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誤國之人古有之

“啊呀,這真是一塊風水寶地啊!您看這店鋪兩邊的兩條小衚衕,就像兩根轎杆兒,將來蓋起一座樓房,便如同一頂八擡大轎,前程不可限量!”

同治年間風水先生的這一席話,說道的便是北平全聚德,此時雖全聚德掛爐烤鴨雖說有着“京師美饌,莫妙於鴨”的美譽,可其影響無不能與後世相比,至於後世那句“不到萬里長城非好漢,不吃全聚德烤鴨真遺憾”的說法更是聞所未聞,不過至少京師美饌,莫妙於鴨的說法,倒也讓許多外地人驅趨之若鶩。

不過此時在北平城內,賣烤鴨的並非只有全聚德這麼一家,在北平城裡名聲最響、質量最好的是老字號便宜坊,至於這座兩層小樓的全聚德遠無法與其相比,不過,相比於城內外的那些老字號烤鴨店,全聚德爲吸引顧客更用心經營,比如每天下午的營業低峰期,其推出面向普通老百姓的“低價鴨”,再加上其初時爲抵債發行的“鴨票子”,這些倒使得全聚德在名聲上甚超過便宜坊,尤其是對外地人來說更是如此。

或許老北京們知道此時質量最好的是老字號便宜坊,可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他們所吃的卻是價格便宜的全聚德烤鴨,由此,自然的全聚德便成爲大多數初抵北平的外地人的首選。

不過這會,在這個時代,這全聚德烤鴨着實不是什麼“高端”,反道有着“味美價廉”之名,對於宋子亢這個浙江人來說,他來北平之前,便聽人提到過全聚德的烤鴨,而對管明棠來說,在他看來,這全聚德本身就是烤鴨的代名詞。

在全聚德二樓的一間雅間內,喝一口酒,將軍裝的風紀扣松下之後,宋子亢看着面前那品着鴨子的管明棠,想着這政治上的事情,便忍不住長嘆口氣。

“哲勤,你應該知道,去年九一八事變,二十餘萬東北軍一槍未放,撤出東三省……”

嗅着空氣中的烤鴨香,管明棠的心下反倒是恨起了後世的奸商,那羣全聚德的奸商把“烤鴨”這個大衆菜弄成什麼“高端”,幾百元一隻鴨子,腦袋被驢給踢了。這會突聞宋子亢提到九一八,輕應之餘卻在心裡嘀咕着,來平津採購軍需與這事有關係嗎?

“……一到開戰,如此之多重要位置行政和軍事將領投敵,導致日軍兵不血刃佔領二省一個特別行政區,大大加深了關東軍侵略得胃口。就連開始懷疑在經濟危機中能不能夠完成侵略的日皇裕仁也說:東北軍真是太監軍隊。可見張氏治軍之無能。”

許是極爲氣惱的關係,以至於宋子亢整個人顯得極爲憤怒,在提到治軍無能時,更是氣惱的拍着桌子。

“而更讓人氣惱的是,軍閥不愧爲軍閥,先行以不抵抗,以東三省拱手相讓保存實力,其後中央明確命令張學良固守錦州,張氏又爲保存實力,而拒不執行,在日軍進攻錦州時候,張學良已經將主力撤走,錦州沒有發生過戰鬥。而錦州地理位置極端重要,它是關外和關內連接得重要咽喉和門戶,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話到此處,或許意識到眼前的管明棠並不是軍人,恐怕很難意識到錦州的重要性,在宋子亢欲轉移話題時,管明棠點點頭說道。

“的確如此,以錦州爲中心得遼寧西部軍事上極爲重要,其離北平的距離不遠,離瀋陽也比較近。如果能夠保持佔領遼西,就可以在東北戰略上保持進攻得態勢,最重要得是還能夠扼守關外門戶,能夠有效組織日軍入關,繼續侵略華北和熱河省。當年大明曾經和滿清辮子兵在錦州廝殺多年,爭奪的就是這個軍事重鎮。”

何止明清如此啊!

