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7章 中國的作用

1月13日,立冬過後第三天,相比於北國,南京的天氣雖說有些溼冷,但卻又有着江南的明媚,天空還是那樣高,雲彩還是那樣淡,太陽還是那樣紅,是一年中最好的時候。遠遠近近的山巒、樹木、房屋和長江上的船隻,都把最細緻的輪廓,以不常見的清晰,在玻璃般透明的空氣中顯露出來。

此時的南京城內,依還能看到歡迎最高領袖自並普敦歸國的橫幅和海報,無疑對於南京人而言,此次最高領袖的開普敦之行是“勝利”的,用許多報紙的話說,這是百年來中國所參加的真正意義上一次“平等會議”,至於在會議上,中國得到了什麼?衆所周知——在中國的堅持下,韓國、東南亞的獨立得到了保證。至於其它,就不爲外人所知了,不過隱約的大家都能猜,在日本問題上,中國並沒有吃虧。

上午九點,在國民政府內,剛剛回國的蔣介石,雙眼凝視着面前的端站着的陸軍上將,在中國陸軍上將不少,但是真正能夠威脅到中央的,卻只有眼前有這一個人——北方邊防軍司令、華北行政公署主任——管明棠。

“這確實很讓人振奮!”

在聽完蔣介石提到開普敦會議的收穫後,管明棠附和着稱讚一聲。

確實,無論從任何角度來說,開普敦會議中國都可謂是“收穫頗豐”,表面上開普敦會議是爲了協調三國合作的事物,但實際上,開普敦會議卻是一次分髒會議,只不過與歷次國際會議不同,這次會議打着“民*主、自由”之類的旗號,而中國纔是這次會議上的真正贏家。

英美荷法完全撤出了亞洲殖民地,儘管美國要求舉行自由且不受控制的選舉,並要求以聯合國的名義派出觀察員監督選舉,但是這又有什麼意義呢?現在,無論是菲律賓也好、荷屬東印也罷,都已經建立起了臨時政府,而在這個臨時政府中,華僑佔據着極大的權力,那些所謂的獨立政府,從一開始就傾賴中國的支持。

而這不是最重要的,於某種意義上來說東南亞只是中國的後花園,甚至在未來的十幾二十年內,東南亞至多隻是中國的原料供應地,相比於東南亞,管明棠更看重的中亞以及西伯利亞的歸屬,換句話來說,就是美英兩國是否會出賣蘇聯。

結果是肯定的,正如同另一個空間中,在德黑蘭會議上羅斯福、丘吉爾出賣了中國的東北以及蒙古一樣,在這個時空中,流亡印度的蘇俄政府被出賣了——爲避免中亞以及西伯利亞爲德國佔領,中國獲得了兩地的託管權,託管不過只是剛剛開始,下一步就是用十至二十年的時間,完成對兩地的吞併。

“中亞以及西伯利亞,在未來將會成爲我國的生命線!尤其是在德國佔領中東之後!”

或許蔣介石無法理解管明棠對荒涼的中亞以及西伯利亞重視,不過因爲中亞地區每年向國內供應數百萬噸石油的關係,因此,他只是點了下頭,然後繼續說道。

“關於德國……”

話聲稍稍一頓,蔣介石看着管明棠,這也是蔣介石在回到南京的第一天天便接見管明棠的原因。

“哲勤,於我國國民而言,因歷史之教訓,令其並不願介入國際事務,更勿提爲爲英法等列強而戰!”

蔣介石的措辭顯得極爲謹慎,而語氣卻又極爲平靜。

“於國民看來,日本系中國唯一之敵人,現這一大敵已然戰敗投降,我國之戰爭業已結束,我雖身在開普敦,亦知在國內各地,許多知名人士業已開始籌備他日國民大會之召開!”

WWW ●T Tκan ●C○

他一邊說,一邊慢慢的站起身,拄着柺杖慢慢的走上數步,最後又柱着柺杖說道。

“哲勤,自太平洋戰爭爆發,我國於美國獲得租借法案之援助,總計高達74億餘美元,另獲得超過45億美元之貸款、投資,於我國之工業經濟發展可謂是頗有助益……”

蔣介石的話,句句都是實話,雖說租借法案援助物資中尚有大半未到位,貸款以及投資中亦有超過半數亦未到位,但無論如何都不能否認,在這場戰爭中美國確實給予了中國極大的幫助,除去軍用物資外,中央政府根據租借法案,獲得了超過15億美元的機械設備,並利用鉅額貸款,興建了一大批廠礦企業,可以說,正是美援奠定了南方真正工業化的基礎。在這種情況下,用爲“回報”,中國確實應該參戰。

“雖於我國助益頗多,然於開普敦,我仍然婉拒了對德宣戰之要求!”

“主席,我國確實不益爲歐美列強流血!”

管明棠如實的回答道。

“這亦是國民之意願!”

