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1章 加法

發生在南亞次大陸的起義,對於被世界屋脊另一端的中國而言,似乎沒有太多的影響,此時的中國人已經慢慢的從日本投降的狂歡中恢復過來,狂熱正在漸漸消散,當民衆趨於冷靜之後,慢慢的在過去多年間,一個被人有意無意忽視的事實擺在了人們的面前。

在報紙上,人們第一次看到了這個數字,雖說只是一個簡單的加法,而得出的結果不足800,但他的單位卻是以“萬”爲單位,而所指的就是中國、軍隊的數量,爲什麼要兩數相加?其實答案再簡單不過——這是中央部隊與北方邊防軍的相加之數。

雖說前者近三倍於後者,但後者卻更爲現代化,擁有更多的重炮、更多的戰車以及更多的飛機,甚至軍艦噸位亦遠多過後者,在戰爭時期,人們所看到的是一面軍旗下奮勇作戰的軍隊,他們的名稱都是“中國”,是中國武裝力量的一部分,而現在,當和平即將到來的時候,一個事實擺在了所有人的眼前,他們將何去何從。

“他們將何去何從!”

在北京大學的教室中,面對着教室裡的學生們,朱自清指着黑板上的兩個數字,一個星期前,當這兩個數量第一次出現在《大公報》的時候,關於未來的討論,便無法迴避這一個現實了。

“南京與北平,表面上,北平服從南京,但是南京除去擁有中央之名,以及更多的人口、更多的軍隊之外,在經濟上、在軍事實力上,更是遠遜於北平,我們都知道,管長官的部隊擁有超過2。4萬架飛機,擁有超過一萬輛戰車,這一切都是不是南京所能相比的!”

“教授,我認爲還有繳獲自日本的海軍戰艦,前幾天,我在報紙上看到,第三艦隊早已抵達日本本土,開始接收日艦,如果北平拒絕將日艦交於中央,中央在海上完全不是第三艦隊的對手!”

可不是嘛!

過去,第三艦隊的實力就強於第一、第二艦隊,僅第一機動部隊的實力就遠超過後兩者,更何況他們還擁有一支軍艦更先進的第二機動部隊,過去,第三艦隊沒有主力艦,但現在,日本聯合艦隊的“大和”、“武藏”以及其它多艘戰艦皆爲其所俘獲,得益於繳獲日艦,中國海軍一夜之間,一躍成爲世界第三海軍強國。

但問題在於,這些軍艦大都爲北平所俘獲,對於中央而言,並沒有太多助力。

“那麼,同學們,”

環視着教室內的同學,朱自清的眉宇中閃動着一絲憂慮。

“現在,我們需要面對的是什麼呢?是的,我們打敗了日本人,我們把國旗插到了富士山,佔領軍在日本耀武揚威,但是,殘酷的現實是,現在,我們的國家正在趨於分裂,一種軍事上的、政治上的分裂,正在影響到國家的未來!未來,國家的未來在什麼地方?”

朱自清的反問,使得教室中的學生們,無不是陷入沉默之中,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並不像邯彰地區的學生,同樣也不像華北三省的學生一樣,對公署持以百分百的信任,對管長官更是崇拜至極,相比於那些青年學生因崇拜而產生盲目的忠誠,他們更擅長於獨立思考問題。

國家,國家的未來在什麼地方?

置身於天安門前的長安街上,穿着呢絨大衣的聞一多,卻突然駐足了,他凝視着天安門上懸掛的巨幅孫中山像,在門樓兩側的旗杆上,一面面國旗迎風飄揚着,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相比於南方,在華北,人們更看重國旗,更重視國旗所象徵的意義。

“這未嘗不是一種分裂啊!”

聞一多輕喃一聲,他的腦海中浮現出朋友們充滿憂慮的言語。

“自民27年起,華北已經開始形成了事實上的獨立,民27年,光復區實施稅務改革,民28年,實施縣鄉地方選舉,30年,實施市級選舉,民29年,進行司法改革,從而建立了區別於南方的獨立司法體系……”

“幾年來,華北的1億國民,已經適應了華北的行政、華北的司法以及華北的選舉,在過去的幾年間,南京雖對華北有領導之名,卻已經不能向華北派出一名市縣長,即便是一名法官、檢察官,甚至警察,亦無法派出,行政、司法以及財政上的獨立,已經造成了事實上的分裂,現在,這裡和南京唯一相同的,恐怕就是那面國旗了……”

國旗,凝視着那一面面迎風飄揚的國旗,聞一多突然感覺到一種前未有的驚愕,他似乎明白爲什麼,有不少人認爲看似憨忠至愚的管明棠纔是中國第一“奸雄”,所謂的“忠”不過只是他手中的工具罷了,實際上,在過去的多年間,他一直以處心積慮的從事着一件事——爲取代現政府而努力。

但,與曾經的那些人選擇武力不同,他用一種更緩慢、更隱蔽的方式,去實現他的目標,現在,或許距離最終目標仍有一段距離,但無疑他已經達到了目標,僅只用了十年時間,就擁有了具備挑戰中央的實力了,即便是中央有心制衡其,其實力卻又令中央忌憚,因而不敢輕舉望動。

“我們的權力來自於國民!服從國民的意志是我們的信仰!”

