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朝堂爭執

衆人都看着楊鵬,等待着他的決斷。楊鵬思忖片刻,皺眉道:“不管這個命令!”衆人都笑了起來,段志賢大聲道:“就該如此!”呼延赤金有些擔心地道:“違抗聖旨,不知道陛下和朝廷會做何反應?”段志賢沒好氣地道:“怕他做甚?”楊鵬道:“這件事我來處理,你們不需要操心,只須按照我之前的命令做好該做的事情就行了!”衆人抱拳應諾。

時間一天天過去,蕭咄裡每天都是度日如年,不過令他感到慶幸的是,城外的滄州軍一直都沒有強攻城池,只是每天派出悍將挑戰。蕭咄裡估計宋軍在攻城的問題上還有些猶豫,也許己方援軍抵達的時候,他們就會主動撤退了吧!希望如此。

一天傍晚時分,晚霞染紅了天空,大地昏昏沉沉。在城牆上視察的蕭咄裡突然看見,北面煙塵蕩蕩,儼然有一支兵馬正朝這邊快速開來。蕭咄裡心頭一動,趕緊奔上北面的城牆,舉目遠眺,只見一支約兩萬人的軍隊打着遼軍的戰旗,以一支騎兵爲先導,正迅速接近城門。

蕭咄裡大喜,忍不住喃喃道:“來了!終於來了!”隆特多奔上城牆,來到蕭咄裡身後,也朝城外張望,面有思忖之色。突然,一支萬餘人的宋軍部隊,從一側斜插過來,攔住了正趕來的那支遼軍。遼軍當即停止前進,列開戰陣,宋軍也排列成軍陣與之對峙。

蕭咄裡當即便要率領軍隊出城接應援軍。隆特多連忙攔住了蕭咄裡,“大將軍,切勿着急,先看看再說!”蕭咄裡沒好氣地道:“還看什麼?若不乘宋軍大部隊上來前把援軍接應進城,後果不堪設想!”隨即便奔下了城牆。接着只見城門大開,蕭咄裡親帥三千兵馬涌出城池,朝宋軍背後衝殺過去!與此同時,蕭咄裡身邊的旗手按照蕭咄裡的命令打出了旗號,這是命令援軍全軍衝鋒的信號!

援軍動了!然而宋軍的反應卻出乎了蕭咄裡的預料,他們竟然不理會來增援的那兩萬遼軍,全軍轉過身來,迎着蕭咄裡衝殺過來。蕭咄裡大感詫異,而城牆上的隆特多則面色大變,“不好!”

蕭咄裡率領的三千遼軍與萬餘宋軍撞在一起,混戰起來。那來增援的兩萬遼軍卻沒有攻擊宋軍的背後,而是分開成兩支,一左一右如同一對巨大的鉗子一般朝蕭咄裡包圍過去。等蕭咄裡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陷入重圍了。直到這時,蕭咄裡才駭然發現,那所謂的兩萬援軍根本就不是援軍,而是打着他遼軍旗號的宋軍,這是一個圈套!可是真正的援軍究竟到哪去了呢?

遼軍的援軍確實來了,不過就在不久之前,他們在半路上遭到了滄州軍的突然伏擊,兩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只有蕭英及麾下三千餘殘兵僥倖逃回了南京。隨後,伏擊遼軍的宋軍便打着遼軍的旗號來到涿州城下,與另外一支宋軍上演了一出雙簧,把蕭咄裡成功騙了出來。

三萬餘宋軍四面圍攻,三千遼軍被殺得心驚膽戰屍橫遍野。蕭咄裡拼命率領數百殘兵衝出重圍奔入城池,而宋軍戰騎也尾隨着衝進了城門。城防頃刻間土崩瓦解了。

遼軍殘兵不敢戀戰,從東城門逃出了涿州,往北邊狼狽逃竄,楊八妹率領兩千戰騎追了下去。宋軍佔領了涿州。大軍不做休整,留下一千人守備,繼續朝南京進發。不久之後便近薄遼南京城下。南京城內人心惶惶。

