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8.第368章 翻臉

玉真公主別院那一場文人雅士雲集的盛會,杜士儀將王容送到之後一經得知,只讓霍清給玉真公主帶了個信,絲毫沒有露頭的意思。

今日的飲宴並不是安排在他四年前來過的那形同高山流水的山泉之下,而是在另一面,因而他索性就站在山泉下方的石欄杆旁,耳聽那潺潺水聲,眼見那清澈山泉流入眼前的小石潭中,再見內中小魚嬉戲,明媚的日光下透潭底,讓潭水更顯聲色,儘管剛剛佳人在側卻不得訴衷腸,但他的心卻寧靜了下來。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杜十九郎如今不願作詩,竟然做起文來了?適才還有人提到你的才名,若我說你就在此,恐怕邀戰者定要不計其數。”

聽到身後那戲謔之聲,杜士儀回頭一看,見是玉真公主今日也不着道裝,赫然一身男裝打扮,看上去別顯幾分英氣,他冷不丁想起了兩人在這兒初次相見的情景,當即笑道:“剛剛我之所吟,拾人牙慧,不值一提。至於邀戰,文無第一,這口氣沒什麼好爭的。今日我來,一則是金仙觀主託我護送玉曜娘子來此談心,順便探望探望玉真觀主……”

“原來我只是順便?”

見玉真公主眉頭一蹙,那微嗔帶惱的樣子分外嫵媚,杜士儀便輕咳一聲道:“王鈞之案,我已經稟告過金仙觀主,也想對玉真觀主再知會一聲。”

聽完那一番和杜士儀對金仙公主所言差不多的解說,玉真公主卻在沉默良久之後,極其突兀地說道:“既然知道張嘉貞不乾不淨,緣何不趁着這個機會將他也一塊拉下馬來,反而要捨近求遠去對付王守一?須知張嘉貞先逐王郎,又屢次險你於險境,如此良機若是錯過,那就沒有下一次了!”

一口氣說到這裡,玉真公主彷彿難泄心頭鬱憤,來到那小石潭邊,見內中魚兒一動不動,她突然一把扯下腰中玉佩,就此奮力擲入潭中,隨即才頭也不回地說道:“而且你若要發動,我這裡還有更好的證據,張嘉貞之弟張嘉祐當初在忻州任刺史期間有貪贓之舉。阿兄最恨貪贓,只要此事一發,張嘉貞便再無翻身之機!”

杜士儀沒想到玉真公主看似悠遊自樂,背地裡卻查到了這種事,他不禁大吃一驚。這時候,玉真公主已經轉過身來,見他臉上滿是愕然,便有意笑道:“怎麼,很意外?得罪誰也不要得罪女人,他張嘉貞剛愎自用不把別人放在眼裡也就罷了,偏偏一害王郎,二又一再把你當成眼中釘,自身卻又不乾淨,這個宰相還有何力服衆?”

“觀主所謀深遠,但眼下火候還不到。”把當初勸解宇文融的話拿來再次勸慰了一番玉真公主,杜士儀見她仍然是面帶寒霜,顯見並不願意放棄,他便無奈地低聲說道,“姚相國亦愛財納賄,然則當初當政之時,聖人從未動搖其位;如今張相國雖遠不如姚相國才幹,可情不同而理同。有些事聖人能容忍,有些事聖人不能容忍。所以,還請觀主暫忍一時之氣,此事就交給我。”

“唔……”玉真公主揚起那張不染風霜的臉,盯着杜士儀看了好一會兒,她方纔輕輕吁了一口氣道,“好,我姑且就聽你的!可要是聽不到好消息,下次可就沒那麼便宜了!”

杜士儀悄然而來,飄然而去,並未驚動別院中的其他人。縱使霍清,在前頭代替玉真公主主持了好一會兒詩會,等主人回來,她見剛剛顯得有些意興闌珊的衆人重新打起了精神,紛紛拿出了絞盡腦汁想出來的佳詞美句,跪坐在玉真公主身側的她便低聲問道:“貴主,杜十九郎這就走了?”

“走了……”玉真公主懶洋洋地嘆了一口氣,擡起頭來眯着眼睛看了一眼那漸漸偏西的日頭,這才憮然嘆道,“他是心志極堅的人,我和阿姊能做的也就是錦上添花罷了……也不知道是哪家女郎,方纔能配得上他!”

