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六章 俺答汗的決定

正德皇帝帶着大軍南下山東,甚至是準備南下江北前線了,而他前腳剛走呢,後腳京師那邊就是風雲涌動,不少人,嗯,主要是說那些文官他們,他們覺得自己苦等多年的機會終於來了,只要這個時候擁立太子爲帝,那麼大明王朝將會迎來一個新的仁君!

嗯,一個聽他們話的仁君!

至於正德皇帝,那王八蛋根本就不是一個好皇帝,從來都不聽他們這些大臣的話,現在好了吧,僞唐王朝都佔據了大明半壁江山了。

現在,大明王朝是需要他們匡扶一個仁君拯救天下的時候了!

不少人都是偷偷跑去勸說太子,說着什麼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但是太子仁德,堅決的拒絕了他們的提議,這讓他們惋惜不已。

而另外一邊,蒙古草原上,俺答汗也是聽聞了正德皇帝幾乎把整個北方的兵力都抽調一空,然後親自南下作戰了。

而現在的他,也是有些忍不住了。

如今的情況是擺明了,未來的這一段時間裡,將會是他們韃靼突破明軍防線,南下中原的最佳機會,說實話,他非常的心動。

前兩天,明王朝派來的使者費勁了口舌,說是要借兵,但是俺答汗卻是一點口風都不露,既沒答應,但是也沒有拒絕。

單純的借兵,只換來什麼封號、互市的好處,他自然是不願意的,而且他俺答汗麾下的蒙古大軍,和明王朝的邊軍作戰多年,說是死敵都不爲過,如今正德不好過,他心情是相當的舒暢的。

想讓他借兵去幫正德皇帝抵抗南邊的什麼唐軍,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

但是同時,他也是很清楚,一旦明王朝慘敗了,等唐軍統一了華夏,那麼下一步自己就會面臨極大的危機,不過這種危機頂多就是南下困難而已。

但是如果那些什麼唐軍敢深入草原,俺答汗就要讓那些唐軍看看,你們的槍炮雖然厲害,但是到了草原上,依舊是沒有用武之處。

在草原上,騎兵纔是王道!

槍炮在攻堅和防守上作用巨大,但是在整個蒙古草原都沒有幾座城市的情況下能夠發揮出多大的用處來?

此外,他也是覺得,這一次南下的機會可謂是千載難得,南下之後,最好的結果就坐看明軍和唐軍打的兩敗俱傷,然後他利用騎兵的優勢在華北平原上橫掃明唐兩軍,這樣一來,南下的過程裡,所佔據的各大邊鎮,難不成明軍還能要回去不成?

南下,對於蒙古草原的強者而言,那是一個纏繞在他們心中幾千年的夢,但凡有這個機會,他們都是不會放棄的。

如果說唐軍實在太過強悍,到時候自己也可以利用騎兵的優勢逃之夭夭!

只要自己小心謹慎一些,俺答汗覺得自己這一次南下應該能夠得到不少的好處,再不濟也能夠劫掠一些人口、糧食、財物回來。

俺答汗也是個猛人,想要南下,那麼他也是沒有考慮太多,直接就是準備南下了,當然了,南下之前,他得做好準備,首先是把不服自己的一些部落通通帶上。

一方面是避免自己南下後,這些部落在後方叛亂,而另外一方面嘛,則是準備打仗的時候讓他們先上當炮灰,要逃跑的時候讓他們斷後,儘可能的保全自家嫡系部落的兵力。

俺答汗南下了,雖然表面上是答應了明王朝借兵,但實際上俺答汗以及那些韃靼的頭頭腦腦們,都是知道,這一次他們南下,借兵什麼的都是虛的,重要的是還是要趁機南下,控制幾個邊鎮地區,然後再趁機南下渾水摸魚,有機會就把明軍和唐軍一起幹掉,沒有機會就撈一票就回來。

總之如今這個天下局勢,坐着什麼都不幹最虧!

俺答汗的心思,說實話正德皇帝多多少少也是能夠猜得出來的,但是他不在乎!