“哥哥,楊大哥已經兵臨城下了!”柴永惠奔進書房,興奮地對柴永琦道。柴永琦不禁感慨道:“楊兄弟真是英雄啊!兵鋒戰旗,所向無敵啊!我原本還以爲他打不到南京呢!”然而不久之後這對身處囚籠的兄妹又擔心了起來,因爲他們聽說,遼國的蕭太后率領五萬大軍快要來到南京了!聽說楊鵬只有四萬兵馬,他能夠取勝嗎?

蕭咄裡把城中男子,不管是十四五歲的少年還是五六十歲的老者,全都趕上了城頭,要他們嚴防死守。城外,楊鵬率領的四萬大軍陣勢如山,長槍如林,森然肅殺之氣令城頭上的守衛者們禁不住渾身發抖。戰鼓聲大響起來,只見一員英武的宋將策馬來到雙方之間,橫槍立馬。他身後的數萬宋軍將士發出一聲聲的吶喊,聲震雲霄,這是在挑戰呢!

蕭咄裡盯着那個宋將氣惱地道:“好個楊鵬,居然親自上陣來挑戰了,難道欺我軍無人嗎!我去會會他!”說着便要離開。隆特多嚇了一跳,趕緊攔住蕭咄裡,“不可啊大將軍!萬一有個閃失,宋軍定會乘機衝入城中的!”

蕭咄裡大怒,“你是說我不是楊鵬的對手嗎?”隨即不理蕭咄裡的苦苦勸告,執意奔下了城牆。城門打開,身着重甲手提狼牙棒的蕭咄裡奔出城來。隆特多見狀,只好命令城頭上的將士們全力擂鼓吶喊爲蕭咄裡助威。遼軍將士吶喊起來,戰鼓聲也大響起來,彷彿與宋軍的戰鼓吶喊聲分庭抗禮一般。

蕭咄裡催動戰馬朝楊鵬衝去。楊鵬提着長槍迎了上去。轉眼之間,兩騎相交,蕭咄裡舉刀,楊鵬挺槍。陳梟的速度比蕭咄裡快了一線,蕭咄裡還來不及把刀劈下去就看見對方槍尖的寒星迸射而來!蕭咄裡大驚,慌忙側身閃躲,堪堪躲開了這一擊!

兩騎交錯而過,雙方調轉馬頭,蕭咄裡有些遲疑,楊鵬卻已經朝他殺來,蕭咄裡吃了一驚,只能迎了上去。雙方往來衝殺了數個回合,蕭咄裡已經是力怯膽虛了。雙方糾纏在一起廝殺,楊鵬越戰越勇,長槍的速度越來越快,好似龍嘯九天一般;而蕭咄裡卻只有招架之力毫無還手之功。

十幾回合下來,蕭咄裡虛晃一槍,調轉馬頭便朝城門飛奔而去。楊鵬當即追趕,佔金國等見狀,立刻率領大軍掩殺過去。隆特多見狀,大驚,慌忙命令弓弩手放箭。箭雨落下來,楊鵬和麾下大軍不得不停止追擊,退了回去。蕭咄裡得以安全地逃入城中,城門匆忙關山,吊橋也升了起來。

經此一戰,守軍的士氣低落到了極點。所有人幾乎都認爲,城外的宋軍是不可戰勝的,還有一個流言在南京城中流傳開,說楊鵬是‘貪狼天將’下凡,凡人不可能戰勝得了他。

夜深了,南京城中靜得讓人心裡發怵。城牆上,守衛者們多數已經進入了夢鄉,三五個人一堆,相互依靠着,抱着殘破的兵器或者農具。負責警戒的哨兵也在打着瞌睡。火把的烈焰跳動着,發出嗶嗶啵啵的響聲,在這寂靜的夜裡顯得格外清晰。

