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兵,根據去年年末的政績考覈,提拔裁撤官員,內政設施建設,關於三個月後夏糧收穫的準備工作,等等等等。秦峰在年初第一次大朝會上,頒佈着一項項命令。
而漢朝的帝王劉辯,只能行屍走肉一般,在高高的王座上,同意着。
秦峰提出了政務爵位制度,同時落實了能者上,庸者下的考覈制度。這沉重打擊了千百年來,只上不下的士族腐朽吏治。這絕對不會影響秦峰的統治,反而會幫助他廣納賢才爲官吏,高效率發展內政。
就此,一大批跟隨漢獻帝來到鄴都的舊有朝廷官員落馬。當然,馬日磾、楊彪這樣的官員,秦峰暫時也不會去動。因爲如今依舊是漢室的王朝,而這兩人的確是有大功與漢室的。
日上三竿,朝會也進行了兩個時辰,諸多大事已經安排妥當,只剩下具體的職能部門去事實了。
這時,秦峰說道:“陛下,爲了讓天下謹記,是無畏將士的英勇犧牲,才換來如今的安定生活。臣督造了英雄烈士陵園,如今已經竣工。在歷次戰爭中爲朝廷英勇犧牲的將士的遺骸,將會埋在陵園內。他們的牌位,將會供奉在其中的紀念堂上,世代受到人民的瞻仰……。”
漢獻帝麪皮不經意間抽搐了幾下,這次朝會,全是秦峰的主張,他只能點頭稱是。他這位大漢帝王的尊嚴,在安寧了一年多時間後,再次被權臣踐踏。他內心在咆哮:“什麼叫爲朝廷犧牲,他們都是爲你秦子進犧牲的!他們不是朕的士兵,他們是一羣爲虎作倀的魔鬼!歷史會作出公正的評價,他們只是一羣亂臣賊子。叛將逆兵!”
秦峰並不知道漢獻帝在用惡毒的語言攻擊自己的士兵,就算他知道也會嗤之以鼻。因爲歷史會作出公正的評價,這些爲吾華夏開疆擴土的烈士,是真正的勇士!他們將會在後世,世世代代被華夏一族敬仰!因爲,他們用自己的生命,用自己手中的刀劍,爲華夏人民開拓了世代繁衍生息的土地,廣闊無垠得土地!
而漢獻帝這位東漢的末路帝王,必將與他奴役勞動人民的腐朽士族階級一起。被歷史埋葬!
秦峰說道:“爲了表達朝廷對陣亡烈士的敬意,陛下應該以身作則,每日持齋沐浴,這個月十五,恭送烈士靈骸入英雄烈士紀念堂接受供奉!”
“什麼!”漢獻帝忍無可忍。猛然站了起來,喊道:“朕祭奠天地、祖宗寺廟。那裡有天子供奉士兵的道理!”他喊完。對自己的不冷靜嚇了一跳,急忙輕聲道:“丞相,您……您是否可以代替朕……。”
若不是漢獻帝最後認慫了,秦峰說不得要好好收拾他一番。他抖了抖寬大的手袖,冷冷說道:“難道忘記了董卓、李傕郭汜這些亂臣賊子了嗎?沒有將士在前線浴血殺敵,那裡有陛下如今安坐廟堂之上。”
秦峰轉身面對百官。呼道:“沒有將士斬將殺敵,要天地又有何用?沒有將士佑我華夏大地,祖宗寺廟在何處建!又在何處存?”
他的呼聲傳出了大殿,在雄偉的未央宮上空迴盪。
德陽殿外。五層環繞的基座上旌旗招展,近千御林軍將士,振臂高呼,“斬將殺敵,佑我華夏!斬將殺敵,佑我華夏!”
那凌人的氣勢,令獻帝與百官色變。
秦峰展開雙臂,激昂道:“聽,這就是吾族男兒的氣概,他們必能保我華夏廣闊的疆土,佑我華夏一脈萬世長存!”
