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香火符召

便在這個時候,符召又是一震。意識海之中,一點針尖一般的亮光擴大,就出現了一個龐大的超市。無比巨大,琳琅滿目,盡數都是各種商品。而除了劉易一個人之外,再也沒有半個影子。

每件商品上面標的都有價錢,劉易就發現自己手中捏着一千塊錢。

這是給自己準備的金手指?劉易不笨,自己是鬼魂了,用不着這些東西。再看看手中的一千塊錢,想來這便是啓動資金了。

他在超市裡轉了一圈,思來想去。這點錢並不多,不能亂花了。

第二日一大早,天天剛剛亮。那父子兩個就嗅到了一股奇異的香味,立刻腸中如同雷鳴一樣,讓他二人清醒了過來。

他們目瞪口呆的看着,昨日那放着供案的地方,已經多出了一個古怪的桌子來。上面放着兩個花花綠綠的碗,奇異的香味便是從碗中飄來。

“爹,好香的面!”年輕人看了一眼,那碗中是一種帶着彎曲的面,上面飄着一層紅彤彤的油。香味撲鼻,他一輩子都沒有嗅過這麼香的味道。

當爹的也吞嚥了一口吐沫,隱約嗅到了牛油的香氣,還有花椒之類的香料的味道。

父子兩個疑神疑鬼,再看看今日出現的新的供案。頓時一下子明白過來,定然是昨夜着祠中神靈老爺來過,不僅沒有怪罪他們燒了供案取暖,還給他們準備了吃食。

兩人這次恭恭敬敬地跪在了劉易的腳下,磕了三個響頭。這才狼吞虎嚥的把兩碗泡麪給添的半點湯汁也都不剩。

自覺一輩子從來都沒有吃過如此美味的兩父子,更是覺着這東西只有神仙才有。

就連這碗筷他們都沒有見過,看起來像是紙一樣,卻是滴水不漏,神奇到了極點。

父子兩個臨走再是拜了幾拜,這才心滿意足的去了。這下子誠心跪拜,提供的香火願力便就一下子增長十倍。再不是那種針尖一般的小點白光,而是起碼有着螢火蟲大小。經過符召轉化了,讓劉易渾身一凝。再沒有那種虛弱感覺。

他輕輕嘆息一聲,人這東西,還是利益動物。要利誘才成。

昨天夜間,劉易花了七塊錢,買了兩碗泡麪。至於那供案是一分錢沒花,也不過是最廉價的塑料桌子,幾十塊錢而已。

一千塊,可真不多。還得省着花纔是!若非供案是重要的提醒物,劉易真不想花這個錢。

希望這錢花得物有所值!

