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一刻鐘一把陌刀

當然,陳應這個地主根本就沒有打算把這五萬餘畝地全部開發成耕地,而是準備將其中三分之二,建立成長安城的重工業區。

因爲得到楊蓉的那塊在老槐裡的土地,陳應的馬車作坊得到的擴充,產能大大提高,特別是採取了流水線作業的方式,全工廠用了一百三十餘名工匠,負責把關質量六百餘名學徒工,每個月已經可以製造六百多個車輪與其配套的車廂,若非擔心高檔馬車產能過剩,造成四輪馬車積壓,陳應可以做到每個月月產百輛。

儘管現在陳應保持着每月產出十二輛馬車的產能,但是卻可以帶給東宮三萬貫的收益。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陳應將他的所有產業,都與東宮結成了牢固的利益聯盟。

因爲償到了四輪馬車的收益,在得知陳應籌建鋼鐵廠的時候,李建成那是絕毫無保留的支持。李建成擔心將近鋼鐵廠發展讓別人眼紅,陳應沒有辦法再擴充產能,所以太子妃甚至展開了夫人外交,說到宇文士及的夫人壽光縣主,讓宇文士及將裕河裡的土地幾乎以白送的價格送給了陳應。

然而,李建成卻無法保持淡定,如果真如陳應所說,這個高爐可以產出一萬餘斤鋼,僅利潤就多達三百餘貫,一個月下來就會超過一萬貫,關鍵是這個鋼鐵與馬車不一樣,馬車就是必須品,可是鋼鐵不一樣啊,這是與人們生產生活的必須品,控制了大唐的鋼鐵產能,對於大唐而言,簡直就是拿捏住了大唐的命脈。

焦炭鍊鋼與木炭鍊鋼不一樣,焦炭升溫快,僅僅一個時辰,就可以從側部的觀察孔裡看到鐵礦石已經紅得發亮,變成了橘紅色,漸漸的有液態的鐵水出現在爐底。

李建成看着紅得發亮的鐵水出現在爐內,興奮的手舞足蹈道:“出鐵了,出鐵了!”

陳應苦笑道:“太子殿下,現在還早,這一爐將近三萬斤鐵礦石如果全部融化化成,至少需要四個時辰。現在還早……”

“四個時辰而已,本宮等得起!”

李建成興致勃勃的望着觀察孔裡的鐵水翻騰着,彷彿這是人世最美妙的情景。

鋼鐵對於大唐來說是非常稀缺資源,由於初唐幾乎無月不戰,鋼鐵幾乎全部使用在了軍事領域,像百姓使用錢、艾、璐鐮、推鐮、荃麥器、鑊(鎬)、鉤鐮,割草、砍柴用的鍥等。脫粒、清選用的器具有連枷、石攀磷、扇車等。這些農具使用鋼鐵打造的肯定更爲高效,可是由於鋼鐵資源實在太少,所以在生產領域,農民不得不採取木質的鑊(鎬),鐵質或石質的鍥,有的百姓連鐵斧都沒有,還在使用由石器時代發明的原始石斧。

就以這個時代的鋼鐵價格來說吧,在後世一畝水稻就足足可以換一噸鋼鐵,在這個時代,兩畝地的水稻,僅僅可以換一斤鋼鐵,其中刨除年量之間的差距,兩者之間的差價相當於兩千多倍。

而陳應成長在後世那個鋼鐵廉價,鋼鐵產能嚴重過剩的時代,根本體會不到大唐對於鋼鐵的需要。

接下來的四個時辰,李建成就坐在高爐旁邊的涼亭子裡。任憑陳應如何苦勸,李建成都是一個態度:“不看鋼水出來,本宮哪兒也不去!”

陳應此時事情多着呢,原計劃的除夕之夜襲擊,部隊已經開始向潼關方向靠近了,作爲這一次函谷關之戰的總指揮,陳應根本無法坐在長安城裡遙控指揮。

然而,裕河鋼鐵廠畢竟是新建的,其中冶金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行業,或者設備本身出現故障,或者操作失誤,很可能爆發爆炸事故。一旦高爐爆炸,兩萬多噸鋼水,形成的巨大沖擊波,就會輕易將這個佔地多達一千三百餘畝的鋼鐵廠瞬間移爲平地。

就算高爐沒有任何問題,然而在冷凝環節,只要模具出現烘乾不徹底,裡面含有水份,高溫液態的鋼水就會與水爆好在高爐會散發出巨大的熱量,就像火藥爆炸一樣。(老程的本專業就是冶金,所以穿越人士如果玩鍊鋼,必須謹慎,否則很可能鋼鐵沒有煉出來,人卻炸死了。)

