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炮兵的革命

“每秒鐘1.67公尺!”

幾乎是在入學的第一天,高自強便明白了爲什麼在學校大門處,會醒目的書寫上這一校訓,在北方高等科專科學校的校園中,學生們走路就像是趕集一樣,一路小跑的忙着在教室、圖書館、宿舍間急步快走。

“每秒1.67公尺,這是數學系經過研究後,確實的北方學生的平均步行速度,是全世界最快的速度……”

面對着剛剛入學的新生,作爲電子工程系的二年級的老生,高自強自然需要向他們解釋這句話的含意。

“在學校,有一個北方時間,每天6個小時、每天l5分鐘!前者是步行速度,中者是睡眠時間,後者是每日三餐的時間,實際上,絕大多數同學,走的更快,睡的更短……”

風風火火的以“北方速度”向新生們介紹之餘,高自強的心思卻早飛到了圖書館中。

“學長,是不是因爲人的生命短暫,所以才需要走的更快?”

一個新生好奇的問了一句,其它的同學大都也是當然如此的神情。

“生命短暫?”

笑了笑,高自強卻沒有回答他們的問題,只是在將他們領到宿舍的時候,隨口說道。

“我想,很快,你們就會知道答案的!”

很快就會知道答案,只需要一個星期,也許更短,他們就會知道,“北方速度”是逼出來的。

對此,高自強可謂有着極爲深刻的體會,北方本科生,每學期至少要選修51們課,一年是10門課,3年之內修滿30門課並通過考試纔可以畢業。一般而言,學校都要求本科生在入校後的頭兩年內完成核心課程的學習,第三年開始進入主修專業課程的學習。只有最聰明的天才學生可以在兩三年內讀完這301";1課,一般的學生光應付5fq課就已經忙得頭暈腦漲了,因爲在課堂上教授們講的飛快,不管你聽得懂聽不懂,課下又留下一大堆閱讀材料,讀不完根本就完成不了作業。

在將學弟們送到宿舍之後,高自強立即朝着學校的圖書館走去,在校園內有多達54所圖書館,而其中的近半數,卻都是畢業後的學生們集體捐贈的,而這24所分佈在各院系的“畢業生圖書館”,在一定程度上見證了這所學校的畢業生們在各個行業所取得的成就。

在民國二十九年時,北方高等專科學校與北方理工學院,早已經發展成爲中國,甚至亞洲最負盛名的兩所理工類高等學府,而相比於北方理工學院所取得耀眼的學術成就,以及衆多聞名世界的中外專家學者,似乎北方高等專科學校並沒有取得太多的學術成就,而他所有的聲譽,似乎都源自於從這裡畢業的近十萬名學子,在中國幾乎每一座工廠、研究所行行業業各個領域中,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他們正在一步步的實現着他們的理想,爲這個國家的強大奠下堅強的基石,而他們自身亦成長爲各個行業中的行業精英。

和校園內的其它圖書館一樣,在圖書館閱讀室的牆壁上可以看到“責任、榮譽、奉獻、回饋、思想、執着”這十二字組成的校訓,

圖書館內靜悄悄的,此時已經到了午夜十二點,但圖書館中卻依然是,燈火通明,座無虛席,除去翻動書頁和筆尖划動紙張的聲音,似乎再也沒有了其它聲音,對於高自強來說,他早就習慣了這一切,在北方高等專科,學習非常辛苦,或許這裡免除了學費、生活費,但學校的淘汰機制,卻迫使每一個人不敢對學業有一絲的懈怠,或許,也正因如此,從北方高等專科學校創辦至今,這裡從未爆發過學生運動,繁重的學習壓力已經耗盡了所有人的精力,讓學生們只能以百分百的精力傾注到學業中。

“使用雷達電磁波,對飛行彈丸進行連續跟蹤,對獲得的彈道數據進行平滑,然後外推出炮位或者炮彈落點……”

翻看着手中的《彈道學》的資料,高自強不斷的筆記本上演算着外推原理,曾經在炮兵部隊服役的經歷,使得他在今年暑假期間,於雷達試驗場進行學習時,冒出了一個念頭——用雷達技術提升炮兵部隊的作戰能力,而在他的設想中,這種炮兵雷達有兩個最基本的功能:一是偵察,即通過跟蹤敵方炮彈的上升段反推出敵炮的位置,另一個功能是校射,即通過跟蹤已方炮彈的降弧段外推出炮彈的落點,前者可以使炮兵獲得敵炮位置,後者則可以讓炮兵準確的炮擊敵軍目標,尤其是壓制並摧毀敵方炮兵部隊,而無需藉助空中或者地面偵察以及校射。

在高自強這個老炮兵看來,如果他的這一構想實現的話,對於炮兵而言,無異於一場前所未有的革命,而這場革命將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炮兵的威力。

