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襲擊壽春

“既然如此,不知你二人派何人前往?”劉表暗自點了點頭,言道。

秦天沉吟稍頃,言道:“孤的八聖將之一,高寵前往吧。”

“我這邊就由呂布跟隨前往。”同時,楊廣亦是開口說道。

劉表點了點頭,言道:“好,那麼截糧道之人已經定下,那麼接下來我們就商討一下如何儘快掃平袁術吧。我等三十萬大軍前來,總不能被一個逆賊打跑吧,這要是說出去,不光是朕,在座的諸位也都會感覺臉面無光吧。”

“陛下,在這之前寡人想問一句,打算派遣多少兵馬前往截糧道?”秦天說道。

“兵不在多,四千精騎足以。”

秦天點了點頭,道:“嗯,可以。但是爲了孤麾下大將的安危,需要再派遣三百騎兵,一同前往。”

“陛下,在下亦是有此意。”一邊的楊廣附和道。

“那好,那就四千四百精騎,前往截糧道。”劉表有些無奈的說道。

“陛下,這還要提醒一聲,截糧道一策,不光是我們能想出來,恐怕袁術亦是能想出來,所以小心防備袁術派人截斷我方糧道。

畢竟,我等遠道而來,糧草運輸艱難,在地利上不佔優勢,所以要小心防範爲妙。”

聽着秦天的叮囑,點了點頭,言道:“秦王不用說朕也會提防的。要是袁術敢派人前來斷我等糧道,朕要他有來無回。”

緊接着再次問道:“那麼接下來我等該如何用兵,儘快剿滅袁術。”

衆人相互對視一眼,搖了搖頭,沉默不語。

這時,只聽秦天開口說道:“寡人倒是有一條計策,那就是分兵。”

“分兵?”衆人疑惑地看向秦天。

“秦王可否詳細的說說。”劉表問道

“地圖!”

“嘩啦~”

兩名士兵擡着地圖走近帥帳,將其平展開了。

秦天指着地圖說道:“孤所說的分兵,其一則是繞道,前往魏侯的境內,從小沛出兵,直接攻打九江郡,取陰凌,克西曲陽,然後直擊壽春。

其二,就是攻打蔣鄉、富波和原鹿,後從淮水南下,直取壽春;這第三和第二乃異曲同工之妙,分兵繞過雩樓,以輕騎之速突擊成德,若是能夠拿下成德,然後派遣水軍從瓦埠湖而下,輕兵突襲,直取壽春。”

衆人聽着秦天的講解目露沉思之色,一旁的曹操走上前指着地圖說道。

“如果從這裡繞道小沛,最少需要半月之久,若是一旦被袁術察覺,只會白費功夫,對我軍不利。另外,攻打蔣鄉、富波等地,需要速度快,不得走漏絲毫風聲才行。

這第三,必須是水陸兩軍聯合,而且士兵戰鬥力過硬方可,而且必須是雷霆之勢,不得有絲毫猶豫,否則很容易被袁術反殲在壽春城內。

所以,這三條路,只有這最後一條或許可行。”

“兩位言之有理,只是朕麾下兵馬水戰或許可行,然而陸地之戰可能有所欠缺。所以,若想執行第三項妙計,需要你們派出一支軍馬襲擊六安才行,至於突襲壽春,就可以交給朕與江東共同執行。”劉表言道,對於諸侯的心思,他內心也是多少有些瞭解,但若是就此以爲朕軟弱可欺的話,那可是大錯特錯。

曹操和秦天二人相視一眼,言道:“至於襲擊六安重任,陛下可交由我二人,,但是襲擊壽春的任務,就只能交由其他人來做了。”

劉表點了點頭,說的:“好,只要二位能夠將六安拿下,那麼剩下的壽春,就可以交給朕來辦。”

