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章 登基大典

弘武元年,二月初一,大秦國迎來了最盛大、最隆重的典禮:弘武皇帝的登基大典,同時也是大秦國的開國大典。

鄴都外的天壇,幾十萬百姓來到了這裡,同時大秦國各州也有觀禮朝拜的隊伍到來,一時間方圓十餘里匯聚了百萬觀禮朝拜的百姓。那真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彩旗招展,人山人海。

百姓們自發匯聚到了這裡,昭示着大秦弘武朝的盛世初顯。

天上臉盆子大的太陽公公大喜過望,球型虎軀巨震,撒發出春季裡最最熱烈的光芒。

天壇四周,二十萬秦軍將士拱衛,天壇直通鄴都的大道兩側,十萬秦軍警戒。威武的將士個個盔甲鮮亮,手中刀槍如林泛着鋒芒。雄糾糾氣昂昂,向天下展示着大秦國的武運昌隆。

卯時的時候,秦峰便起駕出宮,百官擁簇着龍攆,數千人的儀仗隊,華蓋、旌旗在官道上綿延出去十餘里,一眼望不到邊。所過之處,秦軍將士與百姓如浪頭般拜倒在地,山呼萬歲。

秦峰就站在龍攆上,接受着萬民的朝拜,他奮鬥了這麼多年,終於,他迎來了這一天。

辰時的時候來到了天壇前。

秦峰登上天壇的時候,四周立刻靜了下來。

首先是祭拜天地。

加上基座,幾乎有三十丈的天壇大殿,曠古爍今十分宏偉。秦峰通過大殿前的丹橋進入殿旁一側的祭天神壇內,當他來到壇內後,文武百官並司儀人員,一路小快步,從丹橋兩側的臺階進入壇內。

這時,六十四名手執羽扇,身穿儒衫的青年才俊來到大殿前的廣場左側列隊。同時,咔咔的腳步聲響起,六十四名精煉鎧甲的魁梧勇士,右手提着開山大斧。左手持着虎紋大盾,來到大殿前的廣場右側列隊。

兩陣縱橫各式八列。

羽扇儒衫者,代表着大秦國的文治才盛之氣象。

武士者,代表着大秦國將士,追隨弘武皇帝秦峰征伐天下的威武雄姿。

祭天神壇兩側設置着諸神神位,按照統屬關係分爲七組,每一組都有青色幔帳搭成神幄。兩側六組一邊三組。拱衛中間的一組,這一組有正主位:天帝的神牌。兩側則是從神位。掌握日月星辰,風雨雷電等等神牌位。

每個神牌位前,都有三牲和美酒,鮮果,佳餚等大量供品。只是存放祭品的器物、禮器就高達一千餘件。

神壇西南有檀香大鼎,東南有火柱天燈,檀香成霧色,將神壇籠罩如煙雲飄渺之狀,而燭火搖動期間。給人一種神秘莫測的感覺。

祭天神壇前,秦峰雙手疊加環在胸前,兩個大拇指遙遙相對,鄭重拜在正中的金色蒲團上。

這時,有司儀跪呈香柱。

秦峰把那香拿在手中,這一刻高擎拜香的弘武皇帝秦峰,他便代表着普天之下億兆子民。請求皇天上帝爲新興的大秦國帶來福祉。他由衷祈禱上天,“保佑朕的江山永固,國泰民安!”

弘武皇帝秦峰洪亮的聲音傳到了壇外四周的時候,天壇外的樂師團奏起莊嚴的樂聲。早就等待在廣場上的羽扇儒衫方陣跳起文德舞,魁梧的勇士一手拿斧頭,一手執盾牌跳起武德舞。有節奏的舞步。表達了大秦國對上天的崇敬,同時又是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而這時,祭天神壇前的弘武皇帝秦峰起身,拿起壇上的明黃詔書展開。這時,徐庶、趙雲等文武百官雙手疊加放在地上,額頭拜在手背上不動。他們微微顫動的身軀,昭示着心中的激盪。

弘武皇帝秦峰開始大聲宣讀祭天文:“臣奉天承運。開大秦國繼位,當承三皇五帝之志,體恤華夏百姓之疾苦。治四季五行之氣,藝五穀耕種,撫萬民,度四方,開山通路接連天下……。”