宇文融素來雷厲風行,轉押了那兩個行刑人之後,立時嚴加訊問。拷訊之一輪,就問出了得人銀錢三十貫,令王鈞速死的消息,甚至連此前杖責王鈞時,將杖殺說成杖刑流配,卻在宣制書之前塞了王鈞之口的事實也供認不諱。當這一事實稟告了李隆基之後,天子果然大怒,令繼續徹查。消息傳入中書省時,儘管張嘉貞經苗延嗣一再擔保,做事的人已經再也找不到,而且沒有物證,他也忍不住如坐鍼氈。

上有張說源乾曜,下頭還有杜士儀宇文融這等虎視眈眈的低品官員,最近真是諸事不順!

“相國,相國……”

一個令史飛一般地衝進了張嘉貞的直房,來不及喘一口氣就氣急敗壞地說道:“宇文融徑直去了王駙馬家!”

此事和王守一有什麼關係,宇文融莫非是瘋狗不成,見誰都咬?

張嘉貞又驚又怒,可想到王守一的確絲毫無涉,又什麼都不知道,他心下漸漸稍安,不耐煩地擺了擺手吩咐那令史退了出去。然而,等到傍晚時分,另一個消息再次傳來時,他就再也坐不住了。

兩名行刑者指認,王鈞透露,曾經賄賂了王守一五百貫!儘管今日宇文融去面詣王守一,這位祁國公兼駙馬都尉矢口否認,但如此傳聞已經在宮裡宮外散佈了開來!

當張嘉貞再次踏着漫天月色回到了家中的時候,專管門上的一個心腹家人上前牽了馬攙扶他下來之後,就用幾乎微不可聞的聲音開口說道:“相國,今日黃昏,王駙馬微服來了一趟。幸好將軍在家中,好容易說服他走了,應該也沒讓人瞧見。”

近日這一樁樁一件件事堆積在一塊,本就讓張嘉貞心力交瘁,此刻聽到王守一在這種節骨眼上竟然還來找自己,他不禁越發鬱怒。可是,當他也顧不得吃晚飯就到書齋中叫來弟弟張嘉祐詢問時,張嘉祐沉着臉說出的第一句話,就讓他爲之悚然,繼而怒髮衝冠。

“王守一說,阿兄你要王鈞速死,那就一人做事一人當,關他什麼事?他是收過王鈞五百貫,爲其引見於你,可還不至於爲了這一丁點錢要殺人滅口!”張嘉祐知道這話實在不好聽,可王守一的話若不是原話轉述,萬一令兄長會錯了意思,那就麻煩大了。於是頓了一頓之後,他見兄長的臉色極度不好,他就輕聲補充道,“王守一還說,這時候要撇清已經遲了。”

“是遲了,早知道我當初就不該上他的賊船!”張嘉貞已經七竅生煙,氣得差點沒背過氣去,聲音更是幾近咆哮,“人家不過是用了這麼一招試探,他就立刻沉不住氣,這個國舅爺遲早都得當到頭!宇文融……我早先真是小看了他,比杜家小兒更加狡猾……對了,杜家小兒近來在做什麼?”

“他?據說大多數時候仍在門下省左拾遺直房,只去御史臺宇文融那裡點個卯,午後就常常出宮在外閒逛,最近還出入過金仙玉真二位貴主那兒。”

“必然有詐,你只讓人盯緊他就是!”

張嘉貞也鬧不明白杜士儀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只能如此叮囑了一句。然而,留了張嘉祐在書齋中一塊用飯,又商量了幾件事後,張嘉祐就彷彿突然想起什麼似的,連忙放下碗筷開口說道:“阿兄,今天柳齊物還來過,送了厚禮。我本打算拒收,但他所求不是別的,是大公主出嫁的事。”

“駙馬都定了,他還想幹什麼?”張嘉貞眉頭一皺,大爲不悅,“河東柳氏這一支固然一直富貴榮華,但柳齊物就不是什麼頂尖人物,上次京兆府試他闖出來的禍還不夠麼?難不成聖人親自挑選的駙馬,他還要挑三揀四不成?”

“不是駙馬,是嫁妝。”張嘉祐見張嘉貞立刻若有所思展開了眉頭,他便笑道,“大公主的封號聽說都已經定了,是永穆。陛下頗爲愛重這個女兒,因而打算以當年太平公主出嫁的舊例發送。”

此話一出,張嘉貞登時悚然動容。太平公主當年從萬年縣廨出嫁了,十里紅妝都不止,若是照那樣的規格,足可見柳婕妤和大公主在宮中的地位!於是,他沉吟片刻便面無表情地問道:“柳齊物所爲如何?”