“諾。”曹操和秦天相視一眼,應諾一聲。

第四章 十年之期 雙秦現世第二百二十七章 劉表稱帝(下)第七十五章 董卓之死(三)第七十八章 籌劃青州第三百八十四章 首推變法——嬴秦崛起三部曲第二百五十六章 伍天賜戰周泰(二合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意外(第二更)第三百九十七章 抵達第三百二十九章 那一刀的霸道,呂布蹬大眼了第四十四章 岳飛鎮守幽州,曹操借糧第一百六十五章 顏良之死(下)第九十八章 郭圖之言第二百八十六章 仲家第一大將之隕(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關二爺:插標賣首之輩第一百三十二章 秦國大比將近第一百零二章 武悼天王VS西府趙王第四十二章 戰公孫瓚第二百三十五章 紀靈的美夢第一百四十七章 將不過李(第三更)【求推薦、訂閱、月票】第三百零二章 單槍匹馬踏千軍第三百八十五章 首推變法——二十級軍功爵位制的改變第二十五章 飛虎戰羣雄第三百零一章 秦瓊戰褚英第二百零七章 假娘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召喚再起第一百一十一章 裴元慶再戰李元霸第九十三章 霸氣的李存孝第十八章 破匈奴(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纛傳令,全軍總攻第二百零八章 敗北第二百七十二章 議國號,定國都第六十九章 四大帝王聚長安第二百二十四章 重塑大漢威望第三百五十章 衆將舉鼎決力王第一百零六章 朱靈投降第三十四章 袁紹敗北(上)第八章 招賢令第一百四十三章 古之惡來VS銀戟太歲第一百七十九章 曠世之戰(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大膽逆賊,安敢犯上作亂!第三百七十章 強敵,吉連第一百三十三章 比武開始(上)【求推薦、求月票】第三百五十八章 求生之慾第二百七十章 秦天的狠辣第二百五十六章 伍天賜戰周泰(二合一)第五十二章 左右逢源第三百七十章 強敵,吉連第一百六十章 發病而終,曾經的霸主(第三更)第一百五十一章 軍神的落敗第二百八十二章 火攻安風(中)第一百八十章 無形中的較量(第三更)第三百四十一章 冉閔地秀場(二合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袁術稱天子,使者求見第三百四十五章 議論,再啓召喚?第三百二十四章 召喚猛將(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秦瓊重傷第一百八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六十六章 三讓徐州(下)第六十九章 四大帝王聚長安第三百五十五章 霸者威勢第一百八十八章 神秘小將(第一更)第四十九章 醫治郭嘉第二百章 欲徵高句驪第二百零九章 長城牌雪茄,你值得擁有第三百一十四章 踏平秦國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戰困龍徑第三百六十章 雙李的二次對決第二百八十一章 火攻安風(上)第八章 招賢令第五章 三秦到雁門 秦天斬敵第七十一章 楊廣巧設美人計第二百七十七章 秦天昏迷第一百一十二章 宿命之戰第十九章 大亂伊始第一百六十二章 新文禮誅敵第三十章 進兵冀州 飛虎克涉縣第三百八十八章 召喚:殺妻祭天,法力無邊!第五十三章 龍鳳衛成立第一百六十一章 二袁爭執第三百九十七章 抵達第三百七十二章 絕技‘梅花七蕊’第二百零三章 戰亂將起,二十萬騎兵踏鮮卑第四百零四章 漁人獲利第二十九章 諸侯羣起第二百九十八章 設伏,內訌第四十三章 公孫瓚敗亡第九十七章 李存孝生擒臧洪第一百七十一章 見孫策第二百六十五章 呂布大爺饒命啊!第七十章 攻奪箕關第四百零五章 坐山觀虎鬥第三百六十八章 金兀朮用計第一百一十八章 提議三省六部制第九十六章 追擊臧洪第三百二十三章 召喚猛將(上)第七十九章 漢獻帝失蹤第二十三章 十八鎮諸侯討伐董卓(四)第三百一十二章 反叛大秦第二百一十九章 斬將奪旗第一百四十三章 古之惡來VS銀戟太歲