爲了南下親征,他幾乎都是把邊軍抽調一空了,除了少數堅城外,其他地方已經是任由韃靼人來去自由了,而且韃靼人南下了,不管他們願不願意,到最後都得減輕自己這邊的壓力。

大量韃靼騎兵南下,僞唐賊軍就算是再強悍,也得分出兵力來應對吧,這樣一來,自己的壓力就小得多了。

至於說順道被韃靼人劫掠一些財物什麼的,正德皇帝已經是不在意了!

如今是大夏將傾,誰還在乎少幾塊磚瓦啊!

北方異動的消息,也是很快就通過軍情司的探子們傳到了南方!

江北,淮安城外,郝柏年正在準備進攻淮安城呢,聽到了北方正德皇帝親自率軍南下,然後又是聽聞韃靼人也是開始大舉南下後,也是不由得嘆道:

“這僞明皇帝倒是夠狠的!”郝柏年聽聞了探子所說的北方一些情況後,不由得佩服起來,這個正德皇帝在這個時候,竟然還有膽量玩破壺沉舟,不愧是統治了華夏江山四十多年,主政期間把一羣朝臣玩的死去活來的猛人。

但是就算是這樣又如何,大唐王朝的崛起之勢已經是不可阻擋了,別的不說,單憑自己的第三軍,別說是正德皇帝親征了,就算是十個正德皇帝親征,他郝柏年都有把握戰而勝之。

他非常清楚,哪怕是正德皇帝親征了,但是他所能夠抽調的部隊也不多了,而且在精銳程度上肯定沒有辦法和之前的揚州守軍相提並論。

揚州一戰裡的十萬明軍,可以說那已經是明軍裡最後一批能夠打的軍隊了。

北方各省以及邊軍還有京營的明軍,他們現在缺槍少炮,而且士兵的素質上肯定也是無法和之前的揚州明軍精銳相比的。

唯一讓他有些擔心的是韃靼人的騎兵!

不管這些韃靼人的騎兵是正德借來的,還是韃靼人另有企圖,趁機南下攻城略地,但是對於大唐王朝而來都是敵人。

而他們的騎兵如果來的少了,那麼威脅還不大,但是如果來了多了,恐怕就不太好辦了。

大唐陸軍裡的騎兵數量不多,他的第三軍裡,滿打滿算也就四千騎兵,如果韃靼人來個三五萬甚至更多的騎兵,到時候如果是野外遇上了,恐怕不好打!

不過郝柏年也只是略微擔心而已,現在,這些事距離還早着呢,如今他郝柏年的當務之急,是拿下淮安,然後再好好休整一番,補充兵力和物資,再西進北上。

他已經是接到了李軒的最新命令,讓他儘快的拿下淮安、然後攻克鳳陽府以及徐州兩地,等拿下這兩個地方後,隨着北方嚴寒天氣到來,第三軍將會暫停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而那個時候,大唐王朝的戰略重心將會轉移到安慶來,換句話說,到時候第三軍將不會有限得到兵力、物資上的補充。

這算算時間,留給他的時間頂多就只有一個月了。

知道時間緊張的郝柏年,根本就沒有被北方的異動所影響,而是迅速的發動了淮安戰役!

此時守城的明軍其實不算少,但是絕大部分都是一路潰逃到此地的明軍,軍心士氣非常的低,此外當地的明軍也是嚴重缺乏槍支火炮。

江北地區的明軍,一開始槍炮是不少的,但是大部分都是丟在了揚州,逃出來的兩萬人很多都是空着手逃出來的。

而原先駐防的部分明軍,除了京營外,其他的都是二線兵力,槍炮奇缺。

如此也就導致了,淮安城內的明軍士氣低下不說,而且還缺乏槍支火炮,同時此地的城防也是沒有和揚州那樣經過長時間的加固,如此的他們根本就是擋不住第三軍的猛攻。

兩百多門火炮砸下來後,然後連挖地道爆破都不用,他們就是順利的攻克了淮安城,從正是進攻到攻佔該城,大唐陸軍之花了三天時間。

一天時間準備,一天時間炮擊,一天攻城!