“請阿兄約束些人,別讓人說三道四。倘若大公主能夠順當出嫁,柳家還有重謝!”

“陛下憐長女,本是應有之義。”張嘉貞這才鬆了一口氣,但還是吩咐道,“禮物退回去。此事我自會稍稍留心,但這個節骨眼上,不要再落人把柄!”

“那就按照阿兄的意思!”

張嘉祐口中如此說,但離開書齋時,他卻有些懊惱地挑了挑眉。兄長如今是宰相,他是右金吾將軍,這兄弟同爲將相的例子,古往今來也都是不多的。柳齊物所贈所求又不是大事,收下來又有什麼關係?那些金銀珠寶他不稀罕,但那一頂三十重亳州輕容製成,卻看上去依舊薄若蟬翼的帳子,他卻稀罕極了!

其他的禮物可以退回去,這頂帳子,他自己留下!

而張嘉貞在張嘉祐出去之後,卻又命人去給中書舍人呂太一送信。若真的無人說話,他不妨給了柳氏一個人情,可要是有人建言,他也不妨讓人勸諫兩句!

玉真公主別院那一場文人雅士雲集的盛會,杜士儀將王容送到之後一經得知,只讓霍清給玉真公主帶了個信,絲毫沒有露頭的意思。

今日的飲宴並不是安排在他四年前來過的那形同高山流水的山泉之下,而是在另一面,因而他索性就站在山泉下方的石欄杆旁,耳聽那潺潺水聲,眼見那清澈山泉流入眼前的小石潭中,再見內中小魚嬉戲,明媚的日光下透潭底,讓潭水更顯聲色,儘管剛剛佳人在側卻不得訴衷腸,但他的心卻寧靜了下來。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杜十九郎如今不願作詩,竟然做起文來了?適才還有人提到你的才名,若我說你就在此,恐怕邀戰者定要不計其數。”

聽到身後那戲謔之聲,杜士儀回頭一看,見是玉真公主今日也不着道裝,赫然一身男裝打扮,看上去別顯幾分英氣,他冷不丁想起了兩人在這兒初次相見的情景,當即笑道:“剛剛我之所吟,拾人牙慧,不值一提。至於邀戰,文無第一,這口氣沒什麼好爭的。今日我來,一則是金仙觀主託我護送玉曜娘子來此談心,順便探望探望玉真觀主……”

“原來我只是順便?”

見玉真公主眉頭一蹙,那微嗔帶惱的樣子分外嫵媚,杜士儀便輕咳一聲道:“王鈞之案,我已經稟告過金仙觀主,也想對玉真觀主再知會一聲。”

聽完那一番和杜士儀對金仙公主所言差不多的解說,玉真公主卻在沉默良久之後,極其突兀地說道:“既然知道張嘉貞不乾不淨,緣何不趁着這個機會將他也一塊拉下馬來,反而要捨近求遠去對付王守一?須知張嘉貞先逐王郎,又屢次險你於險境,如此良機若是錯過,那就沒有下一次了!”

一口氣說到這裡,玉真公主彷彿難泄心頭鬱憤,來到那小石潭邊,見內中魚兒一動不動,她突然一把扯下腰中玉佩,就此奮力擲入潭中,隨即才頭也不回地說道:“而且你若要發動,我這裡還有更好的證據,張嘉貞之弟張嘉祐當初在忻州任刺史期間有貪贓之舉。阿兄最恨貪贓,只要此事一發,張嘉貞便再無翻身之機!”

杜士儀沒想到玉真公主看似悠遊自樂,背地裡卻查到了這種事,他不禁大吃一驚。這時候,玉真公主已經轉過身來,見他臉上滿是愕然,便有意笑道:“怎麼,很意外?得罪誰也不要得罪女人,他張嘉貞剛愎自用不把別人放在眼裡也就罷了,偏偏一害王郎,二又一再把你當成眼中釘,自身卻又不乾淨,這個宰相還有何力服衆?”

“觀主所謀深遠,但眼下火候還不到。”把當初勸解宇文融的話拿來再次勸慰了一番玉真公主,杜士儀見她仍然是面帶寒霜,顯見並不願意放棄,他便無奈地低聲說道,“姚相國亦愛財納賄,然則當初當政之時,聖人從未動搖其位;如今張相國雖遠不如姚相國才幹,可情不同而理同。有些事聖人能容忍,有些事聖人不能容忍。所以,還請觀主暫忍一時之氣,此事就交給我。”

“唔……”玉真公主揚起那張不染風霜的臉,盯着杜士儀看了好一會兒,她方纔輕輕吁了一口氣道,“好,我姑且就聽你的!可要是聽不到好消息,下次可就沒那麼便宜了!”

