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奇襲許都的人選

袁尚漸漸的有些明朗了。

記得前世時讀的有關內容,好像確實有着許攸爲袁紹獻計偷襲烏巢的一段。

可惜的是當時袁紹並沒有採用許攸的計策,反而是因爲審配的書信,而遷怒許攸,最終將許攸逼至絕境,心急憤恨之下,毅然決然的去投靠了曹操。

到了曹營之後,當許攸對曹操訴說自己曾對袁紹獻上偷襲許都之計時,曹操的反應確實是非常強烈,並對許攸異常嚴肅的說了一句:“若紹依子遠之言,則我軍危矣。”

簡簡單單的一句話,雖然淺短,但卻直接的證明了許攸獻上的這條計策確實可行有效。

而如今,這條分兵偷襲許昌的計策再一次的被沮授提了出來,不同的是,前者許攸提出是爲了袁軍的最終勝利,而由沮授提出來了則是爲了掩護大軍撤退,聲東擊西,頗有些禍水東引的意味。

袁尚沉思了許久,想通了各中關鍵,心中暗自佩服,不愧是河北一等一的智者,才華橫溢,才思敏捷果然不是蓋的,一般人還真就是比不了。

衝着沮授一拱手,袁尚極爲佩服的對沮授道:“先生的這條計策,確實可行,我這就去向父親諫言,請他派良將分頭偷襲許都,牽制曹操的精力,掩護我大軍退往白馬渡口。”

袁尚說罷轉身就要離去。

“公子留步!”沮授再一次張口呼住袁尚。

袁尚身形一頓,心下有些膽突,每一次見沮授,他只要是一張嘴喊“公子留步”,那就證明準沒好事。

烏鴉嘴,鬧心啊。

“先生還有什麼別的事?”袁尚轉過身來,勉勉強強的硬是擠出一個笑容。

沮授摸着下巴上糟亂的鬍鬚,若有所思的言道:“只是偷襲許都,非一般人所能爲之,非智勇雙全的帥纔不可,公子以爲何人可以當之重任?”

袁尚的心頓時打了一個冷顫,一股極度不妙的預感涌上了他們的心頭。

“那個......張頜將軍有勇有謀,統兵能力極強,乃是真將才也,由他前去定然是萬無一失。”袁尚仰頭看天開始裝糊塗。

沮授微微搖頭:“張雋義雖然是勇謀兼備,但只可稱之爲將才,卻不能稱之爲帥才,正面作戰,衝鋒陷陣足可當之,可若是讓他行這偷襲取巧之事,只怕隨機應變的能力,還是差了一些......”

“恩.....那就高覽將軍吧,高將軍勇武過人,聽說官渡首戰曾與許褚正面交鋒,猶然未敗......牛啊,一般人比不了。”

沮授搖了搖頭,嘆道:“勇有餘而智不足,比之張頜尚有差距,如何能擔此重任?”

“恩,韓猛將軍乃是父親坐下上將,久經沙場,經驗豐富啊。”

沮授搖頭:“經驗豐富又怎樣?前翻派他押糧,還沒到正營就讓徐晃劫了,庸才一個,不足與謀。”

袁尚眼珠子一轉,笑道:“武將不行,咱就換文的,郭圖先生智謀出衆,擅長謀劃,讓他去許都放壞水,肯定能給曹操驚一跟頭。”

沮授面色驟然變寒:“碌碌小人,心胸狹窄之輩,不添亂就算萬幸了,焉能指望上他?”

袁尚無奈道:“那逢紀先生呢?對父親忠心耿耿,比較託底啊。”

沮授長聲一嘆:“逢紀果而無謀,充其量不過是長史之才,焉能做成這等大事?不可用,不可用矣!”

袁尚聞言不由擦汗:“沮先生的眼光真高,這麼多強手都入不了您的法眼,沒事,等我回去斟酌斟酌,肯定能給你尋摸一個出來......”

沮授聞言臉色一正:“尋摸就不用了,眼前不就有一個?三公子子既有勇,又有謀,我聽你烏巢一戰的情況,實乃率兵作戰不拘泥於一道,審時用計天馬行空不居常規,若說這率兵奇襲許都之任,真是非你公子你莫屬了。”

果然,這老傢伙到底是盯上我了.......我怎麼這麼慘啊,啥危險都得我上,我是穿越者好不好?

話說穿越者不都應該是來享福的嗎?

袁尚不願意了:“沮先生,我哪得罪你了,咱倆沒仇吧?先是烏巢,又是許都,河北四州是不是沒別人了,啥事都得讓我來,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我好歹也是三公子好不好?”

沮授聞言沉默了良久,接着苦笑着擡起頭來,無奈道:“三公子,你想怎麼選擇是您自己的決定,但人生在世,特別是像三公子您處於這種高位之上,有些爲難之事亦是不得不親力親爲,試想古往今來成就大業者,哪一個不是歷盡艱辛,衝破萬難闖蕩過來的?三公子,你還年輕,今後的道路必會漫長艱險,如今之勢雖險,卻何嘗不是歷練自身的大好時機?”

沮授這番話,卻是讓袁尚大吃一驚,他吃驚的倒不是沮授話中的內容,而是這話裡話外,已是隱隱的認定了袁尚爲河北四州未來的繼承人。

袁尚雖然也知道日後袁紹也會傳位於自己,但那是因爲他是穿越者,而沮授卻不同,生存在這個時代的人,最講究的就是長兄爲父,繼家業者爲嫡子!

沮授今日敢跟他說這話,已是堅定的表明了立場,而且隱隱的還有試探之意。

若是袁尚真的能辦成了偷襲許都,掩護大軍撤退的這件事,沮授從今日起,想必就會真心實意的輔佐袁尚了吧?

