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匯合

郭嘉他們見袁紹帶着大軍,在典韋的護衛下,來到了城樓下,俱下來參拜。

“臣等參見主公”,三人一起恭敬道。

袁紹見自家將領都在,示意起來說話,笑道“大家不必多禮,快快起來呀,你們辛苦了,紹來晚了呀”。

衆人應道,“主公客氣了,來的剛好,我等不辛苦的”。

這異口同聲的回答,惹得袁紹哈哈大笑不已的。

“哈哈哈哈哈哈”

等笑過之後,袁紹對着趙雲問道“子龍,你快把現在長安的情況說一下,給我聽聽的”。

“稟主公,現在長安城完全處於我大軍的控制之下的。皇宮有張遼將軍派的重兵防衛,當然萬無一失的”,趙雲恭敬的,一五一十的說道。

見袁紹細細的聆聽,不時地點點頭,又繼續道“西涼將領除了李傕、張濟逃走以外,其他的都在我們的手上的。西涼軍,也大部分被我軍收編了,現在擠在一起的。請主公示下,下一步怎麼辦?”。

聽完趙雲的彙報,袁紹很滿意,不住地點點頭,誇獎道“不錯,你們乾的很好。待事情結束之後,在一起論功行賞的”。

之後,又神秘道“至於張濟逃走就算了的,李傕應該逃不掉的。想來現在應該被朱靈將軍擒獲了”。

“多謝主公誇獎的,臣等愧不敢當”,趙雲、張遼一起謝恩不已。

聽到袁紹如此神秘的說道,又好奇主公爲什麼會從南門過來的。

郭嘉忍不住問道“不知道主公緣何到此的?”

這話問的,也把趙雲、張遼二將引起過來了,他們也很好奇的,等着主公的答案的。

袁紹見此,也沒有賣關子,就娓娓道來,細細的給他們敘說了一遍的。

原來,在下命令讓趙雲他們三人帶着先頭部隊先入長安之後。袁紹恐趙雲他們勢單力薄,就讓文丑、朱靈、典韋等將領,率領剩下的七萬人馬,倍道而行,加速朝長安進發。

自己也沮授,不辭辛苦,馬不停蹄的,兩部做一步的大跨步朝都城,飛躍的。

因此,纔沒有落後趙雲他們的先頭部隊多少距離的。等到了長安城之後,就發現東門已經被自己手下控制了。

等到了城門口,袁紹從守城將領的口中得知趙雲、張遼二位將領分頭行動,去接收整個長安的。

於是就讓文丑護衛着沮授,率領三萬大軍,進入長安去幫忙的。袁紹特意交代重點是皇宮裡的漢帝,這個一定要控制在自己的手上的。沮授表示明白,和文丑不敢耽擱的,直入長安,直奔宮城而去。

知道長安西門是賊寇逃竄的必經之路,就讓朱靈自己也帶領三萬大軍,去西門埋伏的。等有敗退之軍從西門逃出的,一併擒獲收押,在等候處理的。朱靈見主公很是器重自己的,獨自讓自己帶領大軍,還專門交給自己如此重要的任務。心中很是感激的,也不廢話就帶着大軍去西門去了。心中暗暗發誓,要做出成績,方不辜負主公的器重和提攜呀。

又知道,郭嘉帶着一百來號影衛,獨自去南門了。雖然不知道郭嘉這樣做的用意,但是委實很是擔心的。於是袁紹就親自領兵,帶着典韋和剩下的人馬,親赴南門,過來接應郭嘉的,不想卻遇到了先頭部隊的所有將領的。

等袁紹說完,衆人才恍然大悟的,原來如此的。

郭嘉雖然很感動,但只是放在心裡,並沒有說出什麼感激的話語。感激的話說再多,也沒什麼意思的,關鍵在於以後怎樣做,怎樣報答這份感激和信任的。

只是出言解釋,請罪道“嘉來此,只是爲了毒士賈詡的。不想最後還是被他逃走了,這是我的失誤,請主公降罪的”。

見郭嘉請罪,張遼急忙出言解釋一下道“這不幹軍師之事的,是我來的太晚了。以至於讓張濟和賈詡逃走的,不然他們走不掉的。請主公一併治罪的!”