“昔日,天下大亂,百姓民不聊生,在此華夏危難之際,賴天帝與四方神靈之護佑,助臣北逐患亂,南平叛逆。於是,纔有了今日大秦國之太平盛世。更賴四季變化之神明,更替有序。和風細雨,應時而至。天不言而有信,地無語而物成。於是,這纔有了我華夏大地,我大秦國五穀豐登,六畜蕃盛。百姓無飢寒之苦,國內無兵火之災,此皆天帝諸神之所賜也。”

“今日,臣開國繼位,爲報答皇天諸神護佑之恩,臣特於此舉行祭天大典。敬獻玉璧、金圭、三牲六畜、清酒及五穀之實等各色祭品。乞皇天諸神共饗,護佑我大秦國泰民安!”

百官頓首拜道:“乞皇天諸神共饗,護佑我大秦國泰民安!”

祭天至此完畢。

有御林軍統領許褚,帶人擡出黃金龍椅,設置在三十丈高大的天壇主殿殿門處,面南擺放。

至此,祭天完畢,登基大典開始。

徐庶率文武百官,山呼拜道:“告祭天地禮成,請繼皇帝位!”

秦峰表情莊重,但心裡十分激盪。只見他這邊剛剛放下祭天的祭文,後面百官呼啦啦全上來了。徐庶託着秦峰的左臂,趙雲託着秦峰的右臂,其餘百官都跟在側後,衆人喔喔呀呀擁簇秦峰來到主殿前。

百官擁簇着弘武皇帝秦峰來到龍椅上坐下,之後這才走下臺階,就在階前依照品級排班。這時,華歆高舉着一張金案來到秦峰面前跪地放好,只見金案上是明黃色的龍袍。 隨後,又有王朗激動的牙齒打顫,高舉一張寶案,跪呈到秦峰面前,只見這寶案上,放置着華麗的冕冠。

秦峰就只能是莊重的端坐在龍椅上,目視前方。空洞洞看到啥神秘秘東西的眼神,心裡卻是在琢磨,這古代的禮節真是繁瑣,若按照朕的想法,鄴都城頭上念念開國禮文也就成了。

然而,古時候皇權凌駕於一切之上。億兆子民之上,只有弘武皇帝秦峰一人。所以,要彰顯皇家威儀,能有多隆重就要有多隆重,能有多少程序就要有多少程序。程序越多越隆重,越能彰顯帝王的威儀。

所以,當華歆、王朗等人跪着退回去後。文武之前的徐庶、趙雲對視一眼,躬身重新上了臺階。徐庶跪在金案旁邊,趙雲跪在寶案旁邊。秦峰就當沒看到他們倆,眼神望着前方。

遠處是百姓的呼聲,近處是百官敬畏的目光。四周是飄揚的大秦國旗幟。莊重的樂聲始終在天空迴盪。在這一切之中,秦峰目空一切。又凌駕於一切之上的氣勢一覽無餘,做做架勢,從來難不倒表演系畢業的秦峰。

“朕這是真皇帝,可就比演皇帝牛叉多了!”

於是,徐庶取來龍袍加在秦峰的身上。趙雲捧着冕冠,小心翼翼爲秦峰帶好。

望着這兩位身邊的重臣,秦峰十分欣慰。

而徐庶、趙雲可不敢去看秦峰,那樣就是大不敬。兩人下了臺階入班後,負責司儀的官員唱道:“排班!”

百官站位。捧着朝板列成文武兩班,首先鞠躬。嗚嗚沉重的號角聲響起後,百官立刻改鞠躬爲跪拜,三拜,“吾皇萬歲萬萬歲!”

這時,龍袍冕冠加身的秦峰,微擡手道:“平身。”