陳應哪敢放心李建成在這裡,如果真出來什麼問題,陳應乾脆抹脖子自殺吧。

不過,由於李建成的在場,衆匠師如果再不知道表現,那就是真傻了,李建成在現在盯了整整一天,在場的匠師也好,工匠也罷,他們都像陀螺一樣,轉個不停。

古代鍊鋼只不過工藝很難把握,炒出的成品以鐵和中低碳鋼爲主,狗屎運好的能碰上一兩塊高碳鋼——概率和彩票中獎差不多。

籠統的說,鋼鐵產品中,碳含量越低越柔軟,越高則越脆、硬。中低碳鋼柔軟,用來製作刀劍則不鋒利,古人也把它視作“熟鐵”,只有高碳鋼的韌性、硬度、強度符合製作武器的需求,古人才認爲那是“鋼”。

碳含量地高低決定了鋼鐵地軟硬。於是通過被鍛錘敲打時地表現。有經驗地鐵匠能夠分辨那是塊軟鐵。還是能製作寶刀寶劍地好鋼。

陳應在裝爐冶煉的時候,已經利用工事計算好了鐵與炭的比例,也就是說只要煉成鐵水在十二個時辰時間內,絕對可以變成鋼,而非鐵。只是有一些細微原素,陳應也沒有辦法把握,這些計算方式,陳應已經交給了葛通、魏猛、嚴師虎等人,終於等到了開爐,李建成緊張的望着高爐的閘門。

望着從閘口裡流出來的如同果凍一樣的半凝固物質,這些橘紅極的“果凍”緩緩流進模具內,然後在滾動轉軸的帶動下,緩緩流向遠方,遠方是一個龐大的冷卻池,還是暗紅色的鋼坯一個一個進入冷卻池內,高溫鋼坯與冷水,進行了一番冰火兩重天的遭遇,整個冷卻池都變成了霧氣騰騰,宛如人間仙境。

鋼坯子進入冷卻池自然有冷水進行快速降溫,當然從冷卻池出來的鋼坯已經變得泛着湛藍色光芒的鋼坯。

李建成迫不及待的衝到冷卻池邊,向魏猛問道:“怎麼樣?”

陳應不用像魏猛一樣拿着錘子叮叮噹噹的敲打,他僅僅從鋼鐵表面的顏色,就可以判斷出這是一塊非常好的高炭鋼。

魏猛的錘子在鋼坯上每一次敲擊,都會火花濺射。卻敲不出多深地印痕。那塊鐵坯又韌又硬。顯然是上好地純鋼!

“這、這是真正地寶鋼!”魏猛激動地向李建成與陳應跪下,連連磕頭,聲音都在顫:“太子殿下,大將軍洪福齊天。主上真乃南鬥星君下凡!第一爐鍊鋼就出精鋼。俺魏猛打鐵二十年都沒見過啊!”

陳應不以爲然的道:“鍊鋼,你需要弄明白鍊鋼的原理,鐵水裡含炭越氏,鐵質越軟,含炭量越高,鐵質越硬,也會越脆。你只需要控制好溫度,控制好鐵礦石與炭的比例,我敢保證,你每一爐出現的都會是鋼,而不是鐵。當然,按照我這個比例,如果你再繼續燒一個時辰,粘稠的鋼水就會變成像醬油一樣,最終出來的都是軟鋼,如果再燒兩個時辰,甚至更久,那麼出來的只會是鐵。”

葛通疑惑的道:“大將軍,這是怎麼回事?”

“炭是會燃燒的!”陳應知道這個時候給他們講氧化反應,他們不見得可以會理解,不過用這樣粗淺的辦法教導他們。陳應想了想道:“炭越小,鐵質越差,所以,今日一定要控制好炭與鐵的比例,這是最重要的問題!”

魏猛與葛通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

魏猛不自覺的讓兒子魏強準備一個專門的模具,這個模具約莫六尺餘長,幾乎可以看作是一根棍子。當接了一模具鋼水,這一塊模具不像其他的模具一樣,每一塊都是堪堪百斤重,而是相當於二十斤左右。相當其他模具的五分之一。

這一塊模具並沒有用水冷卻,而是等着橘紅色的鋼坯剛剛發暗,魏猛就拿着大鐵錘,與兒子魏強放到精鍛錘下敲打。

周圍此時已經像仙境一樣,到處瀰漫着霧氣,水蒸汽遇到冷空氣,又變成了雪花,紛紛揚揚的下起了雪。

李建成看着一根一根鋼坯堆滿了小山,臉上浮現由衷的笑容。

一萬多斤鋼,聽上去很多,其實還真沒有多少,如果是一萬斤糧食,足足可以放滿一座倉庫,可是這一萬多斤鋼鐵,不過是一百多塊一百斤重的鋼坯子。

這個時候,葛通也將所有的冷凝的鋼坯子統計了出來:“啓稟太子殿下,大將軍,此爐共出產精通一百二十三塊,約一萬兩千斤,生鐵四十六塊,共約四千六百斤!”

