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直擊要害

亂局之中,最簡單的方法,反而最爲有效!

劉封忽然在江州憑空出現,讓所有人都深感意外,與此同時,那些觀望的官員也如同打了一針強心劑一般,安穩心神,重新開始升堂辦公。

在他們看來,劉封已經到了益州,劉永和劉理根本無法與之抗衡,宛如蚍蜉撼樹,一觸即潰,只需要安心等候結果即可。

而劉封的行動也沒有讓他們失望,一如往常地出人意料,江州的一萬兵力馬上出動,往德陽進發,以白毦兵爲先鋒,直逼犍爲的牛鞞縣。

牛鞞是巴郡和鍵爲郡的交界之地,同時也是江州通往成都的要道,甚至從江東、荊州的客商前往成都,基本都是從德陽、牛鞞這條路經過。

劉永在犍爲起兵,牛鞞便是犍爲的門戶之地,一旦被佔領,武陽和廣都便暴露在敵軍刀槍之前,側翼無法保護,還何談進攻成都?

雖然只有一萬兵馬,但有名震朝野的白毦兵在其中,又是劉封親自領兵,任誰也不敢小覷,整個益州的目光,在一日之間,已經集中到了德陽和牛鞞二處。

江州兵馬浩浩蕩蕩往德陽進發,劉封以李球爲副將,擔任行軍司馬,陳壽爲參軍,一路上旌旗招展,煙塵瀰漫,沿途百姓都看得清清楚楚。

李球爲李恢之侄,頗通兵法,武藝也不錯,李恢爲了避嫌,將他從南中送到成都任職,委派到江州爲都尉歷練。劉封知道李球也算是一位蜀漢後期的忠勇將領,乾脆直接提拔任用,鄧艾到達綿竹的時候,李球曾向諸葛瞻建議分兵出城扼守險要隘口,但未被諸葛瞻採納,等鄧艾兵至

城下,隨諸葛瞻出城迎戰,不勝而陣亡。一看到李球,劉封就不禁想起諸葛瞻和諸葛尚慷慨赴死的悲壯場面,諸葛亮去世的時候,諸葛瞻才八歲,而諸葛瞻戰死在綿竹,當時他的兒子諸葛尚年僅十七歲,可謂一

門忠烈。現在自己到了這個世界,雖然諸葛亮和關羽因救自己而死,但諸葛瞻已經出生,不會再重蹈覆轍,關羽一門也免被龐會滅族,他們的後代因此而得以保全延續,也算是對

諸葛家和關家的回報吧!一日行軍,兵馬到了德陽,德陽太守早就收到消息,帶領全城官吏在城外十里處恭迎,劉封如今歸爲攝政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們基本難以親眼見到,如今劉封親臨

德陽,這位名震中原的年輕王侯,成爲人人敬仰的對象,每個人都心中激動。

一路上耀武揚威,毫不遮掩,並不是劉封不將劉永放在眼裡,而是爲了安定民心,同時也是對劉永的震懾,甘陵王的兵馬,聽到這個消息,必定會受到影響。

劉封一馬當先,器宇軒昂,銀色的盔甲,白色的披風在風中鼓盪,幾乎符合了每個人心中的英雄形象,全城百姓夾道歡迎,歡聲雷動。

國喪之際,當然不能舉辦酒宴,安排兵馬駐紮之後,劉封不但接見了城中大小官員,甚至連德陽城中有些名望的人也一同召見,其中有兩位乃是商戶。

雖然劉封極力發揚商隊,甚至頂住壓力重新開通絲綢之路,但在這個時代,依然有着士農工商之間的輕視,雖然這並不算是等級制度,但商人卻依然被人所輕視。

商人逐利,這對於自命清高的士大夫一族,自然是看不起的,而言論全又都掌握在他們手中,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偏見。每一次制度改革中,劉封都在設法提高商人和工匠的地位,在成都開設工坊之時,馬均、浦沅等人,都爲他們爭取了官銜,甚至馬均因爲各項改造和發明,如今已經封侯

