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0章 魏德邁訪華

在國民政府的委員長辦公室的會客室內,這間會客室的主人,蔣介石坐在辦公桌的後面,他依如過去一樣穿着一套毛呢制服,因爲多年前於遭遇兵變摔傷了脊椎的關係,使得他無法再像過去一樣保持新着標準的軍姿,甚至他整個個看來很疲倦。而宋美齡則做爲他的英文翻譯坐在他身邊,此時這間不過只有三十多平方的辦公室中再也沒有別人。當穿制服的禮賓官把兩個美國人請進去後,蔣介石便站起來,和他們握手,默默地做了個手勢請他們在椅子上坐下來,然後將目光投在魏德邁准將的身上。

魏德邁准將交給他一封信以及一個用發光的藍紙包着的圓盒子,用英語說道。

“主席先生,我還是不要再用我糟糕的漢語來使您難受的好。”

蔣介石小心地用裁紙刀拆開白宮的信封。待夫人翻譯後,他稍稍側着頭,然後看着眼前的這位美軍准將說道。

“請便吧。”

他把單頁的手寫的淡藍信紙遞給宋美齡,信紙上角印有白宮字樣

。那是羅斯福總統的親筆信,信中的內容在蔣介石看來,幾乎沒有任何新意,無非是用熱情洋溢的話語讚揚着中國軍隊的英勇善戰,祝賀中國軍隊在未來取得勝利,表示將不惜代價的支持中國進行戰爭,而在信中真正是羅斯福想說的卻只有一句話“中國何時對日宣戰”。

在翻譯將信的內容大聲翻譯出來的時候,象沉思似的靜默了一會以後,蔣介石轉過視線,看着隨魏德邁這位羅斯福總統的派來的代表說道。

“對日宣戰!”,

蔣介石在手捧着椅子的摸手,話聲稍停頓了一下。

“這是一個極爲重要的問題!需要謹慎對待!”

“主席先生,這同樣也是美國上下以及整個同盟國所關心的問題。”

對於身處中國多年的高思又豈會不知道蔣介石的潛臺詞是什麼?對於中國人而言,現在,對日宣戰依然是他們的籌碼。甚至對於日本人來說,日本人亦不希望中日宣戰,一但宣戰,就意味着兩國再無挽回的餘地。

也正因如此,現在儘管中日兩國間再次爆發戰爭,儘管中國軍隊正在向曼德勒進攻,但是,在南京,外交談判依然在進行中,德國駐華大使更是奉命介入調停,根據美國掌握的情報,現在德國的希望是“最差也要保持非宣戰狀態,並將戰爭限制於東南亞”。

“你們關心的問題,與我們關心的問題不同,現在,我們不得不去考慮另一個問題,一個面臨多面包圍的未來,現在德國隨時都有可能佔領整個高加索,魏德邁將軍,你是軍人,你可以告訴我,假如德國佔領高加索,那麼失去石油的斯大林還能堅持多長時間?在中亞的一些地區此起彼伏叛亂,正在德國人的支持下時而發生……”

面對蔣介石的問題,心知答案的魏德邁准將只好保持着沉默。

“現在,俄國的形勢不僅沒有好轉,而且更加惡化了,今年一個夏天,儘管德軍將主攻目標投入南方,但是他們卻越過了伏爾加河,且對斯大林格勒形成了包圍,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得不爲中國未來加以考慮,我們不得不考慮,一個戰敗的俄國,以及與中國接壤的德佔區……”

沒有直接拒絕,反倒是最爲直接的回答利益,中國必須要考慮自己的利益。

“我們考慮到,對日本宣戰,將可能倒致德國對中國的宣戰,或許美國對日宣戰後,德國對美宣戰可供參考。因此,就目前的形勢來看,對日本宣戰,並不符合中國的利益!”

出乎意料的,可以說直白至極的回答,讓高思和魏德邁兩人無不是一愣,他們接受的任務就是遊說中國對日本宣戰。

幾乎是在蔣介石器的話一停,高思接着就立即說道。

“主席先生,請您相信,美國對中國的援助,是絕不會停止的,如果蘇聯戰敗的話,美國會進一步加大對貴國的援助。”

在夫人翻譯時,蔣介石似心不在焉地用鋼筆在紙上隨手寫了什麼,但他並沒有說道

而一直保持着沉默的魏德邁准將則說道。

“主席先生,我受命前來貴國瞭解貴國在軍事上的需求,如果貴國需要的話,美國亦可派出最優秀的軍官組成軍事顧問團,協助貴國軍隊實施現代化整軍。”

儘管蔣介石並沒有直接提到“軍事顧問團”的問題,但是美國卻已經考慮到,德國在中國多達千人之多的軍事顧問團,在過去的五年間,正是在軍事顧問團幫助下,中國完成軍隊的現代化建設,此時魏德邁主動表示美國願意接替德國,繼續幫助中國實現建立現代軍隊的願望。

“而相比於德國,美國願意向貴國提供最先進的陸海軍兵器以及最爲科學的訓練,同時亦將幫助中國建立,真正的現代化的軍事工業!”

