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0章 何去何從

一輛黑色奧斯汀公主牌轎車向市中心悄然駛去。汽車經過白金漢宮,然後駛入馬爾大街。車裡坐着一位乘客,神情沮喪地凝視着眼前一掠而過的帝國大道。這裡曾見證了帝國的輝煌,而現在,帝國的時代行將結束。正是爲了承認這一明顯的歷史事實,這輛黑色奧斯汀公主脾轎車孤影悄然地於一九四四年十一月五日出現在馬爾大街上。在唐寧街十號門前停下。不言而喻,這是世界上被記者拍照得最多的大門。

如今唐寧街十號,居住着工黨教授出身的新任首相。前首相丘吉爾貶低他說:“那是一位典型的平庸之輩。”克萊門特?艾德禮及其工黨上臺執政後,面對印度發生的反殖民起義,儘管其曾試圖保留那片廣闊的殖民地,但是其卻無力鎮壓發生在印度的起義,更無力調動更多的軍隊前往印度,只能眼看着殖民地的起義之火越燃越旺。

“你好,勳爵閣下!”

面對蒙巴頓,艾德禮首相顯得很是客氣,不過他面色慘白,神清陰鬱,身着一套質地低劣、佈滿皺紋的外套。這一形象,生動地反映了當時英國蕭瑟、悽切的氣氛。

“你好,首相先生。”

蒙巴頓勳爵清楚自己被召回倫敦的緣由。自從他卸去南亞盟國最高指揮部統帥的職務以來,首相多次邀請他作客,聽取他對該地區事務的意見。上次會晤時,艾德禮居然對印度問題頗感興趣,然而印度不屬於蒙巴頓麾下的作戰範圍。他爲此突然感到“某種不快”。他的預感是不無道理的。事實上,艾德禮打算任命蒙巴頓爲印度副王,賦予其印度帝國的最高職務,一項由英國人世襲主宰人類五分之一人口的至高無上的職權。但是,艾德禮遴選蒙巴頓勳爵出任副王,不是爲了統治印度,而是旨在安排英國撤離該國。對任何英國人來說,這是一項極爲痛苦的使命。

“現在,我們在印度的統治已經到了搖搖欲墜的邊緣,上個星期,有三個殖民地步兵師發生了叛亂,我們在印度每週需要支出的軍費高達1億英鎊,對於英國而言,現在印度已經是個不可承受的負擔……”

面對蒙巴頓,艾德禮大倒着苦水,甚至在他的心裡,將印度的局勢完全歸罪於丘吉爾,如果沒有丘吉爾的引狼入室,又豈會有現在的印度動亂,現在發生在印度的戰爭,已經嚴重拖累了英國的原本就瀕臨崩潰的經濟,爲此,英國必須作出果斷的決定。

“而且,在另一方面,俄國人,現在已經同我們公開決裂了,他們試圖通過支持印度的反英武裝,以獲得未來在印度的一席之地,我們如果繼續在印度的話,需要面對的是什麼呢?是幾億對英國不滿的印度人,既便是支持我們的國大黨,也認爲,如果我們在戰前就同意印度獨立,那麼,現在印度也不會陷入當前的戰亂之中,而且,只要我們在印度多呆一天,就會給反叛者以足夠的藉口,他們會繼續進行戰爭,最終,我們將會失去全部!”

艾德禮向蒙巴頓介紹了印度的陰暗局勢。

“現在那裡的局勢一天天惡化,現在必須當機立斷採取決定。現在,英國明智地決定撤離印度,以免被武力驅趕出去。”

話聲稍稍一頓,艾德禮的神情顯得有些陰暗,當英國決定賦予印度自由的關鍵時刻來臨之際,它卻感到茫然失措,無從下手。與其他絕大多數殖民冒險行動相比,英國在征服、統治印度的過程中沒有流多少血,但當英國撤離該國時,所面對卻是一場轟轟烈烈的革命,而在這場革命中如何保留英國的影響呢?

“現在,如果將印度交給國大黨,那麼,他們需要面對的又將是什麼呢?依然是反叛者的叛亂,因此,內閣認爲,在這一關鍵的時刻,希望由您前往印度,結束我們在印度的統治,如果可能的話,通過授予他們獨立的方式,結束目前發生在印度的叛亂!”

首相陳述局勢時,海軍上將的面部表情始終令人難以捉摸。在他看來,“這是一項毫無成功希望的使命”。他了解韋維爾元帥,欽佩其卓越才華,他們兩人曾多次討論過印度問題。蒙巴頓暗自思忖:“他失敗了,難道我能成功嗎?”但是他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他不能推諉這一職務。

在深思片刻後,蒙巴頓隨後提出。

“我想在我任職期間,我應享有充分的權力和完全的自由,而無需向倫敦請示彙報,尤其不允許倫敦經常干預插手。”

這是過去歷任副王不敢問津的特殊權力。不言而喻,艾德禮政府確定了航船的終點,但究竟如何抵達大洋彼岸,則完全由蒙巴頓一人決定。

“您大概不會要求享有特命全權,使您凌駕於國王陛下政府的權力之上吧?”艾德禮不安地問道。

“這正是我擔心的,也是我所期望的。”蒙巴頓回答說:“請您想想,如果內閣經常干預,我將如何認真地進行談判?”