號角聲停下。百官平身後,司儀又開始唱諾,於是羣臣三跪九叩再來一遍。

禮畢,司儀引徐庶又來到弘武皇帝秦峰的龍座前,唱道:“跪。”於是,徐庶就跪在秦峰面前。又將手中朝板往腰間一插。

司儀傳唱衆官皆又跪拜。

這時候司儀捧出寶盒,打開取出裡面的玉璽,授給徐庶。

徐庶急忙雙手捧心狀接過,又呈獻給秦峰,進言道:“陛下登大位,臣等謹上玉璽”。

秦峰坐着都已經累的不行了,也不知古代這些人爲什麼這麼能折騰。但爲了皇帝的威儀。秦峰還需堅持下去。於是,秦峰拿過徐庶呈獻的玉璽交給一旁的大內總管德全收入寶盒之中。

這時百官跪拜弘武皇帝秦峰,就有禮官領着徐庶從另一側走下臺階,徐庶歸位後。在司儀的唱喏下,聚齊的百官再拜。

過程中秦峰幾乎全是在龍椅上坐着,連句臺詞都沒有,表情也只有莊重威儀一種。然而儀式走到這裡,終於秦峰能夠活動活動了。龍袍冕冠,又有玉璽在手。百萬百姓,幾十萬將士的目光匯聚中,秦峰難掩心頭的激盪。多年的大戰,數百次的大小戰役,不知多少次的出神入死。

爲的是什麼?

爲的就是這一天!

爲的就是登基稱帝!

終於,秦峰做到了。回憶的碎片從他的腦海中劃過,初來東漢是的落魄,討伐黃巾時的意氣風發,當朝大將軍的位高權重,南征北戰時的艱難險阻。

“爺終於做到了!”秦峰望着天空正中的太陽,陽光照耀,灑在他的身上,明黃的龍袍泛着光華。天空中有太陽,地面上,秦峰便如同天空中的太陽一般,會用他獨特的光芒照耀這天下,照耀這方大地上的子民。

大秦的天下!

大秦的子民!

秦峰高高舉起右臂,一旁的德全急忙跪在地上,雙手高高托起玉璽就在秦峰身邊。

這一刻,數以百萬山呼萬歲的呼聲撲面而來,震顫天際,傳於大秦國四方。呼聲傳百里,聞到的百姓不約而同燃放起喜慶的煙花,爆竹,轟轟聲將秦皇登基的喜訊傳於天下。

而數十萬秦軍勇士呼聲中高舉起手中的刀槍,泛射着鋒芒的刀槍。鋒芒呼應着大秦國的弘武皇帝,昭示着爲時不遠的哪一天,弘武皇帝的鋒芒會籠罩天下,真正的天下!

登基大典一般都是在皇宮裡的,只有開國皇帝的開國登基大典纔會如此隆重。

在子民的歡呼聲中,百官擁簇着秦峰返回紫禁城。

太和殿,大將捲簾,內侍捧玉璽置於案上,秦峰穿龍袍冕冠升御座面南君臨天下。鳴鞭聲中,引班帶領文武百官進入太和殿。在這座輝煌寬廣的宏偉正殿,第一次正式參拜大秦國開國皇帝,弘武皇帝秦峰。