“……考慮到空氣阻力的影響和對真空中斜上勢物體運動方程進行修正即可以得出雷達的外推原理……”

書寫着外推原理時,他又在筆記本上寫下真空彈道的方程表示。

“……爲外推段水平距離,h爲外推點高度,……爲平滑點彈丸的水平分速度,……爲平滑點彈丸的垂直分速度……爲重力加速度,……爲外推段彈丸飛行時間……”

時間過的飛快,當高自強抱着厚厚的一疊資料離開圖書館的時候,天色已經微微放明,已經是凌晨4點了,儘管感覺有些疲憊,但是他的臉上卻帶着笑容,儘管依如以往一般匆匆步行,但是他的腳步卻顯得很是輕快,經過不過的演算,他已經在理論上證明了那一設想的可能。

“……在戰爭中,地面炮位偵察雷達可以在數分鐘內測定敵方炮位以及已方炮彈落點,從而可以起到壓制敵方炮火,減少我方傷亡的效果,其測定誤差遠低於目視偵察以及校射……”

在坐着十幾名同學以及教授的教室內,講解着自己的構思時,高自強注意到在教室的邊角,坐着一名軍官,他只是靜靜的坐在那,似乎是在記錄着什麼。

“在對彈丸跟蹤的同時平滑出……以及測出平滑點的位置,則由式(1)可求得……,從而算出彈丸的起點或者落點……”

轉身在黑板上的彈道公式上寫下幾個數字,隨後轉過身,高自強又繼續解釋道。

“爲了提高外推精度,考慮到真空彈道受空氣阻力的影響,對偵察情況選擇彈道函數……,對校射情況選擇彈道函數……來代替(1)式中的……項,這樣得到以下兩組新的方程……”

拿起粉筆,迅速的在黑板上寫下兩組新的方程式,高自強的神情顯得極爲自信,而看着同學以及教授們若有所思的神情,他的眉宇中隱帶着些許自得之意。

對於電子工程系甚至對於全世界來說,這都是一個全新的,從未曾有人嘗試過的學科,通過雷達解決多年來困擾炮兵的技術問題,同樣的,這也是一個專門爲戰爭服務的科技創新。

“……所以方程(2)外推的彈道必然不能與所有的真實彈道相符,他只是具有一種平均的補償作用,這種補償作用,對某些火炮在一定程度是有效的,但是對某些炮種就要差了,但是可以引入一個彈道軌跡係數……再對……進行修正,使方程(3)更接近真實彈道……”

聽着臺上的發言閻文勤的只覺得的心臟不時的劇烈跳動着,作爲一名炮兵軍官,他同樣意識到如果這一構想實現的話,對於炮兵的意義,甚至遠勝於他所發明的“同時彈着”,那只是一個簡單的炮術,而高自強構思根本就是一場革命。

“……將最大限度的發揮火炮的作用,一門百發百中的火炮不亞於一百門百發一中的火炮,如果我們研製出這種炮兵偵察雷達,那麼,火炮的利用效率將最大限度的得到提高,不僅可以有效的壓制敵軍炮火,減少已方傷亡,同時還能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率,過去需要上千發甚至幾千發炮彈才能達成的任務目標,只需要數百發甚至數十發炮彈就可以達成任務目標。”

在發言結束之後,當高自強從臺上走回到坐位的時候,閻文勤便主動的朝他走了過去,然後徑直問道。

“你當過炮兵?”

在高自強的身上,閻文勤還是發現了許多軍人才有的氣質,他也許當過兵,甚至可能是炮兵!

“你是?”

“我叫閻文勤。”

不過只是聽到這個名字,高自強不由的一愣,他立即意識到站在自己面前的是誰——華北集羣炮術總監,他所發明的“同時彈着炮術”曾在“夏季攻勢”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華北集羣的炮兵之所以強大,絕不是僅僅只是因爲擁有數量衆多重炮,更多的卻是戰術理論上的先進,而促成這一切的正是眼前的這位陸軍中校。

“是,是的,我,我曾在炮十旅三團二營六連服役……”

“很好!”

點點頭,閻文勤認真的看了看高自強,然後說道。

“如果炮兵總監處全力資助你的研究,需要多長經費?需要那些方面的協助?”

作爲炮術總臨,閻文勤從沒有放棄過任何一個可以提高炮兵作戰效能的新技術,而現在他自然不可能放過眼前的這場。革命”,此時,他倒有些慶幸自己臨時起意,旁聽了這場內部的學術交流會。

“啊!”

驚訝的看着對方,一時間,高自強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他在說什麼?資助自己的研究?是資助這個項目嗎?(本文字由(典典漢紙)提供。給作品投推薦票月票。您給予的支持,是我繼續創作的最大動力!)