ωωω⊙ тt kΛn⊙ c ○

,這都是對他們的一種鼓勵。漢末之時社會動盪,連年征戰,已經延續了三四十年,三國鼎立,看似強大,實則空虛,民生凋敝,爲了增加人口,發展經濟,劉封推行免稅、獎勵新生兒等等,都是爲

了讓整個領土儘早恢復生機。商人在這個時期的作用也尤爲明顯,唯有流動,貨幣纔會產生價值,劉封雖然不是學經濟的,但這個道理他還是懂的,行商坐賈,沒有這些商隊行走於九州大地,何來的

資金流動?

爲此劉封還曾設想過開設錢莊,但苦於眼下的局勢,根本不允許他去做一些太先進的改革,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這是誰也無法改變的規律。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沒有經濟發展,民不聊生,任何制度改革、甚至兵器改良等等都是空談,更何況打仗,歸根到底,打的還是錢。

幸好諸葛亮十分開明,雖然他並不能明確地知道後世這些概念,清晰地分析出這些規律,但對劉封提出的看法,還是大爲讚賞,也極力支持,畢竟都是惠明治國的良策。

這幾年,在劉封的提議,諸葛亮的支持之下,蜀漢的制度其實已經與曹魏、東吳略有不同了,但這些微妙的改變,卻不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只能感同身受。尤其那些商隊感觸最深,雖然說不出來漢軍境內有什麼特別,但就是覺得在這裡行事十分順暢,令人心神舒爽愉悅,已經有許多商隊在荊州和長安設立分部,規模與家族

之地不相上下了。

雖然只是漏了個面,簡單說了幾句勉勵之詞,也讓這些人受寵若驚,滿面紅光,能被當今的燕王誇獎,那是何等榮耀?

當德陽百姓還沉浸在劉封出現的喜悅中,奔走相告,甚至跑到幾十裡外的親戚家裡去炫耀的時候,劉封已經連夜離開了德陽,連夜秘密趕往成都。

眼下的局勢其實已經逐漸明晰,雖然暗中的勢力蠢蠢欲動,但益州民心可用,各郡縣衆望所歸,劉永和劉理已然不算什麼威脅了,真正的危機,還在皇宮之內。

太后如何心機深沉,劉封都不擔心,畢竟她沒有兵權,無法調兵,但劉諶卻被留住,行蹤不明,據暗衛的消息來看,禁衛軍無論明察暗訪,都一無所獲。永壽宮,彷彿一個黑洞一般,神秘而又危險,太后所倚仗的,究竟是什麼勢力?