城牆上的陰暗中,突然出現了許多黑影,彷彿鬼魅一般。那些負責放哨的士兵一個個被這些鬼魅殺死,沒有發出任何響動。一個遼軍軍官突然奔出城門樓小解,發現周圍怎麼變得如此安靜了!那些哨兵都哪裡去了?突然感到身後好像有人,於是轉過身來,赫然看見一個黑衣蒙面人正冷冷地注視着自己,嚇得渾身一顫,當即便要叫喊。然而就在這時,對方卻捂住了他的口鼻,同時一刀割開了他的脖頸。軍官的眼中流露出極度的恐懼,接着就什麼都不知道了。

一隊黑衣蒙面人衝入城門樓,殺死了熟睡中的所有遼軍將士。與此同時,另一隊黑衣蒙面人順着牆梯朝城門奔去,半路上停了下來,舉起鋼弩瞄準城門口的那十幾個軍士,隨即扣下了扳機,數十支弩箭呼地飛出,那十幾個軍士還沒明白髮生了什麼就被射翻在地。

黑衣人奔到城門口,拔刀殺死了還沒死透的幾個軍士,隨即打開了城門。殺……!蕭咄裡被突如其來的殺聲驚醒了,趕緊跳下牀榻,奔出寢室。只見南城方向火光閃爍,無數人馬的腳步聲正奔涌而來,其中還夾雜着零星的廝殺聲和慘叫聲。

蕭咄裡驚駭得無以復加,他弄不明白,宋軍怎麼就突然進城了?隆特多心急火燎地奔了過來,急聲道:“大將軍,我們必須趕緊走,再晚就來不及了!”蕭咄裡渾渾噩噩地跟着隆特多等人從留守府的後門逃走了!“

此時,蕭咄裡臨時招募的十萬守軍已經做鳥獸散了,而幾千正規遼軍也是兵敗如山倒,全都惶惶如喪家之犬,只顧着逃命去了。宋軍迅速控制了四面城門,同時佔領了留守府。戰鬥結束,遼南京落入楊鵬手中。

楊瑛帶着柴永琦和柴永惠來到留守府的大堂之上。兄妹兩個看見了楊鵬,激動地上前拜見。楊鵬看見他兩個,不禁鬆了口氣,“我正在擔心你們呢,沒想到居然在這裡見到了!你們還好嗎?”

兩人激動地點了點頭,柴永惠雙眸異彩連連地看着楊鵬,讚歎道:“楊大哥真是不世出的英雄呢!僅僅憑藉四萬兵馬就摧枯拉朽地一路攻入了南京,十萬遼軍就好似土雞瓦狗一般土崩瓦解了!”楊鵬笑道:“柴小姐過獎了!”柴永惠搖了搖頭,很認真地道:“一點都不過獎!似大哥如此武功,自古以來也不多見!以大哥的勇略,足可掃平八荒,問鼎天下!”

楊鵬呵呵一笑,沒有接這話。看了一眼他們兄妹兩個,說道:“我立刻派人送你們返回定州。”柴永琦正要道謝,柴永惠卻道:“我們暫時不回定州,想在這裡留一段時間。”柴永琦不解地看向小妹。楊鵬皺眉道:“你們要留下來,這本來沒什麼,不過蕭太后的大軍即將抵達南京城下,她是絕不會善罷甘休的,到時一定會有一場惡戰。我擔心……”

柴永惠斬釘截鐵地道:“有楊大哥在,不怕!”楊鵬呵呵一笑,點頭道:“隨你們吧。”頓了頓,“你們就暫時住在留守府吧,我會派專人照顧你們。”

東京,早朝。皇帝升座,侍立一側的太監用他那特有的鴨公嗓公式性的揚聲道:“有事早奏,無事退朝~!”八王爺立刻出列,抱拳道:“啓稟陛下,楊招討又傳來了捷報。不久前,楊招討攻破了涿州,隨即大軍攻陷遼國南京!遼**將狼奔豕突,亡命奔逃!”

