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國防策應會議

8月1日,此時的南京已全然變成一座火爐,往年的這個時候,南京的軍政要員會移行廬山,於廬山行營處理政務,而今年卻與往年不同,軍政要員在正值盛夏時返回了南京,而在進入8月之後,南京這座中國的首都完全被一股沉悶而壓抑的氣氛所籠罩着。

23天前,南京的大學生和熱血青年們曾經爲發生在盧溝橋的槍聲而歡呼,當委員長髮表廬山講話,實施抗戰的消息傳來的時候,人們幻想着戰爭的勝利,想象着東北的收復,但是隨着接二連三的消息傳來,人們被殘酷的戰場形勢給驚呆了。

當29軍吉星文團盧溝橋奮起抗戰,贏來了全國各地的歡呼、慰問。面對上海等地的捐款和慰勞品,宋哲元竟加以拒絕而不敢收下,並電告上海各界:“遇此類小衝突,即勞海內外同胞相助,各方盛意雖甚殷感,捐款則不敢受。”

隨後,其又一味與日軍議和,而對蔣介石三令五申要宋哲元加緊平津戰備,儘早集中兵力以防不測,萬不可爲日軍所欺騙,並以少有的慷慨姿態緊急命中央軍北上平津,支援宋哲元的第29軍。但宋哲元當即電示南京國民政府,請求暫緩派援軍北上,以免刺激日本人,影響與日本駐屯軍的交涉。蔣介石辛辛苦苦調去的中央軍竟被“友軍”擋在保定,眼看着29軍被日軍各個擊破而無法相助。

從7月27日開始日軍發動全面總攻以來,至8月1日,用了僅僅短短不到l周時間就佔領了河北心腹地區大片土地,華北局勢的惡化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在局勢的影響下,此時的南京空氣也變得緊張起來。

“8月1日以後,實際宋哲元的29軍絕大部分部隊已經撤退到河北的涿州到靜海一線,完全退出了當年的平津地區。由此日軍已經基本控制了中國北方最發達的平津兩市以及周邊地區。”從8月1日開始,平津一線日軍暫時停止全面進攻,派出一部進攻長辛店一線,將29軍僅存的一小股部隊擊退出平津地區。就現在的形勢來看,他們並不是準備停手不打了,而是他們由於兵力有限,不能四面出擊,必須商討下一步的主攻方向,截止8月1日,日軍在原有華北兵力1個師團又3個旅團的基礎上,又從關東軍調動一個半旅團的精銳部隊約l萬多人趕赴平津一線……”

在大本營作戰會議室內,由新上任的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馮玉祥簡單向大家介紹了華北作戰情況。當馮玉祥講到華北的國軍各線作戰不利,損失巨大,日軍部隊進展很快,國軍幾乎無力阻擋的現實以後,參加此次會議的將領或是表情嚴肅,眉頭緊鎖,或是低頭抽菸不語。

儘管,目前涿州,保定之間的國軍有萬福麟東北軍等雜牌軍3萬多人,另外還有約10萬中央軍在石家莊到保定一線,還有29軍敗退下來的部隊5,6萬人,而在邯彰還有近6萬新一軍,也就是說河北省北部國軍總兵力約267j-人。除此以外,還有大約257j-中央軍在津浦鐵路,隴海鐵路一線,隨時可以開入河北,換句話說國軍很快會在河北省集中近50萬大軍,雖說對日軍依然有兵力優勢,但華北的局勢依然不容樂觀。

在馮玉祥介紹華北作戰情況時,坐於首座的蔣介石則是神情凝重的聽取着馮玉祥的彙報,他非常清楚華北戰局崩潰的原因,非戰之過,實是人之禍,舊軍閥的那些陳規陋習在華北之戰中,盡顯無疑,但是法不責衆。面對衆多將領的無能和失職,他欲懲也無從下手,只能權且先記在賬上。但從這一仗,他已意識到了手中雜亂的200個師究竟能有多大的戰鬥力,更認識到了造成這200個師軍力大減的根本原因。

在馮玉祥彙報之後後由希特勒派來的德國軍事顧問團團長馮·法爾肯豪森將軍講述他擬定的華北決戰的計劃,作爲一個典型的軍人法爾肯豪森一開口便從軍事角度上介紹了他的華北決戰計劃。

“集中國軍全部主力於華北,以石家莊,保定,德州一線爲第一道防線,黃河一線天險爲第二道防線,以這兩條防線作爲和日軍決戰區域,盡一切力量阻擋日軍前進。”

法爾肯豪森將軍是嚴謹細緻的德國人,而且有着非常高的軍事素養。他非常詳細一點點說出自己的計劃,包括具體防禦戰略的每一個細節,甚至精確到每一個團的使用,前後說了1個小時。

“法爾肯豪森將軍!”

