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共同之處

?一個沒有大抱負更有些自私自利的小人物、一個被迫捲入大時代的小人物和小人物們的故事。一寸山河一寸血,中國的每一寸山河,都流着烈士的鮮血,都堆積着烈士的森森白骨……

只願這山河常青……

……………

……………

請大家踊躍發帖,活躍本吧!

有能力的同學,請前去創世支持。

……………

章節連載總貼:

“嘟、嘟嘟……”

各種各樣的哨聲在街道兩側迴盪着,手中拿着旗幟的工人在街道兩側的建築工地的頂部或者下方指揮着,升降機、吊車不斷的輸送着各種各樣的建築原料,在新區主幹道兩側,準確的來說是新區中央區,一棟棟現代建築,正在迅速的施工。

百貨公司、電業大樓、公司總部、大型飯店……在中央區除去公司總部建築羣外,或許更爲重要的就是商業區的建設,與此時各地興建的現代混凝土建築不同,在中央商業區的幾乎每一棟建築都是東方式的,建築風格均爲中國傳統風格和現代風格相結合,幾十年來的西風東漸,此時的中國現代建築,已經開始擺脫西方的影響,西方的現代建築技術與中國傳統風格的結合,正處於這個時代的主流,而來自全國各地的上百名優秀的建築設計師,平均參與其中,甚至包括正參與興建大上海計劃的董大酉等人亦參與設計公司新區的建築。

在一片建築工地上,頭戴着安全帽的王華彬偶爾會將視線從施工圖紙上轉移到公路上,在主幹道兩側的非機動車輔路上,堆積着大量的積土,那是正在開挖的下水道,這種施工場面在新區隨處可見,畢竟,按照市政建設的第一原則,下水道建設從來都是與水電路相同,擁有第一優先權。

“怎麼還沒到?算算時間,應該差不多了啊!”

此時,心情有些焦切王華彬正在等待的“老闆”——董大酉,這會卻正悠哉、悠哉的在公路邊,仔細查看着下水道的設計,幾乎是在進入主幹道後,董大酉便注意到道路兩側高達數米的積土,作爲一名建築師,他自然知識,這種在道路兩側連綿數公里的積土是開挖下水道時留下的,不過因爲規模的關係,他纔會在看到幾名手拿圖紙的建築師後,特意下了車,同他們交談起來。

“……爲了保障地下室的排水,新區的下水道標準埋深爲地下10米,這可以保證地下負三層都可以擁有良好的地下排水設施,利用西高、東低的地形,下水道的出口……”

“從排水道至拱頂高爲3。5米,其中排水道深1米,寬1。5米,排水量……”

看着圖紙上的數據,董大酉甚至覺得在北方開挖如此規模的下水道設施根本就有些浪費之嫌,而看到水道兩側1米的“維修步道”時,更是驚呆了,而看着圖紙中那密集的路面排水通道,董大酉似乎明白了。

“防空洞?你們把防空洞和下水道結合在一起了!”設計的意圖被董大酉一言道破時,方樸川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除去將供水、供電、供暖都融入市政下水道外,又將其同人防與其相結合,是董事長提出的,在中國,甚至在世界上,新區的多功能下水道都是第一例,而現在,竟然被董大酉一語道破了。

果然……在方樸川的驚訝中,董大酉連忙解釋道。

“是排水通道太密集了,每隔二十米一處,而且尺寸也很大,顯然是留作通氣之用,還有這裡,排水孔這裡設有一層反L型,與普通的直線式排水孔不同,這個設計我見過歐洲的一些防空洞中有采用過……”

接連點出下水道的幾個設計特點,董大酉又指着幾輛正在拉着土的渣土卡車說道。

“你們在開挖的時候,土壤都是分開的,內層粘土置於外側,又特意用渣土車運走,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這些土壤應該是運往磚廠對吧!這種粘土是最好的燒磚原料……”驚訝的看着董大酉,如果說先前方樸川只是驚訝的話,現在恐怕是震驚了,果然真應了那句盛名之下無虛士了。

“佩服、佩服!”

接連感嘆着,方樸川手朝着城外的方向指了過去。

“新區建設僅只是一期工程的建設量都是極爲巨大的,按照幾個月前制定出來的甘特圖,新區一年需石材30萬立方米、用磚25000萬塊。爲了充分保證石材的供應,在公司在後山開設了採石場,並正在修建一條臨時輕便鐵路線,將石材通過輕便鐵路直接運至城內施工現場和建材儲備場。在水泥和建築用磚的準備上,爲了避免大量開挖土地,公司只是在的沿河一帶,開設了大量的磚窯,原料都是來自市政開挖土方,雖說增加了一些運費,但是就整體來看,燒磚成本還是有所下降……”

“一年25000萬塊磚,這麼大的用磚量,恐怕只依靠這種市政開挖土方,是沒辦法滿足的話吧!”