朝堂之上立刻炸開了鍋,大臣們難以置信,皇帝也感到不可思議。“愛卿,這是真的嗎?”八王爺滿臉笑容地道:“此事千真萬確,不久之後,近萬俘虜就會押解來京。”皇帝激動不已,“好好好!楊招討果然不愧爲一代名將啊,兵鋒所向無敵!寡人要大大地獎賞他!……”

“陛下不可!”王旦出列道。皇帝皺起眉頭,“有何不可?愛卿何出此言?”王旦道:“楊鵬有大逆之罪,陛下不治罪,反要嘉獎,豈不是鼓勵那些將領謀逆嗎?”皇帝大訝,“愛卿這話,寡人更加不懂了!”

王旦道:“陛下先前有明令令楊鵬停止進攻,撤回莫州防禦。然則楊鵬居然不遵聖旨,擅自進兵,此違抗聖旨之罪,論罪當誅!”另一個大臣立刻出列道:“王大人所言極是!楊鵬違抗聖旨擅自進兵之罪,定要嚴辦才行!否則只怕各地將領都將不服管束了!當年太祖皇帝,鑑於武將威權過重危害國家之敝,因此對武將設下重重法規予以限制,如若今日不處分楊鵬,這些法規豈不是形同虛設,只怕五代時武將頻繁造反的事情又將會重演!此事影響深遠,陛下不可不慎!”說話的這位可不是奸臣,而是一位稱得上是德高望重的大臣,名叫孔一達,六十多歲,形象好是壽仙翁一般,是孔子的三十一代子孫。

孔一達這一發言,立刻引出了衆儒家大腕紛紛發言,均言楊鵬不可不殺。寇準大聲道:“此來迂腐之論!”語氣中頗有些怒氣。轉身朝皇帝一拜,“陛下,從古到今,從來都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戰場之上情況瞬息萬變,機會轉瞬即逝,真正的良將就應該把握機會趨利避害爲朝廷贏得最大的戰果!如果事事都要等待朝廷的指示,別說收復失地了,恐怕連我們手中的土地都不能保全!不久前,遼軍橫行無忌,河北諸路烽煙四起,無數城池陷落,就連東京城也差點落入敵手!這便是事事等候朝廷命令的後果!難道諸位想要這樣的情景重現嗎?”

孔一達憤然道:“不管怎麼樣,這都是違抗聖旨的行爲,不能不嚴懲!否則陛下威嚴何在?”寇準寸步不讓:“生死場上靈機決斷,與陛下威嚴何干?楊招討連敗遼軍,直入遼國南京城,難道不是爲陛下增添威嚴的最好行爲嗎?難道喪師失地,才叫爲陛下增添威嚴了?寇某不才,實在無法理解這樣的觀念!”

• тTk án• c○

孔一達氣得要死,失態地嚷道:“武人就是該死,否則天下不得安寧!”寇準冷哼一聲,“無罪而殺,只怕聖人不爲,難道孔老先生把祖先的話都忘記了嗎?”孔一達無言以對,滿臉通紅地瞪着寇準。

八王爺朝皇帝抱拳道:“陛下,楊招討並非有意抗旨,實在是因爲敵軍動向危險,不得不採取斷然措施,以攻代守,否則莫州瀛洲保不住,就連大軍也無法保全了!還請陛下明察!”這番話是楊鵬在書信中教他說的。

皇帝和顏悅色地道:“原來如此。既然情非得已,那此事就算不上罪過了!”孔一達大急,“陛下,不可姑息啊!”皇帝有些爲難,便道:“這樣吧,楊招討雖然有功,然而畢竟違抗聖旨,因此功過相抵,不賞也不罰吧。”

八王爺和寇準皺起眉頭,可是也不好再說什麼了;而孔一達卻兀自不滿足,一副不置楊鵬於死地不罷休的架勢,“陛下,若不處死楊鵬,必將貽害無窮啊!”