整個過程幾乎是教科書式的攻堅作戰,中間沒有出現一絲一毫的意外。

攻克淮安後,第三軍的兵鋒就是直接挺進到了黃河、淮河、巢湖流域。

此時,大唐海軍也是配合着,抽調了不少內河作戰的船隻進入黃河流域,和原先的運河艦隊進行匯合,整編成爲了新的黃河艦隊。

這也是目前大唐王朝裡,第四支內河艦隊,規模不算大,只有四十多艘作戰船隻,但是卻是清一色的專門打造的內河戰艦,戰鬥力已經是超過了珠江艦隊,實力僅次於長江艦隊。

北方戰事順利,所以即便是李軒聽到了正德皇帝親征、韃靼南下之後,也是沒有太大的動容。

正德皇帝就算是親征了,但是明軍也就那個樣,已經是不可能對第三軍造成什麼威脅,而韃靼人的騎兵,只要郝柏年聰明一些,別傻乎乎的和人玩機動作戰,找到機會就來一場正面決戰,打贏也是可能的,再不濟,也能夠穩住戰線。

現在重要的是準備安慶戰事!

現在的安慶,就如同一把利刃一樣,插在了長江這條動脈上,讓大唐王朝無法利用長江把湖廣、江西、江南等地的兵力和物資補給聯繫起來。

而要放心北上作戰,要拿下湖廣,乃至最後進軍四川或者是河南,這安慶必須先拿下來。

第九百四十九章 李軒:真是一羣傻貨第一百五十章 禍在於天第六百九十章 攻敵所必救第二千一百一十五章 最好的教材就是戰爭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西海石油公司第兩百五十九章 把朕的意大利炮拉過來第六百四十五章 自掘墳墓的僞唐第九百八十一章 琉球請求冊封第一千九百零九章 暫住民喬治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楊成的推銷之旅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比正規軍更可怕的民兵第七百一十四章 慧塵公主長大了第八百八十三章 這絕對不可能第兩百五十章 山雨欲來第六百五十五章 張嶽的革新第三十七章 他們怎麼會投降第四百四十七章 大唐俍兵(求月票)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跨行造船的馮氏公司第五百二十七章 皇家軍醫院第二千八十三章 大唐看不上眼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平開海旨第二千一百二十四章 天大的野心第六百一十八章 伯爵世子的戰鬥第二千零四章 一個想要上岸一個想要下海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登陸奴兒干城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第二更)第六百八十六章 關係通天的孫老頭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橢圓形結構第四百零四章 不服就殺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初中生都是已婚人士第六百九十一章 李春景的‘小冒險’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不甘寂寞的海軍第八百一十三章 明王朝的百萬雄獅第三百六十九章 平興泉俘僞帝(求月票)第三百二十一章 弄假成真第二千二百章 全新的時代第八百九十一章 巷戰危機第兩百五十六章 老兵的保命絕招第一千三百章 聖天子到底想要幹嘛?第三百五十章 誓師伐明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丈夫,當如此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韃靼人來了怎麼辦?該幹嘛幹嘛第三百五十五章 悲催的宋志文第八百零五章 陳立夫面聖第二千章 君臣有別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海軍五年發展計劃第兩百三十七章 擴軍擴軍!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唐王師的巷戰利器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大唐暫住證第三百三十六章 擴軍萬人第五百八十八章 宏偉的造艦計劃第八百五十三章 換裝燧發槍第二千一百八十四章 雙贏的好事第五百七十二章 焦頭爛額的張嶽第六百五十五章 張嶽的革新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澳洲的狗頭金第二千一百九十三章 宣平六十年第七百五十四章 海軍的野心:戰列艦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聯合步槍第一百一十七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兩百五十三章 搶佔瀾江渡口第九百三十三章 對抗大唐死路一條第兩百四十六章 柳八苟出山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錦源號歸來第兩百九十六章 秋風蕭瑟戰鼓響第五百零七章 勝利大轉進第六百六十二章 百年海軍(求訂閱)第七百九十七章 想造反,那也得先把稅給交了第七十章 曾子云的俘虜生涯第八百七十九章 陳屠夫開炮第五百零八章 刺蝟一樣的梧州第一百四十四章 睡個覺就把功勞撈了第二千六十章 汽車開回家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軒的天大謀劃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移民一年比一年多第六百零三章 殘酷的跳幫戰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甘心的俞大猷第七百七十三章 賣不出去的香皂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天子號召:工業化 (第四章)第兩百四十三章 送銀子送女兒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蒸汽坦克第七百二十八章 強攻!車輪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請先生教我第六百九十章 攻敵所必救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史無前例的遠征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丈夫,當如此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我們大唐人都是很好說話的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購買殖民地第七百六十七章 借錢過日子的大唐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擲彈兵死戰不退第九百七十三章 絕望的杜丹清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 舉國轟動的經濟發展會議第八百四十七章 威名遠播的陳立夫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重點封鎖第二千一百二十七章 得松江者得天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送君千里之外番外:李軒遊秦淮(一)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唐朝報的忠實讀者:正德第二千一百八十三章 大唐金國的先進性
