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穆桂英、楊妙真喊來,大家一起商議,終究是一無所獲。
依着穆桂英和楊妙真的意思,慢慢開進就是。
林梵卻搖頭,張良是什麼人,既然明確指出,自己再不聽這不是找死嗎?對手乃是千古傳奇人物諸葛亮,一個弄不好,就會把自己的小命搭進去,自己死就死了,這麼多絕色佳人留給誰享用?自己死後頭上在一片綠油油,豈不會把自己氣的活過來?
猜不透其中的奧妙在何處,林梵乾脆按兵不動,嚴命李元霸不許亂跑。
“哥哥,允吾城近在咫尺,何故不發兵?”李元霸着急道。
林梵道:“益州軍已經在前面佈下十面埋伏等着你我兄弟入伏,你急着趕過去讓他們收拾我們嗎?”
李元霸道:“哥哥,一羣土雞瓦狗而已,何足道哉?”
林梵示意李元霸蹲下,李元霸一捂大頭:“哥哥要打爺爺的頭,爺爺不蹲下,不讓發兵不發好了,爺爺回去喝酒吃肉去。”
看到李元霸一臉小生怕怕的神情,衆女不禁掩脣輕笑,也就是林梵才能把這個魔神教訓跟孩子相仿,其他人哪裡敢啊。衆女美眸就看向男人,其實有這員猛將在,只要男人不犯原則性錯誤,天下就有自家男人的一份。
“老典、老徐、和尚、武二郎,過來陪爺爺喝酒啦。”外面傳來李元霸的大吼聲。
張良終於率大軍到來,李元霸就盯着張良運氣:“你小子今天不說出來爲何不讓進兵,爺爺就把你扔房上去。”
張良陪笑道:“二爺息怒,二爺威名天下傳揚,自然不怕這點陰謀詭計,臣只是擔心陛下的身體,這等長途行軍,萬一陛下龍體欠安,豈不會驚擾軍心。”
李元霸斜着眼睛看張良:“你小子少來!今天不說出個因爲所以來,爺爺跟你沒完。”
張良道:“一定一定。”
林梵也等着張良的解釋,這麼多天林梵也沒猜出謎底,豈是鬱悶那樣簡單?這說明自己跟這些千古名臣之間巨大的差距,不是用投機取巧就能彌補。
終於到了解惑之時。
“陛下請看,索龍山雖然高不過幾百米,但是山勢險要,只有當中一條山谷可以通行,索龍谷距離黃河不足十里,如果我軍通過索龍谷取允吾城,益州軍掘開黃河,引水至索龍谷,索龍谷就會成爲索龍河,這支軍隊就會成爲一支孤軍,不須益州軍來打,用不了多久就會因爲糧草用盡失去戰鬥力,是以,臣以爲,一定要等到南北兩線到達預定位置,對允吾城形成合圍之勢,中路軍纔可出動。”
衆人聽完都不禁倒吸一口冷氣,真要如此,這支五萬人的軍隊,真用不了多久就得全軍覆沒,再厲害的大將,餓上十天半個月,還有力氣打仗?
穆桂英道:“張大人,南北二線就不會遇上這等情況?尤其是北線孫臏大人那邊,他們可是要跨過黃河才能到達允吾城。”
穆桂英的意思很明確:如果孫臏遇上這樣的情況,也按兵不動呢?
張良道:“北線卻無此障礙,娘娘請看,北線大軍所要通過的河段,山勢險要,不利於決堤引水,真若去決堤引水,只怕先傷的卻是益州軍,南線王翦將軍所遇的困難,除去益州軍步步爲營之外,就屬羌人地區這個不確定因素,自黃巾之亂以來,羌人飽守兵亂之苦,漢中王要是對羌人許以重利,誘惑羌人出兵,羌人佔據地利,確實會給王翦將軍帶來巨大麻煩。”
穆桂英柳眉輕顰:“羌人?何解?”
張良道:“這就需要看衛青將軍那邊的戰況,若能截斷金城郡與益州的聯繫,讓物資運送不過來,益州軍一切努力,將付之東流。”
李元霸道:“那還打什麼打?爺爺去衛青那裡,將兔崽子們的通道截斷就是。”
張良道:“二爺,此時確實可以。我軍已經對金城郡益州軍形成大得合圍,益州軍想再從當地尋找給養,已經不現實,只要益州那邊的給養送不過來,這場戰役我軍就勝了。”
李元霸大嘴一咧:“那還等什麼?”
張良向林梵行禮:“請陛下示下。”
穆桂英道:“陛下,臣妾贊同此計。”
這個計謀就叫:坐以待斃,莫說只剩下一半的金城郡,就算是一個金城郡也養不起三十萬大軍,坐以待斃就是讓三十萬益州軍慢慢等死,就算他們掌握了馬雲祿和馬超也沒用,三十萬大軍的性命,和兩人比起來,太微不足道。
之所以要讓林梵決斷,就是因爲涉及馬雲祿,如果林梵能狠下心放棄馬雲祿,益州三十萬大軍能剩多少活着回益州?
林梵道:“此計雖然厲害,卻是一場血戰。”
何意?
你要斷三十萬人的活路,這些人還不跟你拼命?劉備豈能放棄關羽張飛諸葛亮這三個左膀右臂不要?不要忘記益州還有數十萬兵馬。一定會在打通糧道的這次場戰鬥中全力以赴,這樣一來,弘農軍現有的力量,就顯得不足。
王世充就低頭,如果自己不損失二十萬兵馬,就算力量對比或有不足,卻不會缺口這麼大。
這時候若從其他地方調兵,一來時間上不允許,也會破壞林梵之前制定的發展戰略,等於將弘農軍又要拖入戰爭的泥潭中。
王世充低頭走出,撩衣襟跪倒:“臣有罪。”
林梵笑一笑:“靖王,那一章已經揭過,不必再提。”林梵告訴王世充:把心放肚子裡,我不會秋後算賬,過去就過去了,那時候沒殺你,以後也不會殺你。
“臣叩謝陛下。”王世充重重的一個頭可在地上。
“快請起,不必如此,王仁則,快講靖王扶起。”
王仁則忙出列將王世充扶起歸列。
林梵道:“子房,現在該如何進行?”
張良道:“啓稟陛下,現在首先要增加衛青將軍那邊的力量,其次就是等待,中路軍絕對不可輕易穿過索龍谷。”
林梵道:“就這樣等待?”
張良道:“陛下,待將封路之戰略作平穩,我軍可從那邊分兵向允吾進發,這邊可做一個疑兵之計,只要陛下這在邊時不時出現,益州軍就會相信陛下還在榆中城等待,就會還等着陛下穿過索龍谷,只要封路之戰一結束,陛下這邊攻與不攻都無妨,臣推算來,若是封路之戰進行的順利,拿下允吾城的速度,遠遠高於單純的等待三軍合圍再取允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