皇帝有些惱火了,皺眉道:“孔愛卿,處死楊招討後,寡人該如何向天下臣民解釋?天下臣民會說,‘你看,人家楊招討爲了朝廷社稷血戰數月,到頭來卻落得個莫名誅殺的下場!’,孔愛卿,你倒是說說看,這對朝廷,對寡人的聲譽是好事嗎?”

孔一達無言以對。皇帝不耐煩地道:“此事就到此爲止,諸位不要再說了。”

衆人退回隊列中。王欽若出列,“陛下,臣聽說楊招討麾下有許多都是朝廷欽犯,此是包庇朝廷欽犯之罪!應當治罪!”孔一達那老傢伙立刻又跳了出來,“陛下,前事還可恕,此事斷不可饒了!”

八王爺當即出列,“陛下,關於此事,楊招討有奏摺專門解釋,請陛下御覽。”隨即從袖子中取出一份奏摺,雙手呈上。皇帝身邊的那個老太監立刻下來,接過奏摺,回到玉階上,轉呈給皇帝。

皇帝接過奏摺,打開,看了一遍,點頭道:“原來如此。”按下奏摺,對朝臣們道:“楊招討說,他在北伐的路上,有一夥義軍相助,正因爲如此,北伐之戰才能如此順利。而這夥義軍的首領便是之前獲罪的朝廷欽犯,楊雄、石平、石虎等人。楊招討力陳此數人殺敵報國之功,求寡人赦免他們的罪過!諸位愛卿以爲如何啊?”

王欽若急聲道:“此數人皆是朝廷欽犯,不可赦免!”寇準道:“此數人所犯並非大逆之罪,爲何不可赦?此數人雖是欽犯之身,卻不忘報君報國,忠義可嘉,應當赦免!如此以來,不僅彰顯陛下仁義之心,而且還可令那些因一時失足陷身綠林的好漢重拾忠義,報效朝廷!”

皇帝深以爲然,“寇愛卿所言極是。便依楊招討所請,赦免此數人之罪,令其留在楊招討麾下繼續建功!”寇準、八王爺一起抱拳道:“陛下英明!”王欽若和孔一達黯然退下。皇帝非常高興地道:“沒想到太祖都沒有能收復燕雲十六州,居然在寡人手中收復了!”

八王爺連忙抱拳道:“此乃陛下聖德教化之功啊!”衆臣也紛紛稱頌皇帝聖明。皇帝不禁有些飄飄然,感覺自己幾可比擬傳說中的那些明君聖主了!

龐太師出列,“陛下,臣以爲應當立刻派出幹吏去接管各州縣,以便新收復的州縣能夠儘快沐浴於陛下聖德光輝之下。”皇帝深以爲然,“此事就由太師負責吧。”“是。陛下,還有一事,楊招討雖然驍勇善戰,然而畢竟孤軍一支難保不會出問題,應當立刻派遣一支大軍前去加強守備。”

皇帝點了點頭,“太師所言極是啊!”龐太師繼續道:“可令畢士安爲燕雲十六州留守,楊招討爲副留守,負責北方的防務。”八王爺連忙道:“如此恐怕不妥!萬一再遭遇之前的慘敗,該如何是好!”李特憤怒地道:“若有閃失,斬我的頭顱便是!”

寇準道:“太師的建議非常好,只是這留守一職還須斟酌。臣以爲不如就令楊招討爲燕雲十六州留守吧。如此可保萬無一失!”孔一達聽到這話,立刻跳了出來,“如此一來豈不是獎賞楊鵬嗎?違抗君命不罰,反加獎賞,這是何道理?”