臉色蒼白的漢獻帝重重坐回了龍榻上,他也想要祭奠爲大漢開疆擴土的將士。然而他怎能去祭奠……祭奠這些只需秦峰一聲令下,就會將矛頭對準自己的士兵!“這是秦軍,是爲你秦子進而戰的秦軍!不是朕的軍隊,不是,不是!”漢獻帝在心底咆哮。
秦峰望着皇座上五顏六色變化的白臉,豈能不知漢獻帝在想什麼。“吾靠,爺才走了一年多,你小子就生刺頭了,看來晚上要讓胡車兒好好修理修理一下嘍。”
然而漢獻帝無法反駁,這支強大的軍隊不是爲華夏而戰的軍隊。他在秦峰冰冷目光的注視下,心驚膽戰。 ◆ttκa n◆¢Ο
就在這時,胡車兒從一個隱秘的角落走了出來,光頭鋥亮,只見他面對漢獻帝伸出粗大的巴掌,狠狠攥了起來,使勁揉捏着。
“嗚哇!”漢獻帝見到後,頓時渾身哆嗦,臉色瞬間醬紫。他想起了黑衣衛殘酷的刑罰,比如老虎凳、辣椒水、木炭燒烤、騎木驢的刑罰。那些刑罰死不了人,但讓你想去死。
漢獻帝突然的大叫,令百官吃了一驚。
馬日磾急忙關切道:“陛下,發生了什麼?”
“什麼!沒什麼……。”漢獻帝此刻心裡拔涼拔涼的,他充滿了無助,而他又在竭力維繫一位帝王最後的尊嚴,他急忙站了起來,道:“朕剛纔猛然所思,感到丞相說的很對,這些將士爲我大漢開疆擴土,朕要去祭奠他們。”
秦峰微微一笑,道:“每日持齋沐浴,十五之時祭奠。那麼,就散朝吧。”他說完,轉身向外走去。文武百官急忙側身,恭送。
當秦峰即將走出大殿的時候,孔融摸了摸鬍子,小眼睛閃爍了一下,一副無事的模樣,甩袖子向外走去。隨着他開始退朝,魯肅這些秦峰一系的百官便開始退朝。
很快,大殿只剩下兩成官員。
目視這一切的漢獻帝,表情如同吃了一隻蒼蠅一樣。他咬牙忍住,道:“散朝!”
“恭送陛下……。”這兩層士族官員,送走漢獻帝后,唉聲嘆氣向外走去。
“司徒大人,丞相如此做派,真是……。”其中一位官員說道。
“噤聲!小心黑衣衛耳目!”一旁有關係匪淺之人低聲尖叫道。
就見這名官員渾身一個機靈,急急忙忙溜走了。
餘下的官員不敢反抗秦峰,心說發憤圖強。回家背書,有了政績也就不怕失去官位了。他們抱着這個念頭,急急忙忙回去了。
“或許……。”楊彪說道。
馬日磾渾濁的眼睛裡,閃過一絲清明,就聽他說道:“你我盡心竭力維繫漢室,只要南面諸侯在,秦子進絕對不敢篡漢。人死如燈滅,陛下比他年輕……。”
楊彪深以爲然,心說一顆恆心兩手準備,回去教導子孫好好學習。看丞相的意思,只要有才,就是能做官的。他也急急忙忙返回府中,教子背書去了。
……
秦時有爵位,由低到高二十階級:一級公士、二級上造、三級爲簪、四爵不更、五爵曰大夫、六爵爲官大夫、七爵爲公大夫、八爵爲公乘、九爵爲五大夫。十爵爲左庶長、十一爵爲右庶長。十二爵爲左更、十三爵爲中更、十四爵爲右更。
十五爵爲少上造、十六爵爲大上造、十七爵爲駟車庶長、十八爵爲大庶長、十九爵爲關內侯、二十爵爲列侯。
建安六年2月初。朝廷頒發下詔書,冊封遠征歸來的十萬將士爵位。絕大多數一級到二級爵位不等。其中二千餘人賜爵三級。爲簪。又一千餘人賜爵四級,爲不更。另有五百低中軍官,賜爵五到八級不等。還有數十高層佐將,賜爵九到十一級不等。而陣亡的將士,三爵上,到六爵不等。
而趙雲等大將賜十七級爵。李典、樂進等將賜爵十二到十六級不等。
同時,啓動文職的政務爵位制度,與政績掛鉤。軍師六人組成員,皆封十七級爵位。朝廷內。三公爲十六級爵位,其下依次向下不等。
