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共同之處

?一個沒有大抱負更有些自私自利的小人物、一個被迫捲入大時代的小人物和小人物們的故事。一寸山河一寸血,中國的每一寸山河,都流着烈士的鮮血,都堆積着烈士的森森白骨……

只願這山河常青……

……………

……………

請大家踊躍發帖,活躍本吧!

有能力的同學,請前去創世支持。

……………

章節連載總貼:

“嘟、嘟嘟……”

各種各樣的哨聲在街道兩側迴盪着,手中拿着旗幟的工人在街道兩側的建築工地的頂部或者下方指揮着,升降機、吊車不斷的輸送着各種各樣的建築原料,在新區主幹道兩側,準確的來說是新區中央區,一棟棟現代建築,正在迅速的施工。

百貨公司、電業大樓、公司總部、大型飯店……在中央區除去公司總部建築羣外,或許更爲重要的就是商業區的建設,與此時各地興建的現代混凝土建築不同,在中央商業區的幾乎每一棟建築都是東方式的,建築風格均爲中國傳統風格和現代風格相結合,幾十年來的西風東漸,此時的中國現代建築,已經開始擺脫西方的影響,西方的現代建築技術與中國傳統風格的結合,正處於這個時代的主流,而來自全國各地的上百名優秀的建築設計師,平均參與其中,甚至包括正參與興建大上海計劃的董大酉等人亦參與設計公司新區的建築。

在一片建築工地上,頭戴着安全帽的王華彬偶爾會將視線從施工圖紙上轉移到公路上,在主幹道兩側的非機動車輔路上,堆積着大量的積土,那是正在開挖的下水道,這種施工場面在新區隨處可見,畢竟,按照市政建設的第一原則,下水道建設從來都是與水電路相同,擁有第一優先權。

“怎麼還沒到?算算時間,應該差不多了啊!”

此時,心情有些焦切王華彬正在等待的“老闆”——董大酉,這會卻正悠哉、悠哉的在公路邊,仔細查看着下水道的設計,幾乎是在進入主幹道後,董大酉便注意到道路兩側高達數米的積土,作爲一名建築師,他自然知識,這種在道路兩側連綿數公里的積土是開挖下水道時留下的,不過因爲規模的關係,他纔會在看到幾名手拿圖紙的建築師後,特意下了車,同他們交談起來。

“……爲了保障地下室的排水,新區的下水道標準埋深爲地下10米,這可以保證地下負三層都可以擁有良好的地下排水設施,利用西高、東低的地形,下水道的出口……”

“從排水道至拱頂高爲3。5米,其中排水道深1米,寬1。5米,排水量……”

看着圖紙上的數據,董大酉甚至覺得在北方開挖如此規模的下水道設施根本就有些浪費之嫌,而看到水道兩側1米的“維修步道”時,更是驚呆了,而看着圖紙中那密集的路面排水通道,董大酉似乎明白了。

“防空洞?你們把防空洞和下水道結合在一起了!”設計的意圖被董大酉一言道破時,方樸川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除去將供水、供電、供暖都融入市政下水道外,又將其同人防與其相結合,是董事長提出的,在中國,甚至在世界上,新區的多功能下水道都是第一例,而現在,竟然被董大酉一語道破了。

果然……在方樸川的驚訝中,董大酉連忙解釋道。

“是排水通道太密集了,每隔二十米一處,而且尺寸也很大,顯然是留作通氣之用,還有這裡,排水孔這裡設有一層反L型,與普通的直線式排水孔不同,這個設計我見過歐洲的一些防空洞中有采用過……”

接連點出下水道的幾個設計特點,董大酉又指着幾輛正在拉着土的渣土卡車說道。

“你們在開挖的時候,土壤都是分開的,內層粘土置於外側,又特意用渣土車運走,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這些土壤應該是運往磚廠對吧!這種粘土是最好的燒磚原料……”驚訝的看着董大酉,如果說先前方樸川只是驚訝的話,現在恐怕是震驚了,果然真應了那句盛名之下無虛士了。

“佩服、佩服!”

接連感嘆着,方樸川手朝着城外的方向指了過去。

“新區建設僅只是一期工程的建設量都是極爲巨大的,按照幾個月前制定出來的甘特圖,新區一年需石材30萬立方米、用磚25000萬塊。爲了充分保證石材的供應,在公司在後山開設了採石場,並正在修建一條臨時輕便鐵路線,將石材通過輕便鐵路直接運至城內施工現場和建材儲備場。在水泥和建築用磚的準備上,爲了避免大量開挖土地,公司只是在的沿河一帶,開設了大量的磚窯,原料都是來自市政開挖土方,雖說增加了一些運費,但是就整體來看,燒磚成本還是有所下降……”

“一年25000萬塊磚,這麼大的用磚量,恐怕只依靠這種市政開挖土方,是沒辦法滿足的話吧!”

