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江,姓姬,名江,爲黃帝軒轅氏後裔,中國氏族聯盟時代帝堯陶唐氏政權的三任帝。
姬江的父親名叫姬敬,母親是帝堯陶唐氏政權二任帝伊放勳的女兒姜鳳。二任帝伊放勳是他的外公。
帝堯陶唐氏政權兩任帝皆爲炎帝族姜姓後裔,爲什麼三任帝卻成了黃帝族姬姓後代了呢?
姬江的父親名叫姬敬,河北涿鹿人,是黃帝族的後人。姬敬年輕時才貌出衆,是一位大帥哥。有一年夏天,二任帝伊放勳往北方視察,在涿鹿山一帶遇上了暴風雨,一行數十人困在了途中。大家被迫往林中避雨,誰知他們避雨的大樹突然被雷電擊中,當場有三個人被電火燒死。大家驚恐萬狀,二任帝伊放勳又冷又怕,全沒了天子的龍威。雖然,有數名僕人在他頭頂上舉着衣物爲他遮風擋雨,他還是蹲在地上抖作一團。
就在這關鍵時刻,突然有一個小夥子冒着狂風暴雨趕來救駕,帶着他們鑽進了附近的一個山洞。山洞很大,可容納上百人,裡面還鋪有許多幹草。
伊放勳十分高興,問道:“小夥子,爾是何人,怎知乎?”
姬敬答道:“小民是冀州黃帝族後人,曰姬敬。剛纔小民在家中避雨,突然打了一個盹兒,夢見一位白鬍子的老神仙來到吾的跟前,急匆匆對吾言:‘王困涿鹿,爾速去也!’說完,便化道金光離去。吾醒,感覺似乎被一種看不見的力量吸引着,徑直就來到了這裡。”
伊放勳大喜,這才仔細打量姬敬。見小夥子天庭飽滿,相貌不凡,很有王侯氣派。心中暗想,吾的女兒伊鳳如今已經十七歲了,尚未婚配,何不將她許配給這位年青人,把小夥子招爲吾的上門女婿,讓他入贅於吾陶唐氏族中,將來或許能成爲吾朝的棟樑之材。於是,便問姬敬有沒有妻子,願不願意入贅於陶唐氏家族。
這簡直就像天上掉餡餅一樣,此等好事姬敬豈能放過!他當場應下了這門親事。
過了幾天,伊放勳把姬敬召入宮中,召他爲女婿。很快伊鳳便和姬敬結爲夫妻,婚後,伊放勳把他們封在了故都沁陽。
轉年,伊鳳懷了身孕。於帝祁三十七年,在沁陽宮中生下一子,取名姬江。
姬江從小就極爲聰明,善於察言觀色。爲人處事,機智靈活,深得衆人喜愛。他十歲的時候,前往帝都堯城探望外公帝伊放勳。他那聰明機智的過人才華,贏得了伊放勳的極大關注,認爲他是一位可造之才,有帝王之相。因此,便把他留在了帝都,專門爲他安排了師父。教他各種知識,學習治國之道。經過數年的培養,他在十五歲時,便能獨自處理朝政。於是,伊放勳效法先帝“傳賢不傳親”的做法。臨終前,沒有把帝位傳給兒子或孫子。而是,傳給了外孫姬江。
帝祁五十二年,二任帝伊放勳病逝於堯城。姬江正式即位稱帝,以丙子年爲帝江元年。
姬江執政時期,正是唐堯政權的鼎盛時期,沒有災荒和瘟疫,也沒有動亂和戰爭,四海寧靜,天下太平。姬江爲了便於對中原、關中以及太行山以西大部分地區的管理,與羣臣商議,遷都美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