無疑,相比於德國,“財大氣粗”的美國,能夠拿出更多的東西去遊說中國真正成爲同盟國的一員,這或許是魏德邁以及美國現在唯一能拿出來,魏德邁甚至還拿出了一份由美國戰爭部以及工業界制定的旨在幫助中國整編軍隊以及建全現代軍事工業的計劃書。

“哦!”

輕輕的用手背魏德邁放在他面前的材料,蔣介石甚至都沒有去看那份計劃書,儘管那份計劃書對他充滿了誘惑。

“德國軍事顧問團,瞭解我國幾乎全部備戰以及防禦計劃,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德國對我國宣戰,且俄國戰敗,那麼,中國將要面對的局勢之惡劣,將遠超過你的想象,所以,如何確保德國不對中國宣戰,這將是至少今年至明年,我們不得不考慮的問題,這一點,希望羅斯福總統能夠給予諒解。”

在夫人將他的話翻譯成英語時,蔣介石的臉上帶着不常見的象照片上那樣的親切的笑容,直接轉移了話題。

“在這裡過得好嗎?還有什麼需要我們幫忙的嗎?”

面對蔣介石的拒絕,魏德邁准將說道。

“主席先生,我曾經在德國和英國擔任過戰時軍事觀察員。在我來的時候,華盛頓希望要我有機會到前線去看看。就中國軍隊目前的前線需要,給華盛頓一份具體的報告,我相信,只有在前線可以直觀的瞭解到這些,當然如果可能的話,我還希望瞭解美國武器在中國的使用情況。”

聽到“前線”兩個字,蔣介石先是沉默片刻,然後點了點頭說道。

“沒問題,只要你願意,但是我需要提醒你的一點是,在前線,我們是無法保證你的安全的。”

“主席先生。現在是戰時,而我是一名軍人。”

蔣介石看一眼面前的魏德邁,然後點了點頭。

“好吧,即然華盛頓要您去前線,他們一定有他們的理由,我們安排安排看。請轉達我對羅斯福總統的感謝。祝您一切順利

。”

十幾分鍾後,高思大使和魏德邁兩人一句話也未說,就離開了國民政府,坐在汽車上,高思看着神情似有些低落的魏德邁准將說道。

“將軍,我希望你知道的是,現在,遊說中國宣戰,是極爲困難的事情。”

“我知道,蔣介石的態度非常清楚,他們必須要首先考慮到自身的安全,而俄國……”

在汽車朝着美國駐華大使館駛去時,魏德邁朝着窗外看了一眼,俄國的形勢確實並不樂觀。

“我個人認爲,目前,華盛頓正陷入一種誤區中,他們總認爲,宣戰才能解決問題,但實際上……”

這位外交官的聲音有些沙啞,他清了一下嗓子,看着魏德邁說道。

“對於中國人來說,他們擔心的是宣戰,會導致他們面臨的環境變得更……”

“我不同意你說的這一點。我認爲,中國人並不想對德國宣戰。”

看着魏德邁,高思繼續說道。

“要知道,在過去的十幾年間,德國是唯一對中國持以友好的國家,當然至少在某種程度上,多年來,德國一直是中國軍事、經濟以及工業上的合作伙伴,在中德兩國沒有發生實際衝突的時候,他們並不願意對德國宣戰,也是可以理解的。”

“你的意思是,他們是基於對德國的顧慮,從而不願意對日本宣戰?”

作爲德裔美國人,魏德邁早在去年就曾因親德傾向受到聯邦調查局的調查,若非他的岳父是美軍副參謀長,恐怕這會他早已被取消軍職,自然的,他對中國的這種親德傾向,並沒有多少異樣,

“至少,這是一種考慮!”

高思無奈的聳了聳肩膀,然後壓低了嗓子說道。

“對於中國人來說,參戰,還是他們的一個籌碼,他們清楚的知道,對於華盛頓來說,他們的地位遠不法同英國相比,亦無法同俄國相提並論,在這種情況下,參戰是他們爭取美援的一個籌碼,如果美國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那……”

因爲知道蔣介石不吸菸的關係,長時間沒有吸菸的魏德邁,在一根菸吸完後又點起一支菸。

“那他們隨時都可以用和談作爲威脅,迫使華盛頓在某些方面作出讓步。”

“這是我們必須要考慮,甚至要去面對的。”

扭頭看着肩負使命的魏德邁,高思接着說道。

“現在,還沒有一個美國軍官到過中國的前線,或靠近前線的地方,所以,你現在去緬甸再合適不過,不過,我建議你,如果有可能的話,最好在去緬甸之前,同陳邁德將軍見上一面!”

