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丘吉爾的心思

“……這裡是倫敦!”

在爆炸聲中,bbc主持人莫里冒着大轟炸的危險,以這句帶着英國口音的的問候,開始了每天的廣播,向全世界傳遞着倫敦的聲音,向全世界傳遞着英國絕不會屈服的聲音。

而在倫敦的上空,一個個飄浮着的防空氣球,在秋風中發彈出錚錚響聲,這些巨大的防空氣球是倫敦的最後一道屏障,是用來阻擋德國俯衝轟炸機的屏障,在德國人的轟炸之中,即便是在這個沒有希望的最漆黑的日子裡,倫敦依然保持着它的笑容。一座座房屋、送奶車、舉重機上全懸着飽經風霜的國旗,頹壁上寫着種種諧句,似乎這一切,都在清楚的表明着一個聲音——倫敦在抵抗,英國在戰鬥。

英國絕不會投降!

這個信念從唐寧街10號傳出,在法國投降之後,一直影響着整個英國,數百萬國民自衛軍在各種各樣的美國武器的武裝下,擔負着保衛英國的使命,而英國的正規軍亦在日益壯大,但是,或許,面對外界,作爲英國首相的丘吉爾可以信心滿滿的說道——我們一定能贏得戰爭,但是在內心的深處,丘吉爾卻深知——英國實際上已經走投無路了。

受訓的所有英國正規軍和邊防隊員正披星戴月地進行操練,他們可以渴望殺敵衛國,但是他們卻沒有足夠的大炮、坦克。國民自衛軍的人數已突破百萬,但卻沒有足夠的步槍,他們不得不拿起霞彈槍、獵槍和私人用槍,甚至沒有槍支,他們只能拿起長矛和棍棒作爲武器。

此時,甚至就連同英國唯一的驕傲的,能依靠的海軍,亦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困難,在德國的潛艇攻擊下,英國從一個封鎖者變成了被封鎖者,一艘艘滿載着英國急需物資的商船在大西洋被擊沉,數以萬計的商船在爆炸的火光中變爲了殘骸沉入了海底,沉沒的不僅僅是商船上的貨物和船員,更是那英國民衆生存的希望,德國的飛機和潛艇像繩索一樣將英國越勒越緊,此時的英倫三島正在德國的潛艇攻擊下,慢慢的變成死島。

英國需要更多的商船,需要更多的護航艦隻,但這一切,顯然不是短期內可以提供的,製造新的商船需要時間,製造新的護航驅逐艦,同樣也需要時間。

在戰爭開始的時候,英國有119艘驅逐艦,數量不少,但有一多半是不適合反潛、護航的“雷擊艦,’(以魚雷爲主要武器,負責攻擊主力艦的驅逐艦),剩下的幾十艘既要擔負海峽監視、爲主力艦護航的任務,又要分散到全球海域爲衆多商船護航,實在是捉襟見肘。【首發】此時,曾當過海軍大臣的丘吉爾臨危受命,他把引進驅逐艦的目光投向了大洋對岸的美國。由於置身局外,美國封存了不少舊驅逐艦。從1940年5月15日到6月底,丘吉爾政府至少提出過20次援助請求,但羅斯福政府卻裝聾作啞。原來,自法國淪陷後,包括美國駐法、駐英大使在內,大部分美國政要都認爲英國必敗,美國國民中認爲英國會勝的僅佔1/3。爲避免“浪費”,美國國會乾脆通過一項法案,禁止羅斯福將任何美**隊的在冊裝備贈送他國,除非“證明該裝備對美國毫無用處”

實際上,爲了爭取美國支持,英國已經私下同意美國使用百慕大、特立尼達和聖盧西亞三處基地,但羅斯福政府爲了不付出“過多代價”,寧可暫時不使用基地,也不肯援助。但在英國已經被逼到牆角的形勢下,美國國內部分勢力如海軍部長諾克斯等人認爲,這時候應加大對英壓力,迫使英國交出更多島嶼、基地,以提高美國安全係數。

在丘吉爾看來,這等於趁火打劫。他堅決表示,除非“等價交換”,否則美國休想得到任何東西。英國駐美大使洛西恩則建議,這個要價最好是舊驅逐艦,因爲英國最急需、一時又來不及生產的正是驅逐艦。

“趁火打劫的美國佬!”

提及美國人開出的條件時,丘吉爾用一種憤怒的口氣說道。就在幾個小時,羅斯福的私人特使多諾萬上校開出了美國的條件,而那個條件苛刻的幾乎讓丘吉爾根本就無法接受。

“他們要求英國政府作出正式、公開和書面的承諾,保證一旦英國本土失陷,這些驅逐艦、甚至整個英國皇家海軍既不能投降,也不能自沉,而應該轉移到海外“繼續戰鬥”。”

面對美國開出的條件,即便是現在,丘吉爾的語氣中依然帶着十足的怒意,這項要求當時就遭到自尊心極強的丘吉爾堅決反對。他甚至毫不客氣地對美國來使說,可能面臨“或投降、或自沉”選擇的絕不會是英國皇家海軍,而是納粹海軍。

“這不僅僅是因爲面子問題。現在納粹德國兵臨城下,英倫三島抵抗意志高漲,如果公開發表一份“英國艦隊在英倫陷落後如何如何”的聲明,絕對會影響英國人的士氣—皇家海軍是英國人心目中的偶像和支柱,這甚至可能會導致我們戰敗。”

指間夾着雪茄煙,好不容易平復心情的丘吉爾又繼續說道。

“現在,美國人只打算給我們30艘驅逐艦,要價卻是22個島嶼,這絕對不是對等的交易!繼續和美國人談判,不要怕拖,總之讓步越小越好!”