第四章 十年之期 雙秦現世第二百二十七章 劉表稱帝(下)第七十五章 董卓之死(三)第七十八章 籌劃青州第三百八十四章 首推變法——嬴秦崛起三部曲第二百五十六章 伍天賜戰周泰(二合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意外(第二更)第三百九十七章 抵達第三百二十九章 那一刀的霸道,呂布蹬大眼了第四十四章 岳飛鎮守幽州,曹操借糧第一百六十五章 顏良之死(下)第九十八章 郭圖之言第二百八十六章 仲家第一大將之隕(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關二爺:插標賣首之輩第一百三十二章 秦國大比將近第一百零二章 武悼天王VS西府趙王第四十二章 戰公孫瓚第二百三十五章 紀靈的美夢第一百四十七章 將不過李(第三更)【求推薦、訂閱、月票】第三百零二章 單槍匹馬踏千軍第三百八十五章 首推變法——二十級軍功爵位制的改變第二十五章 飛虎戰羣雄第三百零一章 秦瓊戰褚英第二百零七章 假娘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召喚再起第一百一十一章 裴元慶再戰李元霸第九十三章 霸氣的李存孝第十八章 破匈奴(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纛傳令,全軍總攻第二百零八章 敗北第二百七十二章 議國號,定國都第六十九章 四大帝王聚長安第二百二十四章 重塑大漢威望第三百五十章 衆將舉鼎決力王第一百零六章 朱靈投降第三十四章 袁紹敗北(上)第八章 招賢令第一百四十三章 古之惡來VS銀戟太歲第一百七十九章 曠世之戰(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大膽逆賊,安敢犯上作亂!第三百七十章 強敵,吉連第一百三十三章 比武開始(上)【求推薦、求月票】第三百五十八章 求生之慾第二百七十章 秦天的狠辣第二百五十六章 伍天賜戰周泰(二合一)第五十二章 左右逢源第三百七十章 強敵,吉連第一百六十章 發病而終,曾經的霸主(第三更)第一百五十一章 軍神的落敗第二百八十二章 火攻安風(中)第一百八十章 無形中的較量(第三更)第三百四十一章 冉閔地秀場(二合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袁術稱天子,使者求見第三百四十五章 議論,再啓召喚?第三百二十四章 召喚猛將(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秦瓊重傷第一百八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六十六章 三讓徐州(下)第六十九章 四大帝王聚長安第三百五十五章 霸者威勢第一百八十八章 神秘小將(第一更)第四十九章 醫治郭嘉第二百章 欲徵高句驪第二百零九章 長城牌雪茄,你值得擁有第三百一十四章 踏平秦國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戰困龍徑第三百六十章 雙李的二次對決第二百八十一章 火攻安風(上)第八章 招賢令第五章 三秦到雁門 秦天斬敵第七十一章 楊廣巧設美人計第二百七十七章 秦天昏迷第一百一十二章 宿命之戰第十九章 大亂伊始第一百六十二章 新文禮誅敵第三十章 進兵冀州 飛虎克涉縣第三百八十八章 召喚:殺妻祭天,法力無邊!第五十三章 龍鳳衛成立第一百六十一章 二袁爭執第三百九十七章 抵達第三百七十二章 絕技‘梅花七蕊’第二百零三章 戰亂將起,二十萬騎兵踏鮮卑第四百零四章 漁人獲利第二十九章 諸侯羣起第二百九十八章 設伏,內訌第四十三章 公孫瓚敗亡第九十七章 李存孝生擒臧洪第一百七十一章 見孫策第二百六十五章 呂布大爺饒命啊!第七十章 攻奪箕關第四百零五章 坐山觀虎鬥第三百六十八章 金兀朮用計第一百一十八章 提議三省六部制第九十六章 追擊臧洪第三百二十三章 召喚猛將(上)第七十九章 漢獻帝失蹤第二十三章 十八鎮諸侯討伐董卓(四)第三百一十二章 反叛大秦第二百一十九章 斬將奪旗第一百四十三章 古之惡來VS銀戟太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