因爲是大上海計劃設計委員會成員之一,董大酉現在反倒對由其設計的百貨公司沒有多少興趣了,百貨公司那邊,有他的助手的王華彬他們在,就可以保證施工,反倒是新區這些一些新鮮的組織施工引起了他的興趣。

“是滿足不了,所以很多埋回土方都用煤矸石取代,現在新區煤礦已經開工,雖然還沒有出煤,但卻開挖出了許多煤矸石,用硬質煤矸石鋪設路基,經過灑水碾壓後,形成的密實結構,效果毫不遜於三基土路基……”

在仔細介紹一番之後,方樸川雙特意引用了董事長的一句話,

“嗯,就是綜合利用各種資源,儘可能做到原料資源的毫不浪費,不過這要求施工組織嚴密性,不過這一點,在其它地方不敢保證,但是在這……”

伸手指向那些穿着灰色制服的土方工,方樸川用一種極爲佩服的口吻說道。

“這恰好說明了董事長的遠見,如果不是董事長要求,所有的新招聘工人,都必須接受十五天的軍訓,然後按軍隊的方式編組分配,再加上利用甘特圖組織配合,由公司統一調配一切資源,其它任何地方,都難以保證快速施工的同時,又做到資源的充分利用!”

董事長,從來到新區,從他下車的那一瞬間開始,董大酉已經不知道多少次聽說了這個名字,現在,他對那位曾名震一時的管明棠更加好奇了。甚至以董大酉看來,相比於緩慢的大上海計劃,規模更多大的、集商業區、生活區與工業區於一體的,實際上等同於一座新建一座城市的公司新區,建築速度更快,而且規劃更爲科學、更具前瞻性,難怪王華彬會在信中提到,相比於上海,這裡更具有朝氣!

“如果說唯一的美中不足的話,恐怕就是這裡和大上海相比,他更市儈一些!,’

在當天晚上舉行的新區例行的建築師餐會上,王華彬悄聲對董大酉解釋道。

“雖然大上海計劃,現在還在規劃實施階段,但是我們所有的一切規劃,都是從公共設施開始,除去市政府之外,第一批投入的絕大多數,都是用於市中心公共設施的建設,比如市體育場、市博物館、圖書館……”

在提及大上海計劃中市體育場時,王華彬不由自主的露出些驕傲之色,因爲那座中國最大的體育館,是由他和董大酉兩人共同設計的,儘管,現在它仍然存在於圖紙之中,可是在王華彬看來,這恰好表明了公司新區和大上海的區別。

“不過這或許正是商人和政府的區別,新區現在儘管規劃了不少公共設施,但都是集中在生活區,而且規模有限,大都是小型的,目的在於爲社區住客,也就是公司引進的專家和技術人員以及他們的家人提供生活上的便利,至於這裡,公司的中央區,除去公司建築之外,優先施工的建築,都是商業建築,包括您設計的百貨公司,”

接着王華彬又補充道,

“那和大上海之間,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嗎?”

端着酒杯,同一位相熟的建築師,遠遠的碰了一下杯子後,董大酉又問道王華彬,他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瞭解這座公司新區。

“口恩,”

沉吟片刻,王華彬指着遠處的一名正與幾名歐洲建築師聊着的青年建築師說道。

“他叫孫吉,是臺灣建築師,曾參與過日本人在東北弄的那個什麼新京建設……”

新京建設,對此董大酉並不陌生,甚至在“大上海計劃”的實施中,都有一種潛在的於日本人弄的那個所謂的“滿洲國新京案”比拼之意。

“按照他的說法是,無論是新京,還是新區,亦或是劃中的大上海,都有一個共同點!”

“哦?”

瞧着遠處的孫吉,董大酉心下不由一陣好奇。

“都有一個共同點,是什麼共同點?”

“東方式!”

聽到這三個字,董大酉的內心卻是涌起一陣知己感來。此時的國民可以說是民族情緒高漲,在設計師心中,也同樣擁有讓傳統建築風格在新式建築領域揚眉吐氣的理想,甚至在政府制定的建築要求中同樣要求,建築物須得具有相當規模,且外觀爲本國建築樣式。

“在新區的建築招標條件中,都歸定有儘可能排除一切與民族風格可能衝突的一切因素,建築設計內格需具有中國固有形式!也就是他所謂的“東方式”……”

“走,咱們去認識一下這位孫設計師,沒準,能給咱們一點啓示也不一定……”