陳應皺起了眉頭,這個結果讓他非常不滿意,他在認真的思考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按照他投入的鐵礦石,這一爐鋼應該不是一萬六千六百斤鐵,而應是兩萬斤,這其中差了將近三千四斤,問題出在哪裡呢?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魏猛手底下的那個鐵棍,漸漸成型了。只見這柄帶着優美的弧度,長約六尺有餘,寬約四指,背厚約一指,刀面上雲紋若隱若顯,如流水、如星漢,寒光閃閃、劍氣沖霄。

李建成的眼睛都直了:“短短一刻鐘就打造了一把陌刀?”

“太子殿下,賬不是這麼算的!”陳應解釋道:“如果使用鋼坯直接鍛打陌刀,別說一刻鐘,恐怕一個時辰也打造不出來一把,現在魏匠師不過是利用了高爐未退的溫度。”

陳應感覺有必要跟李建成解釋一下,所謂的百鍊鋼是怎麼回事。

第一百零二章讓松贊干布與頡利爲伴第九十五章齊王殿下送你五萬兵馬第九十七章風靡天下第一零七年火馬烈焰大非川第二三四章王世充瘋狂的反撲第一三四章要想西域發展好只有種草(三更)第七十九章侯莫陳氏家訓第一七九章河北局勢直轉而下第八十七章西征第一戰血染赤砂山第三十七章卿本佳人奈何爲賊?第一九一章等待摘桃子的人(二更)第一五九章山河變色舉世攻唐第一三二章好兵都是打出來的第五十章汝可知天高地厚?第一六零章發動雪塬冬季攻勢(二更)第一七三章會師平壤城下第一九七章據虎牢竇建德無奈撤軍第十章窮得只剩錢了(二更)第一七六章賜封永樂公主第二五八章不愛紅裝愛武裝(二更)第五十三章血色戰旗第九十章李世民的拉攏第九十二章百姓思安天下思安第二三五章常在河邊走沒有不溼鞋第一五九章李世民輕敵中伏第五十六章斬將奪旗捨我其誰第二一三章整飭兵馬開疆拓土第一零五章黃沙百戰穿金甲(三更)第二一四章鄭氏踢到鐵板了第一六八章阿爹帶你看好戲第五十九章卿不負朕朕不負卿第三十一章這就叫不到大河心不死第一二二章武侯故智僱傭軍初想第九章誘與餌第一六四章誰能橫刀立馬唯我陳大將軍第二四六章買艘車船去釣魚第一章李淵的顧忌第五章盡人事聽天命第九十九章少年你圖樣圖森破第六十六章烏龍勝利第七十三章兵部尚書參預朝政第三十章平陽公主有難第一六二章英雄所見略同第二零二章亡族滅種雞犬不留第四十七章非常想罵娘第三十五章物竟天擇強者爲尊第一七四章最後的瘋狂第六十二章我要西域顫抖服從(二更)第二十一章局勢不妙第八章招攬尉遲恭第一五五章女皇老媽果然霸氣第十九章敵人太狡猾第八十六章胡無人漢道昌(一更)第十二章涇陽如瘋如狂第五十四章相逢一炮泯恩仇(一更)第十章連升十級第九章秘書少監第五十五章榜樣的力量第十八章據爲已有第四十二章平陽公主的心事第六十九章以其人之道還施彼身第十五章不做不錯多做多錯(一更)第四章血染涇陽紅遍第七十九章絕不便宜秦王第七十六章欠揍第十九章探探李淵的態度第十九章探探李淵的態度第一三五章風雪萬里血淚遷徙第一三二章繼承人的問題纔是大問題第五十一章收還是不收第一零二章大唐也是多事之秋第二八零章進攻用血淹沒他們(一更)第六十章軍紀的本質就是絕對服從(二更)第一九七章據虎牢竇建德無奈撤軍第一七九章河北局勢直轉而下第六十章 攻佔神池第八十六章尷尬第五十八章失敗的暗殺第二三六章封駁之權真宰相第四十四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八十五章兩個活寶湊一對第六十四章劉武周的底氣第五十二章劉仁軌是何方神聖第六十一章計中計第七章人才啊人才第二二五章國家大事豈能當兒戲第一一三章沒有問題纔怪第一五九章尷尬的長孫無忌(一更)第十七章相位誰屬第一五六章舊規矩害死人第五十五章未卜先知(一更)第七十八章楊恭仁的打算(上)第二七四章無論勝敗生死不相負(一更)第一七一章奉旨抄家請配合一下第七十章羽絨被和羽絨服第六十七章先禮後兵第六章休要怪我不擇手段(兩更九千)第一四七章有些東西是不能分享的第一八一章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三章戰場上見(一更)