政策頒佈,沒有才華靠關係上位的士族之人落馬,而軍人的地位得以大幅度的提高。
就此,秦峰治下確立了最基本的榮譽制度,凌駕於其他等級之上。在有才能者可爲官的基礎上,給了普通人相當的機遇。普通士兵只要能奮勇殺敵,就能夠不斷提升爵位,乃至於達到一定階級後,就算是三公九卿,就算是將軍校尉,也要對英勇的士兵敬禮。
爵位有對應的俸祿,然而對於封建意識根深蒂固的普通士兵來說,只要自己奮勇殺敵,有一天王公貴胄也要行禮,這纔是真正的榮耀。消息傳來,三軍激昂。秦軍幾十萬將士爲了榮耀摩拳擦掌,期盼有上陣、殺敵、立功的機會。
秦軍的戰鬥力因此暴漲,依然凌駕於天下所有諸侯軍隊之上。
建安六年,公元197年2月十五日。
鄴都西側二十里,一處丘陵,這座佔地十幾平方里海拔四百米左右的橢圓形丘陵,已經被改建成陵園。
山腳下聳立的牌坊上,鮮紅硃砂書寫着兩個紅色蒼勁的大字“英烈”。從這裡,到山頂,是一千八百個臺階。這一天,臺階上鋪着紅色的地毯。臺階的盡頭,則是覆蓋整個頂部,佔地十萬平米的,雄偉莊嚴的英雄烈士紀念堂。
在紀念堂之前,是高高聳立十餘丈高大的紀念碑。在這方尖形的碑上,篆刻着銘文,在碑下基座的四壁上,刻繪着英雄烈士奮勇殺敵的英姿。
而在臺階兩側,象徵着逝者意念永存的松柏林中,是烈士的埋骨之地。在這青山綠水之中,英烈的靈魂將得到安息。
十萬遠征軍歸來的將士,在日出以前,便列陣,將龐大的陵園圍攏起來。他們將在這裡,遙拜拭去的戰友,同時做好警戒工作以免戰友的英魂被無知之人打擾。
當太陽將第一縷陽光投射在地平線上的時候,陵園腳下已經聚集了幾十萬百姓。他們盡皆戴孝,拿着各式各樣不同的祭品。他們真誠的來到這裡,感激這些拭去的英雄,爲自己帶來安寧幸福的生活。
他們其中有烈士的家屬,等到了所有人的尊敬。他們在悲傷中,有爲自己的丈夫、兒子感到驕傲與自豪。作爲烈士的家屬,他們將會受到朝廷、地方多種政策的優待。
百姓的面龐是悲傷的,但他們同這裡的十萬將士一樣,哀傷中帶着自豪。因爲這一天,英烈有了安息之地,他們不再會被世人遺忘,他們的名字將會在紀念堂中長存不朽。
千百年間,沒有任何一支軍隊的士兵有這樣的待遇,便是偉大的將領也沒有這樣的殊榮。所以,士兵們自豪,百姓爲他們自豪。
然而人們知道,這一切是誰帶來的。所以,也不知在什麼時候,陵園內外丞相萬歲的呼聲不斷。
尤其是秦軍的將士們,他們狂熱的呼喊着主公的名號。在呼聲中,他們發誓,將會用餘生爲主公而戰。他們要用自己的武勇,得到死後進入陵園的資格。因爲他們偉大的領袖曾經說過,他會在將來的某一天,在這陵園之內與曾經一起戰鬥過的將士們……同眠!
在秦峰看來,昔日秦王建造了震驚世界的兵馬俑,是那麼的華而不實。這位華夏大地第一位帝王,妄圖用一些死物在地下守護自己。若是他能夠與爲他犧牲的英魂同眠,或許會在那黃泉地獄,真正開創另一番輝煌。
天子的車駕,在御林軍的拱衛下緩緩來到陵園入口。隨之而來的,還有秦峰帶領的百官隊伍。值得一提的是,秦峰麾下六位軍師,六員大將還有來自於各地的其他文武,緊緊跟隨着他。而百官,只能是靠後一些了。
當秦峰出現的時候,人們振臂歡呼。
在這呼聲中,漢獻帝臉色蒼白的下了龍輦,他知道這呼聲不是給自己的。所以他此刻行屍走肉一般,按照司禮官員的安排開始了祭奠的步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