三跪九叩禮成後,弘武皇帝秦峰發佈登基後的第一封詔書。國不可一日無君,君不可一日無“後”。所以這第一封詔書,便是冊封母儀天下皇后的詔書。

冊封皇后之後,冊封詔書中還會冊封幾位排名靠前的皇妃。這冊封詔書可是要公佈天下的,而排名靠後的皇妃將不會出現在國家級別的冊封詔書中。

誰會出現在詔書中,誰不會出現?於是乎,弘武皇帝的後宮已經亂成了一團。

第1276章 新神體系第768章 瑜亮之謀第1186章 武學精要第107章 名望第504章 公孫伏誅第678章 重製經典第100章 前往鄴城第614章 舌戰羣儒第716章 烈焰滔天第305章 本初也借箭第1230章 雙騎突陣第376章 被抄後路第1044章 陸遜的揭發第291章 袁家的兒子們第225章 馬踏草原第479章 公孫士兵的疑惑第371章 攻破鄴城第816章 秦王窩第1214章 血與沙中的對決第765章 紅顏女史第728章 事務纏身第1266章 地質妙計第999章 桃園角鬥四人組第28章 遠行與山賊第749章 人中皇拍賣第1131章 邪惡與正義第1111章 賺錢的藝術第955章 意想不到的結局第1081章 東南諸島保護區第229章 聯盟和親第429章 新宮大典第579章 子進救吾第662章 大戰許昌第302章 圍點打援第409章 荀彧舉薦第681章 少女步練師第1203章 多印鈔票第1172章 坑蒙大元老第1069章 無中生有第913章 奇襲江油城第637章 烏巢第557章 武神之杯第627章 戰略消耗計劃第570章 諸葛亮的反擊第836章 孔明的決斷第373章 一統北方第1021章 最後的準備第1257章 都是老鼠惹的禍第647章 賑濟災民第304章 草船借箭第1043章 如何一網打盡第1119章 敵國使者第191章 西園八校尉第411章 曹操在行動第538章 奇謀亂盟第1025章 百萬秦軍過大江第1159章 奇襲波斯港第1010章 陸遜中計第961章 大巫秦峰第547章 耍賴的孟德第20章 貪污第188章 曲線挖人第561章 臥龍出世第698章 水土不服第398章 受驚的孟德第369章 鹹魚總會翻身第519章 王者重生第327章 張燕佈陣第550章 張飛怒閹曹洪第1167章 海外募工潮第228章 比武招親(二)第946章 大勝孟獲第346章 意外得計第336章 勇闖蠻營第534章 祭英魂第895章 大才是皇上第85章 爲了名聲,幹吧!第454章 百花爭豔第162章 一戰功成第1070章 虛虛實實第93章 兩敗俱傷第1135章 帝國級決鬥開端第613章 枯骨曹操第634章 石頭計第1023章 滔滔大火兮第1037章 爲逃命陸遜出奇謀第363章 威震壺關第716章 烈焰滔天第467章 騎兵對決第64章 黃巾五敗論第973章 選舉結果第190章 柳暗花明第380章 男兒當有爲第807章 扒墳的諸葛亮第369章 鹹魚總會翻身第714章 火災演練第1122章 舉國之力第1246章 策反孫權第282章 一窩死馬第708章 完美守備戰
第1276章 新神體系第768章 瑜亮之謀第1186章 武學精要第107章 名望第504章 公孫伏誅第678章 重製經典第100章 前往鄴城第614章 舌戰羣儒第716章 烈焰滔天第305章 本初也借箭第1230章 雙騎突陣第376章 被抄後路第1044章 陸遜的揭發第291章 袁家的兒子們第225章 馬踏草原第479章 公孫士兵的疑惑第371章 攻破鄴城第816章 秦王窩第1214章 血與沙中的對決第765章 紅顏女史第728章 事務纏身第1266章 地質妙計第999章 桃園角鬥四人組第28章 遠行與山賊第749章 人中皇拍賣第1131章 邪惡與正義第1111章 賺錢的藝術第955章 意想不到的結局第1081章 東南諸島保護區第229章 聯盟和親第429章 新宮大典第579章 子進救吾第662章 大戰許昌第302章 圍點打援第409章 荀彧舉薦第681章 少女步練師第1203章 多印鈔票第1172章 坑蒙大元老第1069章 無中生有第913章 奇襲江油城第637章 烏巢第557章 武神之杯第627章 戰略消耗計劃第570章 諸葛亮的反擊第836章 孔明的決斷第373章 一統北方第1021章 最後的準備第1257章 都是老鼠惹的禍第647章 賑濟災民第304章 草船借箭第1043章 如何一網打盡第1119章 敵國使者第191章 西園八校尉第411章 曹操在行動第538章 奇謀亂盟第1025章 百萬秦軍過大江第1159章 奇襲波斯港第1010章 陸遜中計第961章 大巫秦峰第547章 耍賴的孟德第20章 貪污第188章 曲線挖人第561章 臥龍出世第698章 水土不服第398章 受驚的孟德第369章 鹹魚總會翻身第519章 王者重生第327章 張燕佈陣第550章 張飛怒閹曹洪第1167章 海外募工潮第228章 比武招親(二)第946章 大勝孟獲第346章 意外得計第336章 勇闖蠻營第534章 祭英魂第895章 大才是皇上第85章 爲了名聲,幹吧!第454章 百花爭豔第162章 一戰功成第1070章 虛虛實實第93章 兩敗俱傷第1135章 帝國級決鬥開端第613章 枯骨曹操第634章 石頭計第1023章 滔滔大火兮第1037章 爲逃命陸遜出奇謀第363章 威震壺關第716章 烈焰滔天第467章 騎兵對決第64章 黃巾五敗論第973章 選舉結果第190章 柳暗花明第380章 男兒當有爲第807章 扒墳的諸葛亮第369章 鹹魚總會翻身第714章 火災演練第1122章 舉國之力第1246章 策反孫權第282章 一窩死馬第708章 完美守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