儘管明知道海上交通的反潛護航需求壓力日益增大,但是作爲英國的首都,他必須要保證大英帝國的利益。

“閣下,我想……”

面對丘吉爾的指示,深知美方條件何等苛刻的哈利法克斯勳爵則在沉默片刻後說道。

“我們是不是可以同中國人達成協議!”

突然的一個建議在首相辦公室內響起,同中國達成協議,這是駐華大使館在一個星期前發回的秘電,中國人希望可以用驅逐艦換取一座位於印度洋的島嶼。

“中國人……”

外交大臣的建議讓丘吉爾沉默片刻,一個星期前,在接到那份秘電時,丘吉爾只是把秘電當成了一個笑話。

中國人居然也想趁火打劫?

這根本就是一個笑話,可笑的中國人,以爲現在的英國已經虛弱到那樣的地步了嗎?骨子裡是信奉大英帝國至上原則的丘吉爾,打心眼裡瞧不起那些中國人,自然的對這一建議心存牴觸,因爲他從沒有把中國放在“對等的談判對手”這一位置上。

“首相先生,中國華北的那個軍閥,只是希望能夠獲得一個租借地,用於訓練他的艦隊,這是與他所面臨的環境有很大的關係,現在無論是渤海亦或是黃海,幾乎是日本人的內海,在那裡,他根本無法訓練他的艦隊,因此,他希望能夠同我們達成交換協議,用三至四艘千噸級驅逐艦換取我們在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亞島。”

心知這位首相因何牴觸同中國人進行交易的,哈利法克斯勳爵又繼續說道。

“而且,他們的艦隊,願意協助皇家海軍承擔起在印度洋的護航任務,我想,對英國而言,這是極爲有利的,或許,華北的中國海軍並不強大,但是,至少,他們的出現,可以讓我們從印度洋儘可能的將護航艦抽調回大西洋!”

用一座面積不到30平方公里的島嶼,換取三至四艘的驅逐艦,相比於美國人的開價,中國人開價無疑更爲“豐厚”,但是……

正當丘吉爾猶豫不決的時候,卻聽到哈利法克斯勳爵繼續說道。

“而且,我想,這筆交易,至少可以給美國人一定的壓力,畢竟,中國的造船廠30天就可以製造出一艘萬輪噸,也許,如果他們願意的話,他們也可以在一個月內,製造出一艘驅逐艦……”

“那麼,你的意思是……”

丘吉爾看着哈利法克斯勳爵,他明白了他的意思。

“只是爲了讓美國人明白,並非只有他們一個人可以向我們提供急需的驅逐艦,或許,中國人的驅逐艦性能一般,但至少相比於美國的上一次大戰時製造的驅逐艦,他們的驅逐艦卻是全新的,而且,根據駐華皇家海軍軍官的報告,他們的驅逐艦性能是極爲優異的,極適合反潛護航,因此,我認爲,如果條件合適的話,比如說,中國人同意提供5艘或者更多的驅逐艦,那麼,將迪戈加西亞島租借給中國人無疑是符合英國利益的,畢竟,那只是一座只有百餘名原住民的荒島,甚至沒有一個歐洲人的存在,或許,它有着一定的地理價值,但是相比於不列顛的利益,我認爲,是可以同中國人達成協議的!”

在哈利法克斯勳爵的話語中,丘吉爾默默的拿起了雪茄煙,他吸着雪茄煙,吐出一口煙霧,然後來回的渡着步子,默默的思索着的建議,確實,相比於美國人的要價,無疑,中國人的開價更符合“公平交換”的精神,美國人僅僅想用幾艘老舊的驅逐艦換走英國的島嶼,但是中國人卻提出了一個更讓人心動的出價,而唯一的美中不足是,中國人是一個對等的談判對手嗎?

突然,丘吉爾的眼前一亮,或許吧,兩者的不對等恰好爲英國提供了一個機會——待戰爭結束後,可以通過談判,迫使中國退出迪戈加西亞島。

“哈利法克斯勳爵,答應中國人的要求,不過,我們需要六艘驅逐艦!”