嘴上這麼說着,管明棠的心裡卻明白,眼前的這位“蔣先生”之所以拒絕對德國宣戰,恐怕最根本的原因是自己,如對德宣戰,美國勢必會加大對華北的援助力度,也許會有上百億美元的援助物資會從山東直至遠東的港口運抵,隨着戰爭的繼續,對中央而言,自己會越來越呈尾大不掉的局面。這正是蔣介石和南京諸人所竭力避免的。

“是啊!這是國民之意願,同樣也是符合我國之利益的”

蔣介石緊接着說道。

“多年來,德國是世界列強中唯一平等待我國之國家,在過去多年間,於我國軍事、經濟以及工業發展作出貢獻頗多,若是我們冒然對德宣戰,那麼,我國之國際公信又將置於何地?我們尊重我們的友邦,同樣亦深信友誼的長久……”

聽蔣介石在那裡高唱着“友邦”,管明棠只是作出一副恭聽狀,他知道,現在蔣介石之所以對自己說這麼說,恐怕並不單單只是告訴自己,中國不會參戰,至少暫時不會參加,恐怕還有其它的目的。

“可是,現在的問題在於,美國爲我國之友邦,德國亦是我國之傳統友邦,兩國在過去多年間,皆給予中國極大幫助,現在兩國處於戰爭之中,我國又當如何自處呢?”

盯着管明棠,蔣介石的話聲稍頓,沉默片刻後才說道。

“哲勤於國際事物,你的眼光遠超過國內衆人,你曾言道,無論德國戰勝英美,亦或是英美戰勝德國,於國皆是不利!”

“是的,主席。”

管明棠點點頭。

“這是國際形勢決定的,以世界歷史來看,任何一個大國,都不會容易另一個對其有威脅的國家崛起,歐洲列強崛起過程中總是以擊敗另一個強國作爲崛起的代價,這也是兩次世界大戰的直接導火索。現在英國已經沒落,而美德兩國無論誰贏得這場戰爭,即便是置身事外,中國都有可能成爲其潛在假想敵,戰爭隨時都有可能爆發……”

管明棠的話引起蔣介石的極大興趣,他認真的聽着管明棠的講述,臉龐上的神情也越發的嚴肅起來。

“……相比於中德或中美共存於世,美德中三國上演三國鼎立之勢,反而更有利於我國,因爲無論是控制歐洲的德國亦或是更爲強大的美國,想要擊敗對方都需要付出極爲慘重的代價,在這一情況下,我國的重要性亦將突顯出來,無論是我國加入何方陣營,對另一方都是災難性的,爲此,兩國在處理國際事務時,必須以中國爲優先,從而避免中國倒向敵方陣營……”

“換句來說,就是二戰形勢的續演。”

蔣介石點點頭,然後看着管明棠說道。

“這麼說來,你也是贊同我國不應該對德國宣戰?”

“是的!”

在表示贊同後,管明棠又接着說道。

“不僅不應該對德宣戰,而且還應該利用我們目前業已掌握的優勢,促成德英美和談,從而結束這場世界大戰!”

和談!這正是管明棠所需要的,一但和談達成,至少在兩國未擊敗彼此或一方崩潰前,中國將會面臨一個空前有利的國際環境,而這恰恰就是中國所需要的“和平崛起”的環境。

“和談……”

蔣介石一怔,目光看似有些複雜的看了一眼管明棠,好一會纔開口說道。

“在開普敦時,我曾向羅斯福總統建議,儘管我們無意捲入歐洲的事務,但是出於世界和平的考慮,我認爲,中國應該在目標的世界大戰中,發揮一定的作用!”

微微一頓,蔣介石走到沙發邊坐下去,他的雙手依然拄着柺杖,在片刻的沉默後,他又接着說道。

“考慮到現在中國是三大國中,唯一擁有與德國聯絡的官方外交渠道,我們願意出面充當調停者,斡旋目前的歐洲紛爭,從促成戰爭的結束以及世界的和平!”

這正是蔣介石在開普敦對羅斯福說的話,而對於他來說,這將是中國第一次以大國的身份介入國際事務,一但獲得成功的話,歷史將會銘記他對世界和平作出的貢獻,而更爲重要一點是,這將決定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

“嗯……”

沉吟片刻,管明棠開口說道。

“調停歐洲戰爭,於我國國際聲譽、威望是極爲有利的,同樣……戰後的世界,也需要一箇中立的大國在世界事務中發揮他的作用!”