雖然不明白,他兩在說什麼的。見都在請罪的,趙雲也當仁不讓的,一起請罪道“主公請不要怪罪軍師和文遠的,這全部都是雲指揮無方,才導致這樣的結果。請主公從重處理呀!”,說着就要承擔全部的責任。

袁紹聽郭嘉來此是爲了賈詡,心中很是明白的。想來是郭嘉不服,自己的對賈詡的評價。特來找他較量一番,可惜自己沒有看到的。

又知道,賈詡跟着張濟一起逃走了,沒有攔住他兩的,更是有點遺憾的。但通過他們的敘說,知道這不怨郭嘉的,只能說賈詡很狡猾的,不愧是毒士的。

見衆人一起請命領罪的,袁紹趕緊,上前一一扶起他們,勸慰道“你們不必如此的,這不是大家的過錯的。可能天意如此呀,不要放在心上的”。

聽主公如此大度,趙雲、張遼二將很是佩服,更堅定了爲主公大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決心了。

唯獨郭嘉雖然起身了,心中還是有點不服的。在心中暗暗發誓,以後有機會,一定要和賈詡好好較量一下,來洗刷今日的恥辱。

袁紹見該知道已經知道了,情況自己也很清楚了,這邊也沒事了,就吩咐大軍進城休息的。

衆將領命,在安排好了守門的將士之後,一起跟着主公,走進了長安城。

才走了一會,就見沮授、文丑、朱靈帶着冀州大軍過來於袁紹匯合了,遇到半路上了。

而朱靈馬頭上繫着分明就是李傕的人頭,看來朱靈成功了,埋伏在西門成了大功了。

至此,把長安城搞得烏煙瘴氣的,西涼賊首李傕、郭汜等全部浮誅,而不可一世的董卓餘部西涼兵馬也灰飛煙滅了。

見此,袁紹很是興奮道“哈哈,衆位辛苦了,長安已經在我們手上了,今晚不醉不歸呀”。

說完,就當先縱馬朝丞相的府邸而去。丞相府的位置,袁紹已經從暗影衛那裡得知了,也吩咐他們先去打掃一番了。

就主公很是滿意,衆將也很是得意的,率軍緊隨其後,朝丞相府的方向,跟去。

沮授和郭嘉對視一眼,都明白主公的意思了,也很滿意的。來日朝會,少不了一番操作的,想必很是熱鬧的。

第一百一十六章消極對戰第七百七十二章慶功宴第一百七十六章算無遺策第八百零六章城門瑣事第七百一十一章勉強一戰第七百三十章趁熱打鐵第四十章屯田制第一百三十九章田豫獻計第七百七十二章慶功宴第二十六章大婚(五)第七十六章福無雙至第五百四十八章暗中行動第二百八十六章壺關城陷第一百六十章官渡風雲第一百二十七章趙雲出手第二百六十章噩耗第一百七十四章截營第一百三十七章兇殘第二十二章冀州牧第六百八十九章兩面配合第二百零六章驕兵必敗第二百八十三章心急如焚第十六章追殺董卓第四百九十五章苦思冥想第四百一十章一觸即發第四百二十六章發狠第九百三十九章郭嘉遇賈詡第一百八十章後手第一百九十六章戲弄第八百三十六章隱憂第六百六十三章萬衆一心第六百七十九章袁紹的打算第二百零二章屠殺第九百章麻煩第一百八十八章應對之法第三百七十一章負傷第一百九十五章罵戰第八百四十七章通風報信第二十四章潁川名士第二十章鏖戰第八百二十三章去去來來第四十四章長安來信第六十一章襲城第六十一章三國會盟第三百零三章前因後果第八百四十六章風起雲涌第一百六十七章開戰第六百零五章野望第七百八十二章言聽計從第二百三十五章孤軍深入第七百零三章一決雌雄第二百八十七章收復第四百七十六章野心初顯第二百一十八章隱憂第九十五章腹背受敵第二百三十五章孤軍深入第六百一十章集合第一百二十六章對戰第五百一十五章股肱之臣第二百三十六章