面對年輕海軍上將的異乎尋常的要求,艾德禮首相大爲驚愕。蒙巴頓滿心喜悅,暗暗玩味着這一要求產生的效果,急切地希望能夠迫使首相收回任命。然而艾德禮仍然無意改變主意。一小時後,路易斯?蒙巴頓走出唐寧街10號,滿面憂愁,怏怏不樂,擔負起痛苦的差事;出任最後一任印度副王,摧毀英國曆史上前所未有的光輝業績。

“我有件令人心煩意亂的事情,您知道嗎?”路易斯?蒙巴頓說道。

在白金漢宮的一間私人客廳裡,兩位表兄弟親密地交談着,會晤無拘無束,不拘任何禮賓儀式。喬治六世國王和年輕的海軍上將肩靠肩地坐在一起,猶如一對同窗多年的同學在邊聊天邊怡然自得地呷着茶。蒙巴頓急切地盼望舉行這次會晤。對他來說,表兄喬治六世國王是最後一個可以助他一臂之力的人,是他擺脫掉割斷英國和印度關係的這一倒黴差事的唯一希望。因爲英王畢竟也同時兼任印度皇帝,因而有權批准或者拒絕對副王的任命。就在昨天,他被首相選爲印度副王,讓他前往印度收拾那裡的爛攤子。

“我知道了。”

喬治六世面帶笑容心領神會地回答說。

“首相已來這裡拜會過我,我對此表示贊同。”

“您同意了?那麼您認真考慮過嗎?”

蒙巴頓神情愕然地問道,他沒想到表兄竟然已經答應了下來。

“當然考慮過。我對此已經是斟酌再三,多方權衡很久。”

喬治六世認真地回答說。

“然而這是一項極爲危險的使命。”

蒙巴頓固執已見地說道。

“所有人都知道,現在的印度,已經到了無法挽回的邊緣,丘吉爾把俄國人引到印度的時候,一切就已經決定了,過去,或許,我們還可能性支持國大黨,但是現在呢?國大黨和起義者之間達成妥協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同時目前根本不具備達成妥協的條件,畢竟起義者的背後是俄國人,俄國人失去了他們的蘇聯,所以他們需要在印度建立一個新的蘇聯。我是您的表弟,如果我親赴印度,把事情辦得糟亂一團,必然有損於王室的聲譽。”

“事情確實如此。”

喬治六世辯解道。

“但是,如果您能成功,請您想想,這將給君王帶來何等榮耀。”

“您對前景過分樂觀。”蒙巴頓一邊無可奈何地長嘆一聲,一邊落座在沙發裡。喬治六世剛剛證實,現在這個“令世人讚歎不已”的寶座已屬於他。

一片短暫寂靜籠罩着白金漢宮的小客廳,好象一股激情突然壓抑着國王。

“遺憾的是,”他悵然說道:“當您在東南亞作戰時候,我很想到那裡看望您,然後順道訪問印度,但丘吉爾執意不肯。大戰結束後,我期望能有一天訪問印度。現在看來很難成行。”“這實在令人傷心。”

他繼續說道。

“我登基出任印度皇帝,然而從未能到那裡看看。在倫敦我將失去皇帝稱號。”

喬治六世的臉色變得陰暗起來,儘管現在已經停戰了,而在英國亦有數十萬美軍駐紮,但是英國在這場戰爭中已經失去了一切,甚至無力組織一支遠征軍前往印度恢復那裡的秩序。

“我們已經無法現負擔起一場戰爭了,畢竟,德國人……”

對於英國而言,他們首先需要考慮的是英國本土的利益,儘管英國需要印度,但當印度成爲帝國的的負擔時,他們會毫不猶豫的扔掉他。

“這確實是需要考慮的!”

蒙巴頓點了點頭,然後說道。

“把政權交給國大黨,並不能解決問題!”

而這正是蒙巴頓擔心的問題,把印度政府交還給國大黨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印度的問題,所需要作出的讓步卻是驚人的,而那一讓步,會給這個世界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呢?