《六道天經》包羅萬象,無所不有。看名字原本以爲和佛家六道輪迴又是關係。

其實不然,確實講的是天地人神鬼巫之道。這刻,劉易將之打看開來,便見着其他內容盡數隱去,只剩下鬼道獨自顯現出來,一套《酆都鬼帝統御真靈法》顯出內容來。

這套法門據說來自於最早的五斗米道,也就是天師道的鬼道法門。

當年張天師在鶴鳴山修道,破山伐廟,打敗了八部鬼帥,命使六天鬼王歸於北豐,又建立二十四治云云。

這是以人道伐鬼道,干涉下土,建立地上鬼國。這六道天經,便是繼承這種早期道教的教統。

單獨這《酆都鬼帝統御真靈法》,便是要修成鬼帝真身,統帥陰世下土。

一經翻開,便有一尊鬼帝法相顯現在書中,有着無窮威嚴,萬鬼懾服。

觀想鬼帝法相,手掐鬼帝訣,唸誦鬼帝心咒。便是一套完整的修煉法門,高明無比。

劉易按照這書中教導,只是輕輕一念鬼帝心訣。那《酆都鬼帝統御真靈法》就不斷演化,化爲一道符召來。

這符召在識海之中,不斷轉動飄蕩,火煉赤書,彌覆無極,字方一丈,八角垂芒。每一字都放出淡白色光芒來,照耀識海。

這點信仰願力,就被收入符召之中,光明轉化,化爲最爲純粹的白氣來。流轉在劉易的身體,讓魂體無時無刻不有的飢餓寒冷盡數都不翼而飛。

鬼魂果然是一種脆弱的東西,便是這麼點願力,都讓劉易支撐了兩天。

兩天之後,當劉易再次感覺到凍餓的時候。那一對父子果然再次來到了神祠之中,帶着線香,在神前叩拜。

一縷香菸如縷,直飄上三尺之高,卻陡然消失。

劉易默默看着那香火,如同雲霧一樣的延伸了過來。識海之中的符召就發出淡淡白光來,運轉着,將這些願力化爲純粹的神力來。

而附着的煙氣,卻並不消失,反而圍繞在了劉易的身周,彷佛爲他穿了一件厚實的衣服一樣。仔細看了,連身周的霧氣都變得濃了一些。

“原來如此!”