就在法爾肯豪森講述着由其制定的決戰計劃,當講到一半的時候,與會的白崇禧將軍站了起來,打斷他的話。

七七事變爆發以後,蔣介石立即請有“小諸葛”之稱的白崇禧來南京商討對策。白崇禧隨即,從桂林乘坐法制小飛機趕赴南京,隨後就任國軍副參謀總長。

在聽到法爾肯豪森長時間決戰計劃以及戰鬥部隊的部屬以後,白崇禧終於忍不住了,他先是很客氣的稱讚了法爾肯豪森將軍高超的軍事素養。但他隨後直截了當的問道。

“目前日軍在華北投入兵力已經達到407j-‘之衆’據可靠情報還有207j-‘大軍很快會趕到’另外還有多少其他日軍在日本國內編組還不太清楚,根據一般常識日軍至少可以用在中國loo~-‘部隊。這尚且不談,您認爲我們需要在華北使用多少部隊纔有可能阻擋這60萬日軍的進攻?如果我們想要反擊收復河北,察哈爾等失地,您看需要多少兵力?”

面對白崇禧的提問,在翻譯如實的將白崇禧的問題翻譯之後,法爾肯豪森先是愣了一下,隨即通過翻譯直率的回答道:

“根據我的估算,由於貴國軍隊和日軍武器裝備,軍事訓練等個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加之華北地區都是平原,貴軍無任何防禦地形可以利用。經過我和德國顧問團十幾名軍官詳細的估算,如果貴軍想要在華北平原有效阻擋住607j-日軍的進攻話,那麼需要約150萬到180~-部隊。”

說到這裡,法爾肯豪森稍微停頓一下又繼續說道:

“在座諸位將軍們都知道,一般認爲日軍防禦能力要強於他的進攻能力。如果想要反攻華北成功,並且收復失地的話,貴軍至少需要2007j-‘部隊。在座的都是我的朋友,我以中國朋友的身份坦率的說一句,即使貴軍出動2007j-‘部隊’由於雙方軍力的差距,我看也只有六成把握能夠收復華北失土,將日軍趕回東北。至於收復東北和臺灣,在現在階段是絕不可能的。”

法爾肯豪森的這句話一出,滿座皆驚,而馮玉祥等人更是驚訝的看着法爾肯豪森。

面對法爾肯豪森的回答,白崇禧卻是面不改色的將視線轉向與會的衆人,實際上他的眼睛卻盯着坐在正中位置的蔣介石:

“諸位都聽到了,法爾肯豪森將軍說的是非常中肯的。我們目前全國軍隊也只有1707j-人,現在還分散在全國各地,即使馬上集中,以我國的運輸能力恐怕沒有三五個月也無法集中百萬以上的兵力到華北來。可是按照現在的態勢,日軍恐怕三五個月就可以度過黃河一舉打到湖北來。法爾肯豪森將軍說的進攻我們就不談了,光是說防禦,也至少需要l50萬部隊。大家都知道我們這1707j-部隊中,留下駐守邊境,對付土匪,叛軍,防備日軍在沿海登陸至少需要50萬人,那麼光靠剩下的1207j-人,我們恐怕連守也守不住?這樣的仗,能打嗎?”這樣的仗,能打嗎?一聲反問之後,煙霧繚繞的作戰會議室的氣氛再次發生了變化,在氣氛壓抑到極點的時候,一直面無表情的蔣介石終於打破了之前的沉默,他看着白崇禧問道:

“建生,那麼你的意思是什麼呢?”

見委員長打破了沉默,白崇禧笑了一笑,然後看着委員長說道:

“其實委員長早已經制定了計劃,何必由我來說呢。我聽說陳誠處長已經制定了相應的作戰方案,就不用我多說了,請辭修說吧!”

說話時,白崇禧將視線投向陳誠,這位軍政部部長,他之所以敢於直接反駁被委員長視爲老師的法爾肯豪森將軍制定的決戰計劃,是基於他在廣西時,對中央各種舉動的關注,而今年年1月的那次民國建元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演習,讓他相信,對於華北當前的局勢,早就在委員長的意料之中,而相應的針對中日兩國的現實差距,中央肯定也制定了相應的作戰計劃,這個計劃絕不是如法爾肯豪森將軍所言的華北決戰。

對於中央的作戰計劃,白崇禧並不瞭解,但是在他來到南京就任副參謀總長之後,在獲知中央有將新一軍調出邯彰的打算後,他便知道自己猜對了,而現在既然委員長問到了,他自然的將皮球踢給了陳誠。