第一百零二章讓松贊干布與頡利爲伴第九十五章齊王殿下送你五萬兵馬第九十七章風靡天下第一零七年火馬烈焰大非川第二三四章王世充瘋狂的反撲第一三四章要想西域發展好只有種草(三更)第七十九章侯莫陳氏家訓第一七九章河北局勢直轉而下第八十七章西征第一戰血染赤砂山第三十七章卿本佳人奈何爲賊?第一九一章等待摘桃子的人(二更)第一五九章山河變色舉世攻唐第一三二章好兵都是打出來的第五十章汝可知天高地厚?第一六零章發動雪塬冬季攻勢(二更)第一七三章會師平壤城下第一九七章據虎牢竇建德無奈撤軍第十章窮得只剩錢了(二更)第一七六章賜封永樂公主第二五八章不愛紅裝愛武裝(二更)第五十三章血色戰旗第九十章李世民的拉攏第九十二章百姓思安天下思安第二三五章常在河邊走沒有不溼鞋第一五九章李世民輕敵中伏第五十六章斬將奪旗捨我其誰第二一三章整飭兵馬開疆拓土第一零五章黃沙百戰穿金甲(三更)第二一四章鄭氏踢到鐵板了第一六八章阿爹帶你看好戲第五十九章卿不負朕朕不負卿第三十一章這就叫不到大河心不死第一二二章武侯故智僱傭軍初想第九章誘與餌第一六四章誰能橫刀立馬唯我陳大將軍第二四六章買艘車船去釣魚第一章李淵的顧忌第五章盡人事聽天命第九十九章少年你圖樣圖森破第六十六章烏龍勝利第七十三章兵部尚書參預朝政第三十章平陽公主有難第一六二章英雄所見略同第二零二章亡族滅種雞犬不留第四十七章非常想罵娘第三十五章物竟天擇強者爲尊第一七四章最後的瘋狂第六十二章我要西域顫抖服從(二更)第二十一章局勢不妙第八章招攬尉遲恭第一五五章女皇老媽果然霸氣第十九章敵人太狡猾第八十六章胡無人漢道昌(一更)第十二章涇陽如瘋如狂第五十四章相逢一炮泯恩仇(一更)第十章連升十級第九章秘書少監第五十五章榜樣的力量第十八章據爲已有第四十二章平陽公主的心事第六十九章以其人之道還施彼身第十五章不做不錯多做多錯(一更)第四章血染涇陽紅遍第七十九章絕不便宜秦王第七十六章欠揍第十九章探探李淵的態度第十九章探探李淵的態度第一三五章風雪萬里血淚遷徙第一三二章繼承人的問題纔是大問題第五十一章收還是不收第一零二章大唐也是多事之秋第二八零章進攻用血淹沒他們(一更)第六十章軍紀的本質就是絕對服從(二更)第一九七章據虎牢竇建德無奈撤軍第一七九章河北局勢直轉而下第六十章 攻佔神池第八十六章尷尬第五十八章失敗的暗殺第二三六章封駁之權真宰相第四十四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八十五章兩個活寶湊一對第六十四章劉武周的底氣第五十二章劉仁軌是何方神聖第六十一章計中計第七章人才啊人才第二二五章國家大事豈能當兒戲第一一三章沒有問題纔怪第一五九章尷尬的長孫無忌(一更)第十七章相位誰屬第一五六章舊規矩害死人第五十五章未卜先知(一更)第七十八章楊恭仁的打算(上)第二七四章無論勝敗生死不相負(一更)第一七一章奉旨抄家請配合一下第七十章羽絨被和羽絨服第六十七章先禮後兵第六章休要怪我不擇手段(兩更九千)第一四七章有些東西是不能分享的第一八一章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三章戰場上見(一更)