在遠處的一面牆上,可以看到國運聯盟的宣傳口號,在過去的兩個月間,國家運動聯盟已經贏得六省三市的省市長以及省市國大競選,在東北光復區,雖說南京方面有張學良以及東北流亡派的傾力支持,但國運聯盟依然吸收了上百萬成員,只待3年恢復重建後,既可如內地一般實施選舉,如果國運聯盟控制東四省,不對,如果加上烏蘇裡省、興安省以及庫頁省的話,應該是東北七省纔對。

而甘願在野的青年黨亦已經加入國運聯盟,而這一信奉“唯國主義”的政治聯盟不僅對華北地區實現了壟斷,作爲中國第二大政羣,對尚未召開的一次國大,亦呈現出躍躍欲試的態度,甚至在南方各省展開活動,以謀求在國大中同主掌中央的國民黨一決高下。

對此,聞一多並不反對,甚至和許多人一樣樂見其成,而在胡適等人的眼中,更是將現在國運聯盟的政治活動視爲“中國政治元年”的開始,可在另一方面,現在掌握了原子彈,擁有絕對軍事優勢的管哲勤是否甘於通過緩慢的政治攻勢,謀求和平入主中央的機會。

“目前,於國內而言,南京、北平兩者,政羣實力相差不大,前者成員500萬,後者448萬,以政區人口比例來看,前者比例爲1比80,後者爲1比25,即便是去除接近百萬南方各省成員,仍達到1比33上下……”

南京中央大學的校長辦公室內,在文學院院長汪東說話時,羅家倫校長則站在窗邊,默默的注視着校園,看着遠處高大宏偉的大學主教學樓,他的腦海中浮現出那個青年的笑容,中央大學重建所需要的2750萬元資金之半,皆是源於其個人捐贈,當年,誰能想到那個年青人會在五年後,具備挑戰中央的實力。

在這所擁有7836名學生的中國最高學府內,有多少師生是國運聯盟的成員或者支持者?現在,面對來自華北的挑戰,南京,又當如何?在一連串的問題從羅家倫的心底浮現時,一旁的教務長孫本文則接着汪東的話說道。

“現在,隨着國家走出戰爭,各種各樣的過去被外敵入侵而暫時被置下的問題都浮出水面,從年前,華北地方政團與中央就稅收、教育以及海關等問題進行協商,再到現在,他們公開要求召開國大,可以說,現在華北方面已經不是躍躍欲試,而是……”

“是迫不急待了!”

作爲大學總務長,張廣輿自然知道,現在,學校里正在發生着變化。

“那些學生已經開始用這個寒假,參加集會,呼籲結束憲政、召開國大,……”

“問題不在他們,而在中央!”

打斷張廣輿的話,汪東看着校長說道。

“雖說去年蔣先生對結束訓政以及國大一事,做出承諾,但是,最根本的問題在於,中央的腳步是否能跟上華北的野心!”

華北的野心!

更準確的來說,是華北的政治野心,在報紙評論上看,華北的官員現在更渴望將他們的施政方式推廣至其它地區,這就像是一種價值觀的輸出,就像在東北,在東北尚未完全光復時,其便迫不急待的將華北式的政府結構於東北創建,他們之所以如此的急切,無非是想向國民證明,他們的政府和體制是更好的。

而在另一方面所有人都知道,在政治野心的背後是耐心,早晚有一天,當他們的耐心被耗盡時,那麼,他們會選擇用什麼代替言語呢?

“管長官在南京!”

回過身來,羅家倫看着辦公室內的同僚們說道。

“我想,在他離開南京之前,事情,應該能夠得到妥善解決吧!”