想着十幾年後的那場近代中國規模最大、傷亡最爲慘重的內戰,在那場內戰中,雙方圍繞着錦州做了長達半年多年得激戰,最終東野使用了十幾個野戰縱隊(東野一個縱隊一般5萬人左右,轄3師9團外加1炮團)和幾十萬民夫,用了整整二個月才攻陷錦州城,這些都足可見其地理位置得重要。

“可不是,可就這麼一個兵家必爭之地,張學良說棄守就棄守了,全不顧中央死守之命令!當時東北軍扼守錦州並非全無勝機,除了逃到錦州的十多萬部隊以外,華北還有十萬東北軍精銳,他們隨時可以上火車運送到錦州。當時東北全境的日軍不過四萬人,大家奮力一搏並非全無勝利的可能。可軍閥就是軍閥,本質是不會變的。國家民族和他們的私利比起來,簡直一錢不值。自古以來軍閥的槍桿子就是命根子,而地盤則是本錢。如果地盤丟了,還可以通過槍桿子打出來。但是如果槍桿子沒有了,那麼現有的地盤隨時可能被別的軍閥控制,所以他寧可棄國家於不顧,也要保住自己的家底。”

宋子亢的激憤只讓管明棠深以爲然的點頭贊同着,

“軍閥禍國千古有之。”

“況且張學良當時還控制關內得熱河,晉綏,河北等華北幾省,地盤還是有的,不用打出來。但是如果一旦東北軍和日本拼光了,華北的地盤就沒法守住,而這個張學良陸海空副司令就一錢不值。這種情況當然是獨霸一方,威風無限可以和蔣公平起平坐得土皇帝張少帥不可能接受的,所以他就把東北軍主力撤入關內,避免和日軍交戰以保存實力。”

面上帶着嘲色,提着那位副總司令,宋子亢這位中央陸軍的中校,全無一絲恭敬之意,反倒是滿面恨意。

“當年東北軍憑的是幾十萬強軍,其經濟、政治、軍事才能完全獨立於中央之外,以至政府無法有效控制地方軍閥,而多年來張氏視中央爲無物,所以,這纔有了現在南京命令我等往平津購買軍需!”

“嗯!”

眉頭微微一跳,管明棠卻是弄不明白兩者間的聯繫。

“哲勤,過去,東北經張作霖苦心經營,完全自成體系,而現在二十餘萬東北軍棄鄉於不顧,客居華北,過去,他們的軍需不是自產便是自徵,鮮少外購,而現在……”

這時宋子亢的臉上全是冷笑。

“中央於華北搶購物資,勢必造成軍需價漲,以河北一省之地,豈能養活幾十萬大軍?且華北關稅、煙稅、鹽稅皆由中央控制,其很難如東北一般全款截留,現如今東北軍的軍晌已經裁了三分之一,半年一年的,那位少帥還能靠着過去那點家底撐下去,可兩年三年呢?再加之自其棄守東北後,聲名更是極爲惡劣,只需要精心操持,不出幾年這東北軍怕就要不戰而散,軍閥的部隊向來如此,沒了錢款,這部隊離散亂也就不遠了,到那時,中央便可對其加以整編、改編,如此,方可以其爲臂使……”

聽着宋子亢的話,管明棠對桌上的烤鴨完全沒有了一絲興趣,他整個人完全被南京那邊的打算給驚呆了,這根本就是不費一槍一彈、不形惡名,便“收拾”了東北軍的“毒計”。難怪在歷史上,東北軍最後消亡於歷史之中,那裡是因爲什麼“沒有主心骨”,根本就是南京的這一手翻手雲雨的手段,想來,現在他提到的這些手段,不過也就是開個頭而已。

果然是應了那句——政治,政治從來都是無處不在的。南京的這一手,以財爲質,恰好卡到現在東北軍的軟肋上,沒有錢,無論東北軍有多大的能耐,最終也只能爲他人所驅使,瓦解軍閥的部隊,最厲害的武器,從來不是槍炮而是銀錢,沒有錢,軍閥也就沒有了軍隊。

“所以,哲勤,若是有意的話,不妨……”

用筷子夾起一片香脆的鴨皮,宋子亢笑說道。

“不妨想想辦法,在這個二世祖身上撈上一筆,碰着這樣的敗家子,不狠狠的宰上他兩刀,那可真是上對不起祖宗,下對不起百姓啊!”

雙目猛的一睜,隨後目光卻又是一陣黯然。

“子欣,這……”

苦苦一笑,管明棠又是搖了搖頭。

“你不是不知道我,若是沒有你的幫襯,恐怕連你這個門都進不了,更何況是……”

“哲勤,若是你有意的話……”

放下筷子,宋子亢認真的看着管明棠。

“後天有時間嗎?介紹一個人給你認識一下!”

