜀第2036章 技驚四座第1744章 巾幗之志第394章 用計東吳第1885章 爾虞我詐第844章 虛驚一場第1091章 運籌帷幄第2135章 陷入絕境第1071章 銅雀宴會第1213章 父子上陣第519章 密授機宜第1440章 排憂解難第1954章 席間兇險第1342章 斬草除根第81章 誤闖閨房第2047章 朝堂爭論第1900章 幽州平定第970章 巧取國寶第1318章 水軍東進第1206章 再放長線第491章 徐州戰線第470章 不祥之兆第1200章 斬殺賊酋第983章 信任之人第212章 荊州形勢第333章 門戶大開第520章 陣前退婚第275章 失敗的理由第2030章 漫漫征程第792章 局外之人第2124章 首傳戒法第1035章 女將出兵第1825章 歷史疑團第54章 長驅直入第2001章 黑油之火第1449章 新老交替第181章 圍困郿城第164章 敬賢院第1149章 全面反擊第1821章 各施奇計第2003章 關內混戰第584章 算計關索第1065章 綠林之變第1700章 各懷心機第252章 對敵之策第1492章 以文會友第280章 半路埋伏第86章 旗鼓相當第520章 陣前退婚第619章 獨處第1736章 錯失良機第2072章 和諧相處第894章 九真婆王第1571章 河北動盪第468章 議事第1325章 水師藍圖第792章 局外之人第1771章 闖陣救人第1325章 水師藍圖第641章 再設奇兵第1207章 一舉兩得第934章 挑燈夜戰第200章 事出有因第1317章 漁翁之利第1850章 羣英薈萃第1725章 原路返回第576章 空空上人第1195章 弩車之威第324章 一國兩制第1540章 反客爲主第1027章 華而不實第405章 各自打算第2094章 偷樑換柱第1817章 紙上談兵第851章 非同往昔第1225章 四面楚歌第291章 棋逢對手第302章 廬陵危機
第496章 後起之秀第597章 打賭第26章 激戰馬超第622章 全取荊州第117章 我們不一樣第891章 無力還手第2034章 全軍出擊第1115章 中原戰事第2014章 聲東擊西第117章 我們不一樣第319章 初次出手第1342章 斬草除根第1123章 深謀遠慮第1546章 分道揚鑣第1874章 長久之計第1262章 父子之戰第1258章 陣前對敵第1990章 兵指于闐第2069章 握手言和第966章 太書院第302章 廬陵危機第1216章 連夜衝營第1228章 得隴望蜀第2036章 技驚四座第1744章 巾幗之志第394章 用計東吳第1885章 爾虞我詐第844章 虛驚一場第1091章 運籌帷幄第2135章 陷入絕境第1071章 銅雀宴會第1213章 父子上陣第519章 密授機宜第1440章 排憂解難第1954章 席間兇險第1342章 斬草除根第81章 誤闖閨房第2047章 朝堂爭論第1900章 幽州平定第970章 巧取國寶第1318章 水軍東進第1206章 再放長線第491章 徐州戰線第470章 不祥之兆第1200章 斬殺賊酋第983章 信任之人第212章 荊州形勢第333章 門戶大開第520章 陣前退婚第275章 失敗的理由第2030章 漫漫征程第792章 局外之人第2124章 首傳戒法第1035章 女將出兵第1825章 歷史疑團第54章 長驅直入第2001章 黑油之火第1449章 新老交替第181章 圍困郿城第164章 敬賢院第1149章 全面反擊第1821章 各施奇計第2003章 關內混戰第584章 算計關索第1065章 綠林之變第1700章 各懷心機第252章 對敵之策第1492章 以文會友第280章 半路埋伏第86章 旗鼓相當第520章 陣前退婚第619章 獨處第1736章 錯失良機第2072章 和諧相處第894章 九真婆王第1571章 河北動盪第468章 議事第1325章 水師藍圖第792章 局外之人第1771章 闖陣救人第1325章 水師藍圖第641章 再設奇兵第1207章 一舉兩得第934章 挑燈夜戰第200章 事出有因第1317章 漁翁之利第1850章 羣英薈萃第1725章 原路返回第576章 空空上人第1195章 弩車之威第324章 一國兩制第1540章 反客爲主第1027章 華而不實第405章 各自打算第2094章 偷樑換柱第1817章 紙上談兵第851章 非同往昔第1225章 四面楚歌第291章 棋逢對手第302章 廬陵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