杜士儀悄然而來,飄然而去,並未驚動別院中的其他人。縱使霍清,在前頭代替玉真公主主持了好一會兒詩會,等主人回來,她見剛剛顯得有些意興闌珊的衆人重新打起了精神,紛紛拿出了絞盡腦汁想出來的佳詞美句,跪坐在玉真公主身側的她便低聲問道:“貴主,杜十九郎這就走了?”

“走了……”玉真公主懶洋洋地嘆了一口氣,擡起頭來眯着眼睛看了一眼那漸漸偏西的日頭,這才憮然嘆道,“他是心志極堅的人,我和阿姊能做的也就是錦上添花罷了……也不知道是哪家女郎,方纔能配得上他!”

宇文融素來雷厲風行,轉押了那兩個行刑人之後,立時嚴加訊問。拷訊之一輪,就問出了得人銀錢三十貫,令王鈞速死的消息,甚至連此前杖責王鈞時,將杖殺說成杖刑流配,卻在宣制書之前塞了王鈞之口的事實也供認不諱。當這一事實稟告了李隆基之後,天子果然大怒,令繼續徹查。消息傳入中書省時,儘管張嘉貞經苗延嗣一再擔保,做事的人已經再也找不到,而且沒有物證,他也忍不住如坐鍼氈。

上有張說源乾曜,下頭還有杜士儀宇文融這等虎視眈眈的低品官員,最近真是諸事不順!

“相國,相國……”

一個令史飛一般地衝進了張嘉貞的直房,來不及喘一口氣就氣急敗壞地說道:“宇文融徑直去了王駙馬家!”

此事和王守一有什麼關係,宇文融莫非是瘋狗不成,見誰都咬?

張嘉貞又驚又怒,可想到王守一的確絲毫無涉,又什麼都不知道,他心下漸漸稍安,不耐煩地擺了擺手吩咐那令史退了出去。然而,等到傍晚時分,另一個消息再次傳來時,他就再也坐不住了。

兩名行刑者指認,王鈞透露,曾經賄賂了王守一五百貫!儘管今日宇文融去面詣王守一,這位祁國公兼駙馬都尉矢口否認,但如此傳聞已經在宮裡宮外散佈了開來!

當張嘉貞再次踏着漫天月色回到了家中的時候,專管門上的一個心腹家人上前牽了馬攙扶他下來之後,就用幾乎微不可聞的聲音開口說道:“相國,今日黃昏,王駙馬微服來了一趟。幸好將軍在家中,好容易說服他走了,應該也沒讓人瞧見。”

近日這一樁樁一件件事堆積在一塊,本就讓張嘉貞心力交瘁,此刻聽到王守一在這種節骨眼上竟然還來找自己,他不禁越發鬱怒。可是,當他也顧不得吃晚飯就到書齋中叫來弟弟張嘉祐詢問時,張嘉祐沉着臉說出的第一句話,就讓他爲之悚然,繼而怒髮衝冠。

“王守一說,阿兄你要王鈞速死,那就一人做事一人當,關他什麼事?他是收過王鈞五百貫,爲其引見於你,可還不至於爲了這一丁點錢要殺人滅口!”張嘉祐知道這話實在不好聽,可王守一的話若不是原話轉述,萬一令兄長會錯了意思,那就麻煩大了。於是頓了一頓之後,他見兄長的臉色極度不好,他就輕聲補充道,“王守一還說,這時候要撇清已經遲了。”

“是遲了,早知道我當初就不該上他的賊船!”張嘉貞已經七竅生煙,氣得差點沒背過氣去,聲音更是幾近咆哮,“人家不過是用了這麼一招試探,他就立刻沉不住氣,這個國舅爺遲早都得當到頭!宇文融……我早先真是小看了他,比杜家小兒更加狡猾……對了,杜家小兒近來在做什麼?”

“他?據說大多數時候仍在門下省左拾遺直房,只去御史臺宇文融那裡點個卯,午後就常常出宮在外閒逛,最近還出入過金仙玉真二位貴主那兒。”

“必然有詐,你只讓人盯緊他就是!”