寇準懶得和他糾纏,朝皇帝抱拳道:“此事還請陛下聖裁!”孔一達急聲道:“陛下萬不可封楊鵬爲留守啊!”龐太師也道:“楊招討畢竟資歷不足,獨任留守恐怕並不合適!”

皇帝左右爲難,最後想了個折中的辦法,“就令楊鵬和畢士安同爲留守,陳梟在東,畢士安在西,共同守護燕雲十六州。諸位愛卿以爲如何?”

八王爺和寇準望了望龐太師那邊,龐太師幾個人也朝這邊望了望。兩撥人都稱頌陛下英明,他們雙方都明白,這件事也只能如此了。唯獨一個孔一達依舊在那痛心疾首地叫喚,皇帝被他吵得一個頭兩個大,沒耐煩地道:“此事諸位愛卿都沒有意見了,孔愛卿就消停了吧!”孔一達長嘆道:“陛下不納忠言,遲早會追悔莫及的!”

龐太師道:“陛下,留守不可在外獨任,應當遵先例派遣忠誠可靠之人做爲監軍!”皇帝點了點頭,問道:“太師可有人選?”龐太師道:“孫同,精明幹練,忠淳可靠,可以擔此重任!”皇帝道:“好,就認命孫同爲燕雲十六州監軍,輔助楊鵬守好燕雲十六州!”“陛下英明。”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一百四十章 胡姬魅力第一百七十一章 重裝騎兵第五百八十五章 寇準下獄第九百九十六章 大敗虧輸第七百一十九章 功虧一簣第十七章 險象環生第八百章 汴梁見聞第九百四十二章 兩虎分食第六百一十四章 親情裂痕第一百七十五章 信口胡說第六百七十一章 三面圍城第一百四十七章 明教聖女第六百六十章 皇宮舞姬第二百二十一章 後宮陰謀第四百零七章 晴天霹靂第八百八十六章 戰爭準備第三百七十二章 清霞妙計第三百一十二章 詭譎局面第一百六十三章 明教教主第七百四十八章 意外情報第六百六十五章 楊鵬的荒唐事第二百三十四章 前途艱難第七十八章 呼延赤金第一百八十五章 坦然處之第三百六十六章 新舊交替第一百四十四章 又是欽差第五百一十四章 內部不和第三百六十七章 意氣之爭第七百八十七章 收穫頗豐第二百九十三章 以百姓爲重第九百八十章 聲東擊西第十八章 單獨行動第六百九十三章 皇室密道第二百三十六章 穆桂英第八百三十二章 公私兼顧第八百八十章 早晨春光第五百八十八章 聲東擊西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明鐵騎第九百三十章 大戰之前第二百七十二章 土崩瓦解第八百一十章 火力威猛第五百六十九章 儀政會議第一百零三章 不忘恩情第八百八十章 早晨春光第一百三十一章 美女殺手第二百七十二章 土崩瓦解第三百零八章 幷州民政第三百零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六百一十二章 必須統一第二百九十章 燕京戰略第七百九十四章 遼國劇變第三百二十四章 遼國新君第三百九十章 頑強血戰第一百四十章 胡姬魅力第二百零五章 命運捉弄人第七百四十三章 險象環生第二百五十九章 情到深處不至拔第九百八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二十章 緩兵之計第四百七十章 強弩之末第五百七十九章 楊靖的愛情第四百三十一章 真假難辨第二百零六章 情深難捨第一百九十一·章 財大氣粗第八百零二章 進軍之策第八百一十七章 內亂平定第一百零二章 高麗半島第七百三十六章 來到了天堂第二百三十一章 遼國韓家第五十四章 擊殺兩翼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理寺新政第九百七十四章 楊延昭的消息第七百五十七章 月下夜宴第二百九十八章 恩威並施第六百四十一章 廣西問題第四百八十一章 西涼商賈第七百五十八章 春意盎然第七百五十六章 楊鵬做菜第二百四十四章 險死還生第一百三十六章 惡毒的美女蛇第九百七十八章 斬盡殺絕第七百一十八章 席捲千里第三百九十六章 都成兵變第九百四十八章 內外政策第七十一章 照斬不誤第五百四十七章 此情難了第五百零三章 聲東擊西第八十七章 血債血償第四百九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四百五十五章 傾國傾城第九百一十九章 不可阻擋第八十章 契丹血花第九十六章 功虧一簣第五百一十四章 內部不和第八百四十三章 十字軍撤退第七百八十四章 戰場轉機第五百一十五章 朝廷動作第九百四十八章 內外政策第三百九章 觀音計謀