花都捕王無上巫法奮鬥在武俠世界娛樂圈之超級巨星隨身天龍世界劍起神鵰刑名師爺魔方大世界奇門散手宋師偷心獵手城戰系統

第297章 表哥在看着你第21章 信號第29章 汪氏北上第34章 儘量避免第274章 如此單純乎第1128章 治下之民第272章 血灑第57章 雪中送炭爭口氣第383章 石油第1248章 商機第156章 初戰第1238章 邁向新時代第810章 未來的任務第1255章 開未來第340章 公審的威懾第85章 小縣大房迎新賓第122章 艦隊在洋第1235章 在北方第275章 殘墓第816章 大歷史的前夜第25章 進攻,東線!第423章 山間之變第114章 掃盲政治兩不誤第822章 勃洛姆堡的軍教團第135章 不擇手段有何妨第1148章 南洋義勇軍第102章 風雲際會第105章 廬山談話第1128章 治下之民第131章 理想主義試驗田第828章 海軍的未來第112章 舊時之寶無人識第1113章 日奸第237章 夏季攻勢(六)第198章 南京風雲第237章 大師第296章 日本?中國的機會第247章 關於未來的思索第223章 杉山元的野望 求月...第810章 未來的任務第238章 大師的要求第799章 新的恐懼第1130章 治下的人們第784章 反攻第264章 誘惑第260章 打贏了再說第1256章 學習者第68章 唐山後裔第309章 硅晶時代第104章 西南國際鐵路第19章 南京憂慮第26章 斯大林的反應第125章 別無選擇第1042章 雪竇山第1124章 選擇第83章 巧奪人財又何妨第436章 把它偷回來第122章 艦隊在洋第318章 風雲激盪第1040章 魏德邁訪華第333章 電子工業初步第9章 古玩城內惡人多第226章 鬼風起時青山證第1065章 潰敗第135章 敵與我第102章 元老重臣心賞識第131章 委員長的安排第1073章 遼陽之戰(三)第10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240章 頤和園中槍聲鳴第1098章 激戰第324章 緊張的希特勒第1130章 治下的人們第212章 漫天戰雲密佈時第42章 返鄉只爲招工忙第1099章 固執的石井第22章 臨計只得將就計第1050章 北方的視線第157章 寺內的決斷第143章 在邯彰第21章 問題第6章 小子初進北平城第144章 理想主義者的抉擇第836章 陰影中的人第82章 昔日雄廠今心動第250章 東京的客人第226章 鬼風起時青山證第104章 邀老引才謀新業第768章 老營新丁第93章 週三盛四薰心欲第195章 兵敗如山倒第166章 熱河之要誰人知第185章 血戰紅石嵐(三)第1233章 建設新日本第1127章 帝國的遺產第1156章 着眼未來第1052章 關東軍的決策第372章 一地之困第240章 夏季攻勢(九)第96章 才憂人狂欺生人
第297章 表哥在看着你第21章 信號第29章 汪氏北上第34章 儘量避免第274章 如此單純乎第1128章 治下之民第272章 血灑第57章 雪中送炭爭口氣第383章 石油第1248章 商機第156章 初戰第1238章 邁向新時代第810章 未來的任務第1255章 開未來第340章 公審的威懾第85章 小縣大房迎新賓第122章 艦隊在洋第1235章 在北方第275章 殘墓第816章 大歷史的前夜第25章 進攻,東線!第423章 山間之變第114章 掃盲政治兩不誤第822章 勃洛姆堡的軍教團第135章 不擇手段有何妨第1148章 南洋義勇軍第102章 風雲際會第105章 廬山談話第1128章 治下之民第131章 理想主義試驗田第828章 海軍的未來第112章 舊時之寶無人識第1113章 日奸第237章 夏季攻勢(六)第198章 南京風雲第237章 大師第296章 日本?中國的機會第247章 關於未來的思索第223章 杉山元的野望 求月...第810章 未來的任務第238章 大師的要求第799章 新的恐懼第1130章 治下的人們第784章 反攻第264章 誘惑第260章 打贏了再說第1256章 學習者第68章 唐山後裔第309章 硅晶時代第104章 西南國際鐵路第19章 南京憂慮第26章 斯大林的反應第125章 別無選擇第1042章 雪竇山第1124章 選擇第83章 巧奪人財又何妨第436章 把它偷回來第122章 艦隊在洋第318章 風雲激盪第1040章 魏德邁訪華第333章 電子工業初步第9章 古玩城內惡人多第226章 鬼風起時青山證第1065章 潰敗第135章 敵與我第102章 元老重臣心賞識第131章 委員長的安排第1073章 遼陽之戰(三)第10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240章 頤和園中槍聲鳴第1098章 激戰第324章 緊張的希特勒第1130章 治下的人們第212章 漫天戰雲密佈時第42章 返鄉只爲招工忙第1099章 固執的石井第22章 臨計只得將就計第1050章 北方的視線第157章 寺內的決斷第143章 在邯彰第21章 問題第6章 小子初進北平城第144章 理想主義者的抉擇第836章 陰影中的人第82章 昔日雄廠今心動第250章 東京的客人第226章 鬼風起時青山證第104章 邀老引才謀新業第768章 老營新丁第93章 週三盛四薰心欲第195章 兵敗如山倒第166章 熱河之要誰人知第185章 血戰紅石嵐(三)第1233章 建設新日本第1127章 帝國的遺產第1156章 着眼未來第1052章 關東軍的決策第372章 一地之困第240章 夏季攻勢(九)第96章 才憂人狂欺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