張嘉貞也鬧不明白杜士儀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只能如此叮囑了一句。然而,留了張嘉祐在書齋中一塊用飯,又商量了幾件事後,張嘉祐就彷彿突然想起什麼似的,連忙放下碗筷開口說道:“阿兄,今天柳齊物還來過,送了厚禮。我本打算拒收,但他所求不是別的,是大公主出嫁的事。”

“駙馬都定了,他還想幹什麼?”張嘉貞眉頭一皺,大爲不悅,“河東柳氏這一支固然一直富貴榮華,但柳齊物就不是什麼頂尖人物,上次京兆府試他闖出來的禍還不夠麼?難不成聖人親自挑選的駙馬,他還要挑三揀四不成?”

“不是駙馬,是嫁妝。”張嘉祐見張嘉貞立刻若有所思展開了眉頭,他便笑道,“大公主的封號聽說都已經定了,是永穆。陛下頗爲愛重這個女兒,因而打算以當年太平公主出嫁的舊例發送。”

此話一出,張嘉貞登時悚然動容。太平公主當年從萬年縣廨出嫁了,十里紅妝都不止,若是照那樣的規格,足可見柳婕妤和大公主在宮中的地位!於是,他沉吟片刻便面無表情地問道:“柳齊物所爲如何?”

“請阿兄約束些人,別讓人說三道四。倘若大公主能夠順當出嫁,柳家還有重謝!”

“陛下憐長女,本是應有之義。”張嘉貞這才鬆了一口氣,但還是吩咐道,“禮物退回去。此事我自會稍稍留心,但這個節骨眼上,不要再落人把柄!”

“那就按照阿兄的意思!”

張嘉祐口中如此說,但離開書齋時,他卻有些懊惱地挑了挑眉。兄長如今是宰相,他是右金吾將軍,這兄弟同爲將相的例子,古往今來也都是不多的。柳齊物所贈所求又不是大事,收下來又有什麼關係?那些金銀珠寶他不稀罕,但那一頂三十重亳州輕容製成,卻看上去依舊薄若蟬翼的帳子,他卻稀罕極了!

其他的禮物可以退回去,這頂帳子,他自己留下!

而張嘉貞在張嘉祐出去之後,卻又命人去給中書舍人呂太一送信。若真的無人說話,他不妨給了柳氏一個人情,可要是有人建言,他也不妨讓人勸諫兩句!