第204章 南京城內第424章 在嶺南第1227章 戰友第225章 古關爲證第303章 寒區試驗第230章 國家大局當爲先第41章 北平不平第16章 機遇一現不錯過第1117章 民族性第253章 夏季攻勢(十六)第388章 誘惑的背後第13章 心潮澎湃爲正名第1205章 中國的責任第1026章 太陽旗下的南洋第13章 研究所內的爭執第71章 大門第182章 伏擊陣地的選擇第342章 新政之難第7章 國弱人凌能如何第76章 陪陪家人吧第179章 局勢突變第254章 美廬之中第234章 夏季攻勢(二)第33章 憑人識貨國寶入第167章 正月未過徵兵忙第793章 贏定了第167章 正月未過徵兵忙第307章 “小發明”第1197章 皇上的末日第113章 團丁也要重掃盲第116章 爲了一張門票第12章 科學顧問第301章 班門弄斧第829章 巡洋訓練第443章 定心丸第224章 雙方第99章 裝甲第213章 戰臨沂(二)第300章 三菱的反應第73章 設想第68章 唐山後裔第298章 北上之路第167章 正月未過徵兵忙第1231章 就這樣開始吧第314章 不是中轉站第108章 徵召第430章第378章 徵兵第402章 廣州灣之變(上)第1076章 遼陽之戰(四)第288章 無處不在第181章 華北之困第1167章 變化第405章 新兵之營第54章 瑞雪兆豐年第1262章 正確的道路第819章 北進與中國的未來第1017章 時代大門的敞開第775章 交給敵人決定第120章 戰術與戰略第203章 古關之下起誓言第233章 夏季攻勢(一)第382章 理論第272章 中央軍人監獄第1072章 遼陽之戰(二)第148章 華北第267章 決擇難擇第21章 問題第302章 口外極寒第82章 昔日雄廠今心動第209章 霧捕第1257章 未來的伏筆第837章 外交之變第27章 震驚第46章 民心所向第1256章 學習者第157章 緊鑼密鼓備戰忙 二...第6章 51區第284章 裁軍第22章 焦切之心第179章 未來之憂第145章 以技逼人爲合併第49章 濟南第151章 空襲第21章 信號第1214章 清算第210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185章 飲鴆止渴第355章 何爲根本第229章 克敵還需器先利第770章 母與子第284章 裁軍第1086章 柏林的笑容第10章 市場的未來第68章 唐山後裔第70章 官門似海深無底第796章 血與白的啓示第30章 東京激盪第182章 北方前線第9章 古玩城內惡人多
第204章 南京城內第424章 在嶺南第1227章 戰友第225章 古關爲證第303章 寒區試驗第230章 國家大局當爲先第41章 北平不平第16章 機遇一現不錯過第1117章 民族性第253章 夏季攻勢(十六)第388章 誘惑的背後第13章 心潮澎湃爲正名第1205章 中國的責任第1026章 太陽旗下的南洋第13章 研究所內的爭執第71章 大門第182章 伏擊陣地的選擇第342章 新政之難第7章 國弱人凌能如何第76章 陪陪家人吧第179章 局勢突變第254章 美廬之中第234章 夏季攻勢(二)第33章 憑人識貨國寶入第167章 正月未過徵兵忙第793章 贏定了第167章 正月未過徵兵忙第307章 “小發明”第1197章 皇上的末日第113章 團丁也要重掃盲第116章 爲了一張門票第12章 科學顧問第301章 班門弄斧第829章 巡洋訓練第443章 定心丸第224章 雙方第99章 裝甲第213章 戰臨沂(二)第300章 三菱的反應第73章 設想第68章 唐山後裔第298章 北上之路第167章 正月未過徵兵忙第1231章 就這樣開始吧第314章 不是中轉站第108章 徵召第430章第378章 徵兵第402章 廣州灣之變(上)第1076章 遼陽之戰(四)第288章 無處不在第181章 華北之困第1167章 變化第405章 新兵之營第54章 瑞雪兆豐年第1262章 正確的道路第819章 北進與中國的未來第1017章 時代大門的敞開第775章 交給敵人決定第120章 戰術與戰略第203章 古關之下起誓言第233章 夏季攻勢(一)第382章 理論第272章 中央軍人監獄第1072章 遼陽之戰(二)第148章 華北第267章 決擇難擇第21章 問題第302章 口外極寒第82章 昔日雄廠今心動第209章 霧捕第1257章 未來的伏筆第837章 外交之變第27章 震驚第46章 民心所向第1256章 學習者第157章 緊鑼密鼓備戰忙 二...第6章 51區第284章 裁軍第22章 焦切之心第179章 未來之憂第145章 以技逼人爲合併第49章 濟南第151章 空襲第21章 信號第1214章 清算第210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185章 飲鴆止渴第355章 何爲根本第229章 克敵還需器先利第770章 母與子第284章 裁軍第1086章 柏林的笑容第10章 市場的未來第68章 唐山後裔第70章 官門似海深無底第796章 血與白的啓示第30章 東京激盪第182章 北方前線第9章 古玩城內惡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