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因學校是這世間最後的清淨之地,沒有了嘈雜和冗亂,良河破天荒地睡了個好覺。
第二天一早,隔壁的羅老師先來打了聲招呼,約良河一起吃早飯。
“良老師還沒見過咱們陳校長吧,他最近去贛省參加會議,估計也就是這一兩天就該回來了。”
“這樣,也是我的輪渡提前了,原本是兩日後纔到。”
“哈哈哈,輪渡提前倒是好事一樁,待晚上下課,咱們倆可以到我那兒喝一杯。”羅老師笑了笑,“正好攢了幾瓶好酒。”
“卻之不恭?”
“爽快。”
兩人邊走邊聊,不知不覺就到了食堂,羅老師臉熟,打飯口的姨母在餐盤上摞了七八個包子,滿滿一碗粥,小菜堆得冒尖,羅老師得小心翼翼端着盤子才能不給清潔員添負擔,好在姨母對良河還不熟,給他就挺正常的飯量。
“哈哈,李姐和我是老鄉,都是蜀中出來的。”羅老師解釋了一句。
良河頷首:“同鄉情誼,難能可貴。”
“說起來,良老師老家哪裡的,說不定教職工裡有你的同鄉啊。”
“我年紀很小就在國外了,依稀記得出生地是江省一個漁村。”
羅老師啃口包子,仔細想了想,發現同僚中並沒有江省出身,感嘆一聲:“長在國外也不錯,如今這世道,唉。”
校長深夜失足溺死,這對全校師生來說,都是不可思議的。
新華歷10年2月11日,東吳文化學院的校長程顯利浮屍滬河,新聞一發,連州警署的壓力陡然增加,民間風聲四起。
就在此時,外出參加會議的陳校長也回到了學校,老人家年逾六十,清瘦矍鑠,良河見他第一眼就知這是真正的學者志士,他眼裡帶着光,說起新思想滔滔不絕,面對學生時又不苟言笑、滿眼憂慮,因着程校長的亡故,他並沒跟這些老師多說些什麼,就去了警署。
沒幾天,警署發佈了公告,程校長系酒醉後失足,意外死亡。一開始的驚訝過去,這陣學校裡倒也沒什麼不同意見,畢竟程顯利這個人確實嗜酒如命,死於這事也不奇怪,大傢伙唏噓一陣,也就過去了。
期間良河也上了幾節課,反響不錯,學生們與他年紀正相仿,相處起來也是輕鬆愉悅,他在學生中間人緣也比較好,當然,其中還要屬徐世珍三人熟絡。
沒課的時候,良河一般都在校外閒逛,隨身帶着本子和筆,偶爾就能畫一畫風景和人物,被徐世珍幾個看見了,就會拉到博文館去參加他們的茶話會,青年學子愛國熱情高漲,無時無刻都在想着爲人民、國家做些什麼,而在他們的能力範圍內,將國外的一些刊物翻譯成國語,以便國人瞭解外國文化、國際形勢等,不至於閉門造車,就是他們想要做的事。在博文館,茶話會基本就是這樣的小團體,大家動手,互相促進,效率也高。自從偶然一次樑慧把良河拉進來,學生們體會到有個老師參加進來真方便,便經常盼着他來。
春意漸濃,連州的景色也愈發迷人,近來,良河經常在外頭,偶爾去滬河邊上,偶爾也會去咖啡廳,沒人的時候,他就顯得有些沉默。
“聽說了嗎?鑑寶會又要開了,這次要開在船上呢。”
良河坐在咖啡廳角落裡,聽着他人小聲交談,默默端起了杯子。
“花樣越來越多,今年允許外界參加嗎?”
“想甚呢,那裡面可都是權貴,混進去什麼人,出了岔子誰能負責,哪年的安保不都是警界和軍統一起做的?”
“嘁,新聞說的天花亂墜,老百姓就不能看看那寶物長什麼樣啊。”
“能啊,怕你有命看沒命出來。”
“稀罕!”
良河手指敲着杯壁,陷入沉思,猛然左邊窗子被敲響了,他驚了一下,轉頭看去,是樑慧,身邊還有兩個穿洋裝的女孩子,臉上都帶着點紅暈,正看着他。
“你們出來逛街?”良河結賬走出咖啡廳,來到三人面前。
“老師,你自己在這兒喝咖啡啊?”樑慧不回答他的問題,笑嘻嘻反問。
旁邊的兩個女孩子你推我推你,纔出聲:“良老師,我們要去山上寺廟拓印壁文,您能跟我們一起去嗎?”
“哪個山,你們三個女孩子上山不安全,怎麼不叫班裡男同學一起?”良河皺眉道。
“嗐,不怕。”樑慧把自己的小包打開一半,方便良河正好看見裡面的袖珍手槍。
兩個女孩子急了:“樑慧,你———不是的,良老師,我們想邀請你一起。”
良河點頭:“好,要不我也不放心,樑慧,你把包收起來,老師跟你們一起去。”
樑慧看了身邊兩個同學一眼,沒多說什麼。
師生幾人先坐軌車到山下,然後才步行上山,到了寺廟已經日頭西斜,良河只能向寺廟住持問了借宿,好歹是不能讓學生連夜下山。
樑慧看着他一副老父親的作態,撲哧笑了:“良老師,歇歇吧,世道再亂,也不至於咱們上山都會出事兒。”
“謹慎些好,你們晚上擠擠,就在一個屋裡,有照應,老師在大殿聽經,一旦有什麼情況就叫我。”
“是是是,知道啦。”樑慧應聲,心裡真的不想管在旁邊激動的臉色通紅的花癡同學,但轉念一想,也能理解,溫文爾雅進退有度的年輕老師,誰會不心動?她一開始也是臉紅過的。
天黑之前,學生們完成了一部份拓印任務,良河沒同意她們趁夜繼續,趕着去休息了。
“施主辛苦。”晚上值夜的僧人元通唸了句阿彌陀佛。
“大師辛苦。”良河回一句,兩人在大殿中央的蒲團上落座,沒再言語。
香火偶爾噼啵一聲,誦經聲繞樑而上,良河在這樣的環境中也有些昏昏欲睡。
突然,門外響起了一陣整齊的步履聲,良河猛地睜開眼,警惕看向門口,燈火下,清晰地看到門上映出一隊人通過的影子。
“施主稍安勿躁,應當是北省軍的官兵們出任務。”
“北省軍在這山上?”良河驚問。
和尚微微搖了頭,似乎不想再言語,良河心裡驚詫,卻不能過多表現,他之前瞭解到的是連州屬中央軍管轄,駐紮軍領導爲南省世家金家的金平。那北省軍爲何在這裡?是暗度陳倉還是強強聯合?他此行任務目標中有一個南省富商,和金家有些關係,倘若得手,會不會受到北省軍的影響?正想着,寺院裡響起了幾聲尖叫,良河猛地僵住:有他的學生。
“大師,多有叨擾。”良河顧不得許多,學生無辜,總不能因爲怕了北省軍就不管這幾個孩子的死活,他道了聲謙,急匆匆出了大殿。
和尚敲着木魚,默默誦經。
香客住的禪房就在大殿後面西南角,良河步履匆匆趕到禪房外,就見院子已被荷槍實彈的士兵包圍了起來,屋子裡吵吵嚷嚷,還有隱約哭聲傳出來,他心頭一緊,快步上前。
“什麼人?”士兵臉上摸着黑灰,瞧不清模樣,槍桿子卻支出來,泛着凜凜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