第一百四十章 胡姬魅力第一百七十一章 重裝騎兵第五百八十五章 寇準下獄第九百九十六章 大敗虧輸第七百一十九章 功虧一簣第十七章 險象環生第八百章 汴梁見聞第九百四十二章 兩虎分食第六百一十四章 親情裂痕第一百七十五章 信口胡說第六百七十一章 三面圍城第一百四十七章 明教聖女第六百六十章 皇宮舞姬第二百二十一章 後宮陰謀第四百零七章 晴天霹靂第八百八十六章 戰爭準備第三百七十二章 清霞妙計第三百一十二章 詭譎局面第一百六十三章 明教教主第七百四十八章 意外情報第六百六十五章 楊鵬的荒唐事第二百三十四章 前途艱難第七十八章 呼延赤金第一百八十五章 坦然處之第三百六十六章 新舊交替第一百四十四章 又是欽差第五百一十四章 內部不和第三百六十七章 意氣之爭第七百八十七章 收穫頗豐第二百九十三章 以百姓爲重第九百八十章 聲東擊西第十八章 單獨行動第六百九十三章 皇室密道第二百三十六章 穆桂英第八百三十二章 公私兼顧第八百八十章 早晨春光第五百八十八章 聲東擊西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明鐵騎第九百三十章 大戰之前第二百七十二章 土崩瓦解第八百一十章 火力威猛第五百六十九章 儀政會議第一百零三章 不忘恩情第八百八十章 早晨春光第一百三十一章 美女殺手第二百七十二章 土崩瓦解第三百零八章 幷州民政第三百零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六百一十二章 必須統一第二百九十章 燕京戰略第七百九十四章 遼國劇變第三百二十四章 遼國新君第三百九十章 頑強血戰第一百四十章 胡姬魅力第二百零五章 命運捉弄人第七百四十三章 險象環生第二百五十九章 情到深處不至拔第九百八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二十章 緩兵之計第四百七十章 強弩之末第五百七十九章 楊靖的愛情第四百三十一章 真假難辨第二百零六章 情深難捨第一百九十一·章 財大氣粗第八百零二章 進軍之策第八百一十七章 內亂平定第一百零二章 高麗半島第七百三十六章 來到了天堂第二百三十一章 遼國韓家第五十四章 擊殺兩翼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理寺新政第九百七十四章 楊延昭的消息第七百五十七章 月下夜宴第二百九十八章 恩威並施第六百四十一章 廣西問題第四百八十一章 西涼商賈第七百五十八章 春意盎然第七百五十六章 楊鵬做菜第二百四十四章 險死還生第一百三十六章 惡毒的美女蛇第九百七十八章 斬盡殺絕第七百一十八章 席捲千里第三百九十六章 都成兵變第九百四十八章 內外政策第七十一章 照斬不誤第五百四十七章 此情難了第五百零三章 聲東擊西第八十七章 血債血償第四百九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四百五十五章 傾國傾城第九百一十九章 不可阻擋第八十章 契丹血花第九十六章 功虧一簣第五百一十四章 內部不和第八百四十三章 十字軍撤退第七百八十四章 戰場轉機第五百一十五章 朝廷動作第九百四十八章 內外政策第三百九章 觀音計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