因爲是大上海計劃設計委員會成員之一,董大酉現在反倒對由其設計的百貨公司沒有多少興趣了,百貨公司那邊,有他的助手的王華彬他們在,就可以保證施工,反倒是新區這些一些新鮮的組織施工引起了他的興趣。

“是滿足不了,所以很多埋回土方都用煤矸石取代,現在新區煤礦已經開工,雖然還沒有出煤,但卻開挖出了許多煤矸石,用硬質煤矸石鋪設路基,經過灑水碾壓後,形成的密實結構,效果毫不遜於三基土路基……”

在仔細介紹一番之後,方樸川雙特意引用了董事長的一句話,

“嗯,就是綜合利用各種資源,儘可能做到原料資源的毫不浪費,不過這要求施工組織嚴密性,不過這一點,在其它地方不敢保證,但是在這……”

伸手指向那些穿着灰色制服的土方工,方樸川用一種極爲佩服的口吻說道。

“這恰好說明了董事長的遠見,如果不是董事長要求,所有的新招聘工人,都必須接受十五天的軍訓,然後按軍隊的方式編組分配,再加上利用甘特圖組織配合,由公司統一調配一切資源,其它任何地方,都難以保證快速施工的同時,又做到資源的充分利用!”

董事長,從來到新區,從他下車的那一瞬間開始,董大酉已經不知道多少次聽說了這個名字,現在,他對那位曾名震一時的管明棠更加好奇了。甚至以董大酉看來,相比於緩慢的大上海計劃,規模更多大的、集商業區、生活區與工業區於一體的,實際上等同於一座新建一座城市的公司新區,建築速度更快,而且規劃更爲科學、更具前瞻性,難怪王華彬會在信中提到,相比於上海,這裡更具有朝氣!

“如果說唯一的美中不足的話,恐怕就是這裡和大上海相比,他更市儈一些!,’

在當天晚上舉行的新區例行的建築師餐會上,王華彬悄聲對董大酉解釋道。

“雖然大上海計劃,現在還在規劃實施階段,但是我們所有的一切規劃,都是從公共設施開始,除去市政府之外,第一批投入的絕大多數,都是用於市中心公共設施的建設,比如市體育場、市博物館、圖書館……”

在提及大上海計劃中市體育場時,王華彬不由自主的露出些驕傲之色,因爲那座中國最大的體育館,是由他和董大酉兩人共同設計的,儘管,現在它仍然存在於圖紙之中,可是在王華彬看來,這恰好表明了公司新區和大上海的區別。

“不過這或許正是商人和政府的區別,新區現在儘管規劃了不少公共設施,但都是集中在生活區,而且規模有限,大都是小型的,目的在於爲社區住客,也就是公司引進的專家和技術人員以及他們的家人提供生活上的便利,至於這裡,公司的中央區,除去公司建築之外,優先施工的建築,都是商業建築,包括您設計的百貨公司,”

接着王華彬又補充道,

“那和大上海之間,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嗎?”

端着酒杯,同一位相熟的建築師,遠遠的碰了一下杯子後,董大酉又問道王華彬,他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瞭解這座公司新區。

“口恩,”

沉吟片刻,王華彬指着遠處的一名正與幾名歐洲建築師聊着的青年建築師說道。

“他叫孫吉,是臺灣建築師,曾參與過日本人在東北弄的那個什麼新京建設……”

新京建設,對此董大酉並不陌生,甚至在“大上海計劃”的實施中,都有一種潛在的於日本人弄的那個所謂的“滿洲國新京案”比拼之意。

“按照他的說法是,無論是新京,還是新區,亦或是劃中的大上海,都有一個共同點!”

“哦?”

瞧着遠處的孫吉,董大酉心下不由一陣好奇。

“都有一個共同點,是什麼共同點?”

“東方式!”

聽到這三個字,董大酉的內心卻是涌起一陣知己感來。此時的國民可以說是民族情緒高漲,在設計師心中,也同樣擁有讓傳統建築風格在新式建築領域揚眉吐氣的理想,甚至在政府制定的建築要求中同樣要求,建築物須得具有相當規模,且外觀爲本國建築樣式。

“在新區的建築招標條件中,都歸定有儘可能排除一切與民族風格可能衝突的一切因素,建築設計內格需具有中國固有形式!也就是他所謂的“東方式”……”

“走,咱們去認識一下這位孫設計師,沒準,能給咱們一點啓示也不一定……”