第九百四十九章 李軒:真是一羣傻貨第一百五十章 禍在於天第六百九十章 攻敵所必救第二千一百一十五章 最好的教材就是戰爭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西海石油公司第兩百五十九章 把朕的意大利炮拉過來第六百四十五章 自掘墳墓的僞唐第九百八十一章 琉球請求冊封第一千九百零九章 暫住民喬治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楊成的推銷之旅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比正規軍更可怕的民兵第七百一十四章 慧塵公主長大了第八百八十三章 這絕對不可能第兩百五十章 山雨欲來第六百五十五章 張嶽的革新第三十七章 他們怎麼會投降第四百四十七章 大唐俍兵(求月票)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跨行造船的馮氏公司第五百二十七章 皇家軍醫院第二千八十三章 大唐看不上眼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平開海旨第二千一百二十四章 天大的野心第六百一十八章 伯爵世子的戰鬥第二千零四章 一個想要上岸一個想要下海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登陸奴兒干城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第二更)第六百八十六章 關係通天的孫老頭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橢圓形結構第四百零四章 不服就殺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初中生都是已婚人士第六百九十一章 李春景的‘小冒險’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不甘寂寞的海軍第八百一十三章 明王朝的百萬雄獅第三百六十九章 平興泉俘僞帝(求月票)第三百二十一章 弄假成真第二千二百章 全新的時代第八百九十一章 巷戰危機第兩百五十六章 老兵的保命絕招第一千三百章 聖天子到底想要幹嘛?第三百五十章 誓師伐明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丈夫,當如此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韃靼人來了怎麼辦?該幹嘛幹嘛第三百五十五章 悲催的宋志文第八百零五章 陳立夫面聖第二千章 君臣有別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海軍五年發展計劃第兩百三十七章 擴軍擴軍!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唐王師的巷戰利器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大唐暫住證第三百三十六章 擴軍萬人第五百八十八章 宏偉的造艦計劃第八百五十三章 換裝燧發槍第二千一百八十四章 雙贏的好事第五百七十二章 焦頭爛額的張嶽第六百五十五章 張嶽的革新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澳洲的狗頭金第二千一百九十三章 宣平六十年第七百五十四章 海軍的野心:戰列艦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聯合步槍第一百一十七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兩百五十三章 搶佔瀾江渡口第九百三十三章 對抗大唐死路一條第兩百四十六章 柳八苟出山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錦源號歸來第兩百九十六章 秋風蕭瑟戰鼓響第五百零七章 勝利大轉進第六百六十二章 百年海軍(求訂閱)第七百九十七章 想造反,那也得先把稅給交了第七十章 曾子云的俘虜生涯第八百七十九章 陳屠夫開炮第五百零八章 刺蝟一樣的梧州第一百四十四章 睡個覺就把功勞撈了第二千六十章 汽車開回家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軒的天大謀劃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移民一年比一年多第六百零三章 殘酷的跳幫戰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甘心的俞大猷第七百七十三章 賣不出去的香皂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天子號召:工業化 (第四章)第兩百四十三章 送銀子送女兒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蒸汽坦克第七百二十八章 強攻!車輪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請先生教我第六百九十章 攻敵所必救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史無前例的遠征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丈夫,當如此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我們大唐人都是很好說話的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購買殖民地第七百六十七章 借錢過日子的大唐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擲彈兵死戰不退第九百七十三章 絕望的杜丹清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 舉國轟動的經濟發展會議第八百四十七章 威名遠播的陳立夫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重點封鎖第二千一百二十七章 得松江者得天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送君千里之外番外:李軒遊秦淮(一)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唐朝報的忠實讀者:正德第二千一百八十三章 大唐金國的先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