說道着,董大酉便朝着孫吉走了過去,這時孫吉正用流利的英語同幾名美國建築工程師交流着,準確的來說,是正在教訓着那幾個美國建築設計師。

(。

第226章 鬼風起時青山證第51章 莫氏訪華第1260章 何去何從第78章 一日揚名今日窘第429章 在柏林第1121章 特使訪平第36章 北進!第89章 戰場故地觀廠行第190章 勞工第821章 空軍的未來第239章 夏季攻勢(八)第60章 何日歸來第417章 中南風雲(上)第403章 廣州灣之變(中)第262章 天降之兵第1049章 個人交易第295章 現實第101章 外交風雲第1032章 槍聲響起第407章 教育隊第414章 潛水艇第5章 誰予恩賜第366章 飛天之夢第230章 二楊入邯(上)第41章 低調方能護已身第1096章 北上的“東北軍”第347章 交易第375章 局內局第1258章 南亞次大陸第116章 新兵日記第176章 敵後第1221章 歸國第1234章 北遷第232章 兄弟第125章 別無選擇第356章 捐納之爭第97章 下套坑人自前行第1111章 落日之翼第315章 機會就在眼前第1170章 王朝末日第132章 業餘人士亦驚人第813章 游擊隊第249章 爲我所用第126章 首戰第140章 手段第165章 木秀於林風摧之第48章 斯大林的抉擇第22章 焦切之心第259章 翼南鄉下事兒憂第1153章 風之喪第85章 小縣大房迎新賓第287章 爭執的幕後第411章 潤物無聲第177章 向方無方 !...第75章 裝甲兵的春天第289章 犧牲第291章 希望與救濟的販賣第30章 東京激盪幹部下鄉與鄒平實驗第305章 另一面第1190章 東條的決斷第320章 朱可夫的任務第146章 南洋之夏第1185章 三巨頭的會面第815章 石油大王的浮想第120章 戰術與戰略第106章 關東之心第406章 市間風雲第133章 工農互補爲王道第127章 反應第1243章 德國的讓步第121章 出擊第47章 符拉迪沃斯託克的呻吟第62章 獎賞職員詢根底第41章 北平不平第175章 長山塔下大人物第202章 邯鄲之夜第1041章 魏與陳第1101章 步兵的戰鬥第78章 一日揚名今日窘第266章 東京之擇第421章 戰爭之神第194章 盛名之累第337章 槍會第809章 歸家之僑第412章 開啓地獄之門第383章 石油第1221章 歸國第1108章 情感第1057章 我之鄉親第1189章 有如末日第1175章 前夜第123章 平城暗戰驟然生第1260章 何去何從第1225章 抵抗第305章 另一面第1049章 個人交易第1258章 南亞次大陸第432章 紛亂之局第106章 關東之心
第226章 鬼風起時青山證第51章 莫氏訪華第1260章 何去何從第78章 一日揚名今日窘第429章 在柏林第1121章 特使訪平第36章 北進!第89章 戰場故地觀廠行第190章 勞工第821章 空軍的未來第239章 夏季攻勢(八)第60章 何日歸來第417章 中南風雲(上)第403章 廣州灣之變(中)第262章 天降之兵第1049章 個人交易第295章 現實第101章 外交風雲第1032章 槍聲響起第407章 教育隊第414章 潛水艇第5章 誰予恩賜第366章 飛天之夢第230章 二楊入邯(上)第41章 低調方能護已身第1096章 北上的“東北軍”第347章 交易第375章 局內局第1258章 南亞次大陸第116章 新兵日記第176章 敵後第1221章 歸國第1234章 北遷第232章 兄弟第125章 別無選擇第356章 捐納之爭第97章 下套坑人自前行第1111章 落日之翼第315章 機會就在眼前第1170章 王朝末日第132章 業餘人士亦驚人第813章 游擊隊第249章 爲我所用第126章 首戰第140章 手段第165章 木秀於林風摧之第48章 斯大林的抉擇第22章 焦切之心第259章 翼南鄉下事兒憂第1153章 風之喪第85章 小縣大房迎新賓第287章 爭執的幕後第411章 潤物無聲第177章 向方無方 !...第75章 裝甲兵的春天第289章 犧牲第291章 希望與救濟的販賣第30章 東京激盪幹部下鄉與鄒平實驗第305章 另一面第1190章 東條的決斷第320章 朱可夫的任務第146章 南洋之夏第1185章 三巨頭的會面第815章 石油大王的浮想第120章 戰術與戰略第106章 關東之心第406章 市間風雲第133章 工農互補爲王道第127章 反應第1243章 德國的讓步第121章 出擊第47章 符拉迪沃斯託克的呻吟第62章 獎賞職員詢根底第41章 北平不平第175章 長山塔下大人物第202章 邯鄲之夜第1041章 魏與陳第1101章 步兵的戰鬥第78章 一日揚名今日窘第266章 東京之擇第421章 戰爭之神第194章 盛名之累第337章 槍會第809章 歸家之僑第412章 開啓地獄之門第383章 石油第1221章 歸國第1108章 情感第1057章 我之鄉親第1189章 有如末日第1175章 前夜第123章 平城暗戰驟然生第1260章 何去何從第1225章 抵抗第305章 另一面第1049章 個人交易第1258章 南亞次大陸第432章 紛亂之局第106章 關東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