第446章 北上第246章 風雲際會第383章 石油第1230章 偉業的開始第1091章 自由的俄羅斯第317章 韓少爺的假期第328章 家第242章 夏季攻勢(十一)第86章 計算的科學第286章 潛伏的難題第208章 南京之戰(二)第231章 白與紅第222章 天皇的苦悶第276章 補償第425章 兩廣驚變第112章 航空工業第435章 困境第202章 邯鄲之夜第48章 選擇第19章 暴利卻把好名揚第1259章 訪華第232章 兄弟第61章 中意工廠第306章 模範的力量第816章 大歷史的前夜第342章 新政之難第1169章 馬來亞第1047章 最終決定第49章 行善可需他人報第41章 西安風雲第218章 南京之戰(六)第134章 灼熱第1103章 座談會第1063章 另一面第386章 峰迴路轉第257章 事業的開始第209章 霧捕第1031章 盟國的陰謀第124章 請戰第156章 緊鑼密鼓備戰忙 一...第827章 租借談判第348章 保障第156章 緊鑼密鼓備戰忙 一...第1030章 激戰中途島第336章 農村的現實第24章 日爾曼尼亞的夢想第1072章 遼陽之戰(二)第129章 終是軍閥第257章 事業的開始第273章 忠若明棠第211章 分道之時好言勸第202章 潰軍援軍各自行第409章 邯彰製造第3章 軍人之憂第60章 中意合作第355章 何爲根本第1263章 黃金時代第431章 藍色的天空第46章 小心無錯錯失機第11章 科技的未來第1174章 精衛之問第106章 反應第82章 決定未來第237章 夏季攻勢(六)第50章 東與南第243章 幕後第43章 邯彰之變第58章 事有反常必有妖第1139章 政治的延續第18章 時空不同境不同第18章 驚世駭俗第1158章 世界的改變第172章 山東第11章 小夜曲第323章 “新京”第50章 新的開始第407章 非希之望第397章 愁添新憂第1112章 飢餓第1195章 這一天(中)第813章 游擊隊第814章 混亂的中南第1093章 丘吉爾的憂慮第87章 東方巴黎兄弟見第122章 官門之深無路退第108章 募得新勇且快行第1113章 日奸第120章 污其名奪其聲第319章 頂撞第262章 天降之兵第92章 人得商機心暗冷第248章 莫斯科的變化第108章 去廬山第340章 公審的威懾第242章 各方激盪第338章 出發第1206章 決定未來第224章 雙方第1101章 步兵的戰鬥第195章 兵敗如山倒
第446章 北上第246章 風雲際會第383章 石油第1230章 偉業的開始第1091章 自由的俄羅斯第317章 韓少爺的假期第328章 家第242章 夏季攻勢(十一)第86章 計算的科學第286章 潛伏的難題第208章 南京之戰(二)第231章 白與紅第222章 天皇的苦悶第276章 補償第425章 兩廣驚變第112章 航空工業第435章 困境第202章 邯鄲之夜第48章 選擇第19章 暴利卻把好名揚第1259章 訪華第232章 兄弟第61章 中意工廠第306章 模範的力量第816章 大歷史的前夜第342章 新政之難第1169章 馬來亞第1047章 最終決定第49章 行善可需他人報第41章 西安風雲第218章 南京之戰(六)第134章 灼熱第1103章 座談會第1063章 另一面第386章 峰迴路轉第257章 事業的開始第209章 霧捕第1031章 盟國的陰謀第124章 請戰第156章 緊鑼密鼓備戰忙 一...第827章 租借談判第348章 保障第156章 緊鑼密鼓備戰忙 一...第1030章 激戰中途島第336章 農村的現實第24章 日爾曼尼亞的夢想第1072章 遼陽之戰(二)第129章 終是軍閥第257章 事業的開始第273章 忠若明棠第211章 分道之時好言勸第202章 潰軍援軍各自行第409章 邯彰製造第3章 軍人之憂第60章 中意合作第355章 何爲根本第1263章 黃金時代第431章 藍色的天空第46章 小心無錯錯失機第11章 科技的未來第1174章 精衛之問第106章 反應第82章 決定未來第237章 夏季攻勢(六)第50章 東與南第243章 幕後第43章 邯彰之變第58章 事有反常必有妖第1139章 政治的延續第18章 時空不同境不同第18章 驚世駭俗第1158章 世界的改變第172章 山東第11章 小夜曲第323章 “新京”第50章 新的開始第407章 非希之望第397章 愁添新憂第1112章 飢餓第1195章 這一天(中)第813章 游擊隊第814章 混亂的中南第1093章 丘吉爾的憂慮第87章 東方巴黎兄弟見第122章 官門之深無路退第108章 募得新勇且快行第1113章 日奸第120章 污其名奪其聲第319章 頂撞第262章 天降之兵第92章 人得商機心暗冷第248章 莫斯科的變化第108章 去廬山第340章 公審的威懾第242章 各方激盪第338章 出發第1206章 決定未來第224章 雙方第1101章 步兵的戰鬥第195章 兵敗如山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