自古以來,都說主人試探臣子,可臣子何嘗又不會試探主公?

袁尚暗暗攥了攥拳頭。

多大點事,爲了良才人心,豁出去了!順便也測測自己的能力究竟有多少深淺,自己的底線又究竟在個什麼位置!

恭敬的衝着沮授一拱手,袁尚展顏笑道:“承蒙先生如此看重提點,在下感激不盡,這趟事我便是接下又有何妨?”

沮授聞言露出了一個滿意的微笑,亦是施禮回敬道:“公子年紀輕輕,能有這般覺悟,沮授深感欽佩,授願意在這囚牢之中等候公子凱旋佳音!”

第314章 凌 亂第359章 暴戾校尉第500章 出兵滅閻第160章 春暖融第86章 袁譚斷案第427章 巨頭會晤第495章 兵諫洛陽第479章 蛟龍出海第3章 大廈將傾第589章 遼東行事第28章 南頓縣宰第423章 三小爭寶(四)第418章 李儒宋建第492章 攻入涼州第244章 攻陷水門第604章 定軍山(二)第178章 互殺第682章 遣匪劫道第394章 回師北上第192章 水來土掩第213章 婚 禮第396章 張馬之戰第127章 恩恩怨怨第362章 南下之前第138章 守孝第150章 真正的勝者第483章 賣書小兒第361章 勸諫落草第638章 西蜀第一第563章 躊躇猶豫第313章 詭計第442章 開誠佈公第80章 初戰黑山賊第149章 處 置第87章 凱旋而歸第320章 賈詡勸植第750章 八卦連環第645章 恩怨難明第618章 對陣魏延(三)第463章 巧召敗軍第16章 善 後第431章 上貢國寶第165章 八面來風第266章 移花接木第56章 啞女的歸宿第584章 忠心漢室第43章 相見歡第44章 不似人君第681章 西川大亂第579章 毒士前來第542章 下邳決戰第297章 成 敗第68章 前後夾擊第137章 二虎競食第744章 狠毒郭四第25章 東遊記第665章 力鬥關羽第752章 最終決戰(一)第317章 中都之亂第639章 蠻王孟獲第206章 恩怨難明第640章 一揍孟獲第334章 節節而勝第102章 議計飛燕第434章 都督趙雲第269章 馬騰之心第4章 東奔西走第610章 更新好慢陣第88章 終回鄴城第751章 降將身隕第301章 全面進攻第376章 司馬離間第309章 羣雄割據第262章 狼多肉少第629章 皇帝遊行第158章 病第127章 恩恩怨怨第449章 敗將不墮第638章 西蜀第一第437章 五路人馬第201章 連環計(一)第581章 王者之戰第362章 南下之前第577章 官渡之戰(六)第447章 火燒囤糧第473章 血戰長安(五)第484章 贈劍送袍第53章 猛將第680章 將星隕落第353章 袁尚檢討第376章 司馬離間第252章 受 降第134章 病 危第232章 第三方兵馬第453章 迷途老驥第208章 閉幕曲第96章 無極雛形第300章 劉備行動第505章 漢中之事第18章 奇襲許都的人選
第314章 凌 亂第359章 暴戾校尉第500章 出兵滅閻第160章 春暖融第86章 袁譚斷案第427章 巨頭會晤第495章 兵諫洛陽第479章 蛟龍出海第3章 大廈將傾第589章 遼東行事第28章 南頓縣宰第423章 三小爭寶(四)第418章 李儒宋建第492章 攻入涼州第244章 攻陷水門第604章 定軍山(二)第178章 互殺第682章 遣匪劫道第394章 回師北上第192章 水來土掩第213章 婚 禮第396章 張馬之戰第127章 恩恩怨怨第362章 南下之前第138章 守孝第150章 真正的勝者第483章 賣書小兒第361章 勸諫落草第638章 西蜀第一第563章 躊躇猶豫第313章 詭計第442章 開誠佈公第80章 初戰黑山賊第149章 處 置第87章 凱旋而歸第320章 賈詡勸植第750章 八卦連環第645章 恩怨難明第618章 對陣魏延(三)第463章 巧召敗軍第16章 善 後第431章 上貢國寶第165章 八面來風第266章 移花接木第56章 啞女的歸宿第584章 忠心漢室第43章 相見歡第44章 不似人君第681章 西川大亂第579章 毒士前來第542章 下邳決戰第297章 成 敗第68章 前後夾擊第137章 二虎競食第744章 狠毒郭四第25章 東遊記第665章 力鬥關羽第752章 最終決戰(一)第317章 中都之亂第639章 蠻王孟獲第206章 恩怨難明第640章 一揍孟獲第334章 節節而勝第102章 議計飛燕第434章 都督趙雲第269章 馬騰之心第4章 東奔西走第610章 更新好慢陣第88章 終回鄴城第751章 降將身隕第301章 全面進攻第376章 司馬離間第309章 羣雄割據第262章 狼多肉少第629章 皇帝遊行第158章 病第127章 恩恩怨怨第449章 敗將不墮第638章 西蜀第一第437章 五路人馬第201章 連環計(一)第581章 王者之戰第362章 南下之前第577章 官渡之戰(六)第447章 火燒囤糧第473章 血戰長安(五)第484章 贈劍送袍第53章 猛將第680章 將星隕落第353章 袁尚檢討第376章 司馬離間第252章 受 降第134章 病 危第232章 第三方兵馬第453章 迷途老驥第208章 閉幕曲第96章 無極雛形第300章 劉備行動第505章 漢中之事第18章 奇襲許都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