說道着,董大酉便朝着孫吉走了過去,這時孫吉正用流利的英語同幾名美國建築工程師交流着,準確的來說,是正在教訓着那幾個美國建築設計師。

(。

第62章 無法迴避第1231章 就這樣開始吧第1165章 崔可夫的決定第282章 論教(下)第220章 上海的爭執 ...第417章 合作誘餌第800章 棘手之事第116章 新兵日記第293章 人生的選擇第41章 北平不平第282章 論教(下)第1077章 遼陽之戰(五)第135章 不擇手段有何妨第102章 事變第58章 離開第156章 緊鑼密鼓備戰忙 一...第129章 終是軍閥第87章 問題暴露第222章 天皇的苦悶第338章 出發第1195章 這一天(中)第180章 刺殺第53章 擴張的腳步第782章 雪停了第382章 理論第144章 對未來的投資第1165章 崔可夫的決定第72章 誰道藉口是虛言第165章 板垣的末日第324章 商場與戰場第137章 隨意點拔他人驚第23章 戰爭風雲第425章 兩廣驚變第153章 目標,南苑第808章 委員長的心思第162章 綁架只爲救千人第111章 東京的抉擇第177章 向方無方 !...第1103章 座談會第286章 昭昭天命第157章 寺內的決斷第84章 莫斯科的冬天(中)第56章 他人求助婉言拒第1052章 關東軍的決策第1150章 憂鬱第313章 轉移目標第1053章 d日(上)第220章 上海的爭執 ...第82章 昔日雄廠今心動第1233章 建設新日本第335章 農業、農村、農民第72章 審訊第189章 運氣所致第106章 反應第1064章 進攻第328章 家第1200章 拆掉它第122章 艦隊在洋第165章 木秀於林風摧之第11章 科技的未來第830章 暗戰第1139章 政治的延續第91章 小車代馬益於國第195章 公司的未來第1238章 邁向新時代第317章 韓少爺的假期第60章 飽暖之時心生欲第290章 忠魂之地第276章 補償第188章 震驚第365章 藍天之夢第82章 昔日雄廠今心動第221章 戰事無邊第1039章 何爲正義第267章 決擇難擇第319章 頂撞第68章 不虛此行第190章 軍人當有所犧牲第1204章 一個國家的臣服第107章 飛蝗遮天災害生第234章 圍困第809章 歸家之僑第234章 圍困第12章 科學顧問第308章 幸福之後的可惜第29章 千里迢迢只爲財第421章 野人山第377章 內憂之慮第224章 雙方第418章 合作的幕後第63章 人生方向第53章 故友重見第441章 黃河畔第79章 找到他們第173章 尺度難掌第1079章 遼陽之戰(七)第245章 大刀隊,衝鋒第73章 人生考驗第1241章 指路第121章 決心已下
第62章 無法迴避第1231章 就這樣開始吧第1165章 崔可夫的決定第282章 論教(下)第220章 上海的爭執 ...第417章 合作誘餌第800章 棘手之事第116章 新兵日記第293章 人生的選擇第41章 北平不平第282章 論教(下)第1077章 遼陽之戰(五)第135章 不擇手段有何妨第102章 事變第58章 離開第156章 緊鑼密鼓備戰忙 一...第129章 終是軍閥第87章 問題暴露第222章 天皇的苦悶第338章 出發第1195章 這一天(中)第180章 刺殺第53章 擴張的腳步第782章 雪停了第382章 理論第144章 對未來的投資第1165章 崔可夫的決定第72章 誰道藉口是虛言第165章 板垣的末日第324章 商場與戰場第137章 隨意點拔他人驚第23章 戰爭風雲第425章 兩廣驚變第153章 目標,南苑第808章 委員長的心思第162章 綁架只爲救千人第111章 東京的抉擇第177章 向方無方 !...第1103章 座談會第286章 昭昭天命第157章 寺內的決斷第84章 莫斯科的冬天(中)第56章 他人求助婉言拒第1052章 關東軍的決策第1150章 憂鬱第313章 轉移目標第1053章 d日(上)第220章 上海的爭執 ...第82章 昔日雄廠今心動第1233章 建設新日本第335章 農業、農村、農民第72章 審訊第189章 運氣所致第106章 反應第1064章 進攻第328章 家第1200章 拆掉它第122章 艦隊在洋第165章 木秀於林風摧之第11章 科技的未來第830章 暗戰第1139章 政治的延續第91章 小車代馬益於國第195章 公司的未來第1238章 邁向新時代第317章 韓少爺的假期第60章 飽暖之時心生欲第290章 忠魂之地第276章 補償第188章 震驚第365章 藍天之夢第82章 昔日雄廠今心動第221章 戰事無邊第1039章 何爲正義第267章 決擇難擇第319章 頂撞第68章 不虛此行第190章 軍人當有所犧牲第1204章 一個國家的臣服第107章 飛蝗遮天災害生第234章 圍困第809章 歸家之僑第234章 圍困第12章 科學顧問第308章 幸福之後的可惜第29章 千里迢迢只爲財第421章 野人山第377章 內憂之慮第224章 雙方第418章 合作的幕後第63章 人生方向第53章 故友重見第441章 黃河畔第79章 找到他們第173章 尺度難掌第1079章 遼陽之戰(七)第245章 大刀隊,衝鋒第73章 人生考驗第1241章 指路第121章 決心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