第293章 拜將第1504章 沐浴春風第49章 損招迭出第189章 龍椅的滋味第1919章 伏魔嶺第1463章 意外發現第2028章 國師出征第2089章 一展雄威第348章 巧取上郡第1497章 贖當之人第1510章 真實身份第759章 不同手段第1765章 終極戰場第47章 東吳反應第1860章 遺臭萬年第1694章 尷尬會面第2128章 兩路出兵第759章 不同手段第753章 長安相會第713章 血染關衙第1737章 護衛森嚴第1541章 裡應外合第1324章 自斷生路第1123章 深謀遠慮第1137章 兵臨城下第1799章 英雄宿命第555章 自食其果第1164章 再遇勁敵第1431章 掌控輿論第1771章 闖陣救人第676章 公私輕重第1196章 兵器之利第1625章 蒼山之火第1330章 地廣人稀第269章 沿途設伏第1216章 連夜衝營第1645章 羊氏之女第550章 爾虞我詐第74章 屯田之策第305章 狼狽退兵第1208章 猶豫不決第1546章 分道揚鑣第1099章 狩獵祁連第1460章 公孫所圖第1299章 噴薄而發第1967章 恐怖一夜第890章 寧死不屈第1790章 冰釋前嫌第1022章 隔閡盡去第91章 天下名巧第524章 城外設伏第94章 武力壓制第1022章 隔閡盡去第857章 驚天異象第1064章 惡有惡報第1740章 軟禁府中第133章 兵臨城下第360章 攻防戰第1183章 年輕力量第1237章 陷入絕境第1572章 朝歌會盟第761章 陳罪三條第1268章 待客之道第654章 惡來之後第1414章 怒殺漢奸第723章 以死全節第187章 兵臨城下第1603章 前後夾擊第651章 神秘大禮第1331章 全面部署第1796章 無極甄氏第969章 陰差陽錯第1202章 輸送糧草第1733章 大展神威第970章 巧取國寶第1691章 柏玉堂第2119章 刀兵相見第2137章 投降條件第686章 孤注一擲第1514章 樓主更迭第1599章 欲擒故縱第985章 尚書令府第163章 引蛇出洞第734章 人心浮動第2083章 以身說降第478章 不分勝負第144章 孟獲心思第759章 不同手段第1590章 春秋奧義第1079章 英明決斷第334章 徐庶元直第664章 氣急敗壞第1396章 鯨魚羣第210章 張虎中計第1712章 百姓送糧第1176章 其樂融融第1960章 爾虞我詐第469章 正名之戰第1264章 靜觀其變第1988章 揹負重擔
第293章 拜將第1504章 沐浴春風第49章 損招迭出第189章 龍椅的滋味第1919章 伏魔嶺第1463章 意外發現第2028章 國師出征第2089章 一展雄威第348章 巧取上郡第1497章 贖當之人第1510章 真實身份第759章 不同手段第1765章 終極戰場第47章 東吳反應第1860章 遺臭萬年第1694章 尷尬會面第2128章 兩路出兵第759章 不同手段第753章 長安相會第713章 血染關衙第1737章 護衛森嚴第1541章 裡應外合第1324章 自斷生路第1123章 深謀遠慮第1137章 兵臨城下第1799章 英雄宿命第555章 自食其果第1164章 再遇勁敵第1431章 掌控輿論第1771章 闖陣救人第676章 公私輕重第1196章 兵器之利第1625章 蒼山之火第1330章 地廣人稀第269章 沿途設伏第1216章 連夜衝營第1645章 羊氏之女第550章 爾虞我詐第74章 屯田之策第305章 狼狽退兵第1208章 猶豫不決第1546章 分道揚鑣第1099章 狩獵祁連第1460章 公孫所圖第1299章 噴薄而發第1967章 恐怖一夜第890章 寧死不屈第1790章 冰釋前嫌第1022章 隔閡盡去第91章 天下名巧第524章 城外設伏第94章 武力壓制第1022章 隔閡盡去第857章 驚天異象第1064章 惡有惡報第1740章 軟禁府中第133章 兵臨城下第360章 攻防戰第1183章 年輕力量第1237章 陷入絕境第1572章 朝歌會盟第761章 陳罪三條第1268章 待客之道第654章 惡來之後第1414章 怒殺漢奸第723章 以死全節第187章 兵臨城下第1603章 前後夾擊第651章 神秘大禮第1331章 全面部署第1796章 無極甄氏第969章 陰差陽錯第1202章 輸送糧草第1733章 大展神威第970章 巧取國寶第1691章 柏玉堂第2119章 刀兵相見第2137章 投降條件第686章 孤注一擲第1514章 樓主更迭第1599章 欲擒故縱第985章 尚書令府第163章 引蛇出洞第734章 人心浮動第2083章 以身說降第478章 不分勝負第144章 孟獲心思第759章 不同手段第1590章 春秋奧義第1079章 英明決斷第334章 徐庶元直第664章 氣急敗壞第1396章 鯨魚羣第210章 張虎中計第1712章 百姓送糧第1176章 其樂融融第1960章 爾虞我詐第469章 正名之戰第1264章 靜觀其變第1988章 揹負重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