第105章 廬山煙雨第807章 挫敗第355章 揭穿他第56章 忠誠的……第1045章 雨林之戰第216章 月夜腥紅血滿地第1107章 火紅的煉獄第43章 邯彰之變第63章 兄弟相爭言語和第262章 希望所在第1207章 中國的作用第89章 引導第337章 槍會第232章 最後的會議第32章 大師身後黃雀蹤第767章 昇華第1259章 訪華第235章 東京的煩憂第29章 大事件第779章 讓人頭痛的敵人第1044章 遠征緬甸第184章 莫斯科的禮物第819章 北進與中國的未來第368章 血液第300章 基礎雖小謀大業第84章 莫斯科的冬天(中)第21章 信號第1097章 戰車對戰車第95章 奇襲珍珠港(上)第155章 動員第269章 誰來承擔第104章 邀老引才謀新業第187章 來自北方野心第125章 夜間登門謀將來第1046章 激戰曼德勒第89章 戰場故地觀廠行第87章 東方巴黎兄弟見第195章 公司的未來第171章 近衛的煩憂第108章 徵召第24章 動員第284章 時代前沿第85章 莫斯科的冬天(下)第30章 東京激盪第337章 槍會第1162章 向世界宣告第363章 北方第266章 東京之擇第179章 局勢突變第176章 敵後第35章 昨日銀錢今日財第275章 殘墓第71章 大門第763章 美國的反應第66章 南京肅第368章 血液第7章 在蘇俄第306章 分離第282章 論教(下)第374章 民心第1116章 最後的機會第178章 開封會議 !...第412章 區外之區第56章 他人求助婉言拒第772章 檢閱第1202章 血不白流第38章 世人只爲錢糧忙第54章 斯大林的禮物第1167章 變化第17章 拒絕第54章 銀業當爲百業母第303章 寒區試驗第1216章 日本問題第88章 資源之憂第158章 “陷阱”第1048章 不足爲慮第410章 背後的推手第309章 硅晶時代第835章 密林深處第203章 古關之下起誓言第75章 北平第84章 莫斯科的冬天(中)第30章 租界洋行騙子檔第419章 風暴前夜第299章 交給我第256章 終局第166章 北平第1098章 激戰第1章 吾好白開何錯有第105章 廬山煙雨第11章 喜事樂極又生憂第74章 暗戰第294章 決定未來第1041章 魏與陳第1237章 新家的渴望第1074章 掌握未來的鑰匙第1135章 勝利前夕的憂慮第807章 挫敗第415章 通往地獄的決定第83章 巧奪人財又何妨
第105章 廬山煙雨第807章 挫敗第355章 揭穿他第56章 忠誠的……第1045章 雨林之戰第216章 月夜腥紅血滿地第1107章 火紅的煉獄第43章 邯彰之變第63章 兄弟相爭言語和第262章 希望所在第1207章 中國的作用第89章 引導第337章 槍會第232章 最後的會議第32章 大師身後黃雀蹤第767章 昇華第1259章 訪華第235章 東京的煩憂第29章 大事件第779章 讓人頭痛的敵人第1044章 遠征緬甸第184章 莫斯科的禮物第819章 北進與中國的未來第368章 血液第300章 基礎雖小謀大業第84章 莫斯科的冬天(中)第21章 信號第1097章 戰車對戰車第95章 奇襲珍珠港(上)第155章 動員第269章 誰來承擔第104章 邀老引才謀新業第187章 來自北方野心第125章 夜間登門謀將來第1046章 激戰曼德勒第89章 戰場故地觀廠行第87章 東方巴黎兄弟見第195章 公司的未來第171章 近衛的煩憂第108章 徵召第24章 動員第284章 時代前沿第85章 莫斯科的冬天(下)第30章 東京激盪第337章 槍會第1162章 向世界宣告第363章 北方第266章 東京之擇第179章 局勢突變第176章 敵後第35章 昨日銀錢今日財第275章 殘墓第71章 大門第763章 美國的反應第66章 南京肅第368章 血液第7章 在蘇俄第306章 分離第282章 論教(下)第374章 民心第1116章 最後的機會第178章 開封會議 !...第412章 區外之區第56章 他人求助婉言拒第772章 檢閱第1202章 血不白流第38章 世人只爲錢糧忙第54章 斯大林的禮物第1167章 變化第17章 拒絕第54章 銀業當爲百業母第303章 寒區試驗第1216章 日本問題第88章 資源之憂第158章 “陷阱”第1048章 不足爲慮第410章 背後的推手第309章 硅晶時代第835章 密林深處第203章 古關之下起誓言第75章 北平第84章 莫斯科的冬天(中)第30章 租界洋行騙子檔第419章 風暴前夜第299章 交給我第256章 終局第166章 北平第1098章 激戰第1章 吾好白開何錯有第105章 廬山煙雨第11章 喜事樂極又生憂第74章 暗戰第294章 決定未來第1041章 魏與陳第1237章 新家的渴望第1074章 掌握未來的鑰匙第1135章 勝利前夕的憂慮第807章 挫敗第415章 通往地獄的決定第83章 巧奪人財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