舔舐傷口第六百零九章君臣相見第三百四十六章追殺第二百二十三章禰衡之死第七百七十八章三大難題第二百零八章失利第五百零二章進發雁門第三百一十三章後知後覺第七十二章黃河九曲第一百零五章亂、亂、亂第一百六十九章南華八怪第七百六十八章窮寇必追第一百五十八章對峙第二百五十八章樂極生悲第八百九十五章得手第六百五十六章謊言第九章初遇黑山第一百八十三章南陽黃忠第一百一十六章詐傷第六百一十一章娓娓道來第一百零六章互有勝負第六百零六章大軍到來第三百零九章據理力爭第五百九十章得意太早第一百四十九章貽笑大方第六百七十三章重蹈覆轍第二百章放權第一百零九章懊惱第九百四十三章脫離危險第一百二十章自取其辱第七十章迎戰西涼第四十一章捷報第一百二十八章結伴而行第五十一章舉薦第十二章三郡烏丸第十九章初戰匈奴第八百零八章高覽的答覆第四十七章美人計第九百零九章噩耗傳來第二百一十七章安排第一百一十八章壞消息
第一百一十六章消極對戰第七百七十二章慶功宴第一百七十六章算無遺策第八百零六章城門瑣事第七百一十一章勉強一戰第七百三十章趁熱打鐵第四十章屯田制第一百三十九章田豫獻計第七百七十二章慶功宴第二十六章大婚(五)第七十六章福無雙至第五百四十八章暗中行動第二百八十六章壺關城陷第一百六十章官渡風雲第一百二十七章趙雲出手第二百六十章噩耗第一百七十四章截營第一百三十七章兇殘第二十二章冀州牧第六百八十九章兩面配合第二百零六章驕兵必敗第二百八十三章心急如焚第十六章追殺董卓第四百九十五章苦思冥想第四百一十章一觸即發第四百二十六章發狠第九百三十九章郭嘉遇賈詡第一百八十章後手第一百九十六章戲弄第八百三十六章隱憂第六百六十三章萬衆一心第六百七十九章袁紹的打算第二百零二章屠殺第九百章麻煩第一百八十八章應對之法第三百七十一章負傷第一百九十五章罵戰第八百四十七章通風報信第二十四章潁川名士第二十章鏖戰第八百二十三章去去來來第四十四章長安來信第六十一章襲城第六十一章三國會盟第三百零三章前因後果第八百四十六章風起雲涌第一百六十七章開戰第六百零五章野望第七百八十二章言聽計從第二百三十五章孤軍深入第七百零三章一決雌雄第二百八十七章收復第四百七十六章野心初顯第二百一十八章隱憂第九十五章腹背受敵第二百三十五章孤軍深入第六百一十章集合第一百二十六章對戰第五百一十五章股肱之臣第二百三十六章舔舐傷口第六百零九章君臣相見第三百四十六章追殺第二百二十三章禰衡之死第七百七十八章三大難題第二百零八章失利第五百零二章進發雁門第三百一十三章後知後覺第七十二章黃河九曲第一百零五章亂、亂、亂第一百六十九章南華八怪第七百六十八章窮寇必追第一百五十八章對峙第二百五十八章樂極生悲第八百九十五章得手第六百五十六章謊言第九章初遇黑山第一百八十三章南陽黃忠第一百一十六章詐傷第六百一十一章娓娓道來第一百零六章互有勝負第六百零六章大軍到來第三百零九章據理力爭第五百九十章得意太早第一百四十九章貽笑大方第六百七十三章重蹈覆轍第二百章放權第一百零九章懊惱第九百四十三章脫離危險第一百二十章自取其辱第七十章迎戰西涼第四十一章捷報第一百二十八章結伴而行第五十一章舉薦第十二章三郡烏丸第十九章初戰匈奴第八百零八章高覽的答覆第四十七章美人計第九百零九章噩耗傳來第二百一十七章安排第一百一十八章壞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