第189章 運氣所致第115章 在商言商爲本份第125章 別無選擇第308章 幸福之後的可惜第776章 朱可夫的號角第369章 石油之夢第265章 財富第1199章 兆銘之惶第1138章 孤島內的人們第111章 空軍幼年學校第198章 誰能安然入睡眠第379章 國之國民第40章 莫斯科與西安第779章 讓人頭痛的敵人第246章 夏季攻勢(十五)第1193章 北國(下)第1093章 丘吉爾的憂慮第354章 年景之憂第1073章 遼陽之戰(三)第302章 口外極寒第221章 戰事無邊第88章 資源之憂第74章 暗戰第360章 人之本性第245章 大刀隊,衝鋒第430章 宣言第19章 南京憂慮第230章 二楊入邯(上)第326章 簡單第1062章 鞍山第792章 焦慮的斯大林第1262章 正確的道路第187章 血戰紅石嵐(五)第261章 奇兵第66章 軟肋第1223章 什麼都不要留下第53章 擴張的腳步第404章 教育之變第294章 決定未來第1249章 新邊疆的問題第267章 暗潮動第189章 運氣所致第393章 別離第16章 理想與現實的距離第797章 無路可飛的鷹第1173章 暗流第321章 變革第166章 熱河之要誰人知第1145章 馬來的雨林中第778章 試探性的進攻第23章 北方戰事第1088章 烏法的春天第136章 血肉第47章 符拉迪沃斯託克的呻吟第1192章 北國第1124章 選擇第177章 湯老虎“委屈多”第1144章 未來的改變第275章 建設第289章 犧牲第146章 南洋之夏第64章 山間異景第1150章 憂鬱第340章 公審的威懾第1166章 旗落第298章 揹負惡名第278章 新的機會第83章 莫斯科的冬天(上)第166章 北平第124章 廠業引人內亦憂第1113章 日奸第1254章 理應享受第229章 南京!南京!第107章 生當此時第416章 魔鬼的抉擇第199章 敵後戰場戰事緊第1058章 進攻第1223章 什麼都不要留下第1194章 這一天(上)第357章 新景第223章 內閣首相的決斷第304章 聯合第320章 還來得急第327章 俄羅斯的啓示第1253章 軍管區第1039章 何爲正義第401章 一本自傳第139章 熱血第385章 風雲突變第803章 新京歲末第41章 西安風雲第85章 莫斯科的冬天(下)第59章 知已臨門展顏笑第100章 商院明天第126章 書桌不靜師心憂第1092章 華盛頓的驚訝第765章 空戰第371章 豐收之喜第84章 莫斯科的冬天(中)第429章 在柏林
第189章 運氣所致第115章 在商言商爲本份第125章 別無選擇第308章 幸福之後的可惜第776章 朱可夫的號角第369章 石油之夢第265章 財富第1199章 兆銘之惶第1138章 孤島內的人們第111章 空軍幼年學校第198章 誰能安然入睡眠第379章 國之國民第40章 莫斯科與西安第779章 讓人頭痛的敵人第246章 夏季攻勢(十五)第1193章 北國(下)第1093章 丘吉爾的憂慮第354章 年景之憂第1073章 遼陽之戰(三)第302章 口外極寒第221章 戰事無邊第88章 資源之憂第74章 暗戰第360章 人之本性第245章 大刀隊,衝鋒第430章 宣言第19章 南京憂慮第230章 二楊入邯(上)第326章 簡單第1062章 鞍山第792章 焦慮的斯大林第1262章 正確的道路第187章 血戰紅石嵐(五)第261章 奇兵第66章 軟肋第1223章 什麼都不要留下第53章 擴張的腳步第404章 教育之變第294章 決定未來第1249章 新邊疆的問題第267章 暗潮動第189章 運氣所致第393章 別離第16章 理想與現實的距離第797章 無路可飛的鷹第1173章 暗流第321章 變革第166章 熱河之要誰人知第1145章 馬來的雨林中第778章 試探性的進攻第23章 北方戰事第1088章 烏法的春天第136章 血肉第47章 符拉迪沃斯託克的呻吟第1192章 北國第1124章 選擇第177章 湯老虎“委屈多”第1144章 未來的改變第275章 建設第289章 犧牲第146章 南洋之夏第64章 山間異景第1150章 憂鬱第340章 公審的威懾第1166章 旗落第298章 揹負惡名第278章 新的機會第83章 莫斯科的冬天(上)第166章 北平第124章 廠業引人內亦憂第1113章 日奸第1254章 理應享受第229章 南京!南京!第107章 生當此時第416章 魔鬼的抉擇第199章 敵後戰場戰事緊第1058章 進攻第1223章 什麼都不要留下第1194章 這一天(上)第357章 新景第223章 內閣首相的決斷第304章 聯合第320章 還來得急第327章 俄羅斯的啓示第1253章 軍管區第1039章 何爲正義第401章 一本自傳第139章 熱血第385章 風雲突變第803章 新京歲末第41章 西安風雲第85章 莫斯科的冬天(下)第59章 知已臨門展顏笑第100章 商院明天第126章 書桌不靜師心憂第1092章 華盛頓的驚訝第765章 空戰第371章 豐收之喜第84章 莫斯科的冬天(中)第429章 在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