第379章 國之國民第91章 小車代馬益於國第337章 槍會第183章 歷史的改變第1116章 最後的機會第42章 返鄉只爲招工忙第1221章 歸國第156章 初戰第300章 三菱的反應第323章 背叛者同樣可以信任第117章 雄廠荒涼心憂傷第69章 根在何處第96章 奇襲珍珠港(中)第28章 目標,俄羅斯第1187章 打擊繼續第800章 棘手之事第147章 回唐山去第2章 夢想與現實第146章 代價之外爲市場第346章 民團初動第18章 驚世駭俗第775章 交給敵人決定第1126章 戰士與將軍第63章 工商之憂第101章 盧溝曉月第191章 大局中的犧牲品第121章 決心已下第823章 答案第1150章 憂鬱第48章 選擇第279章 黃河口第445章 南京暗戰第354章 年景之憂第439章 局內人第1246章 貝加爾湖垂釣第48章 選擇第267章 決擇難擇第153章 不讓赤子熱血冷第99章 安然入睡第115章 大江南北第247章 決定未來第1148章 南洋義勇軍第426章 “帝國”的未來第1126章 戰士與將軍第394章 傷別離第213章 戰臨沂(二)第765章 空戰第212章 戰臨沂第281章 論教(上)第1129章 和平的生活第789章 來自史前的巨獸第1209章 蘇俄印度(下)第1038章 此路通往東京第207章 巧言借刀爲我用第115章 大江南北第424章 軍人的看法第295章 石原終於掌權了第47章 作何選擇第156章 初戰第1152章 海洋之心第1118章 誰會關心第67章 技術交換第1095章 相信嗎?第16章 秘密合作第269章 誰來承擔第127章 中美合作第22章 演習進行時第271章 相見第26章 斯大林的反應第114章 印度洋上的宴會第1161章 大新聞第25章 集訓第233章 夏季攻勢(一)第84章 莫斯科的冬天(中)第340章 公審的威懾第157章 寺內的決斷第152章 戰地參觀團第234章 夏季攻勢(二)第125章 八字橋第349章 超前第221章 武漢第28章 恐嚇第301章 在北美第42章 添亂第18章 驚喜第93章 理想主義者的選擇第88章 資源之憂第63章 人生方向第349章 超前第31章 寒夜第286章 昭昭天命第316章 返鄉的韓少爺第780章 騎兵的進攻第173章 濟南第295章 石原終於掌權了第294章 決定未來第236章 夏季攻勢(五)第84章 莫斯科的冬天(中)第1037章 歡迎來到緬甸第258章 不會打仗的長勝軍
第379章 國之國民第91章 小車代馬益於國第337章 槍會第183章 歷史的改變第1116章 最後的機會第42章 返鄉只爲招工忙第1221章 歸國第156章 初戰第300章 三菱的反應第323章 背叛者同樣可以信任第117章 雄廠荒涼心憂傷第69章 根在何處第96章 奇襲珍珠港(中)第28章 目標,俄羅斯第1187章 打擊繼續第800章 棘手之事第147章 回唐山去第2章 夢想與現實第146章 代價之外爲市場第346章 民團初動第18章 驚世駭俗第775章 交給敵人決定第1126章 戰士與將軍第63章 工商之憂第101章 盧溝曉月第191章 大局中的犧牲品第121章 決心已下第823章 答案第1150章 憂鬱第48章 選擇第279章 黃河口第445章 南京暗戰第354章 年景之憂第439章 局內人第1246章 貝加爾湖垂釣第48章 選擇第267章 決擇難擇第153章 不讓赤子熱血冷第99章 安然入睡第115章 大江南北第247章 決定未來第1148章 南洋義勇軍第426章 “帝國”的未來第1126章 戰士與將軍第394章 傷別離第213章 戰臨沂(二)第765章 空戰第212章 戰臨沂第281章 論教(上)第1129章 和平的生活第789章 來自史前的巨獸第1209章 蘇俄印度(下)第1038章 此路通往東京第207章 巧言借刀爲我用第115章 大江南北第424章 軍人的看法第295章 石原終於掌權了第47章 作何選擇第156章 初戰第1152章 海洋之心第1118章 誰會關心第67章 技術交換第1095章 相信嗎?第16章 秘密合作第269章 誰來承擔第127章 中美合作第22章 演習進行時第271章 相見第26章 斯大林的反應第114章 印度洋上的宴會第1161章 大新聞第25章 集訓第233章 夏季攻勢(一)第84章 莫斯科的冬天(中)第340章 公審的威懾第157章 寺內的決斷第152章 戰地參觀團第234章 夏季攻勢(二)第125章 八字橋第349章 超前第221章 武漢第28章 恐嚇第301章 在北美第42章 添亂第18章 驚喜第93章 理想主義者的選擇第88章 資源之憂第63章 人生方向第349章 超前第31章 寒夜第286章 昭昭天命第316章 返鄉的韓少爺第780章 騎兵的進攻第173章 濟南第295章 石原終於掌權了第294章 決定未來第236章 夏季攻勢(五)第84章 莫斯科的冬天(中)第1037章 歡迎來到緬甸第258章 不會打仗的長勝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