劉易一下子明白了過來,這香火願力爲何會用到香火的作用。

願力是無形之物,附在香火上,才能夠爲鬼神提供庇護。

《六道天經》中也記載過,但是很多事情只有親眼看了,纔有着直觀的印象。

那一對父子,在廟裡燒香還願。恭恭敬敬地叩拜過了。這一次就有一道白線,直接從父子兩人頭頂生出,穿過冥冥虛空,連接到了劉易身上。

劉易就有着猜測,大約這一對父子便是成爲了自己的信徒,和自己建立了聯繫。

每當他們唸叨起自己的時候,卻再向着自己輸送香火願力。

他心中歡喜起來,看起來這次投資當真算是成功了。兩個信徒雖然少一些,但是起碼能混個溫飽。不至於飢寒交迫,甚至消散。

不過還是要想辦法,發展新的信徒纔是。這些就急不來了。

這樣日子過了一個多月,劉易這才慢慢弄清楚這個附近的情形。

這一對父子姓王,都是附近一座叫做山後裡的獵戶。父親叫做王大,兒子叫做王雄。

而這片大山叫做風來山,並不是太大,山下有着三座村裡,叫做山前裡,山後裡。另外一座來鳳裡,卻不叫山中裡……屬於風來亭的地界。

至於更大範圍的地理信息,這一對父子卻就不知道了。只是知道幾十裡之外,有一座縣城,會陵城。

當今大陶祁家天子,坐穩天下已經將近五百年了……

第17章 坑爹的玻璃杯3第7章 學生第65章 郡守第13章 和檮杌的初次交鋒第43章 撕破臉第69章 痛打落水狗第22章 頂上見青氣第26章 刺殺第10章 翻臉便是無情第31章 鄉男第8章 木魈第7章 統一天下之策第30章 陰陽第23章 劍術非正道第38章 人禍第46章 便是滿城百姓死絕……第35章 南北第15章 收拾怨鬼第37章 恐怖的鬼獄第20章 情報第14章 鬼迷心竅惹鬼神第22章 蒸汽第79章 三丈靈池第7章 追查第39章 範鋒第30章 神印第21章 買船第39章 你還真敢殺我不成?第2章 轉敗爲勝第35章 南北第33章 北伐,北伐!第74章 天子冊封 靈池暴漲第21章 天子親祀 誅殺竇冀第42章 水府的繳獲第8章 每一個姐夫都在惦記小姨子第63章 粉飾天下太平第31章 會陵城靈境第40章 青眉力士第1章 破祠弱鬼第55章 終坐穩這城隍第26章 斬殺青蛟第4章 三老第23章 非耕不得食,非戰不得爵第4章 心思叵測地神君第9章 傳承第8章 根基穩固了第35章 朝廷大吏,國家上卿第7章 阿唔第74章 天子冊封 靈池暴漲第46章 便是滿城百姓死絕……第16章 土着第73章 收買張常侍第11章 便是縣令也殺了!第15章 功德之道第17章 殺的儒生低頭第10章 白石灘大捷第18章 木魈獻金銀第17章 殺的儒生低頭第7章 學生第5章 爵級第45章 民心所向,氣運聚集第43章 撕破臉第6章 帝君歸位第39章 範鋒第29章 裝神弄鬼 拯救部落第54章 方相氏第65章 郡守第27章 既已得隴 何必望蜀第37章 儒家的學問第35章 有虞公主 山中靈脈第63章 粉飾天下太平第33章 赤氣驚天宇第68章 伏殺昱泉第46章 便是滿城百姓死絕……第50章 帝君符籙和牀弩第7章 悲催倒黴的縣尉第17章 坑爹的玻璃杯3第24章 佈下驚世之局第52章 秦勝人的下落第8章 倒黴悲催的城隍1第38章 吾有上中下三策第21章 買船第21章 買船第80章 靈池和神池第21章 收服衆怨鬼第38章 法寶第33章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第63章 粉飾天下太平第46章 巫人的行動第15章 風暴第45章 金狼王第10章 翻臉便是無情第30章 神印第8章 木魈第27章 天要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第64章 深入肅山中第6章 濟水君第34章 廢墟第59章 青神陽天分神第20章 道場靈境
第17章 坑爹的玻璃杯3第7章 學生第65章 郡守第13章 和檮杌的初次交鋒第43章 撕破臉第69章 痛打落水狗第22章 頂上見青氣第26章 刺殺第10章 翻臉便是無情第31章 鄉男第8章 木魈第7章 統一天下之策第30章 陰陽第23章 劍術非正道第38章 人禍第46章 便是滿城百姓死絕……第35章 南北第15章 收拾怨鬼第37章 恐怖的鬼獄第20章 情報第14章 鬼迷心竅惹鬼神第22章 蒸汽第79章 三丈靈池第7章 追查第39章 範鋒第30章 神印第21章 買船第39章 你還真敢殺我不成?第2章 轉敗爲勝第35章 南北第33章 北伐,北伐!第74章 天子冊封 靈池暴漲第21章 天子親祀 誅殺竇冀第42章 水府的繳獲第8章 每一個姐夫都在惦記小姨子第63章 粉飾天下太平第31章 會陵城靈境第40章 青眉力士第1章 破祠弱鬼第55章 終坐穩這城隍第26章 斬殺青蛟第4章 三老第23章 非耕不得食,非戰不得爵第4章 心思叵測地神君第9章 傳承第8章 根基穩固了第35章 朝廷大吏,國家上卿第7章 阿唔第74章 天子冊封 靈池暴漲第46章 便是滿城百姓死絕……第16章 土着第73章 收買張常侍第11章 便是縣令也殺了!第15章 功德之道第17章 殺的儒生低頭第10章 白石灘大捷第18章 木魈獻金銀第17章 殺的儒生低頭第7章 學生第5章 爵級第45章 民心所向,氣運聚集第43章 撕破臉第6章 帝君歸位第39章 範鋒第29章 裝神弄鬼 拯救部落第54章 方相氏第65章 郡守第27章 既已得隴 何必望蜀第37章 儒家的學問第35章 有虞公主 山中靈脈第63章 粉飾天下太平第33章 赤氣驚天宇第68章 伏殺昱泉第46章 便是滿城百姓死絕……第50章 帝君符籙和牀弩第7章 悲催倒黴的縣尉第17章 坑爹的玻璃杯3第24章 佈下驚世之局第52章 秦勝人的下落第8章 倒黴悲催的城隍1第38章 吾有上中下三策第21章 買船第21章 買船第80章 靈池和神池第21章 收服衆怨鬼第38章 法寶第33章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第63章 粉飾天下太平第46章 巫人的行動第15章 風暴第45章 金狼王第10章 翻臉便是無情第30章 神印第8章 木魈第27章 天要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第64章 深入肅山中第6章 濟水君第34章 廢墟第59章 青神陽天分神第20章 道場靈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