第123章 平城暗戰驟然生第771章 被點亮的未來第39章 “慈父”的憤怒第7章 在蘇俄第439章 局內人第153章 不讓赤子熱血冷第402章 廣州灣之變(上)第1115章 暗潮涌動第196章 看不見與看得見第388章 誘惑的背後第202章 潰軍援軍各自行第335章 農業、農村、農民第90章 運氣第175章 何去何從第117章 俄國人的需要第295章 石原終於掌權了第265章 財富第268章 上坡最難下坡時第68章 國事私事誰人定第11章 喜事樂極又生憂第827章 租借談判第61章 勝利進軍第96章 才憂人狂欺生人第291章 希望與救濟的販賣第200章 下關之亂第118章 會議第126章 投降第419章 風不止第55章 逐其心願第113章 第三艦隊第116章 新兵日記第267章 暗潮動第1158章 世界的改變第238章 夏季攻勢(七)第1022章 戰爭準備第130章 連鎖未來誰人知第54章 瑞雪兆豐年第153章 目標,南苑第818章 燥動的日本第129章 拓財謀新專家談第29章 千里迢迢只爲財第105章 廬山煙雨第5章 捕鯨叉第279章 黃河口第175章 何去何從第1036章 進攻第24章 動員第78章 學業第167章 撤退第1222章 歸國(下)第29章 千里迢迢只爲財第318章 請你投資第112章 廬山聚第104章 動員第263章 大洋彼岸第111章 東京的抉擇第1197章 皇上的末日第297章 創造機會第258章 人生的選擇第110章 北疆第50章 東與南第1149章 飢餓下的城市第226章 落在帝國的心臟的炸...第391章 盛宴第244章 衝鋒第1209章 蘇俄印度(下)第766章 試探第765章 空戰第122章 出征第29章 大事件第181章 華北之困第1109章 海狼在行動第106章 反應第209章 霧捕第125章 八字橋第62章 無謂之爭第785章 太上皇第1105章 東洋異動第113章 第三艦隊第1236章 遠方的誘惑第123章 平城暗戰驟然生第1118章 誰會關心第1242章 終戰之日第273章 歡迎第37章 符拉迪沃斯託克的清晨第1127章 帝國的遺產第248章 莫斯科的變化第77章 國人國事份內事第141章 遊說第248章 辭職第179章 未來之憂第1163章 三巨頭初會第154章 進攻第48章 斯大林的抉擇第799章 新的恐懼第1056章 進攻與盡忠第241章 池魚之禍第1233章 建設新日本第190章 軍人當有所犧牲第42章 返鄉只爲招工忙
第123章 平城暗戰驟然生第771章 被點亮的未來第39章 “慈父”的憤怒第7章 在蘇俄第439章 局內人第153章 不讓赤子熱血冷第402章 廣州灣之變(上)第1115章 暗潮涌動第196章 看不見與看得見第388章 誘惑的背後第202章 潰軍援軍各自行第335章 農業、農村、農民第90章 運氣第175章 何去何從第117章 俄國人的需要第295章 石原終於掌權了第265章 財富第268章 上坡最難下坡時第68章 國事私事誰人定第11章 喜事樂極又生憂第827章 租借談判第61章 勝利進軍第96章 才憂人狂欺生人第291章 希望與救濟的販賣第200章 下關之亂第118章 會議第126章 投降第419章 風不止第55章 逐其心願第113章 第三艦隊第116章 新兵日記第267章 暗潮動第1158章 世界的改變第238章 夏季攻勢(七)第1022章 戰爭準備第130章 連鎖未來誰人知第54章 瑞雪兆豐年第153章 目標,南苑第818章 燥動的日本第129章 拓財謀新專家談第29章 千里迢迢只爲財第105章 廬山煙雨第5章 捕鯨叉第279章 黃河口第175章 何去何從第1036章 進攻第24章 動員第78章 學業第167章 撤退第1222章 歸國(下)第29章 千里迢迢只爲財第318章 請你投資第112章 廬山聚第104章 動員第263章 大洋彼岸第111章 東京的抉擇第1197章 皇上的末日第297章 創造機會第258章 人生的選擇第110章 北疆第50章 東與南第1149章 飢餓下的城市第226章 落在帝國的心臟的炸...第391章 盛宴第244章 衝鋒第1209章 蘇俄印度(下)第766章 試探第765章 空戰第122章 出征第29章 大事件第181章 華北之困第1109章 海狼在行動第106章 反應第209章 霧捕第125章 八字橋第62章 無謂之爭第785章 太上皇第1105章 東洋異動第113章 第三艦隊第1236章 遠方的誘惑第123章 平城暗戰驟然生第1118章 誰會關心第1242章 終戰之日第273章 歡迎第37章 符拉迪沃斯託克的清晨第1127章 帝國的遺產第248章 莫斯科的變化第77章 國人國事份內事第141章 遊說第248章 辭職第179章 未來之憂第1163章 三巨頭初會第154章 進攻第48章 斯大林的抉擇第799章 新的恐懼第1056章 進攻與盡忠第241章 池魚之禍第1233章 建設新日本第190章 軍人當有所犧牲第42章 返鄉只爲招工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