652.第652章 平定1046.第1046章 取爾父而代之102.第102章 知音伯樂423.第423章 道不同,驟見血1021.第1021章 寧極堂前話聯姻559.第559章 糧荒930.第930章 霸主將衰926.第92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37.第37章 山中無歲月,草堂有春秋65.第65章 玉真公主1255.第1255章 不是兵諫的兵諫725.第725章 團拜辭諸相89.第89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279.第279章 衆口鑠金410.第410章 組合拳,忙示好21.第21章 救人如救火389.第389章 勝敗之間335.第335章 直諫的藝術72.第72章 天真的狂士916.第916章 胡兒眼淚雙雙落378.第378章 舅舅503.第503章 明經及第1070.第1070章 名將之決意418.第418章 誘之以利14.第14章 蝗患猛如虎495.第495章 吳郡第一家633.第633章 伏殺局,裴休貞926.第92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994.第994章 圍困示威18.第18章 美人飄渺,功成身退855.第855章 升官發財本一體167.第167章 情深意長59.第59章 我家有個小九妹409.第409章 民心向背967.第967章 升官發財426.第426章 一哭二鬧三上吊315.第315章 妾薄命145.第145章 畫龍點睛的第二場297.第297章 投胎是個技術活466.第466章 弟子美人,清福無邊817.第817章 事後算總賬689.第689章 大考之爭361.第361章 欲撼張嘉貞,捶死王胖子911.第911章 大雁塔上攬才俊1157.第1157章 安北援軍307.第307章 勇爭第一是態度45.第45章 針鋒相對684.第684章 樹倒猢猻散,胸中不平言983.第983章 跑官1187.第1187章 戮力同心335.第335章 直諫的藝術706.第706章 交鋒前夜1266.第1266章 搶肉骨頭的狗668.第668章 出兵和留守994.第994章 圍困示威604.第604章 口蜜腹劍811.第811章 隴右第一炮58.第58章 子肖其母,趙國夫人51.第51章 人心向背494.第494章 紅袖善舞,伊人知心750.第750章 千里奔救260.第260章 今科誰制頭96.第96章 驚鴻一曲震天地之下124.第124章 聲若碎雲金童舞1059.第1059章 御前爭桃子942.第942章 焦頭爛額的張守珪101.第101章 珠聯璧合訪張旭876.第876章 送女回長安,熱腸李光弼1187.第1187章 戮力同心13.第13章 謁縣令1060.第1060章 兒女之孝486.第486章 籌謀江左985.第985章 水火不容557.第557章 天子之喜,崔氏之喜798.第798章 最是涼薄帝王家804.第804章 藝高人膽大1062.第1062章 人心所在317.第317章 寶劍贈英雄,珍籍贈知音942.第942章 焦頭爛額的張守珪1163.第1163章 東宮和右相218.第218章 飛龍閣上與君約1067.第1067章 經略635.第635章 代州裴主代州事1072.第1072章 君心涼薄278.第278章 君子不奪人之功163.第163章 驅虎吞狼10.第10章 線裝書1220.第1220章 非戰之罪1104.第1104章 援軍794.第794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725.第725章 團拜辭諸相266.第26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564.第564章 負荊請罪,觥籌慶功610.第610章 醉不糊塗吳道子276.第276章 聲動九天,摘桃子312.第312章 離婚!187.第187章 風光回舊坊,過堂拜宰相685.第685章 使君遊西域500.第500章 失心瘋19.第19章 打抱不平
652.第652章 平定1046.第1046章 取爾父而代之102.第102章 知音伯樂423.第423章 道不同,驟見血1021.第1021章 寧極堂前話聯姻559.第559章 糧荒930.第930章 霸主將衰926.第92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37.第37章 山中無歲月,草堂有春秋65.第65章 玉真公主1255.第1255章 不是兵諫的兵諫725.第725章 團拜辭諸相89.第89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279.第279章 衆口鑠金410.第410章 組合拳,忙示好21.第21章 救人如救火389.第389章 勝敗之間335.第335章 直諫的藝術72.第72章 天真的狂士916.第916章 胡兒眼淚雙雙落378.第378章 舅舅503.第503章 明經及第1070.第1070章 名將之決意418.第418章 誘之以利14.第14章 蝗患猛如虎495.第495章 吳郡第一家633.第633章 伏殺局,裴休貞926.第92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994.第994章 圍困示威18.第18章 美人飄渺,功成身退855.第855章 升官發財本一體167.第167章 情深意長59.第59章 我家有個小九妹409.第409章 民心向背967.第967章 升官發財426.第426章 一哭二鬧三上吊315.第315章 妾薄命145.第145章 畫龍點睛的第二場297.第297章 投胎是個技術活466.第466章 弟子美人,清福無邊817.第817章 事後算總賬689.第689章 大考之爭361.第361章 欲撼張嘉貞,捶死王胖子911.第911章 大雁塔上攬才俊1157.第1157章 安北援軍307.第307章 勇爭第一是態度45.第45章 針鋒相對684.第684章 樹倒猢猻散,胸中不平言983.第983章 跑官1187.第1187章 戮力同心335.第335章 直諫的藝術706.第706章 交鋒前夜1266.第1266章 搶肉骨頭的狗668.第668章 出兵和留守994.第994章 圍困示威604.第604章 口蜜腹劍811.第811章 隴右第一炮58.第58章 子肖其母,趙國夫人51.第51章 人心向背494.第494章 紅袖善舞,伊人知心750.第750章 千里奔救260.第260章 今科誰制頭96.第96章 驚鴻一曲震天地之下124.第124章 聲若碎雲金童舞1059.第1059章 御前爭桃子942.第942章 焦頭爛額的張守珪101.第101章 珠聯璧合訪張旭876.第876章 送女回長安,熱腸李光弼1187.第1187章 戮力同心13.第13章 謁縣令1060.第1060章 兒女之孝486.第486章 籌謀江左985.第985章 水火不容557.第557章 天子之喜,崔氏之喜798.第798章 最是涼薄帝王家804.第804章 藝高人膽大1062.第1062章 人心所在317.第317章 寶劍贈英雄,珍籍贈知音942.第942章 焦頭爛額的張守珪1163.第1163章 東宮和右相218.第218章 飛龍閣上與君約1067.第1067章 經略635.第635章 代州裴主代州事1072.第1072章 君心涼薄278.第278章 君子不奪人之功163.第163章 驅虎吞狼10.第10章 線裝書1220.第1220章 非戰之罪1104.第1104章 援軍794.第794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725.第725章 團拜辭諸相266.第26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564.第564章 負荊請罪,觥籌慶功610.第610章 醉不糊塗吳道子276.第276章 聲動九天,摘桃子312.第312章 離婚!187.第187章 風光回舊坊,過堂拜宰相685.第685章 使君遊西域500.第500章 失心瘋19.第19章 打抱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