第248章 辭職第1104章 燃燒吧第286章 昭昭天命第273章 忠若明棠第295章 現實第378章 徵兵第13章 心潮澎湃爲正名第19章 暴利卻把好名揚第138章 血戰海兵司令部第30章 管楊會第838章 風雲變幻第330章 軍營內外第355章 揭穿他第89章 鄉變第1237章 新家的渴望第816章 大歷史的前夜第32章 西安變第777章 戰爭第1232章 關於日本第33章 憑人識貨國寶入第1142章 前夜第1128章 治下之民第1124章 選擇第386章 峰迴路轉第1109章 海狼在行動第1248章 商機第775章 交給敵人決定第207章 巧言借刀爲我用第352章 傑作第176章 君投之以信,我效...第771章 被點亮的未來第1052章 關東軍的決策第259章 難擇第66章 軟肋第148章 赤子歸國心沸騰第151章 空襲第1204章 一個國家的臣服第17章 拒絕第796章 血與白的啓示第23章 戰爭風雲第163章 各人心境互不同第1153章 風之喪第162章 綁架只爲救千人第1222章 歸國(下)第51章 南京第103章 華盛頓的選擇第1089章 預防性進攻第303章 目標第35章 昨日銀錢今日財第162章 綁架只爲救千人第80章 人生之擇第430章第285章 北上取經第1020章 白星籠罩東京第1055章 光復第27章 戰火燃燒前第436章 進駐第1173章 暗流第1214章 清算第25章 進攻,東線!第186章 時代贈禮第127章 反應第404章 教育之變第144章 理想主義者的抉擇第88章 西伯利亞第20章 陸地之王第332章 行營之內第32章 置之不理第306章 分離第1187章 打擊繼續第1208章 蘇俄,印度第423章 山間之變第1199章 兆銘之惶第184章 血戰紅石嵐(二)第112章 廬山聚第379章 國之國民第289章 犧牲第1185章 三巨頭的會面第34章 仿古之問遇故人第1230章 偉業的開始第417章 合作誘餌第213章 制勝僅需一股氣第93章 週三盛四薰心欲第74章 暗戰第309章 硅晶時代第109章 災民新丁新聯想第279章 離開這個鬼地方第35章 時代的號角第278章 軍心第1092章 華盛頓的驚訝第62章 無謂之爭第274章 如此單純乎第416章 魔鬼的抉擇第1136章 裡賓特洛甫第347章 交易第188章 震驚第1103章 座談會第147章 赤子熱血遭冷遇第1034章 南京會第238章 大師的要求
第248章 辭職第1104章 燃燒吧第286章 昭昭天命第273章 忠若明棠第295章 現實第378章 徵兵第13章 心潮澎湃爲正名第19章 暴利卻把好名揚第138章 血戰海兵司令部第30章 管楊會第838章 風雲變幻第330章 軍營內外第355章 揭穿他第89章 鄉變第1237章 新家的渴望第816章 大歷史的前夜第32章 西安變第777章 戰爭第1232章 關於日本第33章 憑人識貨國寶入第1142章 前夜第1128章 治下之民第1124章 選擇第386章 峰迴路轉第1109章 海狼在行動第1248章 商機第775章 交給敵人決定第207章 巧言借刀爲我用第352章 傑作第176章 君投之以信,我效...第771章 被點亮的未來第1052章 關東軍的決策第259章 難擇第66章 軟肋第148章 赤子歸國心沸騰第151章 空襲第1204章 一個國家的臣服第17章 拒絕第796章 血與白的啓示第23章 戰爭風雲第163章 各人心境互不同第1153章 風之喪第162章 綁架只爲救千人第1222章 歸國(下)第51章 南京第103章 華盛頓的選擇第1089章 預防性進攻第303章 目標第35章 昨日銀錢今日財第162章 綁架只爲救千人第80章 人生之擇第430章第285章 北上取經第1020章 白星籠罩東京第1055章 光復第27章 戰火燃燒前第436章 進駐第1173章 暗流第1214章 清算第25章 進攻,東線!第186章 時代贈禮第127章 反應第404章 教育之變第144章 理想主義者的抉擇第88章 西伯利亞第20章 陸地之王第332章 行營之內第32章 置之不理第306章 分離第1187章 打擊繼續第1208章 蘇俄,印度第423章 山間之變第1199章 兆銘之惶第184章 血戰紅石嵐(二)第112章 廬山聚第379章 國之國民第289章 犧牲第1185章 三巨頭的會面第34章 仿古之問遇故人第1230章 偉業的開始第417章 合作誘餌第213章 制勝僅需一股氣第93章 週三盛四薰心欲第74章 暗戰第309章 硅晶時代第109章 災民新丁新聯想第279章 離開這個鬼地方第35章 時代的號角第278章 軍心第1092章 華盛頓的驚訝第62章 無謂之爭第274章 如此單純乎第416章 魔鬼的抉擇第1136章 裡賓特洛甫第347章 交易第188章 震驚第1103章 座談會第147章 赤子